 鲜花( 8)  鸡蛋( 0)
|
十多年前大山以元旦晚会里一声“玉兰开门”乐坏了中国老百姓,从而被观众深深记住,这些年来他说相声、跑演出、演电视,在中国与加拿大之间飞来飞去做交流活动,不久前他还获得了“北京十大杰出青年奖。” & N: @+ ^/ a" v- p( O0 m
# N3 M, F( {* ^7 q* W眼前的大山,细细高高,仔细看他,十几年来容貌几乎没什么变化。大山听了这话特开心:“哈哈,反正我没整过容,我比较注意饮食,最喜欢全中国天南海北地吃。”南京晨报报道说,现在的大山一段时间一个活动重点,至于大家都对他抱有殷切希望的相声小品,大山说他并未中断过这个念头,平常助手手机里有好玩的短信,也会拿给他看,以激发灵感,“我不会专门为一个晚会来临时创作,相声还是应该回归剧场艺术,好好琢磨。”
2 f. ]* V8 R! c4 {5 y H& X" Y4 i( c1 |4 E/ O
蹭女生饭票学汉语
: a4 Q! j- ^6 \+ a, F! V5 B2 v) q0 L4 B8 {3 M
大山的中国话实在太溜了,张口就是“儒家、道家”,什么“入乡随俗”、“表里不一”、“难得糊涂”,用得极其妥帖,只要一想这是个自小起在加拿大生活了多年的外国人说出的话,你不免有些“心惊胆战”的感觉。大山在来中国留学之前,已经学了四年的汉语,不过到底是书本上的一些东西。进了北大后,大山迅速认识了一帮非洲朋友,照样说英语,一起玩一起混。
* a5 M+ Q& x- a3 X3 u# j1 I7 y3 v
) w8 y+ {& p' c. w/ s1 b三四个月后的一天,大山突然觉得这样不行。于是他首先去买了个饭盒(留学生食堂无需饭盒),然后抱着它天天去中国学生的食堂。那时候用的还是配给好的饭票,大山天天去蹭女同学的饭票,反正她们都吃不了。“要学外语,就一定要融进这个国家的生活。很多海外华侨在国外呆那么多年还说不了流利的英语,就是因为他们还是待在华人圈里。”大山教给大家学外语的心得。 $ ]" r! G6 z" J" J! U9 _# G2 O
+ |1 ?9 N) a: o I) d# C
大山的这张脸老百姓是太熟悉了,上哪去他都被人认得出。大山说自己对付“名人效应”的困扰有个“秘诀”,“我的腿长,走得快,每次出门,不管遇上多少人,该点头的点头,该握手的握手,但绝不会停下脚步,一旦停下被前后的人包围住,再想挤出去,就麻烦了。”大山常把活动主办方安排的保镖甩到后面,一个人大踏步前进。“不过好在大家虽然对我很热情,但终究是对朋友那种亲切式的,并不是对偶像的狂热。” ; v7 s) }5 n: }7 m% c
A8 d" Z: X, l# [6 n* n% f妻子甘霖被误作追星族 / m/ s7 j1 C5 {) K
3 q" A; i/ q; Q, B- C4 ?7 O外界总是对大山的家庭异常感兴趣,他和妻子甘霖—— 一位看似普通的中国姑娘,已经在一起多年了。大山说:“大家总喜欢琢磨这跨国婚姻如何如何,以为会有很多中西方碰撞的故事,其实婚姻主要还是两个人个性的融合。”大山在外面总挂着一副“招牌式”的笑容,其实回到家,他是个寡言的人,根本不想说话;而妻子则外表沉静,内心活跃,大山个人网站就是甘霖帮他建立的,里面囊括了大山近10年的概况和他的近况。
+ P# ?6 r" ~& p& ^% ~' {1 N2 v K6 t- B8 C2 p5 c, T. H
大山在公共场合基本不提妻子,“这是她的要求,也是我的想法,我们1990年就认识了,她不是搞文艺的。她选择嫁给我,但她仍想要个安静的环境。”在中国逛街,他俩发明了“两米逛街法”。大山在前,甘霖在其身后两米远,遇有围观,甘霖就装作旁观者在旁等候。不过这个法子有时会闹来一些尴尬。大山说就在前两天,妻子尾随于后,旁边一个记者说:“哎,你是追星族吧。”一句话惹急了甘霖,脱口而出:“我是他妻子!”这恐怕是甘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主动承认自己的身份。
7 O4 k+ C7 H3 T) C- s! T @& g) _- Z: M }; P! d7 a1 R
大山的一对儿女,一个9岁,一个6岁,也因为“名人爸爸”遇到不少麻烦。“每次我带他们出去,人家都不盯我看,喊着快看啊那是大山他儿子。”在幼儿园上学时,老师一看是大山儿子,态度立马就不一样。但大山与甘霖第二天就没让孩子再去那家幼儿园,他们不想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优待中。经过种种努力,大山终于把妻子和孩子都送去了加拿大,而大山自己则是中国与加拿大两边跑。孩子在加拿大上的是法语学校,周围邻居讲的是英语,而家里则以汉语交流为主。 ( @% n6 k* P5 B# g2 `
* T% V( _ D9 G# ^0 K
大山说他和甘霖足以教孩子汉语,没必要像很多海外华侨那样,把孩子专门送去汉语学校,“那些孩子比在国内学得还传统,一到周末就要背唐诗宋词,学书法学国画,我不明白中国文化那么博大精深,干吗非要逼孩子学这么枯燥的东西,弄得很多华侨子女到了十几岁,就死活不肯再学汉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