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3|回复: 17

佛陀 — 觉者 (于晓非) 二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5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一、关于无常与无我 " I2 d4 D( M! R& g  e' z. t
佛教有法印。法印在佛教里是标准。你或我说的话是不是符合佛陀的教诲,判别的标准是什么呢?是法印。所以法印在佛教理论里是举足轻重的。法印归结起来有三条或四条,叫三法印或四法印。哪三条法印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果讲四法印,就再加上一条:有漏皆苦。 ! C  ~' O, R  M# H3 Q
4 a! F# ~: [9 Z  w- U1 G5 b
我们就先谈前面两条: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什么叫常?在佛教里常就是不变,恒常。无常,就是这世间的一切有为法(诸行,行是迁流意)是刹那生灭。
+ K7 g8 D3 ]+ N" \* a4 j如果把世间法搞个函数出来,对这个函数求个极限的话,那么时间 T 不管取多小,都不会趋向一个常数。世间是刹那生灭的,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常住的。所以佛陀说诸行无常。但是我们呢,时时刻刻都在执著于一个常,我们什么时候能观到这世间刹那都是生灭的?
8 I+ j1 i& F/ P7 Q1 q# [) {: ]第二条法印是诸法无我。我,在佛教里边是自性。佛教所谈的我,就是指不依别的事物的独立的存在。佛教的理论是缘起法。缘,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条件。任何事物都是因条件而生起的。没有条件,就没有任何一件事物能够生起。事物都是因种种的条件而生起的。条件没有了,就没有这个事物生起的可能性。所以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能够脱离开其它条件而独立存在的一个自性。这个自性佛教里叫我。. _# H8 T+ O5 G2 _0 \
佛说:诸法无我。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东西。所以讲无常无我,就是说世间没有常一不变、独立存在的事物。你认为世间有常一不变的事物,这叫常见;你认为世间有脱离开条件,脱离开缘而独立存在的事物,这种看法叫作我见。 $ `! X5 v$ V& m' d5 M2 c

5 a+ J8 R2 h5 O大家仔细反省反省自己的起心动念,我们没有一秒钟能够脱离开常与我见。我们世间的众生,只是觉得那个常一不变、独立存在的才真实。而说世间无常无我就以为太虚无缥缈了。这跟佛陀的教诲恰恰相反。
' S6 I  @# Z- }1 A1 S: A+ A我们总觉得有个能认识的主现世界,佛教称为 “ 人我 ” 。这种人我根深蒂固。比如像我,从生下来到现在,个子在变,模样儿在变,脑子里的知识学问在变,待人处事的方式在变,我的生活条件、周围的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变。但我总觉得从小到大,肯定有个没变的我。是不是?不仅人有人我,狗也有狗我。凡是有情,永远摆脱不了这个我。根深蒂固!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3-5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5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可以抬眼看一看周围,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生灭变化的。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也是如此。桌椅会坏,人会死,地球会毁灭,宇宙会消亡。我们的思想念头也是生生灭灭。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3-5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原帖由 TempID 于 2008-3-5 12:32 发表 $ ?$ V8 {; W8 y; {0 |
我们可以抬眼看一看周围,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生灭变化的。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也是如此。桌椅会坏,人会死,地球会毁灭,宇宙会消亡。我们的思想念头也是生生灭灭。

5 K2 }' G4 }; `/ Z! r$ ]
; C" i/ y& |- E: i& F7 B这就是佛说的诸行无常吧?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5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8-3-5 12:37 发表 ( z9 P7 m' d* W* n2 c4 q
6 |: F0 e: F2 c" |
/ @, `  d) o( L( T5 i( ]
这就是佛说的诸行无常吧?

# b  u- P8 _1 ]. |  |5 H
. g8 W8 v5 U  q# [8 O- u2 V8 x是啊是啊。
2 Z5 b5 d/ ?! J) c: ], p! F另外再稍微解释一下“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中的“行”和“法”之间的差别。
& I6 r! s! a! w

% @3 h  a* `, P“诸行”是
”世间法“、”有为法“、”造作的法“。有为法是我们的世间万物,包括物质和精神世界,它生灭无常,所以说有为
; N- Y9 z) O  }, p, x造作的诸行无常。
  q1 P# }& K2 w  {! i
”无为法“”出世间法“、”没有造作的法“、”涅槃“。它不是常,也不是无常。& X  h# X0 H) W5 @# L4 D# R4 ]
”诸法“是”有为法“加上”无为法“。! e: x3 ~( ~# q4 _1 B9 h* M# s

3 d5 c- Y1 J) t1 o: A: m3 ^所以不说
诸法无常,因为诸法中的无为法不是常,也不是无常。
& `+ {" T7 O* K; q8 L$ W
但”有为法“和”无为法“都是无我的,无自性的。所以说“诸法无我”。
3 C. }0 ?# o6 w% @
7 d& d2 p8 @) x! U  S  o[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3-5 13:14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讲三世因果,前世、今世与后世。广义地讲三世因果,当下的这一刹那跟前一刹那相比较,它绝不是前一刹那。如果此一刹那跟前一刹那完全一样,就是常见。那么后一刹那又绝不是此一刹那,刹那都是生灭的。但是此一刹那又依前一刹那而有,后一刹那又依此一刹那而有,它们之间又是相续的。所以佛教讲的三世因果是相似相续的因果。
7 W8 L8 G# u1 Y2 D可是我们认为的三世因果是怎么样的呢?比如有人说能看前世,一看,坏了,说你前世是猪。于是你觉得好象有一个灵魂或精神前一世在猪脑子里。那么猪死了呢,这辈子进到你脑子里。此一生不好好做人,那这东西下辈子可能又跑到狗脑子里。这就是常见,总认为有一个不变的。其实佛教讲三世因果,不要说前世跟今世不一样,你前一刹那跟此一刹那都不一样,刹那都是在变化的。 - {1 P2 B) g. j

8 O( F: A; r5 h- V% |4 |2 Q在古代印度,除了顺世派不讲三世因果,其他各派都讲三世因果。讲三世因果并不是佛教所独有的,而对三世因果的这种相似相续无常无我的认识是佛教所独有的。/ Z3 w- c% ^' a9 t! W
九三年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我讲过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一年我在湖南长沙讲佛教,讲到三法印,无常无我。正讲的过程中,一位老者,老修行,拍案而起,说: “ 什么?无我?哎哟!我念了几十年的佛呀,不就是希望死后我去阿弥陀佛那儿吗。可是无我,到时候去的也不是我呀,那我念佛干什么呢? ”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我后来听人讲,这个老者很不容易,文化大革命时期最艰难的时候,他都坚持每天念佛,就是希求死后能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最后他一听无我,心想坏了,几十年的功夫啊,白费了。由此你可以看出这种人我的观念在我们的头脑当中多么地根深蒂固。 ! Z- E) C& d4 C& V; b* C4 \
& @3 p* x& S0 P+ j+ u
其实佛教讲的三世因果,打一个比喻,就象是一串环套起来的链子,一环套一环,在这个链子里边不需要再穿一根铁丝。仅仅是一环套一环,仅仅是因果相续,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在里边穿着。这个比喻也许不是很恰当但很形象。
* R1 E& T  K. P, R) Y  l但是我们头脑当中,每时每刻都是我见常见。这是讲人我,针对自身的这个主观世界。那么对外在的客观世界呢,又无时无刻不执著于一个法我。这个东西,那个东西,都要认为它常一不变、独立存在。大家仔细地反省一下自己的起心动念,我们每一秒钟都没有离开常见我见。佛陀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无常无我就是来对治我们众生的邪见。所以佛教讲因果,不承认有自性,是无自性的因果、无我的因果。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刚才讲我们痛苦与烦恼的根源是不认识真实,佛陀就是教诲我们去认识真实从而能够断除我们的痛苦与烦恼。那什么障碍着我们对真实的认识呢?
7 I& q+ _6 K! q7 F) t$ l
5 g% Q1 @8 A: M- m8 t2 E' e就是常见我见。就是我们无时无刻不执著的人我与法我。既然执著这两种我,那么我们起心动念就要造业。有我,必然就有贪、嗔、痴。什么叫贪。没有我就没有贪。贪、嗔、痴这三毒跟常见我见是相应的。所以我们的困惑,就是糊涂,执著于常见我见,执著于两种我,必然就要造业。造业就要受报。受的报就是痛苦。佛教的千经万论,就是从根本上对治这两种我执。
7 F, }" P6 z1 U+ w/ ?1 T+ r
$ b/ \7 ^! Q) C& e5 p% r昨天晚上净慧法师给大家作开示的时候说,现在 “ 执著 ” 好象是一个褒义词;执著,就是认真;但是在佛教里边执著不是褒义词而是一个贬义词。执著在佛教里有它特定的含意,就是执著这二种我:人我与法我。佛陀教诲我们:世间的一切是无常无我的。但是我们这些被无明所障的凡夫总抓着人我与法我。
+ ~2 ]+ Q1 V- n% C/ f2 }5 s/ N0 S" i  l6 r
其实这人我与法我是根本没有的;根本没有常一不变、独立存在,是我们这些凡夫无明虚妄地把根本没有的自以为有,是强加上去的。佛陀说,这叫增益执。所以严格地说,不是人我与法我障碍着我们对真实的认识;人我与法我根本没有;是把这个根本没有的东西你认为有,这种执著于人我与法我的常见与我见,障碍着我们对真实的认识!
% X5 T8 U. k: w4 q, ]8 l) V  Z4 y) ^/ ~5 w2 d0 X' ?
大家注意这其中微妙的关系。佛教的千经万论反复所讲的道理,就是对治这个我见这个执持人我与法我的错误认识。独立存在、常一不变的人我与法我是根本没有的;有的只是我们凡夫把根本没有的人我、法我当成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这个我见是有的。这在佛教里叫虚妄分别。佛陀的教法就是要对治我们的虚妄分别。
2 p; P) F; M; g- n1 E6 b8 T( c/ G) p# p$ f: N
[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3-7 09:58 编辑 ]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3-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赞叹!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有佛教里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字是空。有人认为什么都没有叫作空。其实不是。空的是人我与法我。但是人我与法我根本没有!所以空的是一个根本没有而只是我们认为有的东西。如果人我与法我真的有,告诉各位,还空不掉了。它如果真有,那世界就真的是那样呀。那咱们就对了,佛陀错了。
  ]* X1 u& `1 T3 C人我与法我是根本没有,而佛教讲空,空的是这个本来没有而我们误认为有的东西。这种错误的认识就障碍着我们对真实的认识;把这个本来没有而我们认为有的人我与法我空了之后,这个世界的真实才会显现出来。这种真实佛教里叫真实性。) t. O- q' V6 j, O8 ~1 N  J9 k7 U
怎么诠表这种真实性呢?叫“二无我所显”,就是诸法的真实性,那是决定有。这种真实性在佛教里边还有另外一种称呼,叫 “ 空性 ” 。为什么叫空性呢?就是因为它是空掉了本来没有而我们认为有的那两种我之后,所显现出来的真实性。3 T6 m5 V0 |+ b! n* ^
所以佛教里讲空,往往是两个含意。有的时候作动词用。 “ 空 ” ,空掉二种我;有的时候作名词用,是空掉二我所显的诸法真实性,叫 “ 空性 ” 。但是我们汉译里空跟空性不分(在藏传佛教里这两个概念有很清楚的区分),所以有时我们读佛经,往往在这些地方就误会了。8 T: Y4 o: Q8 D" K5 X4 D/ Y
" M3 l( ]2 N. c+ l2 r4 C4 U
总的来讲,佛教是怎么来看待世界的呢?就是对于我们凡夫自以为真实有的常一不变、独立存在的这二种我,佛陀说决定没有!根本没有!所以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而我们凡夫就是要死死地抓住一个根本没有的东西而认为它才是真有,实在的有。这在佛教里叫 “ 遍计所执性 ” 。
7 }+ @6 o; F/ q2 v# ]9 _* b二种我根本没有,决定没有。那什么是有的呢?把这根本没有的二种我当成有的这种错误的认识是有。在佛教里叫 “ 虚妄分别 ” 。虚妄分别是有,佛教里把这个虚妄分别有叫作诸法的 “ 依他起性 ” 。
" `' I/ ?. u% h7 J我们凡夫把一个根本没有的二我却当作有的这种我见,障碍着我们对诸法的真实性的认识;空掉了二种我见,诸法的真实性就会显现出来。这个诸法的真实性、空性是决定有,佛教把它叫作 “ 圆成实性 ” 。
% h% u  I, S) t* r* t  X- u  T, M
- a* F0 y3 ]# ?+ j[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3-10 09:26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3-10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性的道理是实相,是事物背后的真实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但运用到自己这里就很难了,总是空不掉。别人的事情还好空,自己的事情总记着,自我意识太强了,我执太重了。慢慢思维薰习吧! 学习ing.....  谢谢!
( `' x+ e4 _) s) u! Z0 \2 ]# w$ H3 F- C8 J0 B# Z7 O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3-10 10:58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晓非这一段是针对一些人对佛教的另一个误解,认为佛教徒修空,就是修炼到最后整个世界对他们就不存在了,或者明明见到也装看不见。所以这里说明,空掉的是人们对世界的错误认识,不是空掉万事万物本身。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菏 于 2008-3-10 10:56 发表
1 b. f. `1 E; c! A2 `但运用到自己这里就很难了,总是空不掉。别人的事情还好空,自己的事情总记着,自我意识太强了,我执太重了。慢慢思维薰习吧! 学习ing.....  谢谢!

) u" Y* C1 y, k% K4 y6 U& L2 t* M8 ?+ w7 z
理上明白后,事上还要慢慢修。(等这个完了后,我再帖一个修法。) 空掉不是一步做到的。可以先让自己的心住在一个善所缘境上。你也知道神秀和慧能的的偈子。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3-10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这一段有些高深莫测了。大师们用词很谨慎,总有些似懂非懂的感觉。希望大家能多讨论。我准备近期把自己的理解说一下,肯定是错的,但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8-3-10 20:49 发表 - E- l# Y! b. V* R0 A5 f4 o" l
这一段有些高深莫测了。大师们用词很谨慎,总有些似懂非懂的感觉。希望大家能多讨论。我准备近期把自己的理解说一下,肯定是错的,但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 \. X  K6 H  V$ T
9 R' G5 r6 b' b* f6 L
欢迎你的见解,期待ing.) v% [% n. E  J3 @+ N

! s" H9 R: Z$ `2 g6 b/ [0 d三法印、相宗三性、性宗二谛都说的是一件事,如果一个明白了,其它也就容易懂了。" V$ k" x3 L) r* @

( G* S/ C* a* X: H各个宗派从不同角度阐述,大致对应关系如下,3 t7 L2 {8 ?1 ^* F; n

$ n3 D, `$ d/ m; U三法印: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 K+ p$ n' U8 p& J                       |                    |                  |
. i9 k2 A) O$ n( W: W: `' F+ Z相宗三性: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性    圆成实性/ O+ g: ]! Z  ^# @& e0 w# S
                       |                    |                  |: O7 B6 i5 K& M$ Z" z% _+ S3 K
性宗二谛:  俗谛              真谛        二谛圆融
2 ^% Q8 L* s2 X+ E. R3 o+ o
; D/ B" R) N: h) g. R[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3-10 22:17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我在夏令营讲课,题目叫《二谛与三性》。 “ 三性 ” 指的就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把根本没有的二种我,我们妄以为有,这是强加上去的,这是凡夫众生对事物的增益。7 U9 ]) k- B* \" ^: P; y* E
那么这二种我是决定没有,但是我们把这二种决定没有的东西却误以为是有,这种错误的认识是有,这种虚妄分别是有。如果认为这个虚妄分别也没有,那是你对事物的损减,也是错误的。
7 m- ~4 p' X1 o虚妄分别使我们把一个没有的东西当成有,障碍了我们对世界的真实性的认识。那我们把二我空掉以后,世界的真实性显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性是真实的有。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也没真实性可言,那就是对世界的真实性的损减,依然是错误的。
  H' f0 ~4 u4 @+ q5 E) `8 o其实佛陀的教诲就是对治我们的增益,对治我们损减。增益执与损减执都是我们对世界不如实的认识。 1 p2 c. D( N* E) L' U  Y1 m& {% b! {
$ g4 q6 c6 o+ P7 M+ E
佛陀的教法就是让我们清醒过来,如实地认识世界,如实地认识真实,认识真理。佛陀没有给我们创造些什么,佛陀不是造物主;它也没有毁灭什么。佛陀只是教诲我们,让我们转变对世界的错误认识,只是让我们从糊涂到觉悟。
) p" z. q6 \9 M# A! h  S8 ^2 ?所以佛教是彻底的无神论的宗教,佛教从来都不承认有一个创造世界、毁灭世界、支配世界的第一性的主宰的神,佛教承认的是因缘所生。所以佛陀是觉者,佛陀仅仅是觉者。佛陀真实地、如实地认识了世界,他也在不断地教诲别人去真实地、如实地认识世界是,仅此而已。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佛陀对于世界的认识的理解,弥勒菩萨写有一篇《辨中边颂》,开头的四句是: “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 ”
1 }( R( j$ O  p% S! M这四句话很重要。第一句“虚妄分别有”,世间本来没有那二种我而我们非要认为它有的这种错误认识、这种虚妄分别是有。
9 t) A6 ~+ y6 q# V- @( H# l% D但是我们虚妄分别所认为的那二种我决定没有,所以第二句 “于此二都无 ” ,二种我决定没有。$ G1 ^" _$ r) R9 o1 ~
“ 此中唯有空 ” ,这个空是空性的意思。把虚妄分别的认识转成清净的认识、正确的认识,空掉这二种我,诸法的真实性就会显现出来。诸法真实性的空性是有。
7 b8 s% c/ s7 M4 e第四句是 “ 于彼亦有此 ” ,虚妄分别的有与空性的真实的有是什么关系呢?虚妄分别也只是不认识真实,虚妄分别本身并没有离开真实,并不违背真实。虚妄分别本身也是无常无我!世间决定没有常,没有我。虚妄分别就是把根本是无常无我,却非要认为它是有常有我的这样一种错误认识,而这个成熟认识本身依然是无常无我的! 6 W2 d( B+ S# K" R8 ^( N
- Z  Z3 u7 a& [( L( L' z
以上我仅就三法印的前两句 “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 作了一番描绘,大家听一听佛陀与弥勒菩萨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认识?恐怕绝大多数的人不是这么认识的,而是相反。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8-3-12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楼 的帖子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佛学也有夏令营吗?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3-12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河北赵州柏林禅寺都有佛学夏令营

对象面对大中学生,大概应该从92年就开始的吧(记不清了)。柏林禅寺的网站上都有每年的夏令营活动演讲的内容,会请很多大和尚来演讲。于小飞居士的演讲就是在夏令营上。
+ n0 k! G+ W) B) c: v' b, p6 |' Y# W! W1 z9 ~
现在国内很多大的道场都有佛学夏令营,我知道的有象山西五台山、庐山东林寺等等都有夏令营。小营员会住在寺庙里7天或更长,亲近并体验出家人的生活,接受佛法的学习,换个角度去领悟和认识生命的真实。: r# S8 M+ O" p* r1 ]
2 y* ^& [- W2 [4 e% {/ E  E6 v# z: g
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不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29 03:46 , Processed in 0.26596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