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在19世纪初时,还是一片荒野,随著近代工业的兴起及新的矿产资源的发现,在1886年正式成为城市,现已成为加拿大第三大城。也是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城市,还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又称卑诗省)的省会,目前人口190万。 2 Q" n, o3 D$ I 温哥华位于加拿大西岸入口,靠山面洋,气候温和,受太平洋温暖海风的影响,冬暖夏凉、四季宜人,被认为是全加拿大气候最好的城市。1月份平均气温为摄氏3度,7月平均气温为摄氏17度。占尽风物灵秀的便宜。温哥华最具特色的便是沿海岸线而筑的街道,走在其中,令人感觉清爽。 . M- C: e3 r k: V5 s' M 温哥华的中心座落于朝西扩展的英伦湾( English Bay),而成为一个向东北突出的半岛。半岛的前端为史丹利公园,以狮门桥与对岸的北温哥华相连接。它的下方为英伦湾,上方为贝立德湾(Burrard Inlet)。而市区以贝立德(BurrardBridge)、格兰佛(Granville Bridge)两座桥相连接。 3 ?% m6 O$ N) R# m% j 谈起温哥华的历史,1867年时,绰号“Gassy”的贾大顿(Jack Deighton)来到此地,他在盖士镇的华特尔街(Water Street),即现址的盖士镇,盖了一个木造的沙龙酒吧(Saloons)供四面八方来的拓荒者憩息,这就是温哥华的第一家饭店的起源。在1971年时,将盖士镇划为文化保留区,古老建筑物因而得以保存;如今,盖士镇已成为独特的观光区,维多利亚式的建筑,铺著圆石的街道,露天咖啡座,以及古董店、精品店和餐厅,使盖士镇成为逛街、购物及用餐的好地方。在盖士镇有难得一见举世仅有的蒸气钟(Steam Clock),每15分钟喷出蒸气一次。 4 B0 |0 z l; y3 ?; G1 k# G
5 A8 o- ~& z7 m 温哥华名街如格兰佛街(Granville Street),沿著Georgia St.街角下行,有全市最大的商厦太平洋中心(Pacific Center Mall),而另一条洛布逊街(Robson Street)则因高级名店、餐厅、百货公司都集中於此,俨然成为一条最流行时髦的街道了。洛布逊广场(Robson Square)上常有音乐会,地下楼有快餐供应,所以有很多上班族都是在广场上边享用午餐边听音乐。 7 S) I3 H+ ^0 b @+ v( q# e& H7 m0 s% R' X( @
温哥华的中国城邻接於盖士镇的南侧,号称北美第二大中国城。住在这里的中国人是19世纪中,为了至加州淘金因寻找金矿而北上至加拿大,後来便在此落地生根的。现在温哥华已有华人移民40多万,为北美华人人口比例最大的城市。所以加拿大从国会议员到政府部长都有华人出任,最近更有华裔女性伍冰志(Adrienne Clarkson),被英国女皇任命为加拿大总督,由此可见加拿大华人在该国的影响有多大。温哥华的中国城应是北美最具规模的中国人社区,这里不但有整洁的商店,还有一个座落于中国城内中华门牌坊後面的中山公园,这个由加拿大政府与中国合作建造的明朝风格的花园,悬挂着明朝式样的灯笼,据说是在苏州以手工打造的,中国风味十足,还有碧绿的池水,和园中花草相互辉映。 7 I* G1 V3 y6 @2 T* R
8 T- r2 A. p0 B; a# ` 温哥华公立图书馆(Vancouver Public Library)位于温哥华最繁华的街道——Robson街。它是加拿大第二大公立图书馆,拥有约40万个借户和平均每年超过八百万图书项目的租出率。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9年的新伦敦机械学院(New London Mechanics Institute)。迄今为止,图书馆已扩展了20多个分支机构,服务迎合了温哥华居民的多种需要。 - e' ]$ A% J' s # A) ~1 f, M" d3 _- y0 a0 L 温哥华的公共交通十分便利,有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海上巴士”。虽然没有地铁,却有“天铁”,即驾空列车(Sky Train)。比起地铁来,“天铁”有许多优越性,建设成本低,施工期短,管理方便等。“天铁”实行诚信收费,乘客在自动售票机自动购票,无人查问。在温哥华这座空地较多、高层建筑较少的城市里修筑“天铁”,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1 W B+ C# |. I' U
9 N0 Z5 [5 t; Y 温哥华的公交车上没有售票员。乘客投币后,都会向驾驶员索要一张车票。票上印好当天的日期,并在截口处标明有效时间。这张车票不仅是乘车的凭证,而且在有效时间(两小时)内可以连续使用,不需再投币购票。(不仅是公交车的车票,乘坐“天铁”的车票上也打上了日期和有效时间。)温哥华市区道路纵横交错,公交线路多而复杂,换车转乘是常有的事。 1 ]7 [8 l'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