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基本要素。对于1岁以后的宝宝来说,吃,既要丰富多彩,又要合理搭配。营养专家们提出,要给宝宝餐桌上建一个“金字塔”: # ^0 E' t/ |9 }$ M# `; _! Y! q
( O7 h% D! _8 s( _$ v' u (1)最底层应是主食:五谷杂粮和豆类;
2 Z1 O' O0 c0 M5 v
1 s4 C+ T+ k" T$ M7 | (2)倒数第二层是蔬菜、水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1/2以上; / Q) n7 h6 s) F p' z2 x
: }! E1 [$ l" I+ \( Z (3)倒数第三层是奶及奶制品;
9 }2 O5 u3 [7 r4 \' ~3 p/ S' l0 ]! o2 l+ m( ~
(4)倒数第四层是鱼、肉、蛋;
% X0 [+ q, [) \
, H- J" \/ ~8 k" O& G (5)塔尖即少许油、盐、糖。 # A9 u. y* D, r1 `$ |1 p
# A+ t# |* R, g/ k* b$ \
然而,一天三餐两点,一年就是1825顿饭,每日都要给宝宝的餐桌上建“金字塔”,可能也太难为父母们了。许多父母都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苦恼。其实,儿要宽心养。首先,要排除疾病情况。因为许多疾病,包括一些营养性的疾病,都会影响宝宝的饮食状况。这时,治疗疾病或缺什么营养素就补什么,乃是上策。此外,父母要不时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 R; ]" |( t8 C( s' I
9 Q3 }- W+ l# P' G* f7 L 1.提供背景音乐 优美轻快的音乐,可以调节宝宝的情绪,打开食欲的大门,最好用定一首乐曲,以便形成条件反射。播放时音量应比说话声小一些为宜。 + X. h0 |2 c) q+ m8 E
$ u& ]4 N2 L* t' h% \0 Y& N 2.少盛勤添 父母每次给宝宝盛饭菜时,可少盛一些,使他轻而易举地吃完后能得到你们的赞赏,获得一种必胜感,到时他可能会举起小碗说:“还要。” K; A& `4 D1 ~$ a
3 f4 I( Y$ J+ {7 f. n1 O 3.吃“自助餐” 1岁以后的宝宝已有自己选择食物的倾向,所选食物往往包含他自己的生理需要,而每日或每餐的食欲和大人一样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给孩子适当的“自由”。这种顺其自然的“自助餐”方法,可在一段时间里使宝宝饮食中的种种营养素自动达到平衡。父母的责任是决定购买哪些食品和餐桌上放哪些食品,使其丰富多样,而吃什么则由宝宝自己决定。宽松的环境,反而能增进宝宝的食欲和进食的乐趣。
# _! j, T' Z! a* N* e t. Z0 P" L5 x' E6 e& f# _
4.不要强迫进食 在任何情况下,强迫进食总是无益的。不要强迫宝宝吃不喜欢的食物,也不要每餐都要他吃下你认为“应该吃的量”,这样只会引起宝宝烦躁的情绪。强塞硬灌,吃“气”饭,只会降低孩子的食欲,并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即使吃下去,也不易消化吸收。父母应是循循善诱者,而不要充当“进食警察”。 # Q# x/ K! {, q# {/ A/ y
4 }4 l6 v( z' o. f7 N4 a 5.烹调得当 食物的色香味形和细软碎烂,有助于激发宝宝的食欲,也易于1~2岁的宝宝消化吸收。例如变着法儿将包子、馒头做成他喜欢的各种小动物,不爱吃煮鸡蛋,就做成蛋羹;不爱吃青菜就做成菜馅等等。 8 }; d! m7 O$ i* S% l+ S, n/ F! W
0 _8 i- j$ r& j* o# I. t$ t
6.功夫在“吃”外 俗话说:“啃它一头猪,不如一觉呼。”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促进体内生长因素的释放,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能保持旺盛的食欲。适宜的运动同样是增进食欲的催化剂。让宝宝进食恰当的食物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喜爱食物,能够享受餐桌上的乐趣,并在进食过程中向他们传递饮食文化知识。培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将使宝宝受益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