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8.女人與蛇:上帝對男人的誘惑. Q( D( l7 k9 [! S* w; @0 q ^
- Z# R* x1 q. P9 L' L+ C" u
上帝耶和華對我們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
2 f2 [ `) l6 @2 R7 A8 E4 {# J# |, Q, R8 o/ [5 D% V6 n, H2 p
這就是說只要我們往鏡子的|nJ前一站,就能看見上帝的形象。( s. s: _ e3 P+ F7 C) w e+ W
# C5 {/ A# \2 _* b. L" Z" n: v
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僅僅只是上帝的形象而已;我們決非看到了上帝本人。. G3 G; S* Z! A6 T9 f/ {) u1 g, Z
2 p5 Y- v6 I( l/ j; v興許,正是因為上帝的這種承諾,才造成了我們日後的許多麻煩事。6 F& h- g3 \1 k9 n2 j9 g
* e0 e9 w" B, q" J; ^$ g
對此,上帝,您大概並不知道吧?1 a* H& ?% w) \- F U
5 T4 n. U: w) D* \在上帝所作的這一承諾裏,我們完全可以領悟出我們是凡人的暗示,即:
7 ]2 [/ `0 `2 |/ G6 \ G! F2 a; D) L9 K* D
我們徒具上帝的形象,而且更沒有上帝的道德精神。
9 F4 `" Q' P% ]4 [ g E4 \6 Y; }5 [4 T Z. l+ a# \0 O
這可以從發生在後來的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旬園的故事裏,品味出滋昧來。7 Y. M q. j* Z
$ R7 f. R/ Z( }8 Z$ J" f上帝,也許您當初造人的願望是好的,誠如《舊約全書.創世紀》中所常用的說法:對於這一切「上帝看著是好的」。
9 L! c0 K3 T" \- N* Q. s
3 ~( G$ q: i' C/ M$ O" a或許上帝的意願就是按照他們的樣式,複製出眾多的上帝的子民; E; J$ q( E) g7 [% z, C
9 ?1 Y1 R; k3 F1 v: Z1 R& o雖然不是上帝您本人,卻應該具有上帝的品質。3 q' L( m$ \' J6 t( W1 T
- V4 ]" @" Y7 P7 w" ?
可是上帝,您是不是想過,全部問題都出在您所選擇的造人的材料上:0 [+ _3 r l6 O3 d9 o/ l5 N# x
) G' V; A; G" D! Z$ s! E: n$ G
是您的那撮泥土決定了人的命運;1 |4 T( [. y. G
& _1 a; g8 Q2 ]& z2 l9 O$ N6 H
如果僅僅只是誤用了泥土倒也罷了,您偏偏還造了蛇,這種「更狡猾」的話物,並且還把它放在了伊甸園裏。6 c2 [. C r! B' j* g+ F6 |
" |: M: S. F) `
這無異於一個習慣了暗中行事又擅長狡辯的人,在別人的飯碗裏投放了砒霜;然後,當嚴重的後果產生之後,反過來倒對別人好一通責難與埋怨;
7 {% C5 _* b8 F* s
# u0 a( K- W' S0 Q" C5 j$ n這是你自己願意喝的!$ ]. `/ g( S& E
8 v( C* C; K8 W9 ]9 t; B1 b似乎是人的自作自受。) r4 _/ E' ` ~) e$ q& E) ^5 `
. {8 s7 M7 h/ x4 S7 N2 B其實,越是善良的人越是容易上這種當。+ v8 L$ ]) q6 n/ M0 i! c; x$ U
, G$ ?* r5 y5 c$ Z7 B3 l, f上帝啊,請您一定能夠諒解:我向您提出這樣的問題來,的確並非有意要冒犯您──您的子民決不會有此膽量。
& p: b* y7 n; R6 F; c6 N' }# P
我的問題無疑地是因為我的愚不可及:倘不是由於您的一時糊塗,那就是您的工作的疏忽,如若不然,那就是您有意而為之。/ Y; N* B3 D. |# M
3 e; N8 @% _( r& k您先是以泥土造人,而後又讓蛇和人在一起……這無論如何也是不妥的。9 s9 F% g2 o2 @" F0 ?
+ k# _: }4 ~8 L9 V$ D1 G" t9 [6 P假使用泥土造人也還是可以解釋的話,那麼讓蛇來引誘人,卻是萬萬使不得的。" _$ j7 [+ ?/ T$ Z) X. O! z1 i
# T" X$ `5 ~& y您原本就知道蛇的狡猾與歹毒,您也一定知道人這種有欲望的動物是承受不住誘惑的;
7 T' P% r* ~1 q
& @. `1 X. n2 Z您甚麼甚麼的都知道卻仍然還要去做,其目的即使不是為了實現一種可能性,或許也是為了証實您的預見的準確性。
v3 w. p% M M8 |
6 e8 h2 e O [結果卻害了我們人類。
$ J& p# Y4 w. k9 V' t" q2 Z# j/ k" Q- h
用泥土來按照上帝的形象樣式造人,似乎是指構成人類靈與肉的兩種原生物質:
1 c8 r u3 D) u* b- L8 m1 W, C9 t. L' b0 C1 V$ U2 G- i7 O# U& {
一方面,它是說人類完全應該和上帝一樣崇高;
. c9 g# J9 S1 K: h5 \
" I3 Z7 j; f/ q" G一方面,又以泥土最終是匍匐於蛇身之下這一不可抗拒的事實,來規定人類的命運。6 s% e5 M# i5 H5 z% W
, b5 \" `( c+ _上帝,您在第七天完成了您的一切工作之後,是否曾經想過:人啊,何去何從,由你自己選擇。
2 ?# g7 e! ^7 i3 N0 P( \1 @& [9 D
人,在面對引誘的時候,忘記了上帝,忘記了上帝的囑咐,上帝自然就很惱火!
0 k) f0 c- z( h! U" l S; u; i4 U' s( P: ` ~$ W( Y' J" }- H) z1 o
然而,事實上人和蛇的生命是同源的,所不同的是上帝所選擇的材質:$ F" Q. H3 P" H6 F$ t
; X8 l& }5 G: A; n$ P
蛇是因為上帝的一句話;
; ?0 [3 p H# n% G
+ `2 F. e( d6 @人則是源於上帝的一撮泥土。6 A; r: M7 v( `% r
7 c9 t) i u& E* V
用塵土來造人,又頗有幾分宿命的色彩,那就是塵土的「行」與「駐」。
; D: R* v* k& L: n* d; Y7 ^( f
# h8 ^6 \4 z0 o8 s/ H) \( X塵土因風而揚起而飄蕩,這似乎象徵了人一生的奔波勞碌和他們飄泊的命運,猶似現代人所說的「在路上」;
, o) s; [( s) h8 D& k8 Z0 Z8 k6 U- _, X) L; w7 M
當塵土駐足下來的時候,則寧靜安逸地匍匐於地上(大地不也是用無法計數的塵土的微粒結構而成的嘛),作為產生於泥土中的人,不僅僅只是受蛇這一種動物的爬梳與欺凌,即使是人自己──這種為塵土所轉換的生命的形式,不也碾塵土於腳下麼。
a% R5 V9 s8 e- L# e9 f2 g1 n& S, X5 J" m
還有,上帝,不知您是否也已經意識到,在您給人以生命的同時,也給了人以無窮人盡的誘惑:
2 S9 `2 h4 r0 {5 T3 Y) B- J
" \: G- S. h6 J3 {; i+ v您為人的生存造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以及水和糧草,還有爬行的昆蟲等等一切大大小小的話物,不僅讓人管理它們,而且還讓人能夠盡情地享用……, w" K& x; L; z1 f0 y' F' d
/ i. [3 k& L. f% x X實質上,這無異於在人的生命裏播下了軟弱以及無法排斥的誘惑的種子。$ m7 S* P4 M: L3 P3 ~
4 F$ h h t+ ?/ E; H
所以,蛇就出現了。
& @; @2 H% }; `5 A: z
7 Y) W% G; U+ e/ x/ W' f! H於是,蛇就在人發生欲望的時候,以誘惑者的面目適時地出現了。" R( X C, G1 g& o" ~0 Z
" D( H/ a. \9 \5 O所以,人一經蛇的唆使並引誘他去偷吃「禁果」,人便去吃了。7 P7 ]- @5 O1 y
# ^- S5 i. y, c" O這裏的全部原因,都在於人是塵土做的,上帝又給人這種塵土做的生命,以吃的本能與欲望。. R0 L/ Y! ~" P" ], Z9 e2 u
; S7 q6 v2 H% t, V# _% ^( M奇怪的是,上帝造了人,又造了蛇,本來是讓人來管理並統治蛇等等動物的,不曾想,人卻被蛇給引誘了,這事是否有點匪夷所思?看過茅盾《子夜》的人,一定都還記得那個火柴廠的老板「紅頭火柴」,為了股票而派他的女兒去和男人睡覺那個細節吧?結果引誘人的人,卻被別人引誘了。
, m+ [7 Q2 K4 F9 `: ]( Z0 {8 \- Q/ A# C
那麼,上帝,不錯,人是犯了罪的,可這筆賬應該記在誰的頭上呢?6 w L U/ N0 X% m: Z$ |& U/ {
! E5 t4 c- A4 r+ J9 G: h
男人。我肯定地說是男人。因為男人是個意志薄弱者,否則他就不會上女人與蛇的當。
- R# h, Q0 E, J. \6 @7 l. ?9 L# _ j7 j$ p; m; K/ g
從這一角度上來進行對於上帝的理解的話,那麼上帝、女人、蛇以及上帝後來給予男人的物質的世界,以及男人自己的食色本能,就是:視覺的美感享受、生殖器的愉悅感受、味覺的生理需求,等等,全是上帝派來引誘男人的,事後,上帝還美其名曰此舉為對男人的考驗。如此看來,在上帝面前,在上帝派來的一切誘惑者面前,男人簡直就是一個十足的傻瓜:不僅中了誘惑者的圈套,還會被誘惑者們命名為:色鬼,或者饕餮之徒。% a; c1 Z4 O4 [" x X0 m4 t
. o! g9 S3 V& y
假使此時,4 }# B v4 E# t7 x5 O' f5 }- M! z. {( X
. p" K, ^5 P0 P. @, r. V/ X
我的跟前正有一面鏡子照著自己,
; G+ f6 u7 f$ k& c
0 S' ^, w) W! c, @! k那麼,) n) D0 F5 G# _- M5 @. N* g
& {8 Y. _ ]3 W) V; g8 a
我在鏡子裏看到的,
' Y. [, O% |$ e/ v8 s3 `4 B& x
& [& j6 f: L: T& d6 ^8 E3 H有可能
( t& t4 G! ^1 h+ u& _/ Y
3 f( N- g% S- S% C$ ?是上帝的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