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18上帝的頤指氣使與報復心埋
5 n6 d# [% R: H* h- U
/ k; \5 Z2 i, k5 [8 ^0 l! x聽聽這口氣──( P1 P L8 E1 x7 O, q
# L8 g9 L, z7 }& p% l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旅都要因你得福。) f7 T& ]/ C* O( i3 V
# c/ g4 @6 Q, v) Q, Z7 A+ X
在耶和華上帝說這些話之前,亞伯蘭一家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先是他拉的第三個兒子,也就是亞伯蘭的弟弟哈蘭,死在了他所生活的地方──迦勒底的吾餌,留下了兒子羅得和兩個女兒密迦與亦迦。密迦嫁給了自己的二叔拿鶴──這樣的婚姻關係,恰恰是氏族社會部落制度的特徵,放在今天,不知道人們又該怎樣估價它了;他拉的大兒子亞伯蘭的妻子名叫撒萊,但是,撒萊不會生養。這之後,他拉就帶著長子亞伯蘭和兒媳撒萊,以及孫子羅得,離開了三兒哈蘭死去的地方吾珥,直奔迦南。當來到一個叫作哈蘭的地方,他們就住在了那裏。他拉在哈蘭一直住到死去的那一天。他拉死的時候已經二百零五歲。# v& I. q L3 C8 Y- N H' I
/ {2 m& X- ~' M( c- I% B
他拉死後,上帝耶和華就對亞伯蘭說了上述的那些話。6 Y: Q1 y( Z2 H4 {# I
0 {) M) E" s( |1 w* D在我們的印象裏,上帝總是用這種口氣對我們講話的。我們現在習慣於把這樣的一種說話的口氣叫作頤指氣使。
, e9 e" `) g5 M: N. g
1 ^. a5 \4 S- J M& y7 J自從上帝說「要有光」的那一天開始,上帝似乎就已經習慣了這種說話的口氣,而我們似乎也已經習慣了聽這種頤指氣使的口吻。
/ i0 J* ]/ L+ J* X+ L+ e
4 N+ g& e8 k J% }上帝彷彿生來如此,而我們也彷彿生來如此。( l" X. [! a. @* B
* i) |- V! g: i: y
這是上帝的意志;這也是我們的習慣。我們人類似乎不應該有自己的意志,我們不配!我們只配有習慣,我們不配有自己的意志。
! t% w1 V3 B( J* E
6 F* X. c# L4 w, t% X1 E) ^所以,就有人很哲學地說:人只要一思索,上帝就發笑。& G; U; z3 c) d
) y$ B+ `7 y- i1 b: m) P
看來,思索不是人類的權力;只有習慣,只有服從的習慣才足人類生與俱來的權力。$ S+ S& Z, Y$ s/ {% @. g2 R
& M% ?) f' b7 `3 K# `/ B5 T D人只要一思索,上帝就發笑。這一說法無疑是想闡明這樣一個道理:人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安排好的,你的思索和努力不僅於事無補,而且還會是自尋煩惱。
9 q% q) H6 l; s' V/ N8 L8 ]' E% w& B! Q' i
人的義務是承認既有的和既定的,思索是上帝的事情,服從是人的義務。
- _5 Z/ r7 I. A" F5 t! t6 D9 {
人應該毫無疑義地盡自己的義務。4 } }1 n/ L6 j3 h2 ]; D& o
! Y1 I! p& Y6 X. o( H- B8 A; C
「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亂想沒有用。」這是比較流行的漢語裏的說法。這一說法與「人只要一思索,上帝就發笑」互為補充,彷彿兩隻鞋子一樣,穿在人的左右腳上,讓人只要一挪動,就會不由地想起它們來。人只要穿著這兩隻鞋子,就會無所適從,寸步難行。 @ h; M$ g* s/ t
" w1 Y. d9 S8 z& y! ~
因為人的思想無所適從,所以人的雙腳也就寸步難行。. ]9 X/ A& V q
6 y K2 ?* q) z' U! Y! U
人的雙腳寸步難行,並非是說人就不能走路了。人能夠走路,只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走自己想要走的路;人能夠走路,是指能夠服從上帝的意志,聽從上帝的頤指氣使,走上帝規定好的路。
) H5 h; l9 \4 k$ z/ V& C' U, U3 B6 A4 {' Y! j6 `9 W
所以,似乎就是為了擺脫上帝的意志,在早就有人說過這樣的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裏的別人指的是誰?我以為,即使沒有膽量直指上帝本人,至少也是指那些唯上帝的意志是從的人。這些人習慣了上帝的頤指氣使,因為此就對上帝言聽計從。) H8 X8 D s! q# E
1 z; Y" y2 W8 j( B6 n1 K9 |. x
事實上,上帝賜福於人是有先決條件的。首先,人必須絕對地服從上帝的意志,上帝才會將你所需要的,甚至連你所不需要的也一並給你,只要你肯在上帝的面前俯首稱臣。
; b8 D6 b* E. L4 o2 E! S
; [) d0 O+ E5 Q( R) a4 @比如,上帝耶和華囑咐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這是先決條件,只要你肯照此行事,上帝就會有這樣的承諾,上帝耶和華對亞伯蘭許諾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而對另外的一些人,上帝的態度卻並非如此和藹,上帝對亞伯蘭說:「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上帝的心思昭然若揭。: S6 C, B; r& V; S0 U, J6 W
, K& N2 I; u' y& ?可見,上帝對一部分人恩重如山,對另外的一部分人則薄情薄義。這讓我們想起了中國聖人的那句名言: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上帝不過如此。上帝原本就不是吃素的,這在該隱殺亞伯的時候,就已經暴露無遺了。) o6 y# o% V$ D. Y2 G4 e# M; |/ l, Z
. J, t5 E0 h# x0 o+ d! X這樣說來,上帝既非偶像,亦非時勢所造之英雄,實乃一種權勢。上帝的權勢是不可動搖的。
6 c; y) \! _1 \3 _7 m5 j& [ J" v! w- o' E+ P
現在,我們比較喜歡使用「權勢話語」或「話語霸權」這種武斷的、毋庸置疑的口氣(這也是上帝的口氣麼?是上帝的頤指氣使麼),來形容諸如上帝這樣的話語方式。上帝說一不二。在上帝看來,我們人類興許只是一個個空殼,就譬如馬路便道或郵政局門前的信箱。作為信箱,我們可以裝載許許多多的東西,信裏那些豐富多彩的思想,那些溫馨可人的貼心話,那些令人心蕩神迷的愛……但是,所有這些全是別人的,和作為信箱的我們毫無關係!
* O# v5 A/ }3 B+ E6 Y5 `
' y/ h! F- G Z- ~$ m: z8 Z6 g1 b是的,我們的所有一切全是上帝的,我們只有承載上帝的思想的責任;我們僅僅只是一個個空殼,或者我們只是上帝的機器設備;我們受控於權勢話語,我們責無旁貸地聽從上帝的旨意。一句話,上帝是上帝,我們是我們。不然,上帝在最初製造我們的時候,就不會允許我們只具有上帝的形象樣式,還應該具有上帝的智慧與權力。
8 g6 O# j0 A' B; {& b) u7 a g/ @9 d5 I! e, f0 a" ` o/ V- {
因此,我說:上帝是上帝,我們是我們。在這一方面,千萬不要輕侍上帝的許諾;不要將上帝的自謙之詞當真,否則就離吃大虧不遠了。$ }3 N9 h1 a: ~, }% Y
9 G4 }- g" J! F: \' z不過,上帝總還是沒有忘記要給亞伯蘭提點要求甚麼的,對他多少要有點制約。耶和華上帝就說,亞伯蘭,「你也要叫別人得福」。這裏的意思是否就是說,上帝降給你的福祉,你不能一個人獨吞,你還要勻出一些去給別人;但是,上帝的口氣是比較勉強的,其潛台詞似乎是說:我們不得不勻一些去給別人。: h5 |; P" }, ^
r7 j" {$ J% m i4 s3 H
作為條件,上帝又說,「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上帝究竟愛護誰,在這裏已經不言而喻。事實上,上帝並不是愛每一個人的,而是要求每一個人都愛他,然後他才會有所選擇地愛一些人,仇視甚至毀滅另外一些人。
j; V- w, H8 l: [/ w9 D6 j8 \. B" b% x9 z8 `
上帝不僅頤指氣使,而且還狹隘自私。
* ], ^4 {) ]$ s; l. g$ ` v) T2 u+ E2 }1 p" Y( m
這樣看起來,讓我們感到疑慮的是;上帝似乎不足所有人的上帝,甚至上帝也不是每一個信奉上帝的人的上帝,他僅僅只是亞伯蘭一個人的上帝。上帝是受寵者的上帝。5 K2 d0 N) N( t6 p( \/ Y
1 ~2 [* A( ~1 e* m& y& v現在,讓我們用逆向思維的方法,來分析一下上帝的這句話:「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那些和上帝一樣為亞伯蘭祝福的人,上帝就賜福給他,如果,不為亞伯蘭祝福的人呢,上帝對他們將採取甚麼辦法?上帝並沒有把話說透,但是,我們卻從上帝的話裏聽出了一些暗示,那就是:「我必咒詛他。」這正是上帝的狹隘的報復心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