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X( a$ A! ?2 C4 d' q/ G实际上,上述价值掠夺国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房地产行业,有关房地产的讨论,至今已经非常明白的显示,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在公权力被任意篡夺的今天,没有足够的制约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利益的冲动就会演化成我们今天无论从哪个经济理论都无法解释的现象,即便中央政府一再的干预,但在现行的考核模式下,很难说服地方政府放弃这个催生GDP的行为,虽然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这是让一个城市没有明天的短期行为,而房地产公司,至多是穆仁智这样的狗腿子收账人,谁是真正的…?土地的庄家只有一个,不用说了吧。而大家仔细想想,前一段股市的萧条和现在股市的兴旺,这之间是不是也存在某种股市背景和公用的变化变迁呢?那么我们大胆的假设一下,在这样的价值掠夺行业和企业,基本上都是因为他们的利益和政府最大的利益联结在一起,我们反思一下,其实这里的逻辑非常自洽,大家可以回顾一下人类历史,古今中外的那些著名的金融危机,泡沫事件,从南海事件到科威特事件,哪个不是政府的信用在背后支撑,哪个真的是有一群疯子和傻子推动的?在任何一个层面上,他们的疯狂难道不是某种确信的理性在支撑?而目前央企复兴,整体上市,绩效考核等等,实际上类似中石化这样大蓝筹的背后,何尝不是这样价值掠夺的因素支撑?只不过国外用立法,国内用政策出台手段。而中国之所以没有把所谓高科技企业放在这个价值掠夺的位置,实在是因为本国国情所致,我们有几家真正的高科技企业呢,在比较优势支持下的国际分工里,我们只能拥有制造业和资源采掘业,所以这个群体就是当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企业。( y3 l' A+ T# G. t
% R. C# i) T5 d但是需要看到,无论是立法也好,还是政策出台也好,一个国家尤其大国,一个稳定的政府绝对不会容忍自己的立法和政策不稳定,所以一旦这样的权利确认,那么这样的价值掠夺权就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何况,他们都以创新、高科技、核心竞争力、关乎一国发展之战略资源等美丽的外衣存在,而一国之经济,总要有一些骨干企业支撑,这些企业必须在相对的领域里,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其实大家对国企蓝筹的本质,还是有一些认识的,但是我想我们很多同志被洗脑之后,就很难会发现,类似美国这样的高科技神话企业,它们的暴利并不单纯来源于技术和创新,而在于背后那个政府强大的力量确认和保障,这些年美国总是气急败坏的拿着知识产权的棒子找到门上兴师问罪就说明了这一点,翻过来,从这一点看,这么好的事情,就不可能在另外的国家,尤其大国,某个行业普遍的发生,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看到这一点羡慕之余,简单的认为我们一定要创新,一定要有自己的高科技企业那就错了,因为在当前这样的状态,对外,你又不跟人家政府上税,凭什么这样的好事让你分享?而对于国内,你作为个别企业,既不可能得到稳定持续政策的支持,也不可能获得单独立法保障,而需要有足够的群体崛起,成为潜在的最大利益的者,才有可能受到普遍的优先支持。 0 C% ]6 x# }! P7 _! q: I - X$ z5 `4 a) v2 S1 |3 `7 Q4 s8 e0 I当然你能给我无数个例子企业个案得到保护和支持,但是我告诉你,那种依附于个人感情和利益交换的支持是不稳定和长久的,具有非常的不确定性,2000年之前的辽吉发和沈阳环保就是典型的案例,套用一句话,就是其兴也勃焉,其忘也忽焉,这样的不具普遍性的惠泽,往往就像黑社会经营的高利贷举债一样危险,任何投入,都是要回报的,税是最省心和确定的一种,虽然可能貌似价格昂贵。但总不至于从0到无穷大这么宽幅波动吧?涉及国情的事情,水太深,还是不说了罢~1 m( r+ S; e: Z l+ T4 C1 K' y9 Z
6 o% d: r5 M q1 Q& C http://www.far-sight.org/community/read.php?tid=1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