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江先声/ m3 o+ b) S9 \( N
一场金融风暴不但揭露了金融体系的很多问题,也揭示加拿大人的金融及理财常识相当贫乏,亟待加强。
* V P3 x9 T3 k; P1 q
& H+ t5 e3 \3 P b安省证券委员会资助的「投资教育基金」(IEF)在最新调查中发现,加拿大人普遍缺乏理财常识,小至目前信用卡利率一般有多高,大至股票还是房地产的长期投资报酬率较高等,都往往茫然一无所知。 7 I! ^9 V; ^6 e7 s- y/ N6 E: k& R
: f9 {+ x% W1 ?直到金融风暴袭来,很多人才赫然发现缺乏此等常识使自己陷入始料不及的困境,譬如拖欠信用卡债款的利息高得自己无法负担等。联邦政府亦已察觉问题的严重性,最近成立了一个专责小组,研究扫除「金融文盲」(financial illiteracy)的全国性策略。
* S7 w1 F0 J, b# G# q% `4 m) c9 f+ M3 n/ _, u
联邦财政部长费拉逖强调,正当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际,本国加强「金融扫盲」刻不容缓。
8 l. h: G, J5 e
1 \8 p# X3 E/ @- J# F$ M研究更显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加拿大人长期缺乏金融常识,早已令他们陷入财务险境而不自知。IEF指出,自2005年开始,加拿大人的储蓄率开始变成负数,尤其令人吃惊的是,这来得那么突然,在1980年代,加拿大人的储蓄率还高达正数的20%。 . c9 A/ f. }' E7 h
! S5 H5 W. Z; R& A2 _联邦金融扫盲小组将面对至为艰钜的任务,光是起步点──如何界定「必须的金融常识」,就使专家也大呼头痛。IEF尝试将此界定为:「这是一套技术与知识,让个人能理解所需的财理原则,而这些原则让个人面对影响自身财务健康(financial well-being)的理财决策和理财产品时,能作出有所根据的抉择。」 % J& ]; l0 @. o7 |4 F
8 ]* d5 I8 F4 n! Z' a! O( I8 p4 @
专家认为定义中的「财务健康」概念十分恰当,因为可让人了解到这就像身体健康一样,是伴随终生的问题,且有人生不同阶段的需要,譬如接受教育、找寻工作、购买房子、建立家庭、准备退休等的财务考量。
9 J9 N) U: b* Q9 u, m w
& X: o6 b' n/ E达茨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经济学教授卢沙迪(Annamaria Lusardi)同样指出金融常识在「维生」上的必须性。他说,缺乏阅读、写作能力的那种文盲,令人难以谋生;缺乏金融常识的金融文盲,在今天社会里也难以维持生计。
, ?/ T1 G# ^. z0 n% \: Q P
3 H: g' H$ `1 Q( q* yIEF指出,金融扫盲的其他难处还包括:第一,金融常识不像读写能力般包含在学校正规教育中,即使中学毕业也往往还是金融文盲。第二,金融风暴显示今天的投资产品日益多元和复杂,充满陷阱。这都是联邦扫盲小组必须克服的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