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哥儿们系列还有几个拉下的。开始写情史之前,得先把一些旧账清了,才好从从容容地写。4 W8 P: Y% R0 \. E6 h | q2 B
4 Q% O. |4 L% s0 L$ |6 k w
黑弟走时说过如果论坛看原创版,她就回来,不知道会不会遵守诺言?! G# |6 A# j' ] p: M
& b: l( z6 x. W
-----------------------------------------------------------------------------------------------
: x! m' i$ h9 T& k/ }车夫老徐 . ^4 r( q! J" w. j( y3 C1 O) q
, z; F8 P" {& L
作者: 半片刀儿 发表时间 2005-06-11 05:58:36 # S U; i, U7 s+ ]( D c
t( i/ Z5 x F0 u# `% c6 a原文地址:http://wind.yinsha.com/letters/s ... 79adc6d82633d680fe0
+ W* o$ i% h# a- M0 x
5 Q, f! o3 g- c7 N ?3 Q* u1 d% F# B9 \3 i C
1
( m" \ i7 K* p- o, l! J" z, @/ m h% [# ~; }+ W" L
天气预报说那天是零下四十二度,有点阴,风却不大,但这样的温度呆在户外近四个小时的滋味也不好受。我想起来刚登陆那天,跟匡皮一块儿来机场接我的那个老外,鼻涕流出来了都不知道去擦一下。后来和匡皮提起此事,匡皮解释说这里天太冷,鼻涕有时会给冻出来的,本人却并不一定知道。想到这儿,我下意识地往嘴上摸了一下,靠!真有鼻涕流出来了。我打了个哆嗦,赶紧慢跑起来,双手捂紧耳朵,时不时往路上瞅瞅看老唐的车子过没过来。 ! s0 c4 C7 [0 W- L9 k( w
. l( W5 {5 S8 o3 \; B3 a 一个月前我还在国内花天酒地,现在居然会为了两张免费床垫而苦守在这冰天雪地。老唐是我请来拉床垫的,本想着能搭他的车一起来,但他说最近领床垫的人很多,去了不一定能领上,让我确实领到后再给他打电话,他再往这边赶也来得及,免得他白跑一趟,收我钱不好意思,不收钱又白折腾了一趟。我不好说什么,自己坐公车早早跑来了。来自老移民的生活经验咱虚心接受就是,虽然老唐只比我早来八个月。但我才来一个月,就学到了这么多东西,何况八个月?
* w, V3 Y. {$ ^ s6 d5 b7 d) G% i6 W& f2 G I. r+ V
登陆后这一个月,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加拿大这资本主义社会什么东西都要讲钱,人情这东西不值钱,或者说太值钱,轻易不能欠,大家在这里都能力有限,欠下了人情债以后很难还,反倒不如经济债简单。我让匡皮帮我拉一下新买的电视,到了家留他吃饭,匡皮摆手说不了他还要回去上班,说请假出来的时间还要回去补上。虽然跟匡皮大学四年都住一个宿舍,但这样麻烦人家自己心里也总是过意不去,所以知道了卡城还有像老唐这样专门提供货运租车服务的,这次拉床垫我就没再麻烦匡皮了。 $ R& F5 }+ z+ y, a" h; {" }
7 s( B, h4 \" {5 `+ {' H! \% y0 S4 ?
这儿是工业区,床垫公司的仓库,公司把顾客的退货重新包装一下大发善心送给刚来的难民和移民们。免费的东西谁都是趋之若鹜,来领的人不少,各种肤色的都有,呜哩乌拉一堆一堆的。昨天我就大意了来晚了,床垫都发完了,空跑了一趟,心里更加佩服老唐的有远见。吸取教训今天我起了个大早,排在最前面,很顺利地就领到了。我找到电话通知老唐,老唐似乎刚起床,懒洋洋地说我这就到,再过半小时。 ! h8 w/ c( m" _. i r8 _ B0 L0 R+ a
2 Y9 l; i; [' I! M) U
本来觉得老唐让我打前哨的安排天经地义,但刚才排队时认识了同样是来帮人拉床垫的老徐,心里也对老唐不免有些不以为然。我给老徐说了说老唐的安排,老徐点头说老唐这样是有道理的,他自己是在家里呆着没事,所以才早早出来运动运动。其实和老徐聊天时已经知道,他跟老唐是多年的朋友,两家还是邻居,老徐这样说也是不想让老唐太被动。我心想老徐这人真厚道。
2 H& l! `8 Z% \
& N) ]4 o9 v& ]' d+ l9 J; _2 y 老徐把床垫绑好,过来跟我告别,说老唐家离这不远,很快就能到,耐心等等吧,注意保暖。拍了拍我的肩膀,转身开车走人。 ' o2 Y: z; Y9 o6 k# R/ W; T
) H- H$ L0 U' I, f
刚才还纷纷嚷嚷的领床垫大军转眼间做鸟兽散,有几个挑三拣四的移民朋友嫌领到的床垫不好直接空着车就回家了,还有个开着小皮卡的老外看我一个人守着床垫,好心地过来问我要不要帮忙?免费!我苦笑,说不用了。既然约了老唐,这不守信用的事咱怎么能干?心里发狠说老唐你再要不来我可真要拦别人的车自己走了!
- M! \% Q: s; I$ ?: n4 J7 J$ H3 W4 K x
说的容易,这大礼拜天的,工业区里半天都没个车路过,我想我就是冻死到这里估计也得明天上班才会有人发现。
# {: S+ P( J( f% [8 M: Y, [, R- F$ t
2 ' G, O$ X. ]( G2 [
7 P/ i# H, G# z. N+ R
老徐和老唐在国内就是同事,同一天登陆,住同一栋公寓楼,同一天买车,两人商量好一块儿做起了拉货的生意,买的都是caravan,价钱都是两千加币,都是十几年的老车,前窗玻璃上还都有几条长长的裂纹。老徐说这里下雪天就撒沙子,防滑,副作用就是开车时经常会有石子打到前窗玻璃上。换一块新的要花好几百,反正也不会碎,也不影响视线,凑活能开就行。 ' q& L$ k, y+ p0 y) M
3 d/ W8 {0 j( S0 S$ t7 P1 R9 v6 [ 我很怀疑老徐说的不影响视线一说,因为我总觉得别扭,反正我坐在里面是看不顺溜,从外面也看不清司机的脸。所以老徐又开车回来接我时,我总结自己把他错认作老唐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冻了四个小时已经神志不清了,另一方面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已经四分五裂的挡风玻璃。
6 m/ Q1 X5 ^( N k6 U% u; {8 N9 x
老徐下车那一瞬间,我想起了电影“甲方乙方”里那个把全村的鸡都吃光了红着眼守在村口的饿汉。
# I, m! k3 z2 [/ W8 Z4 d5 X8 X
& j& U* A9 C# B. { 老徐一边麻利地给我装车,一边说天太冷,老唐的车打不着了,又没办法联系我,所以…… ; y) q+ \3 }/ x Q1 R2 R- Z. N
7 ^7 e1 m4 {- z- |! j, n* d2 E. R
我后来给老徐车钱时,他还愣了一下,在这一幅热火朝天感人至深的移民互助动人场景里,赤裸裸的金钱反倒显得特大煞风景,但老徐顶多只迟疑了一秒钟,赶忙收下钱连说谢谢。我反倒红了脸,说我真应该谢谢你的。心里暗暗骂着,这该死的资本主义,硬生生把这雪中送炭一般的革命情操给无情地玷污了。 $ B; {* D9 s2 s6 |: o
, n$ r9 v5 i, Q- L5 h# F% h
老徐进电梯下楼时,甩给我一句话,以后买菜也可以找我。我口上答应着,正犹豫要不要问他搭车买菜一次多少钱呢,电梯门已经关上了。 + `; d: G( E( v* v
& o; Z, ~/ B7 ~/ w$ n# J) i 回家给老婆说起此事,老婆说人家也就是跟你客气一下,你还真去跟人家蹭车呀。我想想也是,何况老徐真要收钱也怪划不来的,那次买了家具请老唐去拉回来,二十块钱的车费,家具才花了四十多,回来后把人没给心疼得半死,买菜这事我还是自己克服一下吧。
' j% e$ F5 W) H5 t3 T# V7 p& K6 f" O; a- Y# C0 A
我后来还是鼓起勇气给老徐打电话,让他下次买菜时把我捎上。那阵子每次都是背着登山包去,每周买一次菜,上了地铁都不太敢坐,怕下车时站不起来,回到家两个肩膀上都是火辣辣的两条红印。电话那边老徐很爽快,说这个周末就行,到时他来接我。我放下电话才想起来又忘了问他收不收钱。
& t* g1 s! i; }5 `1 c
- Z+ ~1 ]: y$ }! J 那次一起买菜的除了老徐的宝贝儿子和老婆外,老徐还捎了位也是刚来不久的新移民。我们转个好几个地方,水果蔬菜大米鸡蛋的买了满满好几个大纸箱子,够我们家吃一个多月的。最后时刻我终于鼓起勇气问老徐钱的事,老徐有些生气,说这是干什么,下次需要再给我打电话就成。把我搞得还挺害臊。
5 r& R" v/ F4 u: t7 ?
" M% R. m1 ~( x* j6 H I/ [. Z, l$ C 求人蹭车,这话好说但口却实在难开,我很快也买了辆旧车,也开始捎别人搭车一起去买菜。别人跟我道谢时,我常常会想起老徐。
& e7 z. i P& S: {) q. }# X v1 W! ?2 U7 Q+ ~
原来住的地方停车费太贵,于是搬家。歪打正着,竟然和老徐做了邻居。 ! k' ~2 I- j( Z9 h0 U4 C4 g
% Z. v$ I5 w( _; X' c
3
3 i$ y g+ ~$ o/ k6 ~, x
6 y! n+ Y1 I( c: s 老徐是天津人,徐家公子说起话来简直就是个小冯巩,特可爱。徐公子和我家闺女那时都不满五岁,两人同一个班,关系好得简直是如胶似漆。徐公子人小鬼大,一个人在家就闹腾,非要和我家闺女一起玩。于是我跟老徐经常不是我把女儿送过去,就是他把儿子送过来,从树叶成荫送到雪花满地,送来送去的,竟送了大半年,直到我搬来爱城。 - v. S+ d7 K7 M2 x" @2 y) b( V# c
, m$ u1 ^! }" ]( B$ q: X0 Q 小孩子一起玩,大人就喝酒聊天。老徐爱喝酒,喝了酒就爱上头,脸一直能红到脖子根。就那样了还要一听接一听地开,公寓管理员从门口路过都被他拉来一起开怀畅饮。老外喝酒一般都不含糊,接过来就咕咚咚的开战了。老徐英语不行,实在是很差,否则也不会一直猫在工厂打工,同事好多都是中国人,结果越打越差,和管理员聊天都是一个词一个词往外嘣。惹得徐夫人在一边捂着嘴偷笑。
4 X' _; {6 t8 u {8 h- L% e3 x4 ]
% f/ v! z/ n* W3 g 老徐长得五大三粗,典型的北方汉子,徐夫人却是娇小玲珑一幅江南水乡的小家碧玉。老徐很疼老婆,家里粗活细活都是他一个人干了。有次吃饭徐夫人告诉我们当年她第一眼看到老徐时只当他就一农民,没想到居然还是个大学生。老徐也笑呵呵地承认他更喜欢干粗活,其实他也不想找什么专业工了,工厂里干得挺好,要是能升上技师的话以后收入一点也不差。当然就是累点,不过他这体格根本不在话下。 , U9 t+ ?* n+ v
( Y4 @" ?) v! w) ]0 f 老徐除了在工厂打工,还兼了几份差,如餐厅洗盘子或是去鸡肉厂打零工等等,加上时不时有人用车,老徐可真是个大忙人。有时正聊着天就看他头一靠睡过去了,真是累了。我也不吵他,叫孩子们小声点,自己去一边上网等他醒来。醒来后我就劝他干活悠着点,别太累了,安全第一。
/ }# R3 X* d' c: ~; P4 `( \2 b) Z. i% @' \+ n* {# o7 ?
说起安全,老徐来劲了,掳起袖子给我看他胳膊上的伤,说都是工厂里留下的,直到现在他老握电钻的手还时不时发抖。 ! B; J6 K3 D5 r* K: V
" z- x, O) ~5 h* P+ [" v
我从小就有个怪毛病,看见别人的伤自己都跟着疼,心有余悸地问老徐,这工不能就这么一直打下去吧,得想点办法呀。
0 z% w N e1 V! m: V! ]; S' J. g7 z. V8 N4 H
老徐沉默半晌,说出了他的苦衷。年纪大,英语差,去学英语的话生活压力太大,家里总得有个人挣钱,目前先把希望寄托在老婆身上。
$ Y( u5 k1 k) q. y. P t1 F4 Y9 \1 \% @* J' l4 O/ b6 W
其实老徐和老婆是同事,专业都一样,要是两口子都一起找工作还说不一定谁先找到呢。老徐是想靠着自我牺牲,去换来老婆的早日开花。 3 p# u" d- y+ @% Z8 V2 l% F! }0 `
* m8 k9 w D: ? K: {, e' Z( O
4
# [3 l( @: s: g- G$ L: r# m* d
老徐性格很好,浑身洋溢着天津人普遍的幽默感,又是农家子弟,任劳任怨,有人要用车时间再晚距离再远他答应起来都非常爽快。其实有时他也承认路远的一来一回只挣人二十块钱,还不如他去洗盘子划算,大冷天的,呆屋里又安全又温暖,但大家出门在外都有难处,能帮上忙就应该尽量去帮一下。我听这话时想起来当年我给老徐拉床垫钱时心里的小心眼,心里跳得扑腾扑腾的。
. Z2 o7 f; x5 m$ ~! s. C% D# h. |3 {- m& O
谁能想到老徐这样的好人居然因为和工头的一次口角被工厂炒了鱿鱼,事情本来跟老徐没太大关系,老徐看不过工头欺负刚去的新移民,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结果惹火上身,反倒把自己饭碗给弄丢了。 ; t2 I7 I- B% k
. R' Z2 z, a1 u0 g% n) M' ], [: \
赋闲在家的老徐突然间无事可干,一下子显得情绪低迷,整天咳声叹气。我不住劝他其实应该高兴才对,生活这下总算能有个转机,不必太在意。何况那时徐夫人已经开始到实验室实习,经济压力缓解了不说,十有八九还会解决工作问题。 f! r. P; A9 U! [
" \" c4 B8 n* r& A8 ]
老天有眼,徐夫人最后被实验室留下,成了正式工。老徐轻吐一口气,安心去学英语。几个月后老徐后来又报名参加了一个工程师培训班,面试通过。圣诞节班上搞联欢,老徐带徐公子一起去赴宴,徐公子见到老师后就大声问,我爸爸在班上是不是个好学生?满堂哗然,老师又惊又喜,连连答道你爸爸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学生,你可以为你爸感到骄傲。
6 ^% q+ ^ [: v- Q8 P, f, N$ g& ?+ v& O2 ^ z2 ]- ^0 _
这事是徐夫人把它当作笑话讲给我的,那次是老徐一家和另外一个以前的邻居一家一起来爱城做客,都住在我家。老徐有点着凉,一路上还发着烧,酒也没敢给他多喝,吃了点药就让他早早休息了。听到徐夫人的笑话,我也忍不住笑,笑过以后也点点头说,老徐是个好人,徐公子真应该为他有这样一个老爸而自豪。
H5 i) z$ D9 r- `' y1 |% Z; q* m! k0 y! H! C8 w
[ Last edited by 半片刀儿 on 2005-6-17 at 11:14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