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87|回复: 6

佛法,顺缘者得之

[复制链接]
鲜花(85) 鸡蛋(0)
发表于 2009-10-4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师兄:昨天偶然在佛教博客上看到一位學佛同修的博客,其中說到:* q8 u; u# f% F, w8 ]9 D
突遇到巨大的变故,我被无常打懵了,失去了方向。我的丈夫因为肾衰,已经接受了手术。我曾千万次祈求佛菩萨加持他,加持他这个不信佛法的固执之人。但是,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5 \  ^  `& K8 y7 B, x8 \
我似乎是个不祥之人,和我亲近的人一个一个遭遇变故。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的老公。而且,自从我的老公病了以后,我的心也似乎浮躁了很多,我甚至怀疑过佛菩萨是不是无暇顾及我这个凡夫俗子。因为我具足贪嗔痴。我在轮回里迷失了本性,我不再善良。+ ^% ^, i4 b2 w! ~
我甚至觉得,念佛也不起任何作用了。我还到底要不要念佛
: J' w  g4 T* J+ s1 f" [我一時心有所感,給這位同修留言如下:
- z' Y2 G5 U1 ]; d& n& y* d! @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數之自然,應其所行。——無量壽經3 s+ s3 x- O, A& R' k: [7 }8 N7 a; g
因果是嚴肅的理法。業報的法則,是造業必報。當惡業發生的時候,唯有懺悔自己所造的惡業,這是佛教導我們的真理,也是佛法者應有的心態。
1 y3 a+ V! {! R" t- ~' m! D+ h% ]有親眷的緣就會成爲親眷,但個人的業,還是自作自受,並不是別人能夠連累得了的。
$ A% J) \3 E/ f% O9 q  o+ N) ~如果今晚要死的是我,我的求生之路在哪裏?那時就知道,無常不是別人的問題,是“我”的問題。我現在的悲哀,只是欲求沒有得到滿足,其實並不是最大的問題。當真的自己一人面對死的時候,怎麽辦?這才是最大的問題,也是我們出生爲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0 x: _' a( f7 u6 I8 |  s; K無常一定會來,因此佛才出興於此世。佛永不捨棄衆生,譬如父母,於諸子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重。念佛不是隨順凡夫的情執、貪欲得到什麽好處,而是隨順佛教、佛語、佛道,懺悔惡業,接受因緣,於劇惡極苦之中,慶喜能領受到無條件救度我出生死的慈悲。
7 w2 ~+ K& I3 D! C願師兄能如實頂戴佛法,早日擺脫怨天尤人的困擾。9 X* n8 O' A0 U3 v2 _) H1 W$ a3 f
南無阿彌陀佛 ( [; T5 k: D, z: e
我重看這段話,覺得不是很滿意,能否請師父指出問題在哪裏,也想請問師父,如果是您,會如何給這位同修解開心結呢?
' a) S" T5 f8 o7 D/ Q9 h$ Y" E/ ^師父 / m( W. |+ T' V: y
記得我第一次聴老師説:「佛法,順縁者得之」時,很震憾!因為的確是順縁的人学佛,才能如佛法地頂戴佛法,不会帯著欲望来看待佛法。
0 w/ |" k% Q1 @7 |7 X( g% o: N& i這位居士説穿了哪是在念佛?根本是念著欲望,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她連仏教最基本的業力和因果都没有弄明白,所以不只不知要懺悔自己的業障,反而還在怪罪佛菩薩不保佑她,這才是真的「不祥」。她説「我不再善良」,其実何嘗善良過,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没有如実地頂戴佛法時,周遭在為自己説法,都看不到。這才是真正的「不祥」啊。
鲜花(78) 鸡蛋(0)
发表于 2009-10-4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17) 鸡蛋(0)
发表于 2009-10-4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09-10-4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写得真好,真是精进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0-4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rifiedmind 于 2009-10-4 19:05 编辑
2 Y3 N( y6 v4 y& Y1 a- I
記得我第一次聴老師説:「佛法,順縁者得之」時,很震憾!因為的確是順縁的人学佛,才能如佛法地頂戴佛法,不会帯著欲望来看待佛法。3 |, ~/ b3 U' ?& [. O

3 \2 I2 @% V! f- k; E: Y這位居士説穿了哪是在念佛?根本是念著欲望,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她連仏教最基本的業力和因果都没有弄明白,所以不只不知要懺悔自己的業障,反而還在怪罪佛菩薩不保佑她,這才是真的「不祥」。她説「我不再善良」,其実何嘗善良過,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没有如実地頂戴佛法時,周遭在為自己説法,都看不到。這才是真正的「不祥」啊。
0 v: ?0 O0 d! k: C% A6 \白莲花 发表于 2009-10-4 05:57
5 I/ s8 x& _& y' q' Q5 K
7 z/ i+ x& C# j4 b
以我之见,一开始学佛已是「吉祥」,开悟与否是个人因缘,但要修正信佛法是要下苦功,要有无比的毅力,不断的思考,和不断的实践的,才有成效。5 x3 ]$ [& s( ^: M4 `; P/ `

2 Q' u/ f/ E1 H' Y5 R佛法是常理,人生的实相就是「苦」,现在感到快乐,其实「苦」早已潜藏在生命深底之处而未张显而已;只要「无常」到门前,无论你是何人也会随着「无常」而流转。其实各大菩萨和先前贤圣大德,有何人是为自己而修佛?开始的时间会「是」,但修为渐近成就时,就会改变,是为众生而修。人生是「苦」,学佛就是要改变灰暗的人生观,成为一个正面而积极的人生观,把「苦」变成助力,虽然不能改变因缘,但可凭自力改变自己的心态,活在当下,从而有一个快乐而有价值的人生。! O0 L) X$ U" o& q% t% G8 C/ t8 \: W1 N

2 Z$ V8 U# q* \  D+ g* z「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何不把「苦难」的执着放下,把「苦难」化为正面的动力,改变自己心境,对病者付出诚意的关怀爱护,对家庭付出衷心的奉献,把爱心和愉快感染别人,不怨天由人,笑口常开自会改变困境。
1 b2 d* q* G* G2 F: x$ V4 e
4 w! U, ]; A, |6 Y( f以下的「阿含经」的公案,是要人知道现实,沒有奇蹟,「苦难」是常情,没有人能逃避得了。随顺因缘,改变心境,活在当下吧!* ]# @& \' v! C

' C8 b; V% `! |# f4 H6 j' ?  p「阿含经」(从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佛陀所说是常人不愿听的常理.....
0 }# A9 M/ f& c4 M===========================================2 T9 m6 J5 O  f; h! O7 R  t
) `) o4 Y3 _# y2 w, z
喬達彌(KrishaGotami)是位生长在佛陀时代的少妇;她的第一个儿子在一岁左右就病逝了,乔达弥伤心欲绝,抱着小尸体在街上奔走,踫到人就问是否有药可以让她的儿子复活。有些人不理会她,有些人嘲笑她,有些人认为她发疯了。最後她踫到一位智者告诉她,世界上只有佛陀一个人能够为她施行奇迹。, {4 d/ R5 S7 M, G: n5 \

  _/ ?6 D) [/ W因此,她就去找佛陀,把儿子的尸体放在佛陀的面前,说出整个过程。佛陀以无限的慈悲心听着,然後轻声说:「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治疗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给我。」; @2 Y( }9 u5 ^9 _6 G: X& h' J

: M2 y7 ~1 E2 I/ ]& ]! S& ^- t7 N乔达弥很高兴,立刻动身往城里去。她对第一户人家说:「佛陀要我从一户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拿回芥菜子。」5 k. R4 `/ S& [! j/ H

/ R, w+ K- Q2 l' Z* C「我们家已经有很多人过世了。」那个人如此回答。她於是又走向第二家,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家已经有无数的人过世了。」她又走向第三家、第四家,向全城的人家去要芥菜子,最後终於了解佛陀的要求是无法办到的。她只好把儿子的尸体抱到坟场,做最後的道别,然後回到佛陀那儿。「你带回芥菜子吗?」他问。
, J: I/ m8 H. N9 i5 R# H5 J6 J8 g" a: l6 B) ]" V
「不!」她说:「我开始了解您给我的教法,悲伤让我盲目,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受到死亡的折磨。」佛陀问:「你为什又回来呢?」4 T0 a4 k' M# f9 R3 P# a! Y

1 z4 U1 A- Q' X" i她回答:「请您开示死亡和死後的真相,我身上是否有什麽东西是不死的?」
$ W! g# B7 q* @/ W( Z; v% K% o+ {7 x# n* t
佛陀见因缘成熟,就对妇人说:「这个婆娑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到了秋天,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枯萎;这就是无常相。人也是一样的,有生必有死,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并不是只有你心爱儿子才经历这变化无常的过程啊!所以,你又何必执迷不悟,一心寻死呢?能活着,就要珍惜可贵的生命,运用这个人身来修行,体悟无常的真理,从苦中解脱。」老妇人听了佛陀为她宣说无常的真谛立刻扭转了自己的错误的观念知见。
鲜花(8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Lison67 谢谢你的鼓励!
鲜花(68)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0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28 02:00 , Processed in 0.11808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