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3|回复: 3

[加国新闻] 一台电脑2000多元:初来加国的日子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19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玮仁- |+ d! ]9 d5 B$ {4 e
那是15年前,也是这样一个美丽的秋季,当一架从英国飞往加拿大多伦多的印度航班在皮尔逊机场降落时,我们夫妇移民加拿大的生活就正式开始了。
  O) i' D4 z6 o3 |
( u4 q6 {3 V, e9 d$ k: ]估计是多架飞机的乘客赶在了一起,登陆办手续的人很多,致使我们用了4个多小时才办完手续见到前来接我们的朋友。
4 h! A$ m8 t  k9 S+ i" a; U  s+ ?) e2 W7 h, j- G
当晚住进朋友事先帮助租好的地下室,他们因为要赶去派对,引见了房东,留下一份地铁图就匆匆离去了。留下又渴又饿的我们走在凄冷的黑夜里去找餐馆喂肚子。
  J3 ]& a- q& E% x8 n+ Y5 S% J6 l/ R8 E+ T8 U% k- I
第二天一大早,按照地图找地铁站准备去唐人街买食品,走了好久也不见地铁站,向路人打听都答不知道。后来才发现,我们问路时用的是地铁的英国叫法“Underground”,加拿大把地铁叫“Subway”。这之后还发生过指着薯条向服务员要Chips,结果人家递过来一包薯片,疑惑的问对方,被对方更正了才知道:Chips是英国叫法,加拿大叫它Fries。
1 d1 B# ]  m! V0 c) p' B
2 y$ e; n" s6 j& b都是英语国家,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 _/ J, n$ W, I  r) \) W- d4 w  D" L  c8 V6 n% y% [" v5 X
所住的地下室没有洗衣机,只好去街上的洗衣房投币洗衣机洗衣服。每次做饭,都引来一只馋猫从地下室那个将将高出地面的小窗户往里面眺望,喵喵叫个不停。尤其是做晚饭时,透过地下室的小窗户,清楚可见那猫的两只贼亮贼亮的眼睛,虎视眈眈。
, v  c! W4 z9 z: [
+ j8 @4 J3 H3 a* Y$ L7 o当时正值加拿大最美丽的季节,每次从地下室走出来,都感觉外面好刺眼,走在洒满金黄色树叶的街道上,看着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大南瓜,总是不禁哼一只小曲,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同时,每天都忙不迭的办理各种需要办的证件,手续,安装电话,采购生活必需品,修改简历,找工作。 . b+ v; z0 a, M, s1 {' P; C

& q# Z% Y6 _+ M% {0 t因为加拿大申请工作时的简历的书写方式和英国不同,我们以前准备好的都不能用,如果自己有电脑,可以随时根据招工需要改写有针对性的简历。在存进银行的支票10个工作日可以动用的当天,顶着大风换乘多次公交车去很远的地方买电脑,因为那里相对便宜一些。没想到在付款时,银行卡还不工作,又打电话到银行,说明情况,总算放行,否则还得再跑一趟。
! [! h" _/ m3 [) p  @% S! l0 C$ |% W; t! {3 ^& E; t$ ^+ W
回来时地铁上的人们见我们呼哧带喘的一个抱着显示器,一个搬着主机,都投来奇怪的目光----买得起电脑,买不起车?那时一台电脑2000多加元。 # p$ W5 |  G6 I7 u* y
/ h) G5 a! z+ Z& S( D
天气渐冷,所住的地下室的客厅里的供暖设备噪音巨大,没有必需,就关了卧室门,在卧室呆着。每次听到电话铃响,都得抱着电话机赶快跑进浴室,再关上浴室的门,否则根本听不到对方讲什么。和房东交涉后,看到没什么解决的希望,不得不在一个月时给房东通知:下个月搬出去。当时真担心,因为公寓楼不租给没工作的人。
5 g8 f; q) x! q, A3 Y
  ^: V0 X4 ~! D0 g8 L0 D幸运的是,提出搬家的第二天,12个小时内,先生的工作就搞定了。只是很远,需要坐公交车转地铁再转长途车(Go Bus),路上单程就是两个多小时,每天都是披星戴月,这冰天雪地的,实在不方便,买车迫在眉睫。花几千元买了辆二手车,保险竟是车价的一半。 $ C$ V/ f0 C0 Q* b9 _  U2 L9 k7 T4 o

/ E& j7 U9 {3 L( l0 c12月初,搬出地下室,住进空空如也的公寓楼,开始几天就是睡地板,席地而坐,用从附近超市拿来的大纸盒当桌子吃饭。 , H. A+ F2 E- J; Q1 [& I$ S2 @% [
7 v; y- _7 c! [, l8 `! a" g# U
之后,家里随着置办家具,也随着添人进口。
! X7 b7 [$ B) t. F5 v& [7 B2 A5 i3 \2 Q: y
当时怎么也想不到,白手起家的我们,两年多以后居然买了独立新房,五年后买了刚来加拿大时羡慕不已的MiniVan。 4 B% M& E" f+ V6 ~( P& i' v. G
9 i- N' K4 y: O  V8 _
这段时光虽过去了整整15年,一直铭刻在心,和加拿大这浓烈的秋色一起,难以忘怀。如果说这么多年来有什么收获和体会,那就是既来之则安之,不患得患失,与时共进,不做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人生没有假设更无法重来,在自己选择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孩子大人都在轻松快乐中按部就班的生活。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19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技术移民谁不是这样过来的?一开始人生地不熟,什么都是自己问来的,吃了亏学来的。为了孩子,为了家,第一代移民们苦苦奋斗,契而不舍,最终能在加拿大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拼搏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忙完了学业,忙工作。忙完了工作,还要操持家务。照顾了自己的小家,还要想办法照顾在国内的亲友。在加拿大的时间长了,日子也一天一天好了,人也一天天老了。新移民之路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艰苦的历程,更留给我们难能可贵的人生财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伟大的新移民喝彩吧。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19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2# finbing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19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说得太好了!深有同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13 16:50 , Processed in 0.14808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