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90|回复: 1

引向完全的爱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22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www.cclife.org/cclife.nsf ... 6bd147?OpenDocument& ?' J- A. Y: \0 ~) Y6 S

6 Z4 S: a/ Q, U9 {# U! d6 i! O9 R——答网友毛豆:“迷恋的燃尽,是否就是真爱的伊始?”3 m" Z# d9 i6 w! d

( K7 p8 ?, P- H: {6 f" ](我一直不敢深入地涉及这样一个主题。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感慨,爱情的用心太深,非我心所能彻悟,它包涵着生命逻辑的丰富奥秘……上帝拣选我,引我归回于敬虔后的纯净,在圣灵的光里,觉悟曾经的放肆和迷失,只因没有启示。因“民无异象,就必放肆”。近日,藉网友毛豆:“迷恋的燃尽,是否就是真爱的伊始?”的问题,或是心中“某种特殊的爱”的感动,终去惴惴怯意,促成我收拢心得。维特根斯坦说:“只有某种特殊的爱才使我们袒露自己。这种爱仿佛得以承认,我们全都是一些坏孩子。”此美意是让我们在爱里被翻揭,好被引向完全的爱——)  L& H) A+ U9 x& `6 [

5 F9 e1 z, N- M5 B毛豆的问题非常好。我想问,迷恋为什么会燃尽呢?我也以为爱情简直是神圣美妙的,可是我们竟然消受不起。这事的意义太深远——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会产生爱情,爱情的魔力与生命的力量形影相随,“爱情如死之坚强”,除非死亡可以将它隔开。) m& I+ u" j  z; |- @
/ C3 O$ z" o% f  U
爱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m% F# V2 \3 r2 q+ b

  g1 w" _5 l" B" p' h* \% }& q如果,我们读《创世记》就知道,爱情,源于上帝;婚姻,媒自上帝。太初,神造了万物,都看着甚好,但当上帝造了亚当后,却说,那人独居不好。于是,上帝造了夏娃给亚当做配偶。亚当见了那女人,就唱起人类第一首情歌:“你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多好!他们合而为一,他们是一体,满有上帝的祝福和美意。女人是男人肋骨所出,被亚当所爱,她不从男人的头骨、手骨或脚骨而出,是靠近男人心怀的肋骨而出。这个女人是他的怀中人,她懂得他的心思,她熟悉他的心律;这个女人顺从这个男人,因为,他是她的头,她愿意顺服他。如经中所记,“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3 r. g  G& Y* B2 b5 C5 S6 f4 \
7 z1 d+ p- i+ Z6 ?
他们的关系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裂痕的呢?. m3 F; F% V' u9 D7 R* O, h

, q0 w4 _) Q* p- y8 L: t" Y- i& f正是伊甸园中的果子事件之后。夏娃受了蛇的引诱,吃了上帝不叫他们吃的果子,不但自己吃,还叫亚当吃。人一违背上帝的话,撒但悖逆的灵,就在人里面发生功效,人便有了将错归咎于他人的伎俩。因此,当上帝问亚当,谁叫你吃的时候,亚当就理直气壮地回答,你赐我的那个女人叫我吃的。他,将指头指向了别人——爱情的悲哀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漫及整个人类的历史中,生成在每一个追求爱情的人的生命中。
" U/ c8 m& e+ U) ~$ o: `( g$ g# e; Z3 v2 c$ e' k* z! a" H0 P. t/ c. F
爱情本来不错,人追求爱情也没错,错在我们这个人,人错了,追求的爱情错了,爱情也错了。从此,人与神隔开,私欲怀胎,罪恶生长。我们从《创世记》3章16-19节中了解到——在人被逐出伊甸园后,人所临到的,不但是男人汗流满面求生之累,女人生育之苦,还有女人将“恋慕”她的男人,被她的男人所“管辖”,如此这般万般无奈的痛苦情形。因为“恋慕”,她的男人成了她的私拥物,人在私爱中,自我折磨,也折磨别人,爱在失去相互信任中,她受到她男人的“管辖”;悖逆的灵在她里面,她又不服管辖。到最后,要么托翁出走,要么娜拉出走,爱情瓦解。# y7 _; a, s* |1 |4 E4 Y; E

' [% q- k+ l; k4 w; R, e我们以为我们能找到爱情?可是,这是两个利己主义者的爱情。当一个向另一个说“我爱你”的时候,他的隐语是,“你能使我幸福”。爱情的动机完全是个人化的。不怪高度自觉的苏格拉底说:“假如你问我该不该结婚,我会回答你: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的。”孔雀开屏似的激情展现,迟早被人性的本相所打击;卿卿我我的浪漫情调,终被具体的生活所磨灭。在我们狭窄贫穷的内心,留下对爱情太多的怨叹。我们在被爱情淘空、焚毁之后,爱情似乎令人无法幻想。我总记得有个人这样说,在爱情的旅程上,我们只带了两个月的干粮。我们经受的爱情是短暂的爱情,消沉的爱情,间隙期的爱情。昙花现过,流星划过,留下的,只是伤痕。你爱得越深,痛苦也越深;你爱得越多,你的伤痕也越多;你也越来越陷入更脆弱的短暂里,更落寞的消沉里,也更陷入一次次的绝望和痛苦里。爱恨情仇,愈演愈烈,至终,心碎弦断,两败俱伤。人在爱情的绝望里沉溺,继而迁移成对人生的绝望。这就是人间爱情的药汤,有致死的毒性。
3 N4 ?" }: T9 ?5 ~! w1 o
3 p2 _+ E/ _/ F' A% W  Q* Y迷恋的燃尽,是否就是真爱的伊始?+ l0 H5 {& S7 l1 m+ U  Z

3 F; I$ r9 x. _- S* e我说,爱情没错,人错了。爱一旦成了恋,就在小爱即私爱里,它的结果是会燃尽的;而那些非真理规则之爱,恰是与爱的本意背道而驰,它将是一个更可怕的自我毁灭的过程。柏拉图说:“爱情作为一种内在驱力不仅以性或其他形式的爱推动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结合,还激发人对知识的渴求,推动他追求真理,与真理结合。  ?4 p, m5 A% Z! o6 x) h- o; e5 U
" ]! ?0 n9 u  P% r
真爱是什么?你读过《圣经》哥林多前书13章4-8节中爱的真谛就知道——. O" }* \$ P/ \6 F% d) n9 |. g
4 i( Y  i/ q1 q- |$ ~6 Z9 d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较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p/ l) ]% L/ {  _# N

; u' P* H5 i  C3 C“爱是恒久忍耐”是温柔地、有耐心地忍受着他人的错待。9 T' e0 l& ^- Y) x$ S( v2 t/ c
, J- @" D0 M# v- z2 w3 ]8 c
“爱是有恩慈”是容忍别人的负面态度和行为,并以正面的仁慈、温和、亲切作回音。(是由圣灵赏给有过伤痕的人的礼物。)
8 a- F6 k: J2 d
; Z7 g' C" x0 s* v' l- n  a- ~“爱是不嫉妒”是不占有,不控制,能消释粗鄙与刻薄。(是重生之骨的特质。)
- J5 F) P, ]; C
" v2 Q1 l: ~0 S7 }“不自夸”是不看重自己的长处,不炫耀自己,不志得意满。
8 z3 `8 \0 W6 i7 {* v) g& A! d& X* i  x3 P8 O, ]. \
“不张狂”是不骄傲,不放纵。
1 A% I' i' ]# ^  F& g5 F
( r2 B0 Z4 \6 A4 @- [* B“不做害羞的事”是不做不合宜的事。(愿意提前接受审判台前的亮光。)8 Z6 _, h" [4 y

, Q( T5 E2 I) ^7 G  ]“不求自己的益处”是不以自己的目标为目标,只顾自己的喜好,是十字架上的奇恩妙爱。8 X9 U  ]1 }( n6 L8 ~

/ ~4 k+ b4 k# y  o“不轻易发怒”是他不太容易被伤害,没有恶意,没有愤恨,是个通达智慧的弟兄。( u8 g# d0 C) F2 k& s3 A$ z

4 T& A' u% K  @2 u. R) E$ t: J“不计算人的恶”是常常忘记别人对他的侵犯,不将别人的过错编制档案,晓得自己常存亏欠。. s0 d2 C$ ]: Y- [1 h
2 h' K9 k3 n: E9 }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是不在盲目的爱里,不只是纯粹感情的表达,在真理的规范下,不喜欢不正当的事,不纵容罪恶。愿意真理盛行,因真理得胜而欢欣。
/ r# [0 x$ f# `" d- A- S2 w
" Q8 Y# l# g) B' ]  x# P3 c“凡事包容”是无限的宽容,忍耐一切的事。
( `& Y; Q& U) y+ @/ s: h, v0 K) p9 |( v- O& N
“凡事相信”是不怕自己被人谋害和利用,相信一切的事。
) h& v5 e/ T) w. N  `$ f
7 U% B8 Z; K" j! n0 w“凡事盼望”是相信一切都有向善的可能,至终不会羞愧。
1 Y& `( Y4 B! W2 @0 ]% v: K
( L6 k! {7 F: Y( }  M, X. ]3 A“凡事忍耐”是在任何不利的环境下,坚守真理。生命老练丰富。2 Z- Y7 i: H  c0 s8 w8 r
" u9 |! h# c" C' L3 U
“爱是永不止息”是无论如何不失去热心和勇气,这爱是永不枯萎,永不改变,永不失败。
* |8 Q4 h! K# k3 |1 a
$ z' D" @7 T3 X这样完全的爱,人间哪有之?这样无条件的爱,在人的生命里,照样也是没有的。 1 X# E" S; U' k' }$ K( s

7 a! O, X) i. E% u3 W然而,这就是爱,这是真正的爱。并不是人们所唱的——“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爱,说得清楚,也不糊涂。可是,爱,既是这样完全和高妙,人缘何能得呢?令人感谢赞美、欢欣鼓舞的是,上帝正是用这样的爱爱了我们这错了的人。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为人类开了一条爱的新路。在爱的新路口有一个生死之界,立着主的十字架。引领一切信他的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死亡走向生命,从卑琐走向爱。《约翰一书》中说的,我们若能爱,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人因信,就接受十字架上的大爱,这个接受的过程像是一次爱的革命——与主在死的形状上联合,也与主在复活的形状上联合。(人的痛苦总还不至于是痛苦至死的痛苦。倘若死,就有生的希望。卡维尔说:“为了再生,每个人都要死亡。石头不能死亡,因此,它也不能再生。”)人若一经十字架上的死,不但脱离了魔鬼和死亡的权势,也死去了从老亚当传承而来的旧生命,重生的生命里便倾注了主永远的生命,仁爱的生命。当圣灵藉着圣光义爱向你浇灌的时候,你才恍然而悟——. I( M- p5 G. w' {
$ e4 o$ J( ]  U: B" f
“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8)“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约翰一书3:16)2 i# I* _# L3 C7 N, r1 v$ w+ d
4 @1 O/ W9 ~: c  w, D
原来,有限的人,无能容纳爱的宽长深广。
0 [/ b9 x+ F1 i$ O: y/ v" H0 j3 c' o9 W1 K1 E8 |
原来,爱,不是迷恋,是分担;
+ b8 \' @& y: u' Y
4 m1 P0 k7 E. e' k. L9 i3 n; ~原来,人里面的爱,严格说,不能算是真正的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神就是爱。”(约翰一书 4:7,8)
6 b7 D6 ]( n  \: k1 ^0 t4 f
' V! y& b) l: |% u* m" J: p原来,爱,超越一切人性中的弱点;* f: ]" I9 I! V- C0 Y
6 q6 I3 t, n0 _- u/ r; ^
原来,爱,超越叫自高的知识和从人而来的自义;
4 w( K( y  J, l4 {5 v. C2 h8 `, E, C& h) `) o: S# [! l
原来,爱,超越时间和死亡。
3 x* a  m7 Z! |0 \* j3 s5 c! E' ~
2 b+ M# [5 W# i0 s0 l. k原来,爱,是复活。3 e5 z7 {! U- l3 K9 C2 \1 T

* x/ A' J. P8 j) _# y( J6 _原来,爱,除了伦理之维,还有信仰之维。2 `7 ^; v7 p! t
, Z( V* G, V' T3 ?: v. V; \6 `
有首诗歌,曲名叫《我蒙爱》,“我蒙爱,我蒙爱……最了解我的人爱我最多。”世上谁人全然了解我呢?只有生命之主,他了解我的对错,了解我的喜怒哀乐,了解我的心思意念,了解我从前的所有,了解我将来的所有;他知我本相,但仍然爱我。照我的本相,连我们自己也不能说有什么可爱,更不要说当初曾经说爱我的人……难怪,林黛玉的悲叹成了现代婚姻集中的悲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再爱,实在没有了理由,再被爱,也失去了理由。因为,人在爱里糅合了自己的妄想。有人说:十分之九的爱情,是由人自己造成的,爱人,正是自己所向往的一种投影,当妄想和投影破灭时,爱情也成了幻影。但是,主爱我们,他就照着我们的破败的本相爱了我们,“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利米书31:3)他的爱不讲理由,他的接纳不讲条件,“最了解我的人爱我最多。”有人以为写《铁证待判》的麦道卫博士是因为在理智上无法抗拒基督教,才成为基督徒的,然而,他说:“是他的爱,瓦解了我的坚拒。”我们不是幸运,我们是蒙爱。我们在“爱子——耶稣基督”里被爱。$ u3 ~7 P1 u( Z! H7 q" h# b) ~

4 C7 A. I5 {) T! s* d  o* l$ Q你在爱子耶稣基督的爱里,你将过去的错误,带到十字架底下,你将得到赦免;你将过去的岁月留给你的伤痕,带到十字架底下,你将得医治。因主的刑罚使你得到平安,主的鞭伤使你得到医治。你将对未来充满盼望,因爱你的主永远与你同在,他永不丢弃你,他将爱你到底。你的生命将得到完全的释放和真正的满足和喜乐。唯有在这样完全被接纳的爱中——在一次次接受主的赦免中,一次次接受主的怜悯中,你开始低下头来接纳自己,和自己和好。然后,你在一个好心情里,转过身来,看见你的弟兄得罪了你,你也宽恕他;你的邻居冒犯了你,你也怜悯了他。相互接纳的理由总是在于主接纳我们。有了主对你的悦纳,你才能接纳自己,有了对自己的接纳,你对人的接纳才是有根有基。并在清洁的心和正直的灵里,恒久,不可摇动。人一旦接受了主的爱,这个爱是一种非常的激励,使你不得不在爱中流露爱,你也将在不断的流露中得到爱。
4 t/ ?% o* i" Y+ `4 x7 k# z
$ L+ o& ?) i* b/ Y: ^  o有人以为这是宗教的力量,却不知宗教是被动控制人格,圣灵是主动引导人格。恩膏在凡事上作教训。主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29-30) 有主与你同负一轭,爱,会是个自然的流露,因有圣灵的催逼和激励。2 D* y9 M/ Q. M
' n  A. E/ u: y9 R1 g1 J; h  l
说回来,爱情要在这样的生命里成为可能。在主的爱中,爱情和婚姻可以得到统一。或许,世界上的某种爱情不能创造婚姻,但以主爱为原则的婚姻可以创造爱情。我爱,因为上帝爱我;我有持久的爱情,因我有上帝完全的爱。8 t! Y" o3 E' h2 _6 g; P
( P# ^9 D; c: G7 {* m. x
曾经,在一次婚姻课上,我用两只手,作过一个婚姻过程的比试(邀请大家一起做)——$ o% O" z- E5 C4 m; [" l
8 L, P" {: O' U
相爱的男女,本来素不相识,就像两只手,在走路的时候,一只向前,一只向后。台湾的几米有本漫画书叫《向左走,向右走》,说的就这个意思。$ V/ V1 w/ ?9 ^. P$ p0 O4 k
, d- S8 I' d+ W- V% ?
可是,后来有一天,两个人有了接触……再后来,是全面的接触。他们走到了一起(两手心合拢)。
9 D% w7 V3 w- D: P0 }) Q) \+ L8 N: b7 i# E  T" d
但他们的接触只是平面的接触,这个平面的接触,是很容易起摩擦的(两手摩擦)!也是很容易吵架的(两手击掌)!也是很容易分开的(两手分开)。
( V# O2 ~$ A3 m; P- S# v. i
7 D& A( s4 F" ]说他们只是在一个平面的关系上,是,他是他,我是我(各自握拳)。身体的结合,不能替代灵魂的结合。没有灵魂的结合,所有结合都是徒有虚表。  q: `. n) S- i! o8 t* T) T

: e3 l1 A' u# y: J再下来,有一天,上帝介入了他们中间,上帝在他的上头,上帝也在她的上头,他们向上帝展开了自己(各自摊手)。
( s- D. K1 U( \, s$ Y4 t0 p
5 `$ F4 S/ `3 f6 ^然后,再次合在一起(两手心合拢)。- {9 L3 Y& N8 t- V6 |' V; G

7 O) y9 A- ^# b+ q& t+ j3 S这时,在两个人中,有一个人,先接受了主的大爱,他(她)愿意先降服,这样,一方,向着上头的降服必要带来另一方的降服,因为,“死,在自己身上发动,生,就会在别人身上发动”。于是,他们在向上头的共同降服中,接纳了对方。此后,他们的关系不再是平面的,是立体的了。一个立体的关系是不容易分开的!(手指相对交合,两手抱成一团)+ i; X( G2 @; J: s

/ D' H; Z" t+ }. E让我们再回到圣经,“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成为一体”的第一个原则在“离开父母”,人唯有离开父母,才能体会做父母之辛累,回头真实地孝敬父母,蒙诫命中带应许的祝福;第二个原则在“与妻子连合”,人唯有离开父母,才能与妻子或丈夫有灵魂深处的连合,可以真正地成为一体,蒙受创世之初上帝对人类的祝福。在这双重的祝福中,在一体的生活中,在不断的接纳里,你将会有不断的发现,发现上帝新鲜的恩典,发现对方新的特质。接纳,将会激发开放生命的全部特性,在你的配偶面前,你无需遮盖什么,修饰什么,你完全敞开,完全袒露,生命在纯真的自由中得到极大的享受和满足,印证经文“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的意义。
0 I3 U' t/ }2 i% u( q: {2 d, j
* t1 t, Z6 K( Y2 b% O! V1 G2 a在圣经中还多处教导做丈夫的要爱妻子,因她比你软弱;做妻子的当顺服丈夫,因他是你的头。不难看到,世界的风气是混乱的,很多家庭是妻子是头,妻子是一家之主。但神就是爱,他的话是祝福。我曾向不少做丈夫的提问,“你愿意你妻子爱你还是听你?”他们一琢磨说,听我的!其实,在上帝造人的时候,已把男人和女人各不同的特性糅合在里面,男人将为他所爱的女人能听他得到极大的满足,但女人到底她最需要的是丈夫的爱,所以我劝做丈夫的,如果要送99朵玫瑰给妻子,请你分成99次,多多地肯定你对她的爱。我劝做妻子的要听你丈夫,这不是不公平,这是秩序,况且,你是软弱的。他一直听你,到头来,抱怨的不是他,是你。如果你已经开始抱怨,请你停止抱怨,因为,导致现在的格局是过去造成的。但我们可以从头开始——来到十字架底下,接受主十字架上的大爱。主的大爱,足够容忍和宽恕我们曾经的过错。唯此,是婚姻的出路,也是人生的希望。. [/ z' Q: h* C/ `

6 F# v& z) [( m" y3 I“最了解我的人爱我最多。”他最了解我,他居然最爱我,我不知道,除了这样在主的爱里,人间还有什么更美妙、更可享受的事情。《传道书》中说到“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是的,主在他们中间,他们将在主的爱中紧抱,契合无间,宛如夏娃和亚当初见,一同承受生命之恩;一同践履伊甸园之爱;一同接受婚姻——这份从神那里而来的丰富、醇厚、永恒的礼物。雨果说的是:“初萌的爱情看到的仅是生命,持续的爱情看到的是永恒。”如今,爱情的梦想被擦亮,整个人生也被擦亮。他们将相信,沿着耶稣基督的舍命成就的道路,他们回到了最初且永恒的祝福中——何等神奇的幸福,他们在一个仰望中,在一条生命的路上,在一个共同的目标里。他们被无限的爱意所充满,这种爱意,波及了相近的人、事、物,他们将觉得一切令他享受且滋味无穷。因为,上帝竟然使两个本来素不相识的的男女做成一体,他岂非可以让更多素不相识的人们成为他们的弟兄和姐妹?
: u  ~8 x) `1 |2 q' {  j; Y6 `
  \& ]" X! K1 R7 a7 d他们将相信,他们永不分开,即使死亡,也不能将他们分离,何况,在这寄居之地的四十年,五十年……0 a3 M8 M% D, K) V
: z5 T2 E3 q8 A7 w
后记
. `4 f4 E) j+ y% @  ~7 n5 q9 W
4 V6 n- g/ x# ]" K有人问我:那婚姻的路是什么?我说;婚姻的路,是十字架的路。十字架的路,是破碎的路,也是弥合的路;是死亡的路,也是生命的路;是痛苦的路,也是幸福的路。这条路是最好的路,也是最稳妥的路。主在蒙恩的人身上有一个长远的心意,藉婚姻造就人有基督的品格,他的造就越深,越使人体会基督十字架的爱和他肋旁所流的血。十字架不是一个空洞的道理,是天天需要实行的生命实际,也是跟从他的人所要跟从的路。
% x& b0 ?1 g2 j6 k* U5 @. t
5 W  r  V" F; p& m9 a) P6 s* y不久前的一天,是我和我丈夫结婚20周年的记念日,那天,他对我说,“今天,我对朋友说,20年来,我们现在是最好的,你同意吗?”我点头表同意。这20年,正好可以对半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人的爱开始,走向了绝望。第二部分,从人的绝望里接受了主的爱,在主的爱中,被引向完全的爱。# a6 C1 W, l2 @4 q

6 X5 n" O5 K0 N: z" t透兰 中国大陆基督徒。
鲜花(7) 鸡蛋(1)
发表于 2009-12-22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包容,恩,不错。请你老婆和女儿过来跟我过几天家家怎么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0 01:02 , Processed in 0.23540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