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0-2-2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说说定焦的选择。
6 W7 D$ o1 R! q1 A' j$ y
, f5 G. T ]" \- I. TCANON的定焦镜头多数有两个不同的版本,选择是最为艰难和困惑的。9 F) D- r' r- g' G3 ^8 T9 Y# u
9 |! ] L7 ?2 \- l
24/1.4L vs 24/2.8
2 r' ~, V# q# b4 c) z7 l2 Q' G, i8 |% r+ e5 h" C- S* ?0 k
28/1.8 vs 28/2.8
/ g8 A9 f4 q3 ?, {0 ?9 d' o( H- v: M1 O7 {
35/1.4L vs 35/2
& E, |* X8 _6 Z; n, K6 a
, w6 y) O( ~4 P, [ [50/1.4U vs 50/1.8II
0 U5 `* j" P f6 @* L! T# O. t0 V9 t* q8 {( Y2 g
85/1.2L vs 85/1.80 q) M" y; q% K; T
9 P E N* W. Y+ }135/2L vs 135/2.8 Soft
r5 i" O. |" c" j1 b7 U0 D( B6 m+ S5 l7 i$ P
后面的价格非常平民化,但是无论在做工上还是在驱动马达的配置上,或多或少都有缺陷;前者的性能优异,但是价格或多或少无法触及。太难为人了太难为人了!
9 |/ m, b- W1 b i7 ?/ H7 L+ S" X! q8 {2 L! }
1、24/1.4L vs 24/2.8:前者除了大光圈和USM,不见得比后者强很多,但是后者没有USM,这是烦恼的地方;( G7 n) Y. ~% W5 @4 \1 n
+ D3 E& }- b8 d( {
2、28/1.8 vs 28/2.8:这个焦段估计很少有人考虑;" X$ r" Z; i- t2 P }
, q* P- t B+ i# [3 N: K Q
3、35/1.4L vs 35/2:同1' J5 m% b0 e, a
9 V8 v2 q% z. T: S: q
4、50/1.4U vs 50/1.8II:前者是最贵的f/1.4的标头,后者廉价但是塑料卡口,着实有点吃苍蝇的感觉;
2 r" ?; e2 t9 z8 i( j( P$ ?! A4 R# K/ t1 ] |0 p7 {0 o
5、85/1.2L vs 85/1.8:前者的光学优异+超大光圈,可惜老式USM,对焦贼慢;后者新型USM,可惜做工无法与前者相比;* y- G# x) Y) U6 U7 }: d9 C5 Z
8 H2 d( Q" u8 K8 g! r& z6、135/2L vs 135/2.8 Soft:这个焦段玩的就是奇特,前者除了光学优异外,似乎没什么优点,拍人头过大,拍全身要在8米开外,无论如何无法与85段争夺人像镜头的称号;后者好玩,带两挡柔焦,可惜没有USM。9 c/ \% ~; t6 g* m8 k
; }; k2 h/ ?0 G" p6 \2 Q: l$ |0 s. ~总之,这类镜头实在难挑选。" A! F" {. b: h0 {4 |6 H5 E
( O* e8 P2 ?8 U j5 ` S定焦广角端还有一个怪兽:14/2.8L。当年可是一花独放,那不是春。后来TAMORN出了一个,帮助NIKON再出一个,接着SIGMA也出了一个,14mm的春天终于来临!. F# Q. V" O' J1 B4 G
! e1 a: |; K2 e e$ V/ O这头呢?如果没有特殊的爱好,就别考虑买了,贵是自然的,否则如何对得起L的名头?但是问题不在这,在14mm巨大的透视变形,没有老顽童周伯通的左右互博的本事,用这头恐怕就只能顾头不顾尾,挡住了腚肚脐有露出来了。这样说不够直观,换个说法:用这头拍摄一个床头柜的一个顶角,出来的片子就是泰坦尼克号的船头了,男主角和女主角可以站在上面梦呓般地乱喊: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3 b v' o: ?, M+ _, y4 q
* G. k, ] P: w7 D5 y
5 O/ m) g& B) U
( g9 `8 m$ A/ o% ]说完了135以下的定焦,欢迎加入CANON奢侈阵营!
) x3 c. t+ t6 l$ N) R5 N8 P% C& Q! c% I
从200mm开始的定焦,除了无忌上好象谁也没用过的400/4DO头外,所有的都是豪华奢侈的L系列,最最便宜的就是200/2.8L。( a; B% I% u* r M. h% c
8 ?7 s( {7 l9 w7 B+ [
3 A+ E+ v Y% ]) u: W6 L& j, A6 W8 d, f+ c* u
其他的恐怕就不是一般发烧友能够够得着的了。拥有一门白炮是许多EOS用家的梦想。1 k5 t7 w% h/ l: C" n* b. ~0 D
9 d( F# n( k* G& _
1、300/2.8L IS vs 300/4L IS:别忽视f/2.8与f/4的光学和效果的差别,但是前者价格是后者的3X,无论如何还是优先考虑后者。在拥有IS的镜头中,唯一能够抵抗后者的只有100-400IS,但是要记住:f/4是那么的吸引人。& e7 \. a; t- ~% {8 j. x: z9 X2 Y
4 ?4 Y C/ z0 e' J" T9 N. Y0 E# o- O 6 I6 [4 C1 ?# o' a" k
- V- o4 N1 u6 k/ @
8 H% g2 g6 P7 J) q4 |- I2 X# B2、400/2.8L IS vs 400/4 DO IS vs 400/5.6L:f/5.6版本的实在没意思,这类镜头的副厂一直生产,比如SIGMA、TAMRON、TOKINA,当时高达10K的价格,与其效果相比,实在是性价比太低,所以现在已经停产了。剩下可以选择的就是f/2.8与DO的比较了。前面说了,DO头好象很少见,关键是价格:54:38的比例,足以让人放弃这个DO头!400/2.8L IS是俺用过的最好最贵的超长焦镜头,有钱的值得考虑,一刀三断就是:需要就只能买它!对于一个想拥有大炮的EOS家而言,不想这个400/2.8L IS就不是一个合格的EOS家。
7 E7 ?2 L! K; R0 U
; `0 W) g8 ?4 ?, J0 I; r
# B$ [0 s& q; ^! V y
: ~8 J; S! q" ~: A5 g/ Y' c; g ! M7 T8 R# M, a6 a/ b0 X
# Z1 A- s$ U! C( N5 v0 C, r% l
3、其他的没说头了,500、600、1200,都是费钱的主。只有一个小小的疑惑:购买1200还是购买600+2X?从价格上看,后者远远低于前者,所失去的只是f/5.6 vs f/8,但是这些一年用不了几回的,咱们发烧友只能YY一下而已了。
$ W) v& l7 s, s( b6 S, M7 n) a
6 g) K: G& P9 j5 q* c, Y# l $ S5 o3 s4 C$ ` a
5 E2 K6 T) d2 z: S7 s! H: |0 o( H. `' i
1 |) Q% ?6 Z, a* p% m& a6 i0 }2 i7 r8 M8 U o+ a9 d* k2 H2 x% i
下面说说最没有的EOS镜头:TS-E系列。$ S! |) T1 m3 \& p
2 ?( [$ n$ }5 Q7 YTS-E 24/3.5L
* n) h* _0 Y& J0 J0 H+ [
# b% c" p# c& Z- ? QTS-E 45/2.89 ^: U, n2 Z/ a, N) b
- u n( j6 H& Y4 e) J! iTS-E 90/2.8 W3 R9 E* a" c5 w+ L0 {
( R/ u* m7 f4 _0 W0 E- W* ~
# Z2 Y& }( V8 O" D7 O$ e
- y7 w. }- I% q
1 a' ~5 Y. F; X& n# x7 `# A; I
! m* i2 J9 |9 U+ X/ b: E( L2 r H. B5 z/ J5 ~2 l; K( n2 K1 t2 e
8 @3 o4 B* R- d2 ^2 C; ], O! B- R1 m# H. i. T
这三个镜头的特点:* n3 h4 a" o% _+ O
* ^' j4 e" f( y7 d* @# |- f5 {
1、没有AF只有MF,所以叫E系列镜头,不是EF系列;3 s5 ]9 {9 K/ F
0 d0 u- o7 f% h! v6 D
2、可以摆动(Tilt)也可以移轴(Shift);方便地控制透视。
! Z0 w! d8 ?3 Z! X& }
0 d& J& M5 O1 T W$ f! M' i$ Z/ t7 e如果不考虑上面2的要求,这三个镜头看都不用看。8 K! p" F7 x: Q: L; e- V
/ b- Y5 l6 \8 I y. w奇怪的是,45/90这样的焦段透视控制的片子如何拍摄?90焦段还好说,可以拍摄人像,但是45头就有点怪异了。不过从最近对焦距离看,这两个镜头用来拍摄一些不大不小的微距,也不错。
$ S2 F( O8 Q1 L5 f
! l5 T" ?: T7 M; F) a估计当年CANON就是想弄成一个系列,也来个TS-E三怪侠。, Z. Z9 b; a+ ^+ ^" t
3 A8 ^' c% v* ^1 N2 e有人可能会想:TS-E 24如果不移轴可以当作普通的24头来使用。但是看看他们的重量,就知道这么一个铁驼实在无法抗。. U! g# Z: @* }+ G0 _& y. ?2 ^+ L
# M8 O I, M% O$ x; P总之:如果不是专门从事建筑拍摄的话,这些镜头看都不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