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10|回复: 1

[名家风采] 相声名家-张永熙

[复制链接]
鲜花(3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3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相声界常说“北侯南张”,“北侯”是北方的侯宝林,“南张”就是南方的张永熙。
) ?% z# t8 y: t' ?$ I8 Y3 m+ e; i+ B- _4 g' [2 P! t7 H
  张永熙,生于1923年,艺名“小张麻子”,自幼家中贫寒,9岁时(1932年)拜相声名家赵少舫为师,随师在北京、大同、包头、绥远等地流浪卖艺。因常与张寿臣、常连安、陶湘九等相声前辈同台演出,艺术日臻成熟,在观众中开始享有声望。曾在张家口电台每日演播相声,颇得听众、同行称道。青年时的张永熙,不仅能娴熟地演唱各种戏曲,还能操京胡、四胡、三弦和打击乐器,这为他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演出的曲目非常丰富,子母哏、贯口、腿活儿、柳活儿以及数来宝、太平歌词,表演起来均能潇洒自如。
# D& |6 E$ T- G' L. ^4 @- a0 x" N
3 A! W3 v! s2 |/ |- h" E  1950年张永熙与关立明结成搭档,在南京红楼书场(今金陵饭店附近)演出,一炮打响,双双加入南京曲艺工作团,与刘宝瑞、高元钧一起成为团里的主要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相声、张永熙、关立明的对口相声,在南方舞台树起了一道绚丽的风景。而刘宝瑞、关立明、张永熙这三位艺术家,被观众亲切地成为“相声刘、关、张”,在中国相声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J7 a. [. r( L: \1 o; l. p5 \

; P7 I2 B9 e" Y: t4 [. q' V+ C3 I  20世纪五十年代,张永熙创作并演出了大量新曲目,如:《解放济南府》、《活捉王耀武》、《门神爷诉苦》、《新旧婚姻》等等。- `. `4 d+ ]: y) C; V
7 L: `8 D: d7 |1 S' q
  四十年代在石家庄演出时,他根据当地的一些迷信活动创作了快板书《不要上当》,并在当时的《新石门日报》全文登载。$ M& @/ z. H; J2 |

! J( b0 J8 [( v7 S$ q/ G0 F  1952年,因南京曲艺工作团撤消,张永熙与关立明赴上海参加上海北方曲艺团,任副团长。' A: t9 R% }+ l# \9 s. x- L

$ D- P; Y3 k* `9 z) \  i" [  张永熙擅长于“学”,他的学唱涉及面很广,评弹、单弦和各种大鼓都在他的相声中得以再现,在上海他与侯宝林、刘宝瑞同台献艺,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深得南方观众喜爱,被誉为相声界的江南旗。
* s9 E0 S. E8 k# Z
: s. N5 q9 @: R* [  1956年,张永熙定居南京,先后任南京曲艺团副团长、团长。1958年,在北京参加了第一界全国曲艺会演,演出相声《坐享其成》,并受到周恩来总理、董必武同志的亲切接见。后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界代表大会,中国曲艺家协会成立,张永熙任(江苏片)理事。几十年来,张永熙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相声作品,如:《训徒》、《糊涂知县》、《对诗》、《探亲丢驴》、太平歌词《姜太公卖面》、数来宝《诸葛亮押宝》等等。他的相声说唱并重,表演细腻,台风潇洒,摹仿传神,不仅唱功精湛,还善于学话,各地的方言学起来惟妙惟肖,相声《方言误》充分展示了他的精湛技艺,堪称一绝。$ T% k7 _2 {% r
( p; N/ F: f# x5 x( n
  1997年,张永熙应邀赴天津参加《中国传统相声集锦》第二辑的录像,与赵世忠共同录制了《南弹北弦》、《故事谜语》、《珍珠倒卷联》、《京评越》等优秀相声节目,留下了珍贵资料。2001年底受中央电视台邀请,担任CCTV第二届电视相声大赛评委。
) \- j6 e: d. x& y3 S# ]; C2 I5 o7 O$ o4 v
张先生在第二届相声大赛上给他的孙子还是外孙(记不清了)捧哏& p9 i$ q+ q$ S  z+ e- S' ~9 Y; w

) x* |! i: z5 Z: N9 |. e( i( e1 m1 o- d: Q& A3 s5 B# N' O* e
张永熙先生访谈
. q6 ^7 A) |  v3 }' f
* c  |  @- }4 C& g3 `# X2 ]/ U6 ]: X" z: t

( r! |6 O2 Q) ]! J* x
3 j& y3 m1 P# L) q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0-3-1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2 07:50 , Processed in 0.41513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