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1 )   鸡蛋(0 ) | 
 
|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3955: L9 e$ L+ ^$ S + N/ Q! j. G/ b0 M& E
 “葛老弟”,本名 Donald Gratti,是第一个向我传福音的人。
 $ v3 M$ U& E4 B$ ]$ l1 B7 ]- f2 E6 E7 Q7 H
 夜校初遇
 8 }# ]) h6 A5 \* |5 C1 C# Z1 h2 l9 d
 4 G: M9 C# b# Y) q7 F& n9 J  u: J1989年夏末秋初,我放弃了在中科院的研究生学习,退学,从北京回到故乡,成了一名待业青年。那段时间,是我人生的最低点。彷徨而苦闷的日子中,唯有新婚妻子、家人,特别是慈父,激励我重整旗鼓,出国留学成了我人生的新目标。% P- T6 m$ @7 v$ n' ]
 
 Z( h0 m& d  a! L( {+ o一天,我陪妻子去上夜校英文补习班。老师是个白人,40来岁,清瘦的面庞,目光炯炯有神,讲话生动风趣。他在介绍家乡波士顿的风土人情时,问了大家一些简单的问题,想来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也看看班上学生对美国有多少了解吧。
 ' w2 P- |7 T. U. j$ J$ s7 h$ G) q1 u" Z8 ~4 z% n
 也许是因为他问的问题,我都能答得上来,诸如MIT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缩写,等等,所以下课後,他径直向我走过来,主动和我聊了起来。2 k' H# t3 X' p! t$ F- U% ^$ E
 ( I# t9 ~0 S- h+ A5 z1 h3 \
 他的本名叫Donald Gratti,我听起来像是“唐纳德.葛老弟”。我把这当作笑话告诉他,谁知他竟然很兴奋,说这个名字比别人称呼他的“唐先生”、“唐老师”来得亲切。所以“葛老弟”後来也就成了他的中文名字。
 A/ z) i" |" x- U, v: @6 q+ @9 M# o' n7 Q, B, y
 虽是初识,我英语又讲得磕磕巴巴,但和葛老弟的交谈却相当愉快。临别时,出乎我的意料,他竟然热情邀请我,周六傍晚去他家,参加“沙龙”。那时候,能认识个把外国人,是很光彩的。再加上这是练习英语口语的难得机会,说不定还能在留学申请上请他帮点儿忙,我就忙不迭地答应了。
 8 n1 s9 c! s' }7 A  V( C4 B: Y! q
 4 B4 g1 j+ ]5 B# U, C& j周六“沙龙”8 T+ m/ e9 }& I. n
 
 9 E$ H9 {9 P4 w% `# d5 a到了周六,我兴致勃勃地去参加葛老弟的“沙龙”。那天来的客人,除我以外,另有七、八人,大多是妻子母校或附近高校的学生,或青年教师。大家彼此介绍後,聊了一会儿天,然後在客厅里围坐一圈。每人手上发有几张歌篇,开始唱歌。大部分是中文歌,也有一两首英文歌。中文歌词用的是繁体字,我有好多字都只能靠猜,遣词用句也是我不熟悉的(後来知道,这些歌篇是葛老弟从香港带来的)。歌曲内容都围绕著耶稣、神、主。. `2 r. T; S! Q5 F1 \& V
 K& s& o: F/ ~; T) t! G
 唱中文歌时,葛老弟就是打著节拍哼唱。而唱英文歌时,大部分人都不能开口,基本上就是葛老弟在独唱。唱完歌後,葛老弟递给我和另一个首次来参加这个“沙龙”的人两本黑色封面的书,告诉我们,这是圣经,是送给我们的见面礼。) N' A( q! X0 d& E" k# ~
 ! [/ Q  \0 P4 g- E# p* M
 然後大家读一段圣经,接著是葛老弟讲解,由师范学院外语系的一个青年老师翻译。大家或提问,或讨论,气氛热烈。我後来知道,这种聚会叫“查经班”。# {  O( h* T* T, W
 9 [! f- p. K; e9 ]5 t
 可是,大家把这个查经班叫做“沙龙”呢?原来,如果公开叫“查经班”,绝对会遭取缔。而葛老弟一向喜欢用‘Shalom’与人打招呼,Shalom是希伯来文“平安”的意思,发音听起来类似“沙龙”。於是就有人建议,将这个每周六举办的聚会,称作“周六沙龙”,掩人耳目。4 y; i; J1 Y! Y4 |' P5 _+ x9 _
 
 1 a$ G6 c4 M! H0 w7 ^1 B- B对我而言,这完全不是我所想像的派对。一切都让我觉得既陌生,又似曾相识。陌生的,是聚会的内容;熟悉的,是聚会的方式——无论是唱歌,还是读、讲、讨论圣经,都让我不由得联想到我从小就熟悉、但深恶痛绝的政治学习,只不过歌唱、认罪的对象不是XX党、毛主席,而是神和耶稣,读的书也由红宝书——《毛泽东语录》,换成“黑宝书”──圣经。
 ( X( R& ^' r9 E& B& a+ N* N% Q; m
 1 ]/ V: N8 a. j, T+ x* ?我心想,搞了半天,这所谓的派对,就是为了贩卖精神鸦片啊!我开始有些後悔来参加这样一个莫名奇妙的聚会了。
 7 t$ Q% ~# T# ^+ ~, K
 , |4 y8 [3 W7 w# R& ~葛老弟问我,有没有听过福音、信不信神和耶稣?我说没有。那个当翻译的老师及其妻子,就热情地告诉我∶他们以前也像我一样,但现在信了耶稣,信主真好,等等。我听了,就开始问一些自以为会击中要害的问题。而且无论他们的回答是什麽,在我看来,不过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罢了。: i% a: `$ V) P* O8 |
 
 - q7 O% m1 w; O' P  m( ]. b聚会结束时,葛老弟特别提醒我和另一个第一次来的人,不要对任何人讲这个聚会的内容,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也邀请我们以後每周六来参加这个“沙龙”。也许是被他的真诚打动,也许是出於对新事物的好奇,但更多的是出於练习英语口语的目的,以及一种挑战心理,我答应了。' s# G* \0 x' ~" L, m# h+ w: n, ?
 $ F& @6 h2 }% u4 v; e8 _4 V/ R
 葛老弟的周六“沙龙”,我前後参加了约半年左右,直到葛老弟离开我的故乡为止。1 J9 v: O! y9 h( A, ]
 
 ) S+ n0 R7 H3 t) n温柔真诚
 ' W6 j" M7 T& b3 [' V' Y, M
 % w* Y; A* Z+ O' J* K为了经济上的需要,我开始到处找工作。没想到,我找到的工作,恰巧在葛老弟所住的留学生楼,负责夜班的前台。这样一来,我参加周六“沙龙”就更加方便了。这份工作,工资虽然微薄,加上奖金每月不到150元,却也能帮助我应付一部分日常生活开销,以及联系出国的邮资。9 b1 h9 }# J: f& F4 C
 
 i! y' g6 C4 v  T/ N+ ~/ I焦急等待录取及奖学金消息的日子,乏味而沉重。参加葛老弟那里的查经班,成了我每周生活的亮点,同时也把从未思考过的信仰问题带到我的面前,对我从小就接受、但未细究过的无神论思想,形成直接的挑战。
 & [" l5 [3 f( k: {
 % H6 M. f# y) Q2 @为了证明自己一直是对的,甚至为了出风头,每个星期,我都会花一些时间,仔细阅读周六要查的圣经经节,及前後经文,找其中的“漏洞”,准备尖锐的问题。到了周六“沙龙”,我就用自以为深思熟虑过的问题,挑战葛老弟和其他基督徒。在他们无法回答我的问题时,我心里就有很大的满足。但也有时,我不得不承认他们讲的有道理。
 `5 ]) v4 ^+ ~* L2 M" K& m' a( t# H$ o! R
 其实,一经点破,再稍加思考,“宇宙间有个超自然的神”,对於我来说,并不难接受。我学的是实验物理,做实验时,如果结果是漂亮而有规律的,我就知道实验做对了。那些物理定律、公式,那麽漂亮,这个世界,大到宇宙星辰,小如原子、分子,运转那麽有序,怎麽可能是随机产生的?这个宇宙世界应该是出自一位超然而大能的创造者,或称之为神的。( I1 t' d# H, L- H0 r! P8 o$ E) Q1 D
 0 A5 J7 g! U! i1 l; H/ v4 ]' c
 我很快就接受了有神论。但我相信的,是所谓“第一推动”的神∶神创造了宇宙万物以後,宇宙就按已定好的规律自己运转。至於说神无所不在,关心人的喜怒哀乐,甚至耶稣就是神、变成人的样式来到世上,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为的是拯救世人,我认为无非是1900年前就开始、并持续至今的一场造神运动罢了。1 I  L; Q, _1 c2 Y# o" q
 3 i3 k' U/ `- z* b. V8 y. C
 不久,我就能感到,除了葛老弟以外,其他基督徒都不太喜欢我,一定是觉得我太骄傲狂妄、无可救药吧。甚至有一些非基督徒也有点讨厌我,常劝我不要那麽钻牛角尖、“搅窝子”(故乡土话,将好好的聚会搅乱的意思)。
 ) `6 J4 \% P$ a# o7 i1 H
 1 k" d& K: o9 k  w我心里并不以为然。我们不是在寻求真理吗?真理不是越辩越明吗?而且,既然我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练习英语口语,所以只要逮著机会,我当然要尽可能多用英语提问、说出我的观点。) M3 W+ h& l& r
 7 P, W' @9 h- H8 k$ V
 印象深刻的是,无论我表达得怎样磕磕巴巴、语无伦次,甚至有时胡搅蛮缠,葛老弟始终对我很尊重、耐心。他总是鼓励所有人多提问,多思考,多讨论。在回答不出我的问题时,他会实事求是地告诉我,他需要更多地思考一下。他也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来到我值班的前台,或聊天,或就信仰进行更深的交谈。3 g3 V8 B+ Z7 j: a( V0 F: B- d9 I
 2 a0 f+ |8 n! M9 T+ Y& A8 e
 我後来才知道,他这样做,是因为圣经教导过基督徒∶“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书》3∶15)5 T3 I2 F/ Q; a% K$ }
 J3 T( p+ m8 E) s! Q+ T
 虽然我心里依然刚硬,但不知不觉中,我对基督信仰、对有信仰的人的看法,还是有了些许改变。特别是葛老弟的那种淡定从容,真的让我羡慕。
 # f! I) \% d( w  O! r8 u! r6 J6 s: j$ w7 p, V  s
 有一次聚会,是给两个人施洗,“浸礼池”是浴缸。整个洗礼过程显得那麽神圣,无论是身穿洁白袍子的受洗者,还是给他们施洗的葛老弟,或是摇曳烛光中的祝福歌声,都让我很受感动。% z! F, J' }, p& o- B& S
 
 ( T4 {1 F- o, y( B: |不知不觉中,已到了1990年初春。我盼星星、盼月亮般,等待当年秋季到美国留学的录取通知。每次见面,葛老弟都会提到,他在为我的留学申请祷告。我虽然不信他所讲的神,但被他的真诚友谊所感动。
 1 I& \/ T) u: ~2 I) b; E' {2 ^: x4 |0 L: X1 M& }$ j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我对他已相当信任。有一次,我和他谈起了非常敏感的1989年“露丝”,以及“露丝”之後,我所看到的人心险恶(我对人生的看法,因此灰暗到了极点)。当我回忆到亲历的一切,悲从中来,眼泪止不住地流。+ Z. z7 f5 g5 {* O0 L9 i" `# \
 
 9 e: A& k" s- i0 @3 Z% X3 j, I2 T葛老弟也双眼饱含泪水,不住地对我说,神爱我,神爱中国人,神会按他的时间做事。我不禁就问葛老弟,如果这世界真的有他所说的那个慈爱、公义、大能的神,那为什麽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 H" B$ s: t5 e3 E: G, x3 N# \# u5 v; j
 葛老弟的答案,并不能让我信服。但他与我同流泪、同哀伤的真诚,还是深深地感动了我。& @3 X) c" ]$ D7 ~7 K7 ^" t$ l
 1 }% y0 Q2 N9 s9 P+ v. i9 l( [
 递解出境$ {" z9 o0 a* Y' F# ?5 E, A; ]: W
 
 6 h* i, w. v6 d0 r$ _不久後的一天深夜,我正在值班,葛老弟突然来向我告别,说PSB(Public Security Bureau,即公安局),认为他从事“与身分不符的事”(葛老弟来华的身分是英语教师。他还触犯了“外国人在中国不得从事传教活动”的规定),第二天就要将他递解出境。他将乘飞机前往香港。
 & ~' u; `  _+ H1 R, n! v. o2 I7 I; W- n! \
 他递给我一个袋子,说是给我的几件小礼物。我一听这又是公安局,又是递解出境的,吓得不敢像平时一样跟他多讲话。临别时他用力地握著我的手,说了一番我永远难忘的话(大意)∶! J4 y) C; n2 W* {) f, \
 . |, s, Q+ q+ x' x" Y* {) F! ?
 “It has been my great pleasure to know you and share with you the gospel. You are a highly intelligent young man, and you are very serious in seeking the truth. I will keep praying for you. I believe you will become a Christian some day.”
 ! {9 X# w2 b( Z. l7 x; f5 V* F" c! t9 l, T
 (“很高兴和你认识、与你分享福音。你是个很聪明的年轻人,对寻求真理很认真。我会一直为你祷告。相信你终有一天会成为基督徒。”)4 `: o2 b8 X  Z6 d
 
 2 X3 Y# O) }0 k2 N那天夜里,我紧张得要命,通宵未眠。特别是看到葛老弟留给我的袋子,里面有几本圣经,以及周六聚会用的诗歌,心想∶如果公安局发现,不要说我出国的事泡汤,多半还会把我抓起来。真是越想越怕。
 R6 F2 ~$ U: E: c& {5 r
 # z% m' m  @( [' R- |第二天一早,天才麻麻亮,一辆公安吉普就开到院子里。几个公安上了楼。过了不一会儿,就看到葛老弟和他们一起下楼,上车走了。
 9 q. d: O3 H9 j6 V4 e
 . u: d, O/ K# M& ?当天下班後,我路过一个湖,乘天还未完全亮、附近没人时,将葛老弟留给我的袋子(事先已放了一块砖头在里面),沉入湖中。2 C" ]$ s  H, N2 ^% y. F$ K: {. r
 
 7 Q4 e7 z  l& `5 ^我在惴惴不安中,度过好几天。直到看来一切如常,悬著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4 Z1 y8 s2 g5 {% U" L
 2 R5 I0 U% g$ _2 t$ q, @( J& v
 弃而不舍" x4 N, |4 h" z  u; l
 
 & }* c  W) D) p7 S! e葛老弟被迫去香港後,周六“沙龙”当然就再也没有了。我因害怕惹上麻烦,担心公安局调查和葛老弟有过来往的人,所以刻意避免与参加过聚会的人联系,但心里却时常怀念那些时光。  W, N7 @: S* o) i5 F- s$ T; a
 
 + g5 p0 x, N4 r几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没有葛老弟的任何消息。那年秋季留学的奖学金申请,结果也因我的托福、GRE成绩已过期,而全部被拒。
 + b) A0 C$ X/ v( M. a8 a4 ?
 " }* \8 \; M9 c* ?) W- E+ ~3 q我的日子就像一轴灰色的都市画卷,缓缓铺开,却毫无生气;生命似河流上的漂浮物,被时间裹挟著前行,充满厌倦。
 * S- d# J5 e5 H1 G0 h7 G$ Q3 g$ T( g' ], }( U% Q' _2 r0 M4 S5 z
 有一天,我收到一些邮件。其中一封没留寄信人的地址,邮戳是香港的。收信人的姓名、地址是手写的,像是葛老弟的字迹。急忙打开一看,落款处是一个歪歪斜斜的“葛”字,果然是他的来信。
 ( f4 \/ Q4 Y! |6 h- B8 d* J; W/ K- A' F. h1 C, h" V- n& G
 想必他是为了我的安全考虑吧,信很短,没有提任何其他的事,只是说他正在准备一些paperwork(公文),希望能再来中国,到时会再与我联系。我心里想,像他这样被递解出境的,肯定已经上了公安局的黑名单,再来国内大概是不可能的了。
 ( {" i# C, @9 q4 y
 ; f( U- I9 y  r; {2 m6 _这以後,葛老弟又是音讯全无。我没有他的地址,但即使有,大概也不敢与他联系。谁知几个月後,又收到他的一封来信。还是和上封信一样,没有回邮地址。信很短,只是告诉我,他已开始在国内一个中医学院doing old stuff(重操旧业)。他没有说他在哪里,但从邮戳上看,他应该是在福州。我想,他所说的doing old stuff,一定是又开始“沙龙”了吧。心里就默默为他祝福,希望他不再出事。0 Z0 z+ y1 U( q$ S/ V- z
 
 2 B2 x5 z- K& ?再次、也是最後一次收到葛老弟的消息,已是1991年初夏。那时我已来到美国读研究生。一天,收到妻子的来信,里面附上了一张葛老弟寄来的明信片。邮戳是莫斯科的,画面是著名的圣巴西利亚大教堂。明信片上还是只有寥寥几行字,说他“had to leave China”(不得不离开中国),神已把他带到了苏联,那里的人对Good news(福音)很饥渴,他每天都忙得不行。我想他所说的“had to leave China”,应该是暗示他再次被驱逐出境吧。很想跟他联系,但无奈没他的地址。) Y# x8 [, [6 Y; D$ r4 S
 & @' l1 L+ _2 q: D8 o, f" c/ L& ^
 永远记念
 9 p/ o3 y4 F7 u4 f: X9 x) ^7 n, g" b# s  m# M; R" m) u. i8 r* c4 k
 我和妻子於1996年受洗,我们最想与之分享这个消息的人,就是葛老弟。我真想让他知道,他五、六年前种下的福音种子,终於如他分别时预言的那样,结出了果实。$ I$ g* P2 `" u1 ^8 \
 9 Z9 L1 s6 a/ J- L* P% J3 W
 教会的牧师和几位弟兄姐妹分析,葛老弟应该是宣教士,他所属的福音差传机构,可能在香港有分支。他们就想办法为我去打听,希望能帮我找到葛老弟,分享我得救的欢喜快乐。几番努力下来无果,最终只好放弃了这个愿望。2 Z* c1 y, a, C) T2 K3 z2 K
 8 H, Q4 _$ Z) L+ N$ T3 |) W
 自马礼逊入华以来,这200年间,成千上万的外国宣教士前仆後继,遵行主耶稣的大使命,将宝贵的福音传给我们中国人。这其中,既有马礼逊、戴德生这样广为人知的神的忠仆,更有无数像葛老弟这样默默无闻的普通宣教士。感谢主在我的信仰旅程中,预备了葛老弟,及後来在各地遇到的好基督徒,他们如同云彩,环绕在我的生命周围,带我从不信到信、从敌对福音到以福音为至宝。; W7 L: U0 G% v4 A6 ]) R
 
 / i( U2 f' v# t2 ]3 q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现在所在的华人教会的美国母会。7年前(2002年),母会的弟兄姐妹为了向华人社区传福音,开始了教会中的Chinese Mission(中文堂)。後来中文堂成长了,他们就同意我们成为独立的华人教会,并在财务及聚会设施的使用上,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 c6 s- A4 H& P1 S5 C1 k/ f
 
 ( Q0 k  a& ^7 L2 X4 |; E) Q去年(2008年),他们又顺服圣灵的带领,让我们承接他们美丽的教堂设施,成为新泽西南部唯一拥有教堂的华人教会。
 5 c8 ~2 e, F) i2 E. b( N6 @. m/ k! m7 J9 R1 k+ W3 |
 从前年夏天,母会决定将教堂转让出去开始,我和我们教会几位同工,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常常与母会的同工开会、电邮联络,因此有机会加深彼此了解、在主内有团契。我看到他们实在是一群敬畏神、爱主的弟兄姐妹。他们发自内心的爱主、爱教会的那种真诚,时时激励著我。- K0 \7 i4 m- g
 
 6 W; N) p: {3 Q( J* p! A我心中有一个盼望,就是我们华人基督徒都能像葛老弟,以及我们美国母会的弟兄姐妹那样,有从神而来的宽广的国度观,清楚知道教会究竟是什麽、教会的目的究竟何在,无论得时不得时,都要传主的福音,高举主耶稣的十字架,使华人教会无论在何处,都成为一座灯塔,吸引人归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