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9)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竹帘儿 于 2010-5-9 12:19 编辑
) |. g, t& I Z* t, ]* ]# F我真无语了。我上面的例子说的再清楚不过了,你的所谓“长元音”在实验语音学的测试中,即leap 和leaf 中分别只发了12.3毫秒和 13毫秒,而你口中的“短元音”在live中发了18.6毫秒。请不要再用你的经验来误导人了好吗 ...
2 E' X/ p' z+ \6 R1 ^Q版007 发表于 2010-5-8 22:05  - P# i2 _% ?, S% y, Z" P
# m% n/ y! [* m$ I" y
今天回头再看帖子,发现我昨天一边回复时你一边有修改,发现一个好笑的事情,因为这里你引用的试验语音的数据是我先引用的,
! U, j5 a r0 g" p7 Ahttp://www3.hi.is/~peturk/KENNSLA/02/TOP/VowelLength0.html 开始我一直以为你抨击这个连接,今天才发现你是拿它支持自己的观点,我这才意识到你根本没有看我以前的回帖,说你自说自话并不虚啊。: X7 ]# `- w" K" H. a
! m/ Q% o6 o( @# C l
为什么我引用这个连接,因为它用数据告诉我们英语语音音长这张纸的两面:4 t% s: Y# Q* a- c0 I$ q( ~ _
* [# s1 W5 l$ m3 k% {8 @" B6 i) H
以ea 和i 为例子, 在不同语境里i 有可能会比ea 长, 比如live 比leap长。 但各类语音语境里ea 的平均音长为230毫秒, i 为100毫秒, 长短分明。同等语境下比如浊辅音v时,两音都明显变长,leave里变成了300毫秒,i也被变长,变成180毫秒, 但leave仍比live长得多,当遇到清辅音时两音都缩短, leap变成130毫秒 lip变75毫秒。面对这样的数据你做语言学问的人怎么去诠释?做学问就是 pattern finding,如何用这个数据指导二语学习? 这里头的pattern非常明显,我前面说过多次了,就不再累述了。
9 v, `# o" f/ d; e0 @+ [& p; b1 |5 h8 \- D! d/ Q& F/ I
另外纠正一个错误, centi-seconds不是毫秒,是10倍的毫秒。 同语境下,一些长元音比短元音长大于10 centi-seconds,即百倍的毫秒。 我糊涂的就着你的错说, 这里正好改正一下,大脑对语音的反应是起码以10毫秒计的,中文不知怎么说这个单位,这正也是你推崇的试验语音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