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基督教 0 @, T( }- E7 M6 ?. K
佛教 1 N' G9 H2 g! \# X s" ~
9 S" W- R9 W: G: [
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创造宇宙万物的全能者 。
: ^+ r: i9 \5 w. b; o 否定上帝的存在与创造,世界的成因是依循 成 、 住 、 坏 、 空 的自然定律循环。
% N) p6 ?4 n2 _6 ~ - r$ i; e+ q/ j+ k
上帝的独生子,祂就是 道路、真理、生命 ,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 L, J( j6 ~) A) M4 p 佛教中无任何一位为世人的罪而死, 人必须为自己的罪负责 。
W3 `4 [* M3 m. G2 z" F. e苦难来自人的罪 ,当人向心中的欲望 ( 试探 ) 屈服时,他就会犯罪,而罪的结果就是灵性的死亡与生命的苦难。
5 W- X8 S- }( E: E: ] 受苦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普世性的,而痛苦的根源是来自人性中的 贪、嗔、痴 。 I4 H5 f7 T+ T$ P# D& l. B. U
9 }! n' g# j- W" ^* }
靠着 耶稣基督的救赎 并 接受耶稣基督为生命的救主 ,罪可得赦免。 : u% Q3 b& N2 F7 @! ?
唯有靠着自己努力修行以 除去各种欲望 ( 七情六欲 ) ,并多行善功,直到 功德圆满 才能得到解脱。
4 l8 U. ^2 c, z6 M+ T
8 C0 u/ V- S" a8 X9 |/ q& S8 j( ^0 g# g; H+ d" O
一、基督教有上帝;佛教拜多神,或无神。 8 I+ z- i- \- V0 R- w
$ V$ H2 f1 I' H$ T F一切宗教皆有信仰,就是最低级的宗教有时也十分虔诚; 但重要的问题不是你有信仰,乃是你所信仰的是谁? 因为你所敬拜的神不同,你的生命人格、思想、生活、受用也随之而异。青年人实在要谨慎选择他的宗教、比选择职业、婚姻更重要。佛教在敬拜上,实在够虔诚,只可惜敬拜多神。 3 S; R6 ~0 w" P: c0 j* i# p
3 Z/ N8 w. U5 e1 C, M. n而且那些神皆不是神。近年来新佛教有所觉悟,只敬拜释迦、阿弥陀佛、及观音菩萨;可惜这三位也不是神。观世音菩萨尚在修行地位,阿隬陀佛不过是千亿万佛之一。佛教中最尊贵者,当推释迦佛,但释迦佛也不是神。他并未叫人把他当神来敬拜。佛与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 6 g! D! m. V+ H# v
. |. W2 @4 b/ j p; S, I$ y' E& y按佛学说:禽兽也可成佛。彻底说来,佛教是无神可敬拜的。结果,佛教祖师把佛像劈开烧火。自己就是佛,自己就是宇宙间最高大的。可怜,却不知道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有多样的软弱、低能。基督教则不然,上帝即在古时借着众先知,晓谕人类,虽然在各民族,深浅不同,先知所知道的有限,但在这末世,借着祂的独生子耶稣启示于世人(来 1:1 )。 这位宇宙间独一的真神上帝──耶和华,不但是真理,太初的道,自有永有,而且是最高权能、智能、仁爱、圣洁、公义、有位格的独一真神,这才是人类所应当敬拜的。 8 H9 g t! L: b x3 G& L; k# w2 g
& w( Q8 ^* Y# ]" N1 d! @二、基督教看世界是上帝所创造,有计划,有目的的;佛教看世界是因缘和合,四大皆空,无计划、无目的的。
! a; Q2 |: e7 y9 d5 g( T
( b' f- W* V3 M' F0 Y: ~佛教看这阎浮提娑婆世界,众苦充满,都是由于一切众生业感而来,果报而来,故佛教徒看不出被造之物、大自然界之美,及上帝创造之恩典。基督徒则不然,以为世界万物俱是天父上帝所创造,奇伟美丽无比,其中蕴藏财宝丰富,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人苟能灵能眼开了,则无论太空宇宙之大,原子之小,处处皆可见到上帝创造之奥妙。吾人对于山水花鸟,音乐美术,在在皆可寄情欣赏.因为这一切,皆是天父上帝为人类预备的。
1 w5 l6 c: O8 G5 C3 Q; a! K4 \5 w# a
0 x" ~. t0 f( j$ W3 ^三、基督教看人生是乐观的;佛教看人生是痛苦烦恼的。- R6 F4 Q) w Y4 t4 I
7 `8 p3 G K' p. V: z I. R! M
佛教看人生有八苦,故不愿来生再做人;基督教则不然,无论音乐、美术、科学,皆应努力研究。家庭、社会、世界,皆要努力服务。以为愈能做得多,愈能荣耀上帝。
( T2 p. i/ p7 y4 i( ~/ @3 k& E7 i0 w. @" u3 ?
四、基督教看人与禽兽有分别;佛教看众生平等。
1 y9 ~0 K+ A9 x! ?2 m0 {4 _0 s: W3 \
" G3 s: k; z% v5 X$ Y6 x佛教之所谓众生,是指胎,卵,湿,化一切生物。佛教又谓一切众生六道轮回。所以不敢吃牛猪鸡鸭,以为恐怕是祖宗投胎,吃到了自己的祖宗。纵然不是祖宗投的胎,也不可吃。因为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杀一众生,来生要投为牛猪鸡鸭被杀,以偿还业报。故有买鱼投之江河以放生,买猪牛送到庙中去养老。基督教则主张; 人与兽之间是大有分别的,上帝创造万物之时,唯有人有上帝的形象(品格).唯人有上帝的灵气(Pueuma)。 其余一切生物,只不过有魂(Psyche),有血气生命而已。佛教徒时常批评基督教的爱狭小,只爱人,而不爱禽兽。其实不然,应该说:佛教的爱不正确,过份注重禽兽,而了忽略爱人之特殊。
1 V2 T+ u2 V ^7 H$ `
( K1 T. m( W+ e* G7 u8 w5 ~( K# [五、基督教劝人信耶稣,出发点是赦罪得救;佛教劝人信佛修行,出发点是离苦得乐
: B" {/ _, O' S( ~3 W5 K1 n& l" n4 I
: q5 E; Q% P. b0 o& H# u. \# D& w" k佛教徒出家,或吃斋念佛,集功德,原因都是为离苦得乐。修修来生,或图往生西方。出发点,并不是想到罪的问题,只想到苦的问题。此又与基督教不同,基督教叫人头一件想到罪的问题,倒并不一定要离苦,甚至要甘心乐意吃苦,背十字架,在家庭中、在社会中,爱人、服事人。
9 @3 s9 g% ]! K9 Q# R/ A+ `6 a( E4 c! q9 }, j
六、基督教有救恩;佛教讲因果。 % h2 i, U# E7 A* A
# a% @% i$ \4 M9 [( a- B3 ?6 v
这是基佛二教最大区别: 释迦佛只是教主、导师 ,指示人离苦得乐,教导人自已修行之方法。他并未说:我能代替众生担罪,只要信我就得救。 耶稣则不然,圣经清楚地说:我的宝血,是为你们的罪流出来,使罪得赦(太廿六28).信的人就有永生(约三15)。
- O. c+ H1 n% V7 Y4 b6 Q/ i/ E" O; c2 ~; K4 @8 I' K
七、基督教的究竟是永生;佛教的归宿是涅盘。
6 Z4 |3 J! u' M m/ Q/ j" H6 H1 f( P5 ?- C. b* V' m$ l3 l5 r9 ?
佛教修行之目的,是在乎八涅盘。涅盘梵音(Nirvana)意为寂灭(tranquil extinction),是令人很难捉摸的名词。到底进入究竟涅盘后,还有我(inividuality)没有?我问过好多法师,回答却是不同。有的说仍有我存在,有的说那时绝对没有我存在了。如一滴水归入大海,还有一滴水吗?有的说:一滴水固然归入大海,其滴水之相,了无可得,但此一滴水性还是存在于众水之中而未消灭的、甚至有两可的回答说:存在,不存在。存在是因为涅盘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回到法性实相。不存在是法性本来空寂。达摩说:本来无一物的境界。 基督教对此问题,却有了相当确切的回答,就是肯定说有永生。永生希腊原文(Zoen Aionion),乃指属灵的生命--属上帝的生命。 此生命人在世时就能得到,假若此人真能悔改重生的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