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阿冰是个救世意识很强的青年,很有才华却始终不得志。
+ f2 t" A8 ^; y
- a# B8 p6 p$ P \; y 上世纪末,阿冰第一次到山里来见祥翁,他当时据说和一些担心世界末日的人们搞在一起,忙着研讨、分析国情民意,对时局政体很有一番高论,大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派,言谈之中颇有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祥翁便提醒他,作为一个公民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是应该的,但中国文人有个美德: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在位不谋其政。爱国应该像爱母亲一样,以孝敬心、恭敬心去爱,随便说长道短那就成了惹是生非的多事之人。祥翁还建议阿冰读点佛经,把心收回来,做点反躬内省的自修功夫,在没有搞明自己以前不要忙于去改变社会。临行时祥翁还给他写了两句话:
6 \/ k+ k3 J3 O W' S9 Z* A0 @" q
观政如观棋,不语是君子,语多添乱招祸;' J) H( J. h0 n* T/ S' g
; U5 R4 G: t- c+ Y 爱国如爱母,越位则大逆,莫忘国有其主。% N6 w% ^; G3 g6 ?3 @1 X
q4 E; W+ ]. M 后来听说阿冰的朋友圈中真有几个由于无端生事而招祸上身的,阿冰则由于及时疏离才免去了一些是非。
% L) N: g4 `" K- L$ d- X) R0 C. Z: `6 O
阿冰第二次进山见祥翁时已是二十一世纪了,地球没有爆炸。那些持末日论的人们大多都走出了心理的阴影,也有极少数人真的由于多事而迎来了自己的末日。此时的阿冰已经是一位受持五戒的佛弟子了,但眼睛向外的习气依然如故,言谈之中,阿冰流露了对佛教界现状的严重不满,觉得佛教现代化迫在眉睫,应该尽快采取改革措施,并谈了一些改革佛教的想法。祥翁听了后对阿冰说,我们自己还没有把佛法弄懂,还没有资格谈佛教改革,发大愿弘法护法是对的,但前提是必须先做好自己真实的修证功夫,否则还是属于多事,要知道,好心有时也会办坏事的。阿冰临行时祥翁有送了他两句话:
* [1 Q* g5 X7 p% Z: g' q3 k7 R6 A& e
3 j E! h) |+ Q3 b 不证般若,弘法利生亦是生死之业;
2 {- Q* N- x, X& l8 O$ p6 G, T' [) Z3 O8 i0 V" Y0 n5 I
不明心性,谈禅论道无非世法包装。
: L! G5 A; n$ R& D- g" R- R3 a0 m7 [
& A) Z8 j. U- [3 G" u+ I4 F 最近,阿冰又第三次进山看望祥翁,他对祥翁说,他又改信基督教了,祥翁说啥时改信基督教的,阿冰说不到一年前吧,接着阿冰就讲他如何发现基督教更能救世,基督教相比于其他宗教来,可以说如同太阳和蜡烛一样。祥翁笑了。祥翁说,基督教当然很伟大,不过,就你的眼光肯定还能看出一些有待发展改进的地方。祥翁这句话把阿冰的精神调起来了,原来他还真有一套关于基督教现代化和中国化的一些想法,说话间还掏出一篇打印的有关稿子。祥翁说稿子就不必看了,我知道你在说什么,其实当你说你已改信基督时,我就知道基督教又该改革了。这话让阿冰很有点不好意思。
0 h& E6 V: G9 X8 `, W% T, c! N( D' l0 o' h+ m
祥翁对阿冰说,你的善根没说的,是个大乘菩萨的种子,但种子不是大树,种子若不埋在土里老老实实待上一个时期,任凭自己在旷野中飘荡曝晒风化,不仅不能生成大树,甚至连原来那一点点生命灵根都会枯死。当初你如果真把佛理证悟通透了,不仅能把上帝弄懂,就连真主、太上老君也都能弄懂,世间出世间都不在话下。当然,你信基督也很好,但要真信真修,当你有一天把上帝的生处搞清楚了,你的佛法也通了。一定要静下心来参悟。在不谙世事时想改良社会,不明佛心时想改良佛法,不识上帝时又想改良基督教,什么时候才能回头看看这个东跑西颠,执是执非的东西是谁呢?0 I5 O \; L# V, r- J
* ], e8 f% M( t" I阿冰临走时,祥翁有为她写了两句话:
7 B% h8 l) K9 B9 q8 p, B4 e) V+ C, E0 f5 G/ M7 y6 {& i
人生如梦,自迷自醒,干别人何事?5 w/ s; u# Y, b. |
! c/ A* V2 `8 y r- K- C& X4 w5 w 世事如幻,缘灭缘生,操哪份闲心?: P4 D9 B& p \) ]2 @6 @/ D
; z; m e8 @# @ 这次阿冰看了很受震动,他说要把这两句话印在脑子里。+ K( u* F9 |" c# z
2 m* ^* ^6 Y& ^" S$ B% U
祥翁笑笑说:“你以为你是谁?我这话是写给自己看的。从你身上我得到一种启示,我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否说得太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