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26|回复: 7

识唯 -- 八识规矩颂讲记-- 圣严法师着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8-8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唯识的源流 . }4 G2 ?! T# Y6 X9 e
! @$ E- c8 t5 `' H
  唯识的源流,是从缘起开始的;缘起是佛法的基本思想,缘起的项目叫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的项目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的中心在於无明,所以在《心经》便提到,先有无明,而有生、老、病、死,如果无明灭,则生、老、病、死灭,无明生,则生、老、病、死生,如果没有无明,如果无明灭,则生、老、病、死灭,无明生,则生、老、病、死生,如果没有无明,也就没有生、老、病、死。
% k: L  h. G3 [0 Z
2 K0 }! _* U- m$ T2 M  E  b; ~  「无明」是识的根本,「无明」含藏着一切业的种子,那是在「生」的过程中造种种的业而积聚成的一种力量。因为「无明」而有「行」,「行」是因为「无明」动,是由「无明」的烦恼种子而产生了「现行」;「行」就是现行的意思,也就是业种的现行。业种现行之後就有「识」,在十二因缘里所说的「识」不是第八识,而是指第六识,是意识,也就是分别识。因业种现行而产生第六识,由第六识投胎,叫做「名色」;「名」是精神,「色」是物质。「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名为内六入;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境,名为外六入,具名十二入,十二处。胎儿具足了六根,然後出生,即与六境相对缘尘,就有了「触」。我们与环境接触以後就会有「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等等。有了苦乐的感受就有了「爱」,「爱」即是爱乐;爱的相对就是恨,爱恨就是执着,有执着就产生「取」。因为「取」而「有」下一生的「无明」,这又成了业种。有业种就再产生行、识、名色,也就是「生」。「生」了以後,就必然有「老死」。( I4 q- f! z3 F, T& L* E( P
 
( u  R2 Z  Y7 z- b* o: I7 v% n: v  在这十二因缘里,「名色」的「色」是物质,六入、有、生、老死都是物质和精神和合而成;其他都属精神的,都是「心」。因此,无明是「心识」的根本,唯识是从无明开始,所以唯识的根源就是无明。
; g$ h" a  n& Q. }9 | 
+ U0 G! E2 \# M+ L- @. e  从十二因缘看,我们众生的生死流转,是以无明为主,所以无明是唯识的源头。但是,十二因缘是从三世流转来看的;如果从这一生来看,生命个体分成蕴、处、界三大科。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这里的识还是指第六识,受、想是第六识的作用,行是介於心、色的一种势力;受是苦、乐等受。想就是思想,遇到苦的、乐的会考虑要怎麽办,接着就是要采取行动。例如:刚才吃了一杯很好吃的冰淇淋,会有怎麽样的想法?是不是又想再吃第二杯?这就是在受、想之後,马上又再行了,行了之後,种种作用的力量就归入这个识里来。2 q* X9 R5 C! O; E& B0 C" v2 ^
 
: J& y( m' R- K7 L  早期佛教所讲的第六识就是根本识,而行为也就是第六识因根境相对所起的行动;心攀缘「色」而有行动,缘识而拣色,所以唯识一定不能够离开物质的色法。色有形、颜色,形色或颜色都是显色,又叫做表色;而观念是思想的符号,叫做无表色,跟显色是相对的。所以「色」之中并非全部都是物质的,而是含有物质和精神两部份;五蕴大部分是以精神为主来说的,物质则是精神的附属品。
! U" ?4 F3 r5 \& | : g3 d; ^1 L* D  s0 h
  五蕴是从心理的活动来看我们的身心世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叫十二处;处有两种意思,它是烦恼所生处,烦恼由此而生,烦恼也由此而入,所以也叫「十二入」。
3 }2 v$ H( \( d; ?5 S6 m2 P ( ^, e/ l' s% d5 L9 W+ u
  六根缘六尘而生六识,是十八界,而根和识有什麽不同?识有分别作用,根则是根据、依据的意思,是根据、依赖六尘而产生六识的反应。不过,六识的反应并不是完全依赖六根,只是依赖它相对於六尘而产生的第六识反应,具有分别作用。
% w$ r* a, m" x% [; w0 \5 ? 
5 m! s# u9 i% M, }, B+ y  「界」有因及藏的意思,是指我们的心,以心而产生十八界。在十二因缘里,「名色」的色,是由於行而产生的,生老病死也是由於业而成功的;业是由心完成的,这个心就是妄心。妄心是无明,真心是真如,也就是「真如心」。界之中有真有妄,里面包含了一切的东西。以上所讲的是三大科,这是唯识思想的源头。, N' k; a5 C; c/ f( i
 : a( ^* A- s4 H; t
  三大科是原始佛教的分类法,在部派佛教时代,则有犊子系的本识。所谓本识又叫清净识,後来的唯识便有转识成智的思想和说法。
  v1 ~0 @6 N3 A1 O$ |6 J# M+ W: H4 L7 o9 o" W
  在转识成智的说法还没完成的部派时代,有如下的讨论:人有凡夫阶段的识称为第六识,也就是烦恼分别识;如果成了阿罗汉,从生死中解脱了,究竟还会留下什麽东西?他已经没有烦恼了,但是并没有死;没有烦恼的阿罗汉的识叫什麽?
" l" B9 _( {. A1 ?& W" q1 g8 ~2 f) F
  它有种种名称,有一种就称做「不可说我」。凡夫的我是烦恼的我,从种种的烦恼心而见到我,是可说的;例如:我是某某,或我的身体、我的心、我的念头、我的思想、我的观念、我的财物、我的家、我的……等,我的东西很多,我对我的执着是有形的,是可说的,那就是烦恼。到了阿罗汉的境地则是不可说的。他没有自我中心的存在,但是他还没有死,因此叫它「不可说我」,大乘佛教则称之为「法我执」,因为他是断了「人我执」,可是「法我执」并没有断,还有一个「我」在。
4 t- w5 k* X9 l' w
, n/ G) B* Q$ L* |: }+ u9 }  本识的意思就是根本识,虚妄识是烦恼;证了阿罗汉果以後,虽然已经没有烦恼了,但识还在,就称之为根本识。根本识是不动的识,是离无明的「胜义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意即我,也是众生;至於是谁知道有众生?是「我」知道有众生。$ Y6 V- Y7 x3 J, F, r6 R

) O2 @+ p. o4 Q$ b' T0 m4 U6 I% Y" G& }  胜义众生或胜义我,就是第一义我;胜义谛和世俗谛,简称真谛和俗谛,是相对的,俗谛是烦恼识,是生死识、是生死现象,而胜义谛则是出离了生死,所以叫「胜义补特伽罗」,就是胜义我或胜义众生,这个是经量部所主张的。5 f% `5 n. v7 Y4 O

4 x: J( a2 _* i' N3 }  「一切有部」称其为假名的我,那是指虚妄我;凡夫把虚妄的我当成真实的我来看,可是从阿罗汉的见地来看,假名为我,而实质上是没有这样东西的。假名我,并没有真的我,只是给它一个「我」的名字;对於阿罗汉,不能说他有我,却还一样在生活,一样在活动,所以就只好方便给它一个名字叫「假名我」。
$ f+ i$ f/ O9 c% } 
8 e2 C* t# s& E  以上这种过渡阶段,还是属於部派时代的,後来才又转变成「如来藏佛性」的思想。如来藏本身就是真如,真如实际上就是我们的真心,也就是由妄心转变而成真心;相对於唯识思想,这已经是另个一个系统了。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它的发展过程是慢慢演变的;但做为唯识源头的这个「识」,和心则是同样的。
6 j$ d+ z% R/ O6 e  t: R1 k 
1 {: Z8 L- U! [+ [$ d9 S  ]  在生死之中不断「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这就是习种。习是熏习的意思。所谓熏习,就有能熏和所熏,以境熏心,而产生一种习行。" ^% Q" o* F% A& j! @( @  i

9 N7 Z* F  H4 M* G  习行实际上就是业,业动而产生业的力,也就是动力;动力积聚成为种,而种的本身就是心。这个心就是无明,就是生死流转的流转心,也就是流转识;这流转心、流转识的本身就叫做种。) Z3 g4 v1 B0 J* S! ^

8 h: L/ {  r) t9 @5 Z5 ?  因此「习种」的意思,有些熏和所熏的两种成份,它既是被熏的,又是能熏的,它是前後熏。我们在生死流转之中,是自己的自心在循环,造作产生了结果,转回来熏自己的本心而产生一股动力;这股力量再回来熏自己,於是「我」再接受另外一个果报,这叫做习种;如此形成了习性的思想,由这种思想而渐渐形成了唯识思想。0 H" M! K* ]/ c2 [8 ~* G; F
) k* C' M: X. d  U3 |3 i$ l2 q! G5 j
  熏习,分成有漏种、无漏种两个系统。以十二因缘来看,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叫做「流转」。相对的是「还灭」,无明灭故,行灭、识灭、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一直到老死灭。流转门的无明是业种,是有漏种;因为无明灭,所以有漏的种灭了。无明怎麽灭?很简单,只要如实知道十二因缘的流转,体证它的虚幻不实,就不会再起心行。
/ K2 v4 ?- i) B! G8 A% E
" _  y- ]; A$ ~' |; [# e1 [& z  以我们凡夫来说,有身体就一定有触,触了之後,就有苦、乐受,受了以後,一定有爱。如果心理没有任何觉受,就算是接触了,也无关痛�Ι΢。六入没有作用,也没有分别识,就不需要行;没有行,无明本身就没有了。; W; b+ K1 e3 h0 I. y$ l/ @8 b
0 A% ]0 [1 ?8 E0 Y8 s3 B
  这当中的关键,是从断「爱」开始,但这其实并不简单,必须是有大智慧的人,听到十二因缘,而往无漏、出生死这方面熏习,那就成无漏种。当有漏的种渐渐不见了,就是无漏种现行了;於是有漏种就能转变成无漏种。归根究底用一句话说,就是由种识成为净识;这个种识实际上含有有漏识、无漏识。种识的意思主要是指有漏的,既然叫做识,一定是有漏的;而成为净识的时候,才是无漏的。
$ T# D6 D  e2 j3 W6 u3 n6 g- j" d
1 n; a+ \8 h6 m8 x& J; h  早期还没有「把净识转为智」的说法;到了无着的《摄大乘论》里才讲到由阿赖耶识转为阿陀那识,就是净识。在《大乘止观法门》里,将阿赖耶识作为一切染净之本,叫做本识;净识、本识、阿陀那识是同一个东西,这是从种识,也就是种子识转变为净识。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法的内容
/ g. V# s$ N1 z5 h4 m% x0 q1 K3 v, F( K
  八识是从原始佛教的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发展出来的。《八识规矩颂》是玄奘三藏的作品,其主要内容是讲座八个识及一百个法的关系。世亲菩萨根据《瑜伽师地论》的六百法,加以浓缩、归纳而成为一百法,作成《百法明门论》。在这之前,世亲菩萨延续有部的《大��Θ�婆沙论》加以订正而造《俱舍论》,只讲到七十五法;那是世亲菩萨还没有学大乘佛法之前所写的一本书。《唯识二十论颂》、《唯识三十论颂》(附录一)以及《百法明门论》,是他学了大乘佛法之後写成的。5 `8 E0 H# f: D( U5 q4 j( W  T
# n7 h/ b8 \0 \. a) {1 S
  世亲菩萨本来是反对大乘,专门宏扬小乘的,後来他的哥哥无着菩萨感化了他。无着菩萨有一部书叫《摄大乘论》,这是讲唯识的;世亲参考《摄大乘论》,根据《瑜伽师地论》而大力弘扬唯识学,後人即将之称为「亲义唯识学」。7 ?8 x3 c: W% R% x2 v! l
 8 S, K, Q- d0 `
  在世亲菩萨之後,有十位论师就《唯识三十论颂》加以疏解,最後一位就是护法。这十位论师所着的《唯识三十颂疏》,都被玄奘三藏带回中国,本拟逐部译成汉文,只因部帙太大,且各部内容差异不大,故接受其弟子窥基的建议,不如揉合十种译成一部。玄奘便以护法的观点为主要的依据,而参考其他九位论师的着作,揉译完成了一部十卷的《成唯识论》。所以《成唯识论》没有标准的梵文本,它是中国人所编译出来的。( P+ m: @( {) d1 {9 l. K/ J8 \
 $ o( ~$ q- q  t- h8 U5 |2 P7 {  M6 ~
  要懂唯识,必须先讲百法的法相,有句话说「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阐法相」,可见法相和唯识是分不开的。归纳一切法为一法,诸法唯识,万法唯心,一切法汇归於心识;从心识产生的作用来分析,就叫法相学。4 `) E# J9 u+ P$ U% l# O
 - J" V+ }& l( Q. G& F# k
  法相在《俱舍论》之中只有七十五法,世亲菩萨将它发展成为百法,常用一偈来说明百法的内容:「色法十一心法入,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就是将百法又分为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类。所以也称为「五位百法」。3 x/ I. j8 ?. O- j, L: T
 
5 C/ x) _& X, f( I/ }  (一)色法; C* _5 Y! }5 `: n( H; F
 
' w# n3 O0 W* e6 w( O* `  色法有十一个,即是五根与六尘;为什麽不是六根六尘?因为意根不属於色法。除了意根之外,有眼、耳、鼻、舌、身五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平常所称六根中的意根,属於心法,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唯识以第七末那识为意根。六尘的法处识,一分属色法,一分属心法。" ~, p, W6 y2 ^! v# j
 1 J: ?; ^9 w' E9 `' Z6 J0 N$ }
  (二)心法
/ z9 U2 B( l( u8 W) T: Y4 V 
: j6 l  ^( Y1 v1 e  心法有八个,就是前五识加第六意识,加第七意识(末那识),再加上第八识(阿赖耶识)。
0 S; \; ?0 E, ]# H) v  八识又称为心王,是心的主体。并不是真的有八个心王,只是分析心识的功用有八个。第七意识执第八藏识的见分为我,第六识执第八识的相分为我。前五识是随五根缘境的第六意识各别作用,所以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本身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前五识仅在对外境接触时产生功能,第六意识缘外境分别,也自缘内心的念头分别;第七、第八识二者关系紧密,有第八识就一定有第七识,流转於生死之中,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纠缠不清,所以第七识是第八识我执的现行。
4 y& e7 T2 `" x9 G1 A" }
9 \8 {, ?# @7 m8 a  第六意识是分别识,凡是分别比较的心理活动,都是第六识,前五识只是单纯的对境,所以第六识也是第八识烦恼的现行。它只有在熟睡、昏厥、深定时才暂停活动,一直要到放下我执时才能不起烦恼。前五识是从生到死,随着肉体的出生而出现,出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失;第六识则是以第八识的相分为我,永远跟第八识不分离,直到放下我执为止。
6 x% a" K9 b9 I6 M$ M
9 F2 g" a+ @6 P  d, V  第八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性能,第七识对它的关系是执藏,第六识对它的关系是所藏,它对第六识的关系是能藏,如此便构成了一个非常坚固的铁三角中心,生死与共,一同流转於生死苦海。
- \3 V% m& q7 Y9 H3 ~7 M7 }  b/ J
0 g( R4 n* q0 u5 i: |( k9 i  (三)心所法
2 R1 a  |7 \/ S- \8 G: K" v1 [- E  z* M* q
  有五十一个,心所的意思就是心王所拥有的种种作用及其现象。心王的作用主要是透过第六识而产生的,前五识只是第六识的应现,故有「六窗一猴」之喻。前五识本身没有分别作用,也无所谓产生烦恼或不烦恼;第七识的功能是执第八识的见分为我,对外没有表现,故与心所没有直接关连;第八识为第七识所执,亦为第六识所依,乃是心王中的心王,隐於第六识之後,与心所亦非直接关系。因此,只要提到心所,则定与第六意识直接相关。" L, t9 d% l# y0 V& u5 h1 C
 4 a7 r. m) n6 b
  五十一个心所,分作六类:
/ y; E6 O* b6 A* K6 J% V! k 
+ a. Q6 ]4 Y! L' a2 ^  1、遍行 -- 触、作意、受、想、思。这五个心所,本性无记,非善非恶,却能遍於三性、九地、八识,一切时俱遍,故名遍行。! e6 u6 H3 t' h( K' U! O& Z5 G
  2、别境 -- 欲、胜解、念、定、慧。这五个心所,性亦无记,与心王相应时,第一个都各别缘境而得生故。" M5 E. i) `0 c0 b. w
  3、善 -- 信、渐、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这十一个心所,性是纯善,唯善心中,可得生故。
3 ]$ S* _( K* G3 h, ]" K! i1 _  4、根本烦恼 -- 贪、瞋、痴、慢、疑、恶见。这六个心所,性是不善,烦恼污染,根本烦恼摄故。
8 S( ]0 }# v; y9 K4 i7 x) L  j7 Y; s- h  e
  根本烦恼,也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原先是以贪、瞋、痴三毒为根本烦恼,《俱舍论》中未见此名目。唯识学将三毒加上慢、疑、恶见,而成为六根本烦恼,其实就是强烈的自我中心的代表,即是我贪、我瞋、我痴、我慢、我疑、我见。後来又将前五项称思惑,後一项再分成五种,即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名为见恶。
! N" q& T6 B: H& a! L. q6 k: S: d% m' h3 y: D4 [
  思惑的五项,又叫做「五钝使」;见惑的五见,又叫做「五利使」。另又被分别称为五上分结及五下分结。惑、使、结,都是从此根本烦恼发展出来的意思。2 c7 y# F' j2 w* y  l' ^: Z" z

8 W+ W. Z, M! O' `% _  5、随烦恼 -- 有二十个,是随着根本烦恼而产生了另外二十个烦恼的眷属,其中又分成为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和大随烦恼三类。9 j1 t- }8 d: x( j# s: x
  小随烦恼有十个:忿、恨、覆、恼、诳、谄、憍、害、嫉、悭。
8 B9 J% H+ O# w) R) ?8 I  中顾及烦恼有二种:无惭、无愧。
  Q2 ]( L, V; a* C1 L: L/ r  大随烦恼共有八种: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g* {# S! N2 x: l3 R
  6、不定法 -- 悔、眠、寻、伺。这四法是通於善、不善、无记的三性,故称之为不定。+ B: Z' W: y1 x$ N
2 a, M% t( m1 O( \0 B5 m
  (四)不相应法
4 X7 f$ L$ U% s7 V- ~$ _' q& L3 l& N, ?7 `: s9 z" x0 M
  不相应法有二十四个: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此在《俱舍论》中仅有十四个,因其不与心法及色法相应,非色法、非心法、非心所法,亦非无为法,乃是与心法心所法色法相关的力势法则,故名不相应行法,此「行」是五蕴中的行蕴所摄。1 @9 Y( N( S3 k3 B
 8 R" |6 h3 m1 ~$ L# _2 s* v- L
  (五)无为法
7 ~* t" V6 y: a5 U3 a/ O3 L 
. p' q( \6 Y: O  无为法有六个: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相受灭无为,真如无为。这是相对於前面的九十四个有为法而言,叫做无为法。6 v; o. g8 a/ [; J& b" z' L2 T* \
 9 V. i& M0 U, X8 n/ ^6 u# R
  有为,就是有做为的,无所做为的叫做无为。凡是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如前所述的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都是不离生住异灭四相迁流的,是无常的,会转变的,都是有为法,又叫做世欲谛,也叫做生死法,或叫做生灭法。非因缘所生的,无生无灭,而无变异的寂灭法,叫做无为法。
+ N8 A$ b+ w. d6 Z2 V & [* K" e$ r; r5 [) O- I, B# O
  1、虚空无为:此处所说的虚空,不是我们地球外层的太空。虚空无为的意思就是真如法性,遍於一切而不占一切,亦不受一切所障碍;能容纳一切而遍一切,自由自在;既不受,也不给;既不得,也不舍。) ~8 h+ ~' @% Z* A! S

: W  D+ Y6 T4 l; h; M; S1 y  2、择灭无为:以抉择的知慧而灭除烦恼,是进入真如的力量,也是进入真如法性境界的方法。这不是属於我们修行止观的方法或禅定的方法,而是指从烦恼得到解脱而进入真如;它本身是无漏的正智,是佛智或是无师智、自然智,是把烦恼拨开而进入真如的智慧。6 f" F/ z8 a( E8 A

: g9 }0 X8 G3 I6 f9 S6 _  3、非择灭无为:是指毕竟不生也无可灭的真如,根本没有烦恼,所以也用不着智慧来灭除它。择灭无为是因智慧显现,所以烦恼不见了,这是相对的;非择灭无为是因为真如本身就是智慧,烦恼根本不存在,不需要用智慧去灭除它。
  D* b  U6 j* _7 V& k5 [; q1 ^/ b# y
  4、不动无为:是五净居天三果圣人所证的不动心。不动心的圣者虽然在界内,但是和界内的烦恼不相应,所以叫不动。五净居天是在第四禅天,是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这五种天。阿那含是三果圣人,他虽然还没解脱,但是进入这五种天之後,不再回到人间来,在这个天上进入灭受想定,出离生死,故亦名不还。% L2 f+ ?* D; Y1 R8 w

% y' q4 O7 s' Z6 I  5、想受灭无为:是四果圣人所证的灭受想定,在这个定里,没有领纳或想像的作用及心相。# u1 r: M( O1 m% Y( N

9 ?. `1 ~( n9 i" k  6、真如无为:是大乘菩萨所证到诸法的实性。小乘的圣人,三果证不动无为,四果证想受灭无为,只有大乘的菩萨能够证真如无为。真如无为,真实不虚,遍一切处、遍一切时而无障无碍、不变不异、不可思议,也不随缘。 8 n5 K( m. f: c- D
( |9 O' y9 u' Q: h* m. L( i$ L
唯识的涵义 $ B: U+ \1 z; s3 s

# W% ]* G" |# X  《八识规矩颂》共计十二颂、四十八句、三百三十六字。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各三颂。在解释前五识的三颂之前,要先解释《八识规矩颂》的「识」字。$ l2 t8 E! I7 I, c5 f# b& I. m/ _& X

0 s1 Y2 s8 ]7 F6 K# _  唯识的识,是由十二因缘的无明而衍生,因无明而有情众生(人)的生死流转,演变成为唯识之时,即以此识作为生死与还灭的主体,更以此识为人生宇宙的主轴,并以此识为世出世法的总体,也以此识为转迷成悟的着力点。从原始佛教的业感缘起到大乘唯识的阿赖耶缘起,都不离此识的功能��τ�围。+ c1 c( w- V6 \( c0 }
 
& S/ B  u. [% F! w  t1 x  由百法的条目来看,好像只有心法、心所法、不相应法、不定法与此识有关,色法及无为法,便与此识无关。其实,既讲唯识,就不论心法和色法,也不论世间有为法和出世间无为法,无不由识现,无不依识变,一切法统摄於百法,百法皆源於此识。" u( E/ J8 U" E  f0 l+ I7 _6 Y
 ( b9 r; U+ ]$ w" ?
  唯识的识有二种功能,以生死流转门而言,具有种子与现行互动互熏的功能;以生死还灭门而言,具有转依的功能。  N0 L* d  p4 e$ ~5 |# M0 K6 _' f
 8 V3 ~8 p3 k0 G5 r/ D: `
  所谓种子与现行,是指第八识与第七识的关系。第八识为种子识,它的见分被第七识执为我,它的相分被第六识执为我;第七识与第六识,都是第八识的现行。前七识在现行活动之时,所有的力量反熏第八识的种子,种子又反应成为前七识的现行。- U9 X9 g* d% q/ |& }  A
 
7 P5 I( Y2 R- a  第六意识有思量、计度、分别等功能,透过前五识反映五根六尘的接触,产生种种心所法的反应作用,既是第八种子识的现行,又同时回转来反熏第八识而成为新加入的种子。因此而形成受报造业、造业受报、生了又死,死了再生,永无尽期。
( y* m8 f7 ^* Q" h! x ' ~0 V+ q1 ?- u; G' l4 H( \: p) W
  所谓转依的功能,是指唯识学的目的,不仅在於分析法相,而是在於从法相的分析,到法性的实证,也就是转变虚妄的八识,成为真如实性,转八识成四智,称之为转依。因此,以第八识为转变烦恼成智慧之所依,第八识为依他性起性之法,此中既藏有烦恼,所知二障的种子,也藏有烦恼、所知二障的种子,也藏有菩提无漏的种子,所以它的实性即是圆成的真如涅盘。此识的二障种子虽是虚妄,所藏的无漏智种子确为真如,故要转妄显真,关键还在於此第八识,故名为转依。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rifiedmind 于 2010-8-8 17:43 编辑 * e; Z( z: D9 e$ z5 R+ J) ^

; I$ o& w8 L& [8 d  S前五识颂释义   Y3 S+ B5 f2 k' n3 H0 s# E
7 V$ E: Y& e$ O3 c5 P4 I
  以上已说明识的体相及识的功能,现在正式解释前五识的颂文,共三颂十二句,第一句是:- C; `5 _4 M+ F' _# L( N8 t
: S. R% L& M3 ?
  性境现量通三性
. U1 c0 `: k; R# q 
0 T2 n1 u. y: e& V9 K+ n" ~  意思是说,前五识在唯识的三境之中属於性境,在三量之中属於现量,在三性之中全都通达。至於何谓三境、三量、三性,分别说明如下。
' v5 {( @( V0 H  p 
0 S& L1 A- |$ S0 j  三境:亦名识境,诸识生起时,必有境界被识所缘,识是能识,境是所识,然其有实假不同,分为三种。2 p' Y3 n& H* x' g) p8 y
 
& z  q7 [7 T7 B5 f+ p  1、性境:性是实义,谓此境体,实有不虚,不是从心计度而起,非如遍计所执的空中花、兔子角等。此与有为、无为、染净、定散诸法相通,包括色、声、香、味、触,以及真如法性等的实事实理。此亦有二,一者胜义性境,唯圣者证得;二者世俗性境,就是事实上的实有。
6 b0 [5 ?" B+ f7 i) d( ^2 X/ z. C: ^ 8 S, d) @. D4 t
  2、带质境:带有异质,似彼一分而体相违之义。心及心所在缘境界时,於本质境起虽异解;也可以说,虽带本质,却与本质不同,心缘此境,虽以此境为亲所缘缘,却以自己的意解作为此境的本质。例如心缘五蕴,执以为我,此我执乃由心生,而非起於五蕴,但却是托於五蕴而从心上生起我执。也就是临境之时,心起意解,虽此意解托境而生,却是带其本质之一分,已与本质相异。此亦有二,一者真带质,就是以心缘心,如第六识缘一切心心所,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为我。二者似带质,就是以心缘色,如分虽桌椅等物,其实只见显色、形色,未见桌椅。
* \! Z" l* n( N, N 4 x/ @$ o6 M& Y; j: j
  3、独影境:此境之体,但随心生,是识的相分,不仗本质,以独影为境。例如心缘过去及未来境,不缘现前境,出於此心的记忆、设想、推比,而思想种种事理。此境或误或正,是非不定。记忆不谬,思惟不差则为正;记忆错乱,推比不理。此境或误或正,是非不定。记忆不谬,思惟不差则为正;记忆错乱,推此不实则为邪。不过无论邪正,由此境无本质故,但由心起。因而凡是梦、幻,也属独影境。此亦有二,一者有质独影,二者无质独影。2 A& O. |6 l4 s6 e
 ! p2 V; m) \! \1 p6 @* `# M4 y
  三量:亦名识量,共有三种量,即是现量、比量、非量。此与三境相关,了境的智识名为量,在此三种智识中,前二种是正确或近乎正确的,第三种是不正确的。6 T4 n1 r$ f) E
 ! A3 e8 d8 l5 @
  1、现量:缘性境,能量与所量,皆现在前,识於境界,亲证无谬,得其真相,无有虚假,只有事实,不带名类分别故。2 u# q# E" _. h; _7 C* b

( J& I% L6 n, e% W0 D  2、比量:缘正确的独影境,所量之法,不在现前,藉余诸相,而观彼义。系由推度而知,解义无谬。如远见烟,知彼有火;由诸习气相续现行。所观事理虽不现前,推比得知,方便无差,契合事理,故名比量。
$ t9 E' @1 j  D2 h. X
6 V# o* l6 r/ T2 w/ ^  3、非量:缘不正确的带质境及独影境,与事实全不相符,仅是意识,是无始以来的分别,名言习气,颠倒分别性相,如眼有病,见到空中有花。又有暗夜见麻绳执以为蛇;见树椿执以为妖怪;由五蕴聚合,执以为真我,境虽现前,量则全非,故亦名为似现量。. w' ]; N& V% T5 p! ~* c
0 T4 t2 q  P* H, p: x
  三性:即是识性,共有两类三性,一类是从道德标准而言,即是善性、不善性、无记性;另一类是从识所领境的真妄差别而言,即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此处所言三性,是就第一类而言。
" I% w; @( u3 Z0 ]2 v! N* b; v0 }
  1、善性:境与信等相应,即为善性。
  y/ {+ T9 j+ o+ Y/ R$ a$ X! Q, U, |- U  l. F% D' X/ _- {
  2、不善:境与贪着等相应,即为不善性。
; l+ M. I. b) e" }' c/ y( Y . ]2 M$ p) a( S- h
  3、无记:境不与善法相应,亦不与烦恼等不善法相应,便是无记性。7 d3 w0 W5 n/ @0 ]
 
( n5 i; y  h+ ^. N+ y  到於第二类的三性,虽非此处所言,亦宜知之:
% @: r# E3 k0 t! J
% H) g1 E# y1 z& B, \  1、遍计所执性:是非量,是无质独影境,如以绳为蛇,并无蛇。
/ R$ r! t6 g% d
9 s. @2 U6 C8 @' r6 ~  2、依他起性:是比量,如依麻成绳,的确是绳,绳依麻成,名依他起。
! e7 s  X5 v) _+ y! `" X0 i$ E1 [- p' i; V
  3、圆成实性:是现量,是圣者的智慧所亲证的真如实性,是圆满成就了的果位境界,如麻亦无自性。
. M# K  g% T# Y1 ?4 w  |" a) T" s% w* {- A, H$ b( g
  眼耳身三二地居
& x! t& K( V. _- u1 ?  R) `# x- t9 Y2 O7 m: ?
  这是指前五识在三界九地中所担任的功能,是那些範围。这句颂文是说,前五识中的眼耳身三个识,在三界九地中,到了第二地尚有用,三地开始以上,就用不到了。至於另外的鼻舌两个识,仅在第一地的欲界有用,进入禅定天的第二地以上就用不到了。在欲界中,五识都有用,到了色界的初禅尚有寻伺,取外境,故有眼耳身的三识作用;初禅已离段食,亦无香味,故已不用鼻舌二识。  Q7 _2 W4 X' X4 @* x! Q. N1 i$ c

$ R5 ^  P9 S( D0 ]3 T8 h  所谓三界九地,也就是生死界及凡夫界,通常被称为世欲界或称为世间,共分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仅一地,色界即是四个禅定天,无色界即是四空处定,合为九地。它们的次第名称如下:
* X  w; ]) P5 o3 `: Y" d& R* M8 n8 j% f" @
  欲界:名为五趣杂居地。因在欲界之中,即有五个层级和类别的众生共同居住,故称五趣杂居地。所谓五趣,便是通常所称的六道之中少列阿修罗道,仅列人、天、地狱、饿鬼、畜生五类;通常将人及天,乐为善趣,其他三类,称为恶趣。欲界的天趣有六个层次,称为六欲天,此与色界无色界的禅定天趣,有所区别;欲界天趣以享受五欲的色、声、香、味、触,是微妙的物质环境。
4 G6 Q1 O* P) K1 |: Q
0 H, D7 f% s) n1 F+ k: n  色界:即是四种四禅定天,分别名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若以九地的次第而言,则是:4 u9 o' U' V  B* I
  1、初禅名为第二离生喜乐地:以离欲界五欲所生的禅境喜乐而得名。! h- D4 d  r  P! @. ~, G! \5 E
  2、二禅名为第三定生喜乐地:由於离初禅的寻伺,禅定转深,摄受喜乐而得名。' [+ Y  ^8 f" D' n# S
  3、三禅名为第四离喜妙乐地:由於离二禅的禅喜,无有踊跃,心弥寂静,其乐弥妙而得名。
4 G1 ^9 Z* P! x! T/ k  4、四禅名为第五舍念清净地:由於离三禅的禅乐,一味恒共舍受相应,寂静平等。正直安住,名舍清净;由念无动故,心不忘失,而性明了,名念清净。
1 h2 ?' W& o8 X5 N. o6 {4 a/ R  S7 n5 y( L7 E. K& }
  无色界:又名四空处,各为一地:
, k& {- M$ a' b$ c9 x1 T% S" E: ~  1、空无边处地:解脱於色,无碍无对,但以空识无边为所缘境。
2 K: j$ @2 k, j( z/ m. \- |  2、识无边处地:舍色缘空,舍空缘识。, I) I% ]' P, C+ x& `+ a0 o# y* P
  3、无所有处地:舍空缘识,复离识而缘无所有。3 y8 G, W- Y7 g8 ~. T6 b6 H, i
  4、非想非非想处地:舍无所有想,甩至俱舍有所有想及无所有想,故非有想,亦非如色界的无想天及小乘圣者的灭尽定,故非无想,唯有微细想,缘无相境转。
6 `/ f+ }' P0 z; T* d+ X5 v1 J' u$ W( F' j( c2 c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6 t9 r9 z/ s: d$ G8 u7 i

# m( K! B, _7 E  W! J# }" A6 i  这是说,前五识在五十一心所里,与之相应的有遍行五个,别境五个,善心所十一个,中随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以及六个根本烦恼中的贪�Ξ΋痴三个,总共有三十四个。7 E- Q% X6 h2 e/ k3 \1 _
+ p0 M( J8 h1 t% X
  遍行为诸识必俱;别境是因五识随六识的希望等境而起作善业,故有别境及善心所;中随及大随是遍染心故;根本烦恼中,五识起着故有贪,起憎故有�Ξ΋,痴为染心之本故亦相应,前五识无执我功能,故与慢、疑、恶见不相应。
5 T: [4 ]" u7 B2 T; Y* q' _! B* p  _4 {) t+ r/ s( n4 O
  五识同依净色根9 A, x! Z  n0 }6 X: F! x( D* y  L
4 J8 j) p, Y4 M: s& s$ V* r
  色法有十一种,即是五根及六尘,根与尘相接触,即生识的功用,前五识与五根的关系是一个配一个的,即是眼识配眼根,耳识配耳根,鼻识配鼻根,舌识配舌根,身识配身根。但是五根有外表的粗相,名为浮尘根,有内隐的细相,名为净色根。浮尘根是指五官及身相,也是指神经系统,都属於物质体的色法;根尘相触,映摄外境的功能,便是前五识依五种净色根而产生。因五识各别依其所配之净色根而产生功能,故名不共依。又因前五识不能离开第六意识而产生作用,前五识的任何一识生起作用时,必与第六意识俱起,故有将六识名为五俱意识。
% C# w/ j( w9 ]) j
# M+ ^2 ?9 U* H1 p+ t9 l& X  由此可知前五识对外必依净色根,对内必依第六意识。而第六识的功能有通过前五识而起分别作用,故其自身名为分别依;第七末那识执第八识见分为我,可为染法之我,亦可为净法之我,故其名为染净依;第八阿赖耶识为诸识之根本,故其名为根本依。
: Q3 W& V3 I7 `) V% q7 N5 }& g& X/ [; h- t$ ^+ j; C
  在八个心识之中,彼此均有关连。若由前五识开始,向外缘境,又必须对内有其所依,是依於第六识而起作用。第六识又必依第七第八识,第七识则依第八识,第八识还依第七识,均称俱有依。前五识的俱有依,是第六、七、八识,又同依五色根,第六识的俱有依是第七、八识,第七识的俱有依是第八识,第八识的俱有依是第七识。这项俱有依的说法,见於《成唯识论》卷四。2 ]2 B  \* r2 f- i8 ]
2 o0 D7 F4 o6 w7 @! Y5 M
  九缘七八好相邻+ o' Z/ s5 ~8 M+ t  o, a+ K0 M
% ^+ g+ X, q+ J6 j
  「九缘」是指以九个条件,使前五识产生作用。
/ N5 H9 l% c% x' y! J9 V
3 A( F9 U5 _0 W+ V  识的生起作用,凡有四缘:(1)因缘,即是以六根为因,六尘为缘。如眼根对色尘时,眼识随生,故名因缘生。(2)次第缘,亦名等无间缘,即是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故名次第。(3)所缘缘,即是心心所法,须仗托诸缘而起,是自心之所缘虑,於是而有亲所缘缘(自心)及疏所缘缘(外境)之分。(4)境上缘,即是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境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故名境上。
% G' h& B: V' H0 i5 B: g2 o( ^! c+ }5 |
  此处所说的前五识与九缘的关系,意思是说:4 D3 I, _3 c  ^2 H* J! j
+ U# H% S7 S- A6 ^! j1 A
  眼识:须具「九缘」而生作用,那就是眼根、分别依的第六意、染净依第七识、根本依的第八识、作意、空、明、色境、眼识种子。
" ^  Z2 t2 S: y5 [' z. I7 L! p" v3 _0 f* f
  耳识:须具「八缘」而生作用,比起眼识,少一个「明」缘,其他八缘则为耳根、六识、七识、八识、空、作意、声境、耳识种子。
# }: }4 p$ ?; @* [7 R1 {# x$ r+ H3 {, L! O6 |+ _8 C% O
  鼻识:须具「七缘」而生作用,即:鼻根、六识、七识、八识、作意、香境、鼻识种子。
0 H2 N. A6 ~$ j. ~! ^9 i
  r5 T' [" U) H/ s$ Y% W2 D  舌识:须具「七缘」,即:舌根、六识、七识、八识、作意、味境、舌识种子。
, {( a6 w: G2 L2 `' _
3 a, e: }9 L: v  身识:须具「七缘」,即:身根、六识、七识、八识、作意、触境、身识种子。
" Y0 M+ W% Z  ?' K5 i
  p8 y" ?& `+ l- g/ e9 `% a2 W/ F# n" s  合三离二观尘世+ U  S' }. A/ m7 T2 I( {. z

. H" Q3 k9 W" D# a  「尘世」指物质的六尘世界,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亦名六境。世为世间,古往今来为世,四方上下为间,时间加上空间就是世间。五识中的鼻、舌、、身三种识须由根、尘相合而产生作用;眼、耳二种识则必须根、尘相离才能产生作用。鼻根合香尘才生鼻识,舌根合味尘才生舌识,身根合触物才生身识,故名「合三」。眼观色,必须与发出光线的物体隔一些距离,耳闻声,必须与发声的物体有一定的距离,故名「离二」。$ W  b6 A+ S' E4 \) g/ z
! O2 r: K! d% o$ Y' q* ]1 [
  「观尘世」的观是观察,也就是把五根和五尘相对,以五识来观察。如果仅仅只有五根和五尘相对,而没有五识的作用,世间虽有,仍等於不存在,因为只有五识才知道根、尘相对;除了五识之外,不能产生根、尘相对的心理反应。
) j$ d7 L# K/ Z
3 z& w" N' ~( x% N8 B  因为五识能够观照,是能观五尘的。正因其观察尘境故,所以才有造业、受报的事实发生。观尘世,并不是个旁观者,而是透过前五识而造业、受报,有在尘世中,既造业又受报的意思。7 B3 ~+ p0 I& _  Z
7 U, p# t# z, s/ {
  愚者难分识与根
. Y1 R+ i, f& K) C; z7 f, U2 l/ x! a( ^6 [3 _4 T
  唯物论者的哲学家认为,我们的观察、思辨、学习、记忆、分析能力,以及感情的反应等,都是神经的作用;也就是认为人之所以有喜、怒、哀、乐,是因为脑神经、中枢神经、末梢神经等的作用,记忆属於脑神经,痛、�Ι΢属於感觉神经。不论生理或心理的现象,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根产生,而不是另有一个识。但是,人死後神经系统都还在,若解剖尸体,可以找出一条条的神经,那是一种肌肉组织。同样有神经组织,为什麽活人有作用,死人无作用?因此,智者发现,除了微细的根,必须尚有识的存在及作用,活时依根生识,死时根存而识离。. Q0 S* p. F: ~7 R, ?

7 l8 b" R6 z* M8 S$ B$ j8 w$ b  识与根有关系,但识不是根,愚者却认根为识,根识不二,根识不分,但是不知何以人死之後,根即失却功能。而且如果识就是根,那麽人死後,根还在,死人有没有感觉呢?9 ~8 `# E' Y6 U! ]0 h7 h4 Z

- q0 N1 h1 o6 F8 O  D" Z& ^  曾经有位太太告诉我,她先生死了,舍不得用火化,要土葬。我问她为什麽?她说:「火烧了好痛。」我说:「人已经死了呀!」她说:「人死後若进入八寒地狱、八热地狱,在地狱中受苦报,冷还是冷,热还是热;把死者送去火化,等於把他送去八热地狱;在生时已经很苦,死後再送去火炼地狱,太可怜了,所以我舍不得把他火葬。」这种把身体和精神分不开的人,是很愚痴。+ {$ p7 m4 N8 L' P* p

: M6 h6 ]- }" N  u1 l  我告诉她:「人死後根败识离,就没有知觉,所以烧了他,他是不会痛的。」这位太太又问:「那烧了他,他知不知道呢?」我说:「他可能知道,他站在旁边看,身体烧掉了,在旁边做个旁观者,实际上他并不会痛。」
1 O! E- m5 K, z0 ?& Q$ ^3 a( @
5 P: r6 _/ p$ `6 j+ f% `, F8 e  也有人说:「报纸上登载某人被水淹死,尸体找不到;後来死者托梦给家人,说他好冷,请家人送衣服给他;家人就问要送去那里?死者说,送到落水的地方就可以收到。第二天。家属就将衣服丢到死者落水的地方,那衣服顺着水流,流到一个地方,就停止不流了;家属请人下去打捞,结果真的找到尸体。有人就说死後尸体在水里,所以会觉得冷,要穿衣服,所以死後身体还是怕冷的。」
) i6 b6 j) K  ~+ }% e' M3 X
1 D; D8 }  B* M# L: P1 }  另外还有人说:「他家的亲属死后土葬,棺木浸水;死者托梦,说住的地方很潮湿、很冷,要搬家。家人就去挖迁,挖开之後,发现棺木里都是水;搬迁後,就不再托梦。」8 m. y3 {) ~( F! b2 P
9 L4 K. Q3 Z: j  l/ Q( F: J
  这些都是把神识和遗体分辨不清的人,都是以为死後身体还有知觉,其实这是死者的执着心,他看见自己的身体泡在水中,就感觉大概会冷吧。事实上,尸体已无知觉,怎麽会冷呢?除了守尸执着,别无其他现由。火葬後由於没有遗体可被执着,就可以好好转生他趣,乃至往生善道,或往生净土去了;否则成为守尸鬼,就十分可怜了。
$ b0 O% O# ^2 t
0 j+ Z4 Q! O$ W2 C  前五识是从五根、六尘相对而产生,识不是根,也不是尘。根尘与识有不同的定义,根是能感受,识是能了别,尘是被根所受、被识了别的境;因为根是物质,所以只能感受,但不能了别。 5 q8 d& N3 K$ L6 i

/ M. C- d0 V* ?! K" D& S' n  根与识的关系极为密切,总说有五点:一是根能发识,二是识必依根,三是根能助识,四是识属於根,五是识犹如根。由於有这五种关系,所以根与识似乎有点类似,使得许多人都无法分清根与识,所以说「愚者难分识与根」,此所谓愚者是指凡夫外道以及二乘人。0 M  q  D+ F2 `9 d9 z, ?7 J

0 x# l$ A1 q6 x( @, O5 {  「根能发识」是说根与境相对,识才能产生。「识必依根」是说如果没有五根,则前五识不能产生。「根能助识」应该很容易了解,不需要再说明。「识属於根」是说前五识依根得名,譬如眼识依眼根得名。「根犹如识」是说如果没有五根,则前五识不能发生作用。一般人以为识好像就是根,但如前所说,死人还有根,但是已经没有识,因此可知根不是识,五根是纯物质的,前五识则是依第六意识而起作用,第六识的所诊则为第七识及第八识。所以识不是根,非常明显。
7 l3 G) ], |) `6 y( ]6 [5 Y, A2 I. u9 U' A4 L' ?: D' p
  依唯识的观点,前五识不能以尘境为亲所缘缘,但须要藉五根为增上缘,以自识所变起的主观条件为亲所缘缘,尘境乃是疏所缘缘。因为五识对尘缘,必须依靠五根为增上缘,又须依自识为基础,所以产生识用时,虽藉根尘相接触,识所缘者,已经不是如实的尘境本身。' ?6 V  g1 n6 `# z+ I, e8 A
: ?# \0 P  W2 ]: j
  唯识所认知的净色根,并非如常人说的五官外形,甚至也非指的神经业,乃是在根尘相接产生识用时而有,当识离时,尘境虽在,净色根已消亡,如果尚馀有根,乃属於浮尘根。
4 ?/ o; v# y! D- G6 d" V4 X- h  p) x. @+ p! ~7 p5 O  G) m, e
  变相观空唯後得
' g" S. ]; G# j$ ~6 V" P2 y( M
  D( g& Y) B6 p1 F3 @8 r$ A  前八句是讲前五识的世间有为法,以下四句是说前五识转识成智的出世间无为法。- f+ \! P6 |" e
& E+ O, Z$ _$ N0 d9 y+ Y
  此句是说,前五识转识成智的变带相分,所观的真如空性,不是根本智,而是後得智。/ \2 ^: }5 \  s* Y2 b. @- _
' ~* H1 g/ M0 E" e' ]) M
  此处的「变」字,有人写作带字,是有转变的意思;「带」就是携带相分和转变相分。欲知八识自相及共相的相涉相依,必先明白八识的作用,古来诸论师间各有看法,而有「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之说。也就是四大论师,各别的主张不同,建立二分、二分、三分、四分之说。4 y- q6 G% T; J' ~

8 L! K6 @' A% j! S; _1 T' ?  1、若依安慧论师之说,仅立一心自体的一分,他以为见分及相分,情有而实无故。
7 n' k  H! g6 U# o# l  2、若依难陀论师之说,建立见相二分,他以为必有依他之实体境相分,能缘见分的心不能生起。
7 |* b  X6 j# Q' b/ n  3、陈那论师之说,除了见相二分,另加自证分,而成三分,他以为见分虽知相分,而见分不能自知见分,如刀不能自斩,为别知见分之用,故安名自证分,即是识的自体分。
' h: }  r* H- w# e% x. y( c( b" p  4、护法论师之说,建立四分,是於见分、相分、自证分之外,再加一证自证分。由於玄奘所传译的《成唯识论》主要是依据护法的观点,所以中国的唯识学派,即以四分说为准则。9 e/ y1 S3 }3 \/ O
: E/ o& h, v* j; R2 y* |( r9 M
  相分:是本识阿赖耶的现行及种子,存於本识内部为种子,现於本识之外为现行,现行即是本识变现的根身及器界,即所谓依正二报。此本识的相分,通於前五识的性境相分及第六意识的三种相分:(1)五俱意识性境相分,(2)散心意识带质境相分,(3)定心意识性境相分。7 I. c1 j3 S6 V( Z

7 S5 |% C  I% C' d5 w* ?. o0 x) ~  见分:本识阿赖耶的见分,即是被第七末那识执以为我的带质境相分,也是第六意识散心带质境的相分。也就是说,第七意识对第八本识所缘的,是第八识的见分,第六意识对第八本识所缘的,或为第八识相分的根身器界,或为第八识的见分,原因是见相二分,乃是自证分的一体而两个面,两个面连成一体,不能离体而独立,所以从外缘其相分,也和他的相分割不开,第七识不缘根身器界及其种子,故仅缘本识的见分。
& v9 U: r/ X; h+ M" k. p$ F: ?. L' Y: S; u" t2 d# `
  自证分:是本识的自体,因为见相二分,若无自证分,便失依怙,不能自存,所以必须知有自证分为本识的主体。* q0 B. i$ e' O7 ^

! u# Z" ~0 y4 e  y1 z  证自证分:自证分仅为见分相分所缘,如何自缘本识,故必须建立证自证分,本识的功能才始完备。
) D: o* M7 F# S" G7 {
; u- Q/ E. _/ f5 t9 o7 i! U  由於前五识是第八本识的相分,故不能亲缘本识的见分;在三性之中,属於遍计所执性,在三能变之中属於第三能变。故当前五识以观真如实性的无我空相之际,也即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之时,无法与本识转成为大圆镜智相同,所以仅有後得智而未得根本智。7 t; ~: U5 ]$ w: p/ f
* r/ W8 ^1 S  j. E8 E
  何谓根本智与後得智?根本智,又名根本无分别智,乃是诸智的根本,契证真如妙理之智,是任运彻照法体,契会真理,又名如理智、实智、真智。《成唯识论》卷十云:「缘真如故,是为无分别」。至於後得智,又名无分别後智,即是在得到无分别智之後所起的慧用。根本智,非能分别,亦非所分别,後得智为所分别及能分别。根本智为如理智,後得智为如量智,佛陀成等正觉是根本智,佛陀成佛後起大慧心救度众生所用者为後得智。真谛译《摄大乘论》卷十二云:「根本智不取镜,以境智无异故,後得智取境,以境有异故;根本智不缘境如闭目,後得智缘境如张目。」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即是後得智,不是根本智,故谓「变相观空唯後得」。. k) m, L* S, ?. a$ i$ t; m

' t& [! M  `4 S1 ^( d( N  所谓三能变:(1)初能变是第八阿赖耶识,为异熟识。(2)第二能变是第七意识,是思量识。(3)第三能变是第六意识,是了别识。是对於唯识能变现万法之谓。乃是唯识变现有漏诸法的能,故与此处转识成智的「变相观空」的变,绝对是迷悟不同的。4 ~+ X' |7 m. F) V' m8 b

) O0 B: H5 b* s* M  果中犹自不诠真
, O2 z, P! ?' ?6 ?/ u, _/ ^9 R, x5 K( Y/ e' x  D9 d8 G' `
  因为前五识是依五根而起的,五识本身是把外境作为它的对象,前五识本身,并不全部都是属於精神的。如果没有五根对五尘的话,就没有前五识。而在成佛之後,如果没有後得智要度众生,成所作智是不存在的,因为成所作智本身是不能够单独成立的。虽然,成所作智能够照着前五尘的样子,实实在在如量观察;而它自己本身是真正和真如一体的、相应的,不是前五识转智的成所作智,而是第八识转识成智的後得智。
3 R8 ]! z5 c; l8 J' T, h# s) Y$ t- O$ n1 O5 s3 f, G# [9 W3 Z- U
  所以到了成佛以後的果位上,只有真正的如理智才是和真如完全一样,难分难解。如果不产生众生的作用,就是真如;如果产生度众生的作用,就不是真如,而是从真如的体所产生的用和相。「真如」的用,在前五识叫做成所作智,在第八识叫做後得智。而真如的相,是前五识转识成智之後所见的五尘世界,不是真如。! x3 ^! y; Y+ S2 X! i) O* E

6 f. i  K; s' @3 K2 T  现在再回过头来探讨,为什麽前五识到了佛果位中还是不能够理解「真如」?因为它自己本身没有这个能力,它不是真如的「体」,没有这个资格,而且它不能够单独存在;如果离开了五根、五尘,前五识就没有作用。
0 V; q/ T) C# T( |$ ~5 b/ ]2 B7 T) \" W! s& D
  「果中」是指在成佛之後的前五识,已经转为成所作智;但虽然是成所作智,它只是真如的相和用,而非「真如」的体,所以它不知道真如是什麽,只知道照着去做。果位上的佛,用他的眼、耳、鼻、舌、身来度众生,但已不叫做前五识,而称为成所作智。因为那些功能,是从第八识的根本智之後,所产生的後智而来的。後得智是真如的相及用,而根本智则真如的体。
% Y$ v+ F" C7 A& B% x& L& i2 c1 l4 O8 h' G  A" L. ^$ M, L
  圆明初发成无漏' L+ B- m4 v6 \8 }
8 P" E7 D% J( n  o
  这一句是说当第八阿赖耶识最初转为大圆镜智之时,前五识也跟着从有漏转变成无漏。前五识变为无漏的时候,是一下子就变,而不是慢慢地变,是突变,非渐变。因为离开第八识转成的根本智,就没有前五识转成的後得智,所以第八识转的时候,前五识也跟着转;好像手掌和手背一样,本身是同一个东西。
3 A* p( l2 j. v/ `; l4 B4 n+ h. ?
  「圆明」是指第八识转成为「大圆镜智」,它是透彻、圆满而光明的;这就叫做无垢识,又叫做清净识,也叫做离垢识,或叫做无漏识,类似的名词很多。+ N4 G( J* w! \* c' z; v, t. m$ J

: P; C* c- z- b8 D  凡夫的前五识是依五相对尘境,一定是有漏的。「有漏」的意思,是指功德不能够圆满,生长的功德会一直漏掉;因为有漏洞,所以永远不会满。如果能够圆满了,从此都不会再漏失,那就是无漏。
, p. K/ k5 V4 m  Y( N& E% K9 ~& S# v: s% f: P" t& o7 @
  因为凡夫是依五根而起,所以是有漏的、有垢的。诸佛是在金刚道後,空去异熟识而成无漏智,便是根本智;再依後得智而使用五根,发挥救度众生的功能,便是无漏的成所作智。
3 C; ?8 K' k+ ~; e2 f
' }: G- C* i  w1 z  三类分身息苦轮
9 k+ r( D1 p9 T1 g  T( {* G& _* K- ?
  「三类分身」所指的是:
: R: J& f: l' v0 J$ H  1、随类应化身,是三乘普被,五趣同沾。( f8 `, \2 i: c3 h- F9 X5 \
  2、丈六紫金身,是为大乘资料位菩萨、二乘人、凡夫示现。
2 x+ J7 K1 m  K( d, R  c  3、千丈卢舍那身,是为大乘四加行位菩萨示现。
2 K2 t9 `& r' w" z5 h# b$ Y3 w+ ~
8 h! T4 k6 C$ t0 O+ n' s" Z3 E. l  第一类的随类应化身,又分成两种:一种是投胎化身,一种是变化身。「变化身」是忽隐忽现,一下子显现给你看,一下子又看不到,可变化为种种身。「投胎化身」,譬如释迦佛也一样的经过入胎、住胎、出胎的过程。随类应化身是为了度五趣中的任何一趣,不一定是现佛身,可能现菩萨身,现二乘人身,也可能现女身、男身,现老人、小孩,甚至现畜生身、饿鬼身、地狱身等。, z" I  i( n* Z* N' v

" }% E. k" U% n/ C; ^# l  第二类的丈六紫金身就如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转轮王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现千百亿化身的丈六紫金身,就是现佛身。
/ ?. L+ k' c7 @" w2 ~4 G3 e
) ~& T- t) z$ ^  第三类的千丈卢舍那身又称为报身,是为了度唯识大乘四加行位的菩萨。唯识法相宗的四加行位,是其修行五位中的第二位,第一资料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於此三十心终了,将入见道位之前,有暖、顶、忍、世第一的四善根,即名四加行位。到了初地的入心位,便是第三通达位,亦即见道位。由初地之住心位起(地地皆有入、住、出的三个心位)到第十地之出心位,皆名第四修道位。第五佛位即是究竟位。唯於资料及加行二位,须由前五识转变的成所作智以三身化度。到了通达位,已非成所作智度化的境界。: \1 i. ~( q% s* H& J
3 A% j& x7 H& f9 B7 }
  「息苦轮」是因五趣众生,流转生死,头出头没,永无了期。诸佛慈悲,他们虽已永脱苦轮,仍以三类分身,在三界五趣中普度众生。三界之中,虽也有苦有乐,由於未脱生死,往往受乐之时,已造受苦之因,或者受乐之後,又要接受苦的煎熬。
: C" O" L6 ]1 L2 [/ X0 g( l$ {0 h2 f7 }* X7 v+ D
 三界五趣众生之中,地狱、饿鬼、畜生三趣,唯苦不乐或多苦少乐,人趣有苦有乐;欲界天享受物乐,色界天住禅定乐,无色界天虽无苦乐受,仍未脱离苦轮的範围,一旦定力退失,还堕於苦境受苦。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第六识颂释义
+ A& E4 X5 a/ i
* b/ u* H1 a$ r5 E6 `  G4 V  第六识是依意根起,故名意识。意根不同於四大所造之前五根,故非色法,乃为心法。小乘以前念的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的第七识为根,前六识均系依根起,六根对六尘起六识,各各皆以其所依之不同的根,而得六个不同的名,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下面所释第六意识的功能,共有三颂十二句。
% q+ T/ q: s, e6 I' Y) I! f  E) l' m: E) r! S* L
  三性三量通三境
; I/ {) R4 D/ U- k8 M+ J+ A  q
( x; u: h9 A2 U) g  此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通於善、恶、无记的三性,通於现量、比量、非量的三量,通於性境、带质境、独影境的三境。 9 M) I4 v7 m( r
! `) ^4 }: G1 F  Y  U
  在解释颂句之前,先介绍第六意识的性质及功能。此第六意识,是遍缘识,能缘一切有为及无为诸法。以其作用很广,故有多种名称,可以分作两大支: + G; F8 E& G- F: F  F

' {0 p/ H" P' E) U2 r6 s) X, U  (一)五俱意识:第六意识与前五识同时生起时,即得此名。若五俱意识可以明白清楚地了知境界时,名为「明了意识」。在明了意识中若与前五识同时俱起,并且同缘五识的境界者,名「五同缘意识」;若仅与前五识中的某一识俱起,则名「不同缘意识」。 # z, {' b+ d2 o* a: d  i) X
% F8 i$ K, z9 i7 `- W; O: G
  (二)不俱意识:第六意识不与前五识同时俱起时,也分两类:其一,若第六意识仅与前五识中的某一个识俱起,且於缘境後相续现行,则名「五後意识」。其二,若第六意识不与前五识的任何一识俱起,而是单独的生起,名为「独头意识」;在此独头意识中,又分有四种:
7 q. T) K  M  G% w1 ]# l: P/ Q6 [  H5 E% x+ v
  1、定中独头意识:与色界、无色界的一切定心俱起者。
& o$ [1 H. w1 T( F  X8 W9 j) L9 s- j% l7 p' \, W0 n
  2、独散意识:单独观起的回忆过去,思考未来,或加比较、计度、分别的意识。 . n6 q) U: N  i. g. ^& Z: |8 z) B0 W

; _% D9 M( v3 H5 E  3、梦中独头意识:是於睡眠之时,现起的分别意识。 * |- k4 o7 y0 z" h3 {0 b* L

% j' \  U4 [& K0 m' p4 K  4、狂乱独头意识:失心疯狂,神智错乱时的意识状态。此又有真乱意及似乱意两类。 . l+ u" L. A9 X3 ?; t3 W
( E0 a6 Q+ g6 A) x$ K/ T& u
  此第六意识,是借五缘发生:境、恶作、不共依的第七识、共依的第八识、亲因缘的种子。此识遍与五十一个心所相通,故具善、恶、无记的三性。唯在熟睡、闷绝、无想定、无想天、灭尽定等五位,此识即间断而暂时不起。 " f, T# z1 B/ v8 Q) g

( T8 O* e. D$ j* t' N8 q  此第六意识通於三量者,例如与前五识俱起,或定中所起,即是现量;不与前五识俱起的意,为分别、计度、寻思,即为比量;若为梦中独头或无根的猜测疑虑,则为非量。 ; B) l& |, v1 p
" o5 w. W7 _( Y9 ^8 D; U
  此识通於三境者,例如现量取境,即是性境;比量、非量所取之境,即为带质境及独影境,例如随前五识计度瓶或衣等,为带质境,泛忆瓶及衣等之过去相或未来相,即为独影境。 & A0 |& u% A0 @% h) z+ U+ ^# d, k
3 Z+ V0 B& }" u% P( K5 h! d% O& s6 X
  三境中的性境,又分为两种:(1)胜义性境,就是佛及开悟的圣人,所体现的境界,那是即相而离相的,即我而离我执的。(2)世俗性境,是与前五识俱起时所见的,以及定中所起的现量境。
! a$ r4 l" N6 I  A: S( m
1 i% _- \: A7 P) t) ]: y$ _1 x  带质境也分为两类:(1)真带质,是以心缘心,譬如第七识缘第八识;因为第八识是业种所藏,它是实实在在的。「以心」的「心」是第七识,「缘心」的「心」是第八识;这与外在的境没有关系,这是内在的作用,所以是真的。(2)似带质,是以心缘色,例如散心独头意识是比量,其中带有前五识所缘境的印象,加上第六识所产生的种种想像,虽有前五识现量的质,可是透过第六识,就可能有加油添醋的成份了。
: }! k+ _7 G1 t
! D& f8 T- b, [2 D  独影境不是随境而生,是独立生起的影像,亦分有两类:(1)有质独影境,如水中的月。(2)无质独影,如兔子的角。 ; u7 z, ?# H( T! `9 x

; F5 Y% s) B  [+ f3 ^  三界轮时易可知
( u  z8 g) A( V! {6 `8 A
( M& l/ k" N$ [/ F! W7 q  这句颂文是说,有情众生轮转於三界九地,皆有第六意识,很明显也很容易知道此识的存在。第七和第八识虽然也遍通三界九地,可是非常微细而不容易被知道。 5 k8 A; i- G( q% s, |

7 B4 A% m0 e( D6 @# F1 n& p1 b  第六识在三界九地中,下到地狱,上至非想非非想处天,都有它的存在。故不像前五识,到第二地初禅天为止,最多只有眼、耳、身的三个识,再往上去便没有前五识了。 # p  [. ^5 e) B& m5 k
( u7 I( r6 i. X# p' ?
  相应心所五十一
1 q* X- [) d) @9 k
: X- E6 q* C( p) e5 y! |9 r  这句颂文是说,全部的心所有五十一个,与第六识个个相应。在三界的活动里,八个识之中表现力最强的就是第六识。由於第六识强烈运作的功能,产生了在三界中流转生死的结果。它很可恶,但也很可爱。造种种恶业是由它出头,造种种善业也是由它出面,堕落以它为祸首,修行也是它的功劳。它可以使我们浮沉於生死,也可以使我们出离生死。所以五十一个心所,无一不与第六意识相通。
" Q8 v5 ^$ s- Q5 C# n7 k, B) }
4 k% O3 r; e9 v2 T% q7 E! M8 ~  第六意识与全部心所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至少有四点: , l2 U0 [) @% d5 o, |8 E5 E6 S2 a

4 v3 I1 Y8 t) ^( \- }2 p* t  1、它与心所同时而起。
( H3 n- ^; ~! ~, M9 ?
6 Z2 C3 M1 W" T9 r. B. O  2、它与心所同一所依根。 + n  M" a7 e+ `) F* A8 i$ Y

! t1 R$ o- x' h; W! y  3、它与心所同一所缘境。 : A+ F4 Z  c( b0 P! P% }

, v& {' Z- X) f4 h3 E' e  4、它与心所的三量行相俱同。 7 s0 O, e$ k) D1 X  U% ^+ J/ G6 D
+ Z8 z  [/ U- `
  善恶临时别配之 ! z* ~- p, q6 f

# x/ V( E8 M" m/ D  这句颂文是说,五十一个心所不是同时俱起,而是临时临缘各别与之相应生起;随善意识时即有善心所与之俱起,随烦恼意识时,即有不善心所与之俱起,故谓「善恶临时别配之」。
6 \# }4 ?/ p& V0 i& C8 f9 ?0 x9 ^9 R9 l$ P. q6 t0 I
  善恶心所相互违背,故不能同时生起,否则第六意识就不能分别善恶之境了。不过,除了烦恼及不善两者不能并起之外,其馀的遍行、别境、不定三者,皆可并起。然而同类的善心所十一个,可同时俱起,体俱随顺故。 - B4 M  S% R' r* ^- X
" F( _. v- A" Q. L: a) i
  烦恼法中,有可俱起,有不俱起。无明、大随烦恼,与一切烦恼俱起;贪、�Ξ΋、痴、小随烦恼,则不俱起,以行相违故;非计量境,慢不生起;中随烦恼,遍不善心,不遍染心。故诸烦恼非一切俱。
+ Z5 v& g0 g8 p5 \0 F2 G7 U! b2 ^
( S( J5 m' ~7 M% G  总之,善与不善,不可能同时俱起,其馀同类不相违者之间,或有或不有同时俱起。
4 a+ g. _- \5 h7 A4 r# P! l6 |( s) Z2 `3 ?8 p$ E% i2 [5 X
  性界受三恒转易 : [; W3 P" R- q6 o( L

: T- k# ]6 J+ V. e  第六意识不是一类相续,而是经常转变生起的,故谓「恒转易」。例如善时忽生一恶念,恶时也可能忽起一善念;喜时可能忽生一忧念,忧时也可能忽起一喜念等,正如俗谓「喜怒无常」,思想、念头经常与不同性质类别的心品离合无常。
3 d+ b& G+ B* c, D6 I' }+ \( \* n; y! A, u" B& ^8 b
  此句颂文的「性、界、受」,是指第六意识通於善、恶、无记的三性;通於欲、色、无色的三界;通於苦、乐、舍的三受,加上忧及喜,而为五受。 $ O/ K1 e2 P1 R5 P: y8 q4 g
% v5 U9 x% p  z8 O, U: j. _
  「恒转易」的意思,不仅是第六识心猿意马,经常变动其相应的心品,也由於第六意识制造出种种业因,成为第八识的种子,然後接受不同状况及趣别的果报,在三界五趣中,经常流转变动不已。
" h% O* n6 H$ R: F2 \
0 y9 W, P0 w# u! c+ @2 q# w2 V  ~1 C  三性及三界在前面已解释过了。至於五受,是什麽意思呢?
, i) E9 _4 I( `& ^# R( K$ \6 I) U% l! f9 p; p
  五受是指苦、乐、忧、喜、舍,前五识只有苦、乐、舍三种受,第六意识则有五受。因为喜和忧是一种思虑功能,非前五识所有。受了苦以後会担忧,受了乐以後会有喜悦,乃是第六意识的作用,非前五识所能及。前五识的三受是根身受,第六意识的五受是心意受。
: ^! M# T# T2 P  `: ^- L
% s% W' _1 c1 e* _* Q) m* B  根随信等总相连 0 h$ @4 H9 T- ?  H' S: I

) H' ~5 X) Z* @4 A  这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总是与根、随、信等心所,以及与遍行、别境、不定内外相连在一起。
7 T% Y. S& v; N" Z+ p
( A; T& F1 o8 o5 A3 c$ K% ~0 ]  「根」是贪、瞋、痴、慢、疑、恶见的六个根本烦恼。「随」是二十个随烦恼。「信」是善法之一,「信等」的意思是包括十一种善法,还有包括遍行五个、别境五个、不定四个等。 & a2 ~7 P" f; j7 z5 H; V+ l7 N5 E( W

4 p4 e( m9 ?8 ~) b0 x( I  动身发语独为最
* W& }; N4 ^0 n1 q% `" Y/ `) P& v, X  H
  这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在发动身业及语业的功能方面,於八个识之中是独一无二最最有力的。通常所谓造业,都说是身、语、意的三业,详细一点说,是身三业、语四业、意三业,合称十业;作恶称为十恶业,行善称为十善业。十业之中,形之於外的是身业及语业,动之於内的是意业,所谓意业,便是第六意识的功能。因此也可以说,人的作威作福、吃苦受难,或者广修诸善,上天堂、下地狱,乃至希圣希贤、作祖成佛,所有一切行为,都是由於第六意识的「动身发语」而来。
' R! N0 {) {5 |: h' Y
! ?/ J- h  D8 _; Y! D  三业内外相应,才能成为造业的事实,与第六意识相应的「思」是业的自体。所谓「思」者,是遍行心所,以造作为性,趋役自心,於善、不善、无记诸事,加行为业,是故此「思」心所,为业的自性。业虽即是思,思亦必有所依的心王,第六意识便为「思」之所依,而来发动身业及语业。 ' F  V" }% f5 k5 f8 x1 H
! e2 n/ _3 i7 `$ m) ]! x1 g
  第六意识,具有了别、审虑、决定、谋断的功能: 1 c! v' k" k2 u1 v5 G8 d
2 x) r, O8 _' U( B
  1、诸有情以六种识与外境界相接,即有「了别之思」生起。心知於己有益或有损,有利者立即以语反应,或用身手接取;有损者立即以语抗拒,或用身手逃避。 , F) u* _8 v/ Y  Y
" p* x. e3 V) L/ i
  2、若遇繁复重大的境界当前时,第六意识必於此当前的境界,生起「审虑之思」,衡量其利害、轻重、得失、善恶、是非,以及采取何种必要行动的次第先後。 $ i! t' A4 B8 u% ~" @+ M1 J
9 p7 c. [8 s7 D7 ~" b* W( x+ Z- M
  3、审虑之後,乃起「决定之思」,下定决心,采取一定的身业及语业来完成其行动,以因应处理当前境界的状况。 ! t, _3 \0 o8 k% [7 e8 x
8 O5 Y9 k( Y) r( y. ~7 n  y
  4、第六意识所起的「谋断之思」,即是意业对於某一境界的完成。 , \; Y6 f* I/ X- p/ u/ R9 w  N
# d6 o0 g) W8 P  {( A* G3 s
  由於意业是身语二业的根本,所以一切诸业,无一不是依此第六意识为根本,造业亦必依第六意识。遍行心所虽遍於八个识,却唯独第六意识造业,因为第八识的功用在於执持种子,第七识的功用在於执第八识的见分为我,故虽同助第六识的业力,自识却不造业。前五识,了别外境,对於发动身语二业确有胜用,但亦仅为第六识的资助,不能直接发动身语。直接发动身语二业,唯有第六意识,是故颂文要说「独为最」了。
+ t' ]; Q, [# J5 I  ~% N( i+ I! F
  引满能招业力牵
) J) G0 t% a7 D$ u/ ^6 [2 B+ A- B4 f# a' _- P8 N( x9 N
  这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造了引业及满业,便能以此业力,而将自己的八识牵往三界五趣,随业受报。 $ q. T5 G: M$ l0 Z3 L

. G' o& ], [! ~/ B  从造业受报的结果而言,业力分为两类: . M* W2 r% J+ M7 b9 T

6 w5 o( C1 e) q( S8 d1 C  1、引业:能招引五趣之总报。例如所造的杀业重者,多分能引地狱报;盗业重者,多分能引饿鬼报;淫业重者,多分能引畜生报;十善业能引人天报;世间定业能引色界及无色界报。众生造同类业受同趣报及同类报,称为「共业」所引。 / p" D1 l$ _7 h- R+ ?4 ]

' ^0 ^1 I4 z& ~! |  2、满业:能招引五趣的别报。例如同生人中,各人的根身俱有缺,有健康有多病,命根也各有夭寿的差异,资产财物亦有贫富不等,社会地位亦有贵贱之殊。同生天中,随着各人所造的「别业」不同,以致福报亦有优有劣;同生地狱、饿鬼、畜生中,受苦的程度,亦有轻有重,受苦的期间亦有长有短。
5 F( F6 d1 Q# E  a5 U. P/ R, Y; n" i# J" G% J/ L7 \0 x, I
  一切众生既是造引业受总报,造满业受别报,可知引业为生,满业为辅,引业的力量强於满业。 , u7 S3 K, a, ~( A& n; j

/ w' W0 u" @7 [  [# `3 Y  颂文的「能招」是招引接受总别二报,「业力牵」是说众生之所以生死相续、流转五趣,都是由於第六意识所造引满二业力所牵引。
3 u2 R7 b. ^! \% `  T! M- j; v- D* t" L* w: T2 B6 j
  另外以造业的轻重程度而言,又有「定业」及「不定业」之别。 3 F. ?* }2 E; h, \, ?% ^3 @

" P+ Q- ~4 S' B  1、定业:造作重大恶业,是必定会受特定的苦报之因;造作重大的善业,是必定会感受欲乐福报之因。受报的时机又分为三种:(1)造因的当世所感果报,称为华报,其业名为顺现受业;(2)隔世转生特定的某趣,称为果报,其业名为顺生受业;(3)报尽再次转生,仍受余果,称为余报,其业名为顺後受业。其中招引果报的定业是引业,招引华报及余报的定业,则为满业。
, _+ D; ~. k  C3 Y$ t+ d
4 z  N) R, ?" C9 L' L; N1 d  T' m8 [9 |  2、不定业:不论恶业、善业均有不定之业,由於业力微弱,故不必感受果报,应属於满业。其业名为顺不定受业。 3 y# ^! j  |8 q* M; T  h' Z' p  g& J
) Z' K* O- f$ [8 j! W
  业的分类法,除了依据感果的分类,名为引满二业、定不定二业、共别二业。若依成立分类,意业为故思业,身语二业为不思故业;若依价值分类,则有善、恶、无记三业;若依性质分类,则有福业、非福业、不动业。
# S4 B( G: D8 M+ H: z! I5 q) n* n% a7 M
  发起初心欢喜地
: l3 l1 }7 Y, |& j6 a2 \! c6 @6 i+ }: I4 F- J+ s
  上面两颂是说明第六意识在三界之中轮转五趣时所扮演的角色,这一颂则是说明第六意识进入通达(见道)位之後所担负的任务。 8 t6 J- q0 |8 h$ P1 |& _

7 y+ ]9 t. b2 M9 l  此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於入第一欢喜地时,初得转依,故云「发起初心」。但其所转的妙观察智,尚未圆满。依据唯识学派所讲的果位,共分五个层次,即是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第一欢喜地,亦即极喜地,这是四加行第四的世第一位之次一刹那,即入十地中的初地入心位。十地菩萨的每一地,均有入、住、出的三个位置,入位的时间极短,初地的入心位,名为初心,是初入圣位的菩萨所证,即是通达位。 1 O+ [& K3 C0 x2 e) k
% r+ {, N3 \7 N" ]! z
  欢喜地在修行菩萨道的过程中,位置极其重要,这是超凡入圣的关键,由凡夫到成佛,所须的时间通常称为「三只百劫」,那是说在外凡位的非佛教徒,无法计算其所须时间,信心未坚固的佛教徒,忽进忽退,忽信忽不信,也无从预计其时间,到十信满位,才开始进入内凡位,亦有圣典说至十信位满需要十劫。 5 s1 u. D5 ^: k
7 }* E; V, p, P
  然据唯识学派之说,二乘声闻必经(极速)三生、(极迟)六十劫,由外凡、内凡而入无馀涅盘,缘觉必经(极速)四生、(极迟)百劫而入无馀涅盘。从菩萨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满,包括资粮及加行二位,是第一阿僧只劫满,名为菩萨的方便道。由最初的极喜地开始,进入通达位,名为见道位,也就是亲证真如法身,故已入圣道位的初阶。从初地的住心位起,直至第十法云地,都是修道位,唯识名为修习位。由初地极喜地至七地远行地,所经时间是第二阿僧只劫;由第八不动地至第十法云地满,是第三阿僧只劫。
2 n$ h1 u1 h0 |4 z% J
/ ?. o6 |6 ~: {: |, t  说起修行的性质,《俱舍论》有三种顺分: ( X# k6 t$ t! x2 B1 ]0 ]
! _& M$ ^( ^' ]2 I' S
  1、顺福分:外凡位中的外道凡夫,对佛法尚未生起决定信者,也有一分众生已闻佛法而修行尚未坚固者,为求感得世间有漏爱乐福报,故修五戒十善等法。
& k9 T2 z9 `+ k9 Q) U1 c+ |% \: p& K, I0 S8 n/ k
  2、顺解脱分:修佛法已深植信心,则声闻外凡位修顺解脱分,若於听闻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盘有德之理,悲戚堕泪,当知其人已植顺解脱分之善根。 3 B5 _" \+ r) h9 R& H
* T- i7 {- j! q
  3、顺抉择分:声闻内凡位修顺抉择分,见四谛理的无漏胜慧,此为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之功德,能顺益其见道之一分胜慧,乃为抉择智,故名顺抉择分。
' X8 y1 @) p5 ~* d5 W4 q, ~
& ^: w# Q% ]: P  至大乘唯识学派,同样亦说三种顺分: ( k) Q3 ?  |, z4 u/ K  m+ N' w
; f0 x7 F3 P8 B
  1、初信之前的凡夫外道,重於修顺福分。 4 a4 t1 {) }' G, U0 r! [( m
: Y* G+ p( H5 j
  2、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的菩萨,修顺解脱分。
+ H* D1 A$ p! O& X
9 }6 M. w- v' B, X+ m  3、第十回向位的四善根亦即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位,修顺抉择分。到了通达位的初地住心位以上,即是修习圣道的修习位;佛果位是无学道的究竟位。现将十地修道位的所修法及所断障,简列如下: 3 S  x" j7 ~2 {+ b0 U$ p% q3 T

: Z' ]6 n# w, }7 ~' Y# n  g  极喜地:修布施,断异生性障。 # @& A4 s, N7 P: V; I) @

- |0 }# R0 ]0 h& p- q+ W  离垢地:修持戒,断邪行障。 . R6 g$ R. N: e# r, H0 {2 Y

% k3 l( X3 {) v5 W% `: X- G  发光地:修忍辱,断暗钝障。 ( f  H9 q5 f& w* z7 c5 B2 d
' `6 Y' m1 [1 B( C
  焰慧地:修精进,断微细烦恼现行障。
8 T. O2 d4 T0 O+ g- r6 S. N+ J' g# G: i3 @6 i* m5 D# l! k/ d
  极难胜地:修静虑,断於下乘般涅盘障。
& r) w4 [# Y5 f
) m- p) e- U' t7 x6 Q  现前地:修般若,断粗相现行障。
, \! E3 m" n; Q3 {4 i* m
+ w) v( n5 Q) I& |9 |; c- t7 ]  远行地:修方便善巧,断细相现行障。
* l: ~+ b0 o$ v+ I5 y+ s
! ~7 B3 y+ ^. X  不动地:修愿,断无相中作加行障。
" P0 u3 E2 v5 v1 }; y" ]
8 r  X, b; T6 O% ?1 b9 n( X  善慧地:修力,断利他中不欲行障。
5 |" c" k- s, q/ A% l2 w" P  A5 r% Y! g
  法云地:修智,断於诸法中未得自在障。 9 K, s% b0 i* \; m& z" g
9 f& [" a) R1 F
  大乘佛法一般均以修习六波罗蜜为重点,以上十地所修的前六项,即是六波罗蜜,又加四项,共称十波罗蜜,地地均有一项波罗蜜的殊胜法门。 : V, c# {" [" N& q

, a5 t: `5 f. U9 \$ u3 ]1 u9 m/ E. R  第六意识初得转依,即在进入第一欢喜地,亦名极喜地。此所谓转,亦名二转依,即是第八阿赖耶识之中,既藏烦恼障及所知障的种子,也藏无漏之实性,所以在修行过程中,第八识的二障种子乃为所转舍之法,第八识藏着的菩提与涅盘乃为所转得之法,第八识是被转舍及转得所依,故名为二转依。
% V% ]6 g& _2 Q" ^' q- Z# ^0 g; Q5 q) D  R2 ^
  若从转依所得的果位而言,又可分为六种: 8 n$ S9 a  I* z/ U( K8 ^
! Q5 F9 [3 @( X' C
  1、损力益能转:三贤的资粮位及四善根的加行位。此位未断二障种子,未证真如,原非转依,但依胜解及惭愧二力,能损本识中染种之势力,利益本识内净种之功德,故得转依之名。
9 x4 x8 k" ?2 _  f$ g' {9 ^' x5 x8 y$ e" C: s
  2、通达转:通达位的转依。由此位已去,为断恶证理,则系真实之转依,但为分证。第六意识初得转依,即在此位。   h4 b2 ]% d1 T+ k1 A$ C

, L8 Q  I9 B' F! i7 D' x# @* ^' O  3、修习转:修道位之转依。 ( M- A, u/ x/ r8 |0 K* T

% m  y% F4 @9 N' s$ e9 b  4、圆满转:妙觉位之转依。
' V8 T  |9 X! v. i2 j
* L% N; Y: g0 s2 I  5、下劣转:二乘人所得的生空涅盘。 0 Q6 t# v# C* e& t5 @
1 j* a+ _$ f# B* M
  6、广大转:大乘菩萨所得的生法二空之菩提涅盘。
* [! Y# @, q; i; q; @
& U2 N. J4 s: t" o1 `  地前的加行位,虽亦能正观察诸法,然系有漏,不离於相,未得实证真实之义,故不名为妙观察智。到了入初地时,无漏的根本智及後得智生起,真相见道,方为妙观察智。此智必与无漏的第六意识及遍行心所等相应而起,故其总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心品。 1 E- x# I. B& `4 u0 o% D- Z3 D1 j

+ B8 k2 K  L7 }$ \: o  俱生犹自现缠眠
4 b% u; U, t& w) J  T
" E* k: I3 a# d6 F' y4 a  这句颂文是说,到初地极喜地时,第六意识的俱生烦恼障及俱生所知障,尚会自动现前。此俱生二障的种子,眠伏於第八藏识,能缠缚有情众生,故谓「俱生犹自现缠眠」。 , K, i" V' a6 ?' @

+ Z5 v4 m) C1 B9 I2 B; b  唯识学派对於惑障的烦恼,称为二障,一名烦恼障,二名所知障。能障涅盘者,为烦恼障,能障菩提者,名所知障。 7 s5 W8 f  \, f8 G4 ~

) z9 y. d/ q& r2 |  烦恼障:是以遍计所执性的实我萨迦耶(身)见为上首,一百二十八个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扰恼众生身心。所谓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是指:六个根本烦恼,加上将邪见分为五个,共为十个;各与苦集灭道的四谛配合,成为四十个;乘以三界,成为一百二十个;上界的四禅四空处无�Ξ΋,灭去八个,剩下一百十二个,是为见所断惑;加上修所断惑十六个,共为一百二十八个。修所断惑十六个,是指欲界六个,即无明、爱、恚、慢、身见、边见,上二界各五个,即是欲界六个之中除去恚。 & n' J! h! p7 J

+ D/ L5 t& f) R  所知障:是以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障所知境。
2 g- q0 r/ ]% X, a- ^+ C
9 b) I$ s3 A- m  烦恼障及所知障,又各有分别起及俱生起两类。分别起的烦恼障及所知障的种子,见道位的初地入心即断;俱生起的烦恼所知二障种子,微细难断,要待於十地中修胜空观,方得断灭。此第六意识,虽於见道的通达位,初得转依,然当出观位时,有漏识复生起,未能无间断地一味相续,以致俱生二障犹然现起缠眠的作用。 + y9 h9 E& Q: p) U8 M

% o( x( R- o1 u* V  J1 f  烦恼障是由我执生,即是贪、�Ξ΋、痴等烦恼。所知障亦名智障,是由贪、�Ξ΋、痴等诸惑,障碍所知之境,而使不现,乃由法执而生。
! l5 X, }" H! E1 t" `
2 Z9 m2 z0 w! g9 G: E" }! i  一切诸惑,不出分别起及俱生起。若由邪师、XX、邪思惟之三缘而起的诸惑,称为分别起。依无始以来之熏习力,与身俱生,自然而起之诸惑,称为俱生起。因此,分别起的诸惑易断,至见道位前即可断灭;俱生起的诸惑难断,须至修道位中分分断灭。第六意识至初地入心位,分别二障已断,尚馀俱生二障种子,故谓「俱生犹自现缠眠」。
! g$ D: j3 J( h9 O6 g, x! e5 F0 P2 ~5 A9 ^* g) o- a3 H
  远行地後纯无漏 6 i* W5 Y! V! T8 ~
5 n8 W! T. H+ O0 k+ u! y+ l+ z
  此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要到十地中第七远行地以後,才能转为纯净的无漏智,名为妙观察智。
3 u, X9 B; N7 z7 N* e2 J" t8 \/ ?. b4 ?: V
  为什麽将第七地名为「远行」?是远离三界之意,因在前七地中,尚寄三乘行位,所以《法华经》中有云,三乘同出三界火宅,游过三百由旬,至八、九、十地,乃至佛地宝城。在三乘之中,出过世间二乘,唯一佛乘,名为远行。到此地时,已能长时无间,住无相住,有功用,非任运起,故以第七地名为无相有功用住。
- m$ ~' {$ L. J) X8 K. u5 V6 w! ~7 a- r0 X  q8 H5 Z
  到了第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不被烦恼所动,故名不动地,又名无相无功用住,纯无漏道,任运而起,三界烦恼永不现行。   ~) l6 v5 Y3 J0 Z+ {2 R( T2 J- s$ J

+ r% x9 U1 J+ V3 V9 }  观察圆明照大千 . q1 \7 ~, m! A- u, h
' k& c3 M$ z1 j' w, i: |5 m
  这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到了第八地时,已经转为纯净无漏的妙观察智,圆满成就,光洁、圆满、明朗,能够彻照三千大千世界,广度无量众生。
3 h8 X5 s" a$ e! _$ {- }& J3 j2 a
8 Q2 Q- P( X8 e6 ^( X1 V+ m  「大千」世界,是一佛所化的世界範围。第八地以上的菩萨,即可显现佛身而为众生说法,所以转第六意识而为妙观察智之後,即可显如来身相,普化一个大千世界。 ; Q% |! V7 v+ g4 z" {! T7 j0 Q8 S
5 d6 ^" O% R" _
  大千世界的範围有多大?一千个日月系统的世界範围,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成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成为一个大千世界。因为有三次的千倍,故称一个大千世界为「三千大千世界」。若有另外一尊化佛,则是另外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 G6 C/ U$ [, j0 C

# [' g% ]$ M1 y- [  ^- x$ C6 T/ V  在我们这一个小世界里所见到的,只有一尊佛,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出世,我们见到的就只有�Υ΂这一尊佛。释迦牟尼佛的确是在一个日月系统的小世界上度众生,可是释迦牟尼佛有千百亿化身,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共有九十亿个小世界,释迦佛可以同时化身千个、百个,乃至百亿个,到处去度众生。因为能到第八地菩萨以上,就有四无碍智,大神通力,所以说是「观察圆明照大千」。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识颂释义 0 \& g2 f: a; O9 {4 w. O) s7 X
; t' `  }/ c; o5 m8 A, J
  以上已释第六意识,此下续释第七末那(意)识颂,共有三颂十二句。
) |! R4 C5 y, Z4 p7 x
3 {( I4 A7 t* Z9 j  此第七末那识,在三能变中,是第二思量能变。它自无始以来,恒与第八阿赖耶识俱起相续,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本质,另缘其自识的相分,妄执实我之法。有情众生由於此识,自无始以来,无法离迷转悟,流转生死苦海,无法脱离。此识既为第八识所依,亦为第六意识所依,故名意根。
0 c* c- H2 t" p3 L/ ^" p  W# {$ D+ k9 |
  以下解释颂文,说明第七识所缘境及其识性为何。 # G3 O* _7 u" {) z' g; C$ q1 r

3 ?3 Q4 p! r# H- w  带质有覆通情本
1 i- z' j0 ^5 o% I% B2 P6 z, q1 `" f9 e' _; B) ?
  这句颂文是说,第七识所缘是三境中的带质境,在三性中是有覆无记性,依本质而生,故通於本,由情起故,又通於情。 9 x* m: y$ }, r# T4 z, U8 [
5 Z9 u5 t4 {. L' j* S& j
  第七识以缘第八识见分,执为实我之法,於所缘境,别起错误行解,故名带质;以心缘心,仗质而生,故系真带质。前六识则为以心缘色,故为似带质。由於此第七识不能造业,故为无记性,又以不正分别而覆真故,名为有覆;此识虽无善恶,而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故名有覆。 9 x3 a) ]4 B' q1 m* y) D( H

# h1 E! j( o3 T4 j# |  随缘执我量为非 0 `( o+ L5 k/ J, |
0 @  q( ~% l  W' N
  此句颂文是说,第七识於随其所缘境的第八识见分,执为真实之法,其实那是错误的行解,所以在三种识量之中,第七识属於非量。 6 \3 K9 F9 s/ k- e8 s! l7 e

- d3 u4 H# d& @+ o  此中的「缘」,是所缘缘。前文已介绍过,缘有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四种。此处的所缘缘,具足亲疏二种:(1)第七识的亲所缘缘是其自识的相分。(2)第七识的疏所缘缘是第八识的见分。第七识的此二种所缘缘,均系依他起性,无常无主,如幻如化,非实是我。但由於第八识的见分,恒常相续,性不变易,执持根身,变生器界,为报主故,第七识便谬以此第八识的见分,是常是一,故执着为我。
- c5 q, {/ f. g( z, M( c4 c9 {0 h7 E. g2 p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 T$ @; X. @# @! {3 P' D8 D' m) u# q1 m; A. Z. d) E" e$ M2 {; X& A
  这两句颂文是说,跟第七识经常相随的心所,有八大随烦恼、五遍行、别境中的慧,以及根本烦恼中的我贪、我痴、我见、我慢,一共十八个心所。因为八大随烦恼是遍染心所,遍行心所是遍於八识的,别境的慧心所是能计度的,所以第七识都有跟它们相应的;又由於第七识执第八识见分为我的缘故,所以也跟我见相应,於我起恃,故有我慢,於我染着,故有我贪,这些根本便是由於无明不觉真实境故,即有我痴。
- l) g# J% X, G( r* y% ]& T
3 [2 l8 q. I3 D8 y; m& j2 y6 C  至於其馀心所,因为第七识非不善,故无中二,不造恶业故无十小;但缘现境,故无欲、胜解、念、定;由於有我见,便不生我疑;由於爱我,故不起�Ξ΋;信等十一个善心所,性唯是善,而第七识是染法,故不相应;此识不造业,任运缘境,故无悔眠;此识不缘寻伺。三性之中属有覆无记。
/ t* T0 s) H+ d+ |
7 ~" M/ E' @" I# o# w  恒审思量我相随 ' F) ~6 q7 B' S
6 ~- f& R( A# {6 M' D8 p( G6 l
  这句颂文是说,第七识是恒审的思量识,执第八识见分为我相,是经常跟随着的。
! l$ V% B9 d4 b$ l4 J8 K# D6 V- y, A2 T. d
  第七识与其它识相比较,其思量的作用最为殊胜,所以其它诸识,於恒、审两种意义,或得其一,或者全缺,唯第七识具足二义。第八识恒而无审,不执我而无间断故;第六识审而不恒,执我而有间断故;前五识恒审全缺,不执我而有间断故。
6 b" k* H& ~' |; F% `" Z; w& X! f. G6 |& P; X2 A) }" M4 X
  有情日夜镇昏迷 , z6 Z1 b/ Z& j$ ^8 `

: U0 L) r# D& s0 y7 p2 i8 J$ i. o  这句颂文是说,由於第七识恒审思量,总是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为实我,便使得一切有情众生因拥有第七识,而永远日夜昏迷於生死界中,不得觉悟。由於被我执遮覆了的有情众生,日夜都在昏迷中,虽有日夜,也等於处於漫漫的暗黑长夜。
8 A- C9 I( F9 {4 w
4 u3 \# A3 {( r  `) e: b9 C  在无想天的众生,虽没有第六意识的我执,却仍有第七识执我,因此不同於灭尽定,不是圣者,仍属凡夫。
) D% L2 `) E$ J% e* Z. j9 v% H0 G. w" F: K
  在欲界的人趣,纵然由前六识修习十善及布施等行,却因第七识仍具四惑,执我相故,令所修行功德,成於有漏,於真实义,不达究竟,所以说是日夜都在昏迷之中。
3 V4 N/ c+ h: G0 q; Q) z& \
' p! {  B& R3 V5 x5 r  四惑八大相应起
) b/ [& a( G% t3 F- U% M# }# ~, G5 _( ^# e! G. h  j/ ]! [+ f# j
  这句颂文是说,第七识常与四惑、八大的烦恼心所相应生起。
. o' T# P- p: M- Z8 z# E1 k2 O% h8 _* ]! ^. P, c, k5 ?
  有情众生之所以会日夜在迷中的原因,就是由於四惑、八大相应而起的关系。四惑亦名四烦恼,就是:我贪即我爱、我痴即无明、我见即我执、我慢即倨傲;八大就是八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昏沈、掉举、散乱、放逸、失念、不正知。因为有我执,所以四惑和八大烦恼就相应而生起。 ( `2 Q% Z# Y' E1 u7 s5 q, m

+ }: M5 y/ o' ~4 e2 {- ?  六转呼为染净依 * J# l+ [. q" L$ Z2 n; s. H/ x# b; z

  Y0 y6 w) o- [4 r  这句颂文是说,前六识把第七识叫作染净依。
# Q7 k, t- T6 {0 o1 Q+ L3 s3 t% @) c: ~8 a3 E7 e
  依据《成唯识论》所说,八个识中,第八阿赖耶识为本识,其它七个识,均名为转识,总称为七转识,是依本识转生之末识,名为转识。若就「转识成智」的意义而言,八个识转成四个智,是转迷为悟、转妄为真。七转识是依第八种子识,转生前七识,是由妄转妄,由本转末,其意义与转识成智却相反。 6 v2 K% K* U( Y* ^8 V3 }8 i  E
2 a/ A2 G$ M/ E: [0 A, \6 r& W
  至於为何前六识叫第七识为染净依呢?由於第七识执我所以是染法,前六识纵然修行善法,犹成有漏之行;第七识清净而成无漏之後,六识方得成为无漏。
8 w8 v& B& f) h# H5 f1 f) u, K/ l+ g3 @, q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4 ?/ Z* N4 D: B( z7 |0 C& ?" v4 ?; L4 ]  ^9 r
  这句颂文是说,第七识也是到了初地的入心位,就生起转变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的功能。唯识家说的「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也就是指第六、第七两识,在初地入心位便发起转识成智的道相,第五及第八识要到佛果位,无漏智方得圆满。到了第八地时,第七识的我执,才会摧断灭除,永不再起。 ) c( ?3 A0 _2 J+ J# _5 \5 c

( ]; f% W' Y2 o# g7 ?3 p  十地菩萨,地地皆具入、住、出的三个心位,第六意识是在初地入心位,初得转依,名为通达位及见道位;第七末那识,亦与第六意识相同,也在第一极喜地的入心位,初得转依。这是由於第七识没有闻思加行之功用,故不能自成无漏,要仗第六识修加行之後,於见道位破分别烦恼障及分别所知障,得二种真空观,使彼我法二执不起现行,由此第七末那识与第六意识,同发无漏净识,而得平等性智。 : g9 x# l% o& X- {
+ [$ n2 \# q! D3 i& U& P+ B
  不过,第七识虽於初地入心位,已初得转依,并不等於从此一切皆成无漏,一定要到第八无功用地,有漏的我执,方会一断永断;原因是初地入心位之後,正在观位中时,虽已得无漏,出观位时,智不相续,有漏复生,必须到了第八地才能无漏智相续,我执永断。 6 U/ k$ L; V' n5 b2 H& U+ I9 e, d

! i0 V! V& I- }$ p8 k2 \; G  此乃由於俱生烦恼障及俱生所知障,须於初地住心位之後,地地渐除,直到第八地时,俱生我执彻底断除,而其俱生所知障的法执,犹可现行,直到等觉位的後心,二执方可破净,此智方得圆满,转依亦圆。
" Z; }5 I% L5 N/ d+ S0 g$ J- C& @& R; n
  由於第七识乃属有覆无记性,唯有俱生惑,不具分别惑,故於缘境时,唯任运转,无力断惑,登地时,第七识自己不能得转依,唯依第六识断分别二障得转依,第七识亦仗第六识而初得转依,成下品;至第八地破俱生我执,得中品转依;至佛果前的金刚道位(等觉後心),永除俱生二障;永断我法二执,得上品转依。
- W! M% G. `0 W' w1 C4 I& b+ o; I8 H: W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5 J5 E9 D9 j6 ~/ z$ E8 w% ~0 u  x- _& s, z" G1 v
  这句颂文是说,第七识得上品转依,即可成为佛的他受用身,此身仅以十地菩萨为所被根机的对象而说大法,非内外凡夫及愚法二乘所能当机。 ' h; q/ V" g! F5 x! {: q

5 ^0 h) y5 r8 V* U  如来的身相,有说法身、报身、化身之三身;有说法身、报身、应身;有说二身乃至十身者,通常多说三身。依据法相唯识宗的主张,称二身为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成唯识论》卷十云: ; I! _: D! T7 L3 W6 \, ?' D& g; o

5 b7 y. v4 I6 g   1、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净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 , l8 U5 l( N. i2 g, C
6 I% ?: Q' C. P+ I
  2、受用身:又分二种,(1)自受用身 -- 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量真实功德,极圆清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2)他受用身 -- 谓诸如来由平等性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上,为住(初地以上的)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XX,决众疑网,令彼等受用,大乘法乐。
# H* J& W8 ~. D1 B0 ^* B8 w" n% \+ D. O! O
  3、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所作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及二乘异生,应彼等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 7 D. f5 M0 X  l3 i, X3 R
3 Q& b# e& x4 E
  以此唯识论的三身,又可名为法、报、应的三身。自性身即是法身;受用身的自受用身即是报身,受用身的他受用身即是胜应身;变化身即是劣应身。 . |( ?& x9 W& }: k( H7 e8 \7 G3 ]4 E
0 h' |: L; r/ U6 n4 c7 M8 _$ @0 d
  「机」是佛法中说法开示的对象,有根机、机缘、机感、机教等多种含意。根机是指众生的根性类别及其层次,通常分成上根、中根、下根,乃至无根的一阐提人。上根为利根或云善根深厚的菩萨,中下二根是内外凡及二乘人,无根是无缘修学佛法的人。从这句颂文「十地菩萨所被机」看来,由第七识转变为如来的平等性智而成为佛的他受用身,所度众生是上上根的十地菩萨。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识颂释义 ( C* Y( J7 V+ {
* Y8 w' Y' c- s/ F# S9 j/ x0 Y) X2 X
  第八阿赖耶识的颂文,共有三颂十二句。 ( Q( P1 l) \! T0 }
8 [# e# V) D8 p4 a4 w2 }+ q% L
  第八识梵名阿赖耶识,汉译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等二义: : ]8 b& k: n9 B# }
6 S8 u( ^2 n: j' I. E7 ~2 Y
  1 、能藏:是指第八识善於自体中藏一切万法的种子,好似仓库能藏一切货物。
. B, F1 k1 E3 D; c9 _
/ v6 A5 M$ m% x, v  2、所藏:是指现行熏种子的意思而说,第八识善为七转识熏习诸法种子的对象,名为熏处;若七转识为善,即熏善种子,为恶即熏不善种子,故其所熏的种子,便能贮藏;此识因依七转识,藏诸种子故,所以叫做所藏。
' t* P. t( c/ ]
/ d! b# P4 t2 Y  3、执藏:是指第八识恒被第七识妄执为实我、实法。
$ i. c$ l& x" I* O* e2 q, L. V) U( w$ V
  第八识由於智证的程度,可分三位: , g9 ?+ T- Q, G+ k; o
0 G: q5 D! |" q: V
  1、我爱执藏现行位:是第八识的自相,由於无始以来,第八识恒依第七识爱执为我,故名我爱藏位,自凡夫至第七地菩萨,以及二乘的有学位圣者,都属此位,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及二乘的无学阿罗汉果位,已无第七识的我执,故第八识亦无此我爱执藏之名。 8 ^4 \4 q+ {! z  }! }
( e  c6 m' }) W
   2、善恶业果位:是第八识的果相,由於自无始以来,第八识是善恶业所招感的异熟果,故名业果位,此位通至第十地菩萨的金刚心,或二乘的无学圣者,名为异熟识,到成佛方舍此位。 : Q; W0 I! y* I& a+ o1 N

7 a, d1 B/ A* w6 a# a  3、相续执持位:是第八识的因相,此位通王佛果,乃至尽未来际。由於第八识执持色及心的万法种子,令五根不失,故名相续位。
2 s) x& k: w- t% U/ q1 P! p% C, f, U1 [# m. ^
  由此可知,第八识名为阿赖耶的我爱执藏义,是特指我爱执藏位,到了第八地以上的菩萨以及二乘的无学位,即无此名;名为��Θ�播迦的异熟识到成佛时即舍其名实;名为阿陀那的相续执持识,则到尽未来际。 9 m' z. c% ~/ D( b
# R+ M& M% i9 O4 |2 r
  以下解释第八识的颂文:
* d$ z& k  ^( X" g1 u, k1 H
9 S( U3 j5 @$ O, u" r9 o* v( D3 ~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 m  _4 [" W" J  g" D# ^& s
0 f% Y  s) A- W; t  这二句颂文是说,第八识在三性之中仅通於无覆无记性,在五个遍行心所则全部都有;於三界九地之中是随着业力而上下浮沉流转。
+ R/ i% }+ ~$ U" p- P
% n, y( c% u  B2 G( N& v* ?  由於第八识自己不造业,但随业生,故属无记,亦无无明等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与之俱生,亦於一切境界不会迷执,故为无覆无记。 . G- v8 w5 l2 c6 o

" C6 P3 h) i! _4 G7 v$ [, a- }0 S' T  与第八识相应的心所,仅有遍行的作意、触、受、想、思的五法,因为这五个心所是遍於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时,是与八个识全都相应的,所以名为遍行。作意是注意,是警觉的心理;触是根、境、识三者和合时的心理感觉;受是感情,感受苦与乐等三受及五受;想是意象,辨别境界,安立名言的心理作用;思是意志,造作身、口、意三业的作用。
# r' q( c5 V) a/ ?: _( f2 Q6 C. |
" S( P2 U! i( C% @- ^  至於其它的心所,为何不与第八识相通?由於第八识是任运而缘现境,故无五种别境;由於此识的自体非善亦非染,故无信等善十一,亦无贪等烦恼;此识无所造作,任运缘境,又不缘於意及言境,故无四个不定法。
! E. I8 ?  v: O& c. O) r0 E- n1 X$ C* Y! j# M5 @
  第八识於三境中唯属性境,於三量中唯属现量。 . E- g( u. I2 S' B" y
- J& F! p3 D9 |8 f$ @2 \5 e9 c
  第八识在三界九地中,是随业力而界地有别,依之生於任何一地,业力未尽时,恒起该一地的业识;不像第六意识那样,虽生此界,亦可生起余界识造余界业;是故於八识之中,纯属随业力而生者,唯此第八识,纯属非由业力而生者,是第七识,一分随业力而生、一分不随业而生者是前六识。然於前六识中的前五识多随业力生,随缘任运起故:第六识多非随业力生,自识分别起故。   d  `5 o3 i$ P. T
5 R& m# E5 A3 [9 \: @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 T% Q! Q, {; X5 e2 m2 E6 `; f# b4 M1 o
) M% T. d) g1 A( a' {# r1 v, Y/ f  这二句颂文是说,由於声闻、缘觉的二乘人,不信有此第八识,不知第八识的深密义,非思量所知,非二乘人的智慧所能觉知。释尊也在《解深密经》卷一说到:「阿陀那识甚深细,我於凡愚不开演,一切种子如瀑流,恐彼分别执为我。」第八识有相续执持义,梵名阿陀那识;此所谓凡愚,是指凡夫及愚法二乘,此识的内容微妙深细,执持一切色心万法种子,非内外凡夫及二乘圣者的智力所及,若让他们听到了有这麽一个跨起染净世出世间一切时空,乃至尽未来际都有的阿陀那识,恐怕会被凡夫及二乘人执为实我了,故此识之名,唯对上智利根的菩萨开演。《成唯识论》卷三亦引征此颂。 5 ~, }4 H( W$ G; s* b7 D4 w6 v  O

: \1 p5 R8 O, Z. q# F9 [6 f  「能兴论主诤」的意思是说,由於二乘不明了,就生起迷执,认为根本没有第八识这样一个识,因此就引起了大乘论主们,例如无着、世亲、护法等诸人,引经据典,撰着论书,与二乘部派诸论师诤论,证明唯识的正理,以破二乘人的迷执。故此论主的意思是包括大小乘诸论师,凡为参加这项论诤而撰着论书的大小乘学者,都被称为论主。
7 c3 K# \2 W5 X0 g
1 \* _5 k6 W+ `: L8 g  大乘论主的论书中成立第八识的有:弥勒(一说无着)的《瑜伽师地论》,无着的《摄大乘论》,世亲造《唯识三十颂》,护法等十大论师释《唯识三十颂》,由玄奘揉译为《成唯识论》,此诸论书中,广宣第八识的甚深妙义。
( J. R) w4 B* {  \* S) A
0 y/ a2 Q4 L" c! P9 F  《成唯识论》卷三及卷四,总依十因,成立此第八识。
9 [& B# L4 F; P% a
5 V0 |/ o. w3 B# t6 D0 n  所谓十因,亦云十理,有颂曰:「持种异熟心,趣生有受识,生死缘依食,灭定心染净」。
/ f# U3 z& W. j- B6 |
5 [# y( B2 s! O. [, w( V6 A  1、持种者,引《大乘阿毘达磨契经》(以下称《契经》)之说,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心,若无此识,彼持种心,即不应有。 - ~& H9 f! y/ c/ y" t( r  C; Y

% Z. ~) u6 }( u. L5 b6 M: Q+ c  2、异熟者,《契经》说,有异熟心,善恶业感,若无此第八识,彼异熟心,即不应有。
- X, v( e! U! b2 j, x
$ i0 L, S: @% \7 B/ o" r  3、趣生者,《契经》说,有情众生流转五趣四生,若无此第八识,彼趣生体,即不应有。
' B% B0 N# I% u9 v- z
. i2 j9 a; z# ]/ u* ?. v: \  4、有执受者,《契经》说,有色根身是有执受,若无此第八识,彼能执受,即不应有。
  b) g' P# v! Z! O  x: N5 l0 K1 y9 N$ p" W: ~. e
  5、识者,《契经》说,寿暖识三者,更互依持,得相续住,若无此第八识,能持寿暖,令久住识,即不应有。
) h( @4 ~/ j+ R. e2 W' ~$ P" C9 Q( e# a9 K9 a1 L. b/ O) L
  6、生死者,《契经》说,诸有情类,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若无此第八识,生时死时,心不应有。 : c7 L1 Z: b* S& H# r$ F" T
- c2 `4 U0 s8 ?/ ^# @& h
  7、缘者,《契经》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辗转相依,若无此第八识,彼识自体,即不应有。 % q- I4 Z0 |: ^* {& |" z7 O0 B
* L; D5 L7 E8 v( K3 @- K  P
  8、依食者,《契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无此识,彼识食体,即不应百。
* B8 E* ^$ V7 K9 x. a3 t
7 X9 i7 Z/ ?* T- ^- n) s: ]9 i  9、灭定心者,《契经》说,住灭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亦不离暖,根无变坏,识不离身,若无此第八识,住灭定者,不离身识,即不应有。
# h4 q2 m7 j/ A) B* @$ Q% C- |% w6 ]
  10、染净者,《契经》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若无此第八识,彼染净心,即不应有。
) ~, M5 M* T0 B
& J* y' m2 u. C" u9 E0 T. J  《成唯识论》卷三,除了引用《解深密经》的名颂,已如前举。此外尚引用《大乘阿��Θ�达磨契经》的偈颂:「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该经又有偈颂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闻示。」也引《楞伽经》的偈颂云:「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藏识海亦然,境等风所击:恒起诸识浪,现前作用转。」这些都是为了证明有第八识而由论主们引用的经据。其中以《解深密经》的偈颂以及《大乘阿毘达磨契经》的第一个四句颂,最常被学者们普遍引用,所以是特别重要的名偈。
$ |! A+ H- Y0 i7 J3 f" V! q: k
' g' Z6 u4 b* ]1 a* l" F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 _3 J  H* S+ Q3 E, \
! o$ c: b: v' [$ \4 d  这第一句颂文是说,第八识所俱的能藏、所藏、执藏三项功能,其意义甚深难知,无有边畔,故云浩浩。第二句是说第八识名为本识,深藏不露,而渊深如海,前七转识,对於本识,犹如吹在海面的风,鼓起海面的波浪。 2 n+ z  w2 R( d

8 c7 m  P+ g- {% F& R) }* ~8 L4 ~4 [  第八识名为阿赖耶,有三藏的功能,已於上文略释。此中能藏者,谓能含藏诸法种子;所藏者,因受七识熏种於此八识,即以八识为种所藏处:执藏者,第七末那恒缘此识,审思为我所执藏,恒不舍离。
5 \4 p- n% ]# @4 n. C- f# }( I& f" [1 ?+ g
  第八识与第七识的关系,《楞伽经》譬喻为深海与风浪的经证,已如前所举例;此外,卷一有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这两偈的梵文原典,应该与《成唯识论》所引者相同。
; J& K# a7 s$ h2 S! m* O0 r+ L
( p5 H' ~1 R  t/ {+ N  又有两偈,则说得更清楚:「非异非不异,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变,种种波浪转;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最後一句的心俱二字,应系指八识与七识和合而生起波浪的意思。另在《入楞伽经》卷九的长颂之中,也有类似的句子。
! Q  V( I; t. }8 `7 _( [3 Y/ s3 N5 q1 k( D* \7 o) f2 `' G: r- x
  受熏持种根身器 $ ^; }, A( Q1 J: |) f

$ Z; R1 N% P0 e3 g) A  这句颂文是说,第八识有受熏持种的功能。 4 y  y6 h  D; q% z* b; q

& B, ^3 m. @" E1 Q1 B" ]5 l  所谓受熏,因为第八识是无覆无记性,自己不能造业,所以要依靠前七转识的染净熏习,被熏之後,就执持种子,成为能藏的阿赖耶识。由此持种,得缘之时,又变成现行时,便是第八识所变现的根身和器界的环境了。所以第八识的相分,就有三种子。 # l( T. m. a. O7 L% l
0 Z  b( k1 u8 g' }, b
  1、一切种子:是受前七转识熏习而成的种子。
1 ]1 X9 G/ q6 `/ r4 ^8 t2 l. U/ I7 W
* y4 @" }! g; {) P  2、器界:有情所处的物质环境。 ( B: @& z% [" m) V* S& E( c

# U# {% H2 u2 S$ a. c  3、根身:有情由五根所成的身体。
, ]" G1 N+ Z  i4 c3 p- b# v
, }2 j  p/ u: C  如果第八识不受前七转识所熏,便无种子可持;若无第八识受前七转识熏者,一切往事,便成过去,即无种子成为现行,便无因果业报。其实就是由於第八识受熏,才能持续不断地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第八识性是无覆无记,恒不与善染诸类心所相应,自在为主,性非坚密,是故可熏。前七转识,非唯无记,故不能容受一切法熏。前六转识,且有间断,不能持种不失,故不受熏。一切心所,均为依他起法,不能受熏持种。无为法性坚密,故亦不受熏。 / b% X! E1 t: f' }: Q) x9 U
1 ]' P% X0 e* p8 J$ R
  所谓持种者,此第八识,恒时无间,执持世出世间,本有新熏的一切种子,能令不失。
$ y5 ?. a6 u( t) J5 h
: r! Z3 x' }: x2 e2 p8 R- J  第八识的种子遇缘,即能变现有情的根身肉体而执受之;从入胎、住胎次第转变,成为根身,然後出胎、成长、住世、死亡,乃至此识未离身时,长时执受,不相舍离。第八识一旦离根身时,肉体便腐烂而成死尸;至於昏睡闷绝时,虽无第六意识,仍非死亡,是有第八识执受根身滋长故。 $ M4 X$ t; d3 h: m

2 D( X" r( ^6 H% Z0 Z, k  G% j  至於第八识的种子遇缘变成有情处身的器界,包括山河大地,草木禾稼,大小动物,一切身外之物,有情的根身,即依之滋养安住不坏。 6 P  ~+ |3 L% v) |
) p0 H. ?! C* L- c' x. A" @- I
  根身为正报,由於有情正以五趣四生的根身而显果报的差别,虽所依的器界相同,而根身不同即是罪报与福报不同,却也都是有情众生各自的八识种子所现。
) Z0 I* N( b2 l' X6 `/ {5 t% a
4 i: n$ b6 f% ^" I) ]/ G) Z- e  去後来先作主公 : b- {9 T+ E  u% H9 R9 f
- I& [9 |+ T  E
  这句颂文是说,第八识在有情的一期正报,死亡与再出生的过程中,与前七识相比,总是最晚走又最先来的主人公。第八识是相续执持识,不论是在三界九地,或者已断二障,已证二空真如,都是相续执持的,名为阿陀那识;在生死的异熟阶段,名为阿赖耶识,无时不有。若此趣的业力已尽,即舍此趣的根身,转受他趣根身,舍身根时,舍寿及暖,识亦离开,名为死亡;若虽气绝,根身仍有馀温者,乃因第八识尚未舍离。至根身渐冷,全身皆冷时,即表明第八识已离根身,根身即开始烂坏,便住死位。 * ^8 @$ l/ G7 l; p7 x

  h: x, ]8 Z* V$ e  於气绝而失去分别能力时,前六识即先消失;但若其根身尚有暖触,第八识则仍住於根身而尚未离。离此根身,另得根身时,最初入胎,也是第八识先到;住胎至出胎,前六识方渐生起。因此而说,第八识是「去後来先」的主人翁。
- m! Q- N$ H5 G" {$ f+ [( N) Y- @1 c, s8 k! c; G9 V( h
  不动地前才舍藏
5 F$ D0 A# [4 M+ l- B) }+ Y( t+ y. s- X8 I0 Z  y" ~
  前面二颂八句是介绍第八识因位的状相,接下来这一颂四句,是说明第八藏识的转识成智的状相。 . \' h# Z3 @% ^7 R! v- Q+ Q
: P8 c, E5 @- a# I
  此句颂文是说,第八识在第七地菩萨位时,才舍藏识之名。 % X; Q$ @( j6 _# S9 G. d" [2 o
) m3 \; ~8 L+ V6 `% D, ^8 R
  不动地是第八地。进入此地时,第七识的我执自此永不复起,不再执第八识的见分为我,乃是由於此地已有无相无功用道生起,自此第八识即舍我爱执藏的藏识之名,但名异熟识��Θ�播迦及相续识阿陀那了。由於第八识在未成佛前,均为世间三业所感,未成无漏,故名异熟;又以第八识相续执持,直至成佛之後的尽未来际,故名阿陀那识。
0 c0 a$ M9 ?2 E. k. ~1 @' K2 a2 s5 Z( u! Z
  於此介绍十地菩萨的行位次第如下:
% X# n% u4 [. h$ g
$ p- H% w5 w) K& G! h$ {  1、极喜地:旧译欢喜地,已舍异生性,得圣种性,证得人法二空,善能自利利他,生大欢喜。
8 _7 o1 H, Z7 H; F/ |( [7 a6 B( u1 t1 L
  2、离垢地:善能严持净戒,不起微细毁犯:此地菩萨所持菩萨戒,可参考《瑜伽菩萨戒本》的四重四十三轻、《梵网菩萨戒经》的十重四十八轻,及圣严拙作《菩萨戒指要》中的三聚及十善。持清净戒,离烦恼垢,故名离垢地。 " ]9 B( g* ^/ `
4 U$ J8 L) M! r5 @: h
  3、发光地:此地菩萨成就胜定、等持及等至,发无边妙慧,从闻思修三慧,发起慧光。   h, g/ E1 l1 y5 U% N( p8 P

4 x$ N. c, H: |% u( X. b  4、焰慧地:此地菩萨安住最胜菩提分法,发起智慧之力,如火烧薪,摧毁一切烦恼。
3 h0 |2 |7 Q! |6 K- t" f& @9 r' T
  5、极难胜地:此地菩萨能破一切情见,通达一切之法,无能胜者,犹如诸佛境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云:此地菩萨「三界无明疑见,无不一切皆空」。
7 y9 Y0 k' B5 _/ Z8 M: {% \. I
" V3 K9 p" F8 ~% K9 H. t) }  6、现前地:善离染净差别,无分别的最胜真如净性与最胜般若显现。
: Z+ a4 S, \% b8 V8 P5 _5 w% P
. M6 s$ J; r) Q" o: @  7、远行地:此地菩萨,住於纯无相观,远出过世间及出世间二乘的有相行,故名远行地。《成唯识论》卷九云:「七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後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 2 [$ i5 M3 t# s0 y

( x6 S. N8 E' s% m; q7 c$ l  8、不动地:无漏的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不用加行,不为一切有相功用及烦恼所动。於前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第六地无相观多有相观少,第七地纯无相观,但亦尚有加行,故不能出现化他的佛身相及佛国土。至第八地,断除加行障,任运而可现出佛土及佛相,以利益化度众生。
5 A5 ^/ M' g: m# C1 P' t0 Q2 B9 m* W+ v# a/ Q
  9、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遍游十方,说法无碍。 : D! J5 n: X& e# @! `4 X

) A$ N' Z; l0 b6 `7 K  10、法云地:能遍缘一切法的大法智,能隐覆一切无边惑障。是以大法之智云,湿注甘露法雨。
6 C/ f  a+ A) x6 Y- [$ H! g/ A" V8 B7 T0 ?' `. T0 _
  金刚道後异熟空 + C7 B/ {  E* a$ P  g( g* {$ S

7 ^( p9 d" M- I( }) n  此颂是说,第八识到金刚道之後,即舍异熟识的毘播迦之名。第八识的证智程度,有三位:(1)第七地舍藏识名;(2)金刚道後的佛果位,舍异熟识名; (3)相续执持的阿陀那名,则永远存在。所以成佛之後,并不等於幻灭,乃是烦恼惑障的寂灭,并非如二乘圣者的涅盘,是灭其身而泯其智。 7 |6 B5 ^) \0 w& j1 d3 O

+ h& w0 c. x2 p, M$ G# h  「金刚道」亦名金刚三昧,亦名金刚心,是从金刚喻定得名。由於此定,其体坚固,其用锐利,得断一切烦恼。这个名词,通用於大小二乘,由此弹定之力,断尽一切最极微细烦恼,各得其极果。在声闻圣者,是阿罗汉向位之最终,在大乘菩萨则是等觉位。 6 \" }8 k  b. P3 X/ C) t  x7 q- x

4 ^% e  x; c2 |6 M/ [  在大乘十地位中,地地皆有入、住、出的三个心位,此中最後一个心位的断惑证真,进阶过程即称为无间道;十地满心位,正在顿断最後一分极微细俱生所知障,以及任运起的烦恼障种子时,名为金刚无间道;此时於无间隔中,即已成佛,称为妙觉位。金刚喻定是瞬息无间,快速无比,故又名为闪电喻定。
/ g4 s  ~% C5 Z; z6 e
8 Q; J2 d  G8 H% d$ d7 L  「异熟」旧译为果报,新译为异熟,梵名毘播迦。是依过去的善恶业因而获得乐苦果报之总名。由於果是异於因之性质而成熟者,故名异熟。例如造善业而得乐果,造恶业而得苦果,善业及恶业在三性中分属於善性不善性,其乐果及苦果在三性中均属无记性。因与果之间的性质相异,故名异熟。性质相异,由因成果,即为异类而熟,故名异熟。其善恶之因,得异熟之果,名异熟果;由业种生现行,现行熏业种,所成第八识,名为异熟识,亦名果报识。到了金刚道後的佛果位,即舍此名。 % u2 @5 }  @5 k

3 F. }" l( y  ^$ \- U7 V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 e+ q  _9 f$ P. T2 d0 B
& P  S3 [; y6 N2 W7 [- L
  这二句颂文是说,第八识於成等正觉而至妙觉位时,立即转舍异熟识名,而成大圆镜智,同时发起无垢识的功用,以根本後得二智之光,普照十方无量佛刹。在此亦宜介绍转八识成四智的心品内容: $ Z' s) |4 l2 \! X. |9 o

9 J' R4 I/ }" a4 m" J  1、大圆镜智:亦名大圆镜智相应品,是转有漏的第八识所得的智慧,此智藏有无漏功德的种子,故能变现佛果妙境。一切相得现於前,了无迷暗,故此又名一切种智、一切智。其变现犹如无方无畔的大圆满镜,能够映现一切万象。 7 g% D2 F; i3 `

$ z% O: j0 ]5 L: Y+ i   2、平等性智:亦名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是转有漏的第七识,所得的智慧,此智无法生起平等大悲心来,唯内证一切诸法平等的理性,外缘一切诸法,自他平等。 0 E( W1 G  U! y( l5 P" M
# ^5 [. z) M3 I, b  `4 D
  3、妙观察智:亦名妙观察智相应心品,是转有漏的第六识,所得的智慧,此智观察一切法的自相及共相,无碍自在,并於大众之中,巧转XX,断诸疑惑。
/ y% _! u& a: u; B* O
) Q7 L$ F4 i* s/ _# a  4、成所作智:亦名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是转有漏的前五识,所得的智慧,是为利乐地前的菩萨以及二乘、凡夫,遍於十方,示现三业变化,即是以佛的应化身,普度众生。 # [5 l; }6 d+ E, W* w
- i- A$ u+ @( ~" X. a4 L
  「无垢」即是第八识的无上转依最极清净位,名为无垢识,即是如来地的阿陀那识,它是第八识的净分,旧译称之为第九识,另有一个梵名是阿未罗识。《成唯识论》卷三云:「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 / J5 S. i0 U( t7 y

2 s2 E# r1 h3 g* u  「十方尘刹」即是周遍十方无量无数恒河沙数诸佛国土。「普照十方」是说成佛之後,得大涅盘,得大自在,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以三身四智,度无量众生,所以唯识大乘的究竟果位,是悲智双运而永无厌倦的。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附录 0 W; j0 C2 N, ?  C) R) U; b

) F0 p0 q5 B! Y; j- E  唯识三十论颂
- }/ ?8 ]( ]8 x% F
$ D. C! s3 `! c3 ]" d  世亲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I+ |& c# Q. z
0 M3 v1 r/ ]0 l. G' m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後五行颂明唯识行位。
, g% @2 K7 K3 K3 D0 O" X2 x6 Y2 i
  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辩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举颂詶答,颂曰: + E0 g7 M5 `  w; c

4 m0 b0 O2 E5 h6 x& g3 b3 _4 ?  1.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 B' P$ n, }4 L9 x" e  v  2.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 q  ]9 ~5 m/ j% z1 f3 y6 F1 a
, P1 E8 |* |8 W    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者,由前颂文略标三能变,今广明三变相,且初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6 A$ G: Z7 D$ j1 k' q0 S1 q7 y/ P- L) J5 D
  初阿赖耶识 异熟一切种, " N: h2 @6 f1 ^  B8 U. U6 o
  3. 不可知热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相思,相应唯舍受。- a6 r8 Z$ S) D. ~/ A6 [7 ]7 L
  4. 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
2 r1 m# k( C; u* @
0 ^8 b6 G! O1 j! W    已说初能变,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 f- g8 @0 S7 o" X
; e/ k; r. ?& P: H
  5.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波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5 I5 g* C% ^: L/ U  6.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 ( n2 ~( Z( k$ ~
  7. 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 A; L7 k+ ^: ^
/ V1 [: b  \! d. E; L  如是已说第二能变,第三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 t6 n4 ?/ p3 ]
/ b% x; ^6 v5 M$ x8 H4 w5 `6 |  8. 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
8 e; B6 f3 Y4 H: I* v  9. 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皆三受相应。
" D- ?7 e# W9 C) a9 T  10. 初遍行触等,次别境谓欲,胜触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 W. R$ M- j) C  e( t! n  11. 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w, ^9 l! w$ j" o" B3 G7 U7 F  12. 烦恼谓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 ) }1 c$ J% @$ t
  13. 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昏沉,不信并懈怠。
: l+ }6 l1 N; G  Z! f9 U  14. 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 W$ O$ p& k( s4 |9 R; c

( }/ H" @* A( t2 o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 / h* x$ a4 @/ O! q
% |0 J; d: g. `7 r9 N( j8 k
  15 依止根本识 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俱 如涛波依水。
% A; |/ I4 C% o- S7 Q* C) v  16 意识常现起 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 睡眠与闷绝。
/ i6 }% v* r6 c2 V4 v- y8 ]
, F, Z& N3 u! c' f* Q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颂曰: 9 s0 X1 a4 j) W# f5 G
  X( q  x, a, A. m7 [
  17 是诸识转变 分别所分别 由此彼皆无 故一切唯识。
1 c4 ^8 z( u; V3 v: f3 u8 C/ j5 y9 C. A4 l% D
  若唯有识有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颂曰: " l0 ]) }$ N* }( s6 |4 _* y- L8 O

& S3 H% [- g, @. u7 _  18 由一切种识 如是如是变 以展转力故 彼彼分别生。 # Q8 R  R1 I' q' K# K

, M3 Z7 w+ O5 j) ^6 E  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颂曰: 8 W) T4 z2 g# ^; l+ q% A+ r

* }1 I2 o  n! |7 a  19 由诸业习气 二取习气俱 前异熟既尽 复生余异熟。
7 |" s4 w% n+ H$ a) G2 w( h4 V/ g! Q/ p- R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应知三性亦不离识,所以者何,颂曰:
0 n$ E0 N( }2 W9 U0 u% L$ d, V, K, ]) ~
  20.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 X( A9 O$ D7 s5 G5 n  E( q
  21.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於彼,常远离前性。 / i' A# Q( u; V* B3 E3 A
  22.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 u' M- s- r$ l+ Q9 T' m+ _9 s8 X* d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 3 \' f* R0 A) j0 S

3 h: A5 U; p. K( G. N+ E; g  23.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我性。
& i. ~" q! o) L& {  24. 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後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 S2 U/ b; M( J2 f/ n  25.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 ^, M+ @- I% Y  E# ]- ^8 U& ]" W# Z  {0 j; ~* ]/ w5 O
  後五行颂明唯识行位者,论曰,如是所成唯识性相,谁依几位如何悟入,谓具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谓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入。何谓五位,一资料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依识性相能深信解,其相云何,颂曰: 1 e/ u. w5 v! T0 p, ?$ u% r8 e$ ?$ Z6 O
; w  b8 O$ q9 I: a! r2 s  M; q( n
  26.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於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 D. l9 k% v0 A/ h+ ?. c9 f/ V" z/ F: F
  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抉择分,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其相云何: & @5 m/ x* S5 N  c3 d
2 U! X$ ~2 Q6 f9 X& J
  27.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 D7 Q6 e9 i& K& c2 |  B
8 P$ c* N, H5 I$ u& o! a0 y  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其相云何: - T0 m0 a7 \) P& t! V! D! S

: K9 u$ a/ O1 L) b/ w. @  j  28. 若时於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2 L6 K; Y7 D; X8 D7 e; v( s/ o# d& M8 k/ X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修习位中如实见理数数修习,其相云何:
, c; o6 [+ w$ _' ?$ c) b7 p
9 t' Q0 G4 \/ @$ ]) I  29.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鹿重故,便证得转依。 * _3 ]4 B. |7 E4 ?: }
, ?" u' r& i$ y1 T6 l6 m- R2 w2 P
  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其相云何: - |$ U1 O9 H/ C3 `
9 y1 e3 v7 B& o9 m
  30.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识规矩颂 5 X/ t7 F7 K# Q- V+ ]8 Z9 I) _

8 y, j  R" j' Y2 ]- \- A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撰
- {- y8 x, b7 r1 }* V2 N: E- q2 I  N2 V8 |# c9 }& S% ]5 _- a; U
  前五识(三颂十二句)
' E: i9 y* b. x2 R3 _" B' O# K ) @- t# ?5 V8 ^7 C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 s) V5 V7 f) S, |! Y* N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Ξ΋痴 2 f! ~; }8 k6 X7 w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 o3 K* B  [$ ?" e4 m7 U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 S, G3 v: L4 ^! J9 a! R4 {* o0 t5 e  变相观空唯後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 T) o5 M5 N! j+ O! ~& Q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9 q! @5 Z5 R6 f& a/ S
 7 g' F  G% h- `7 j, Z' S
  第六识(三颂十二句)0 W/ t7 E; J* ^& I$ G
; f( D" K8 U: t8 ^8 }' N4 @( |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0 j1 z& b# g; s. b' i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6 n8 E: ^0 W$ r; \$ k9 l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s3 q! X2 x* i0 [1 U* h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0 t  a, K' X( l& i
  发起初心欢喜心 俱生犹自现缠眠
  U8 r* z0 S- q: d4 ~9 q  远行地後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3 u% N& Y+ ^: [  l4 x2 i ) y3 N) s" [! F" x! y
  第七识(三颂十二句); ^# ]( \3 ^4 F6 \1 a) m! ?! o

  b6 W! e5 u# L) I4 z3 S) U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Y9 g* u' W4 q( U" {, O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7 B) b. V& V  \1 M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2 `- m3 N0 J) p2 K" s% }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 c4 F" P7 n/ U7 x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7 m# v) U- h5 ~7 O  K
  知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 D  z6 i4 p1 V" [, n
4 I* Y" w( w* n2 M2 h# ^  第八识(三颂十二句)
' q, ^3 S* T; k1 c( B
# ~/ `, n0 t) w0 F- o3 D% B  性唯无覆五遍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o* Q; t7 L+ H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 ~# D8 G1 l8 L2 D: C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 L% h4 V3 S; j/ f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後来先作主公* E; U# V+ p: U' S( ~8 m! t
  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後异熟空
: M/ y+ n- Z; p% o( @) I$ z( t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26 22:43 , Processed in 0.18811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