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明报得到消息指﹐由中国「搜房网」组织的加拿大买楼团前日已抵达多伦多﹐并于今、昨两天与当地着名发展商会晤﹐了解加拿大地产楼房市场走势﹐ 以及参观其在多伦多的数个楼盘﹐跟着便会途经卡加利的班芙﹐再转战温哥华。
+ z- H2 r; O( }4 z- c+ W. b& g9 n+ F9 `+ K7 n! f
$ ^% H. o& y6 l% O7 ]+ c' R" h+ Z
) k" ~! W" `* l
整个行程为期11日﹐团费盛惠3.5万元人民币。据知主办单位目前更积极筹备9月再出团﹐且在网上大卖广告﹐凡惠顾指定发展商旗下物业﹐即可免团费。" v' C% j4 Y1 x/ T$ i
; o4 o) P) r C# e1 G$ n" ~下月再出团 买楼免团费
0 j, i/ d- H* M" I) K, g: |0 `( T. Q! W4 v5 w. F4 B
有消息指﹐8月份参加买楼团来加的塬本有40人﹐其中19人来自北京﹐21人来自上海﹐但当中由于部分人的签证出现问题﹐故最终成行的只有30人。 5 a' ^! t; ]9 z: \
% M5 J" X/ R. Z* E, Q) a
有份参与筹办今次买楼团的负责人Ricky Zhang接受访问时说﹐今次参加买楼团的团友来自不同背景﹐当中有工程师、家俬製造商及农户。他们的购买力相当强﹐除了到加拿大旅游外﹐更可能豪掷至少数十万元在本地置业。 % |# d4 i9 H6 M; |
, |& y+ H6 V6 A/ @3 s+ _
据悉﹐买楼团今次行程主要参观加国两大发展商的楼盘﹐在多伦多为Tridel﹐在温哥华则为协平嘉德(Concord Pacific)。不过﹐据了解﹐后者的有关负责人其实是来自多伦多﹐而协平嘉德对今次买楼团访加﹐显得十分低调。
- g7 f# n' b3 i+ D) s& e6 N; ]6 e% h5 b* ^8 O. `& [' ]+ {4 i
据了解﹐他们会先到多伦多﹐行程第一日会参观多伦多大学﹐并与中国留学生见面﹐再到大型发展商Tridel芬街(Front St.)300号的发展项目参观﹐当晚再由该公司讲解加国地产市场情况。 6 h6 j4 Z- [3 N( P" u
& Q1 v" j5 ^! t, R3 Y
0 a% f- J: a6 r: N# d- R9 f. y
0 g. h; ~* t2 ~9 n
; }# y4 c2 d, k( U到访多伦多2 Condo楼盘
5 x+ C( j* ?! r4 h4 x
( m! U# F/ r$ E- a4 L# o
% O8 B/ ?1 V: j* g0 L& F3 i2 j
' O% @: D. S# T# V3 b% p p翌日该团再到多伦多地区的另2个楼盘﹕位于央街(Yonge St.)夹雪柏路(Sheppard Ave.)的Avonshire﹐以及位于湾景道(Bayview Ave.)夹罗伦斯路(Lawerence Ave.)典型豪宅地段的Blythwood At Hungington。 - |# M: b4 _: D1 v1 Z }( H
8 _& E4 V+ t* A: i& z% @
5 o4 b) L& l4 I9 a& q9 D/ \0 N, r8 d) h9 }/ M" u7 s
9 u4 J2 @# _2 I% R前者1房+书房单位约35万元﹐2房+书房则更要接近70万元﹔后者一个2房单位售价也要50多万元起。
1 H+ U5 R) L8 w' W# f7 c7 o4 Y% a! d {! W6 L
3 U+ M' t4 {0 N) Z" ]2 _; z: P8 i& t- T% Q% v
买楼团只会在多伦多短短逗留4日﹐最后一日到大瀑布参观后﹐跟着便途经卡加利的班芙游览﹐最后转战温哥华。 2 h, |7 m$ T- S7 u8 j; H
" t# h0 d* P; i3 _0 e9 Z( x; b2 X( h& u
在温哥华将密集式的参观Concord Pacific楼盘
4 y, {& W# H) X* T. u1 a0 e, X4 e3 z5 w
他们抵步后﹐同样会密集式的参观楼盘﹐以及楼盘附近的学校。但楼盘则来自发展商协平嘉德﹐「景点」包括﹕超豪公寓的The Platinum、经济型公寓的Smart Gastown﹐以及位于温哥华西区的The Grand on Oak等。
6 [8 ]% G. B$ ]! _
# g: N3 f+ T: y据知﹐8月份的买楼团仍未启程时﹐主办单位便已急不及待筹办9月团﹐且在网上大卖广告﹐只要任何人购买Tridel旗下物业﹐不管价格多少﹐均能免团费﹔主办单位在8月团举办前﹐已在上海、南京、苏州等地举办连场说明会﹐会上亦邀请加拿大的移民专家、银行代表讲解本国的移民政策、贷款及外匯等资料。( v& T; O% F) U% k- Q6 |. ^
2 b' o' o. P" s. n- u+ x. M4 [
' c0 A: O+ t$ x: H2 Q8 {
7 |8 r. _% ]+ H8 }& H X6 U! G搜房网在网上大卖广告﹐筹办9月访加买楼团﹐并称购买指定发展商的楼盘﹐可免团费。(王咏瑜摄) ) M+ j$ E, U4 \+ c3 _8 i# U+ f
0 ^: P# W* @' C
. u' M5 H; U' X- `! f' x1 c j
6 X" x: n1 k0 x. ~4 L2 W, U/ O* }/ y* H) R p* I
中国买家瞄準豪宅区平均屋价过百万元
4 g/ L9 S. H% X V& l
& o+ V" \5 ~' n+ l) a/ U% l( d; o( I) H7 e$ E* C6 I
l+ _, x8 C1 {0 H
+ [* p8 f9 P5 W1 n* V) u
有加拿大地产从业员表示﹐近几年开始﹐来自中国的买家在本地楼房市场上形成一股新势力﹐他们多是瞄準富人聚居的毫宅区﹐楼房售价平均为100万﹐豪花300至400万的亦大有人在。部分百万元楼房的买家更会一笔过付清款项。
6 v" W4 B; D! G+ G3 }
n; s% i* o4 o8 H
0 T/ X! n; G/ b. r" _; @/ u( ]: v& e% f% J3 [) n& \
- I! R+ P8 M$ C' X: L部分买家一笔过付清款项 5 m/ n7 G9 w9 A. ?
' p; `& D/ |3 e! r3 i5 T# k% \ X
" A5 K. M$ X3 W
5 d7 v6 t3 P+ w: _有地产从业员估计﹐要是加国的移民政策不变﹐加上中国经济又能稳健发展的话﹐这类买家未来只会有增无减。对一些50多万至100万的中、高价豪宅长远来说亦会因此而被抬高。 / l! `, e1 L2 R i; E
$ F1 }6 I# u% \/ R
2 d2 H7 ~7 b3 _+ B9 ^# ^7 n
8 h8 x3 d4 V. Z7 }
; u7 N( _" v( A! T4 F) G3 ]! G8 @; V一地产从业员称﹐中国投资移民早于2004年便在加国楼市出现﹐但成为一股新势力的﹐却是近数年开始。
6 _' i) {' r* m# t2 n' d/ M, @. y5 T8 \* ^7 i: x
6 }* F8 D9 h& u1 A; ] Q9 m
9 e" {3 P3 v5 i$ A/ H他们在抵加前1、2年﹐便与他联络。大部分买家都是瞄准豪宅区。 7 \2 c, _& P# n- I1 Q6 ~# ~0 I: O
( l9 O( O+ A" C% ~) [
' ]. \7 {/ U/ ~& _7 C) h
5 l- `) @ D! t该地产经纪说﹕「他们追求的生活质素﹐要求的是最好的﹐同时又要顾及子女教育﹐豪宅区内的名校正好合要求。当然这也要他们负担得起。」他表示﹐这类顾客大部分会买价值百万元的楼房﹐当中亦有部分愿花300至400万元﹔亦有些会花近500万元至1,000万元﹐但买的是投资物业。 ' L+ T, n8 s# g6 `
% Q: Q6 O8 n# K
' j! A4 {2 ?$ O. I
9 Q& B0 O7 |; w3 r. }崔姓地产经纪表示﹐从2、3年前开始﹐在多伦多置业的留学生与中国投资移民愈来愈多。他们购买的楼房平均价格为100万元左右﹐最高则可达200万元。
. |& O$ m4 @1 ~7 A& Z: R0 Q6 \$ K) T# h
崔姓地产经纪接着表示﹐上述两类的买家因有不同需要﹐故对楼房各有要求。以留学生为例﹐他们大多廿岁出头﹐双亲在中国都是当律师、医生的专业人士。由于他们多是隻身留加升读大学﹐父母并非居于加国﹐故通常会在大学附近购买柏文大厦﹐方便上学。
0 X3 [# R _( E# K' G. U8 `# ]+ E$ ]; Z
另一类投资移民﹐可能是由女户主带着年幼子女留在加拿大生活﹐男户主继续留在中国经商﹐经常往返加、中两地。他们往往更愿意花钱在豪宅区置业﹐其一是考虑到物业始终是用来自住﹔其二﹐他们当中不少本身为生意人﹐明白投资的重要﹐认为一个好的住宅区升值潜力高﹐相反贪便宜买平楼﹐回报率反而不高。
/ |# h; @& M5 M+ k
5 H" f4 C+ v; K. a9 G$ S% u9 ^安省密市密西沙加路(Mississauga Rd.)及奥克维尔(Oakville)东北面及东南面地区都是这类买家的心水地区﹐尤其是奥克维尔地区﹐有不少有名女子私校﹐带着女儿的女户主﹐亦不愁子女读书问题。 Y5 o+ G5 ]1 `7 H" Q$ D
% @) b# n' O, V; ]$ h# Y
考察多扫货少 地产界:买楼团难托高楼价
& B: S# r2 p, J" X9 F4 h( ^6 k. g! X1 J' a: p& a% ] z
中国房地产公司组织的买楼团﹐近年从美国转战加拿大﹐吸引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但有地产从业员认为﹐这些买楼团「雷声大雨点小」﹐「始终买楼非买菜﹐在短短几日的行程内便拍板花钱买楼的情况很少有」。他们认为﹐买楼团始终是考察的性质居多。
. c, n o: f3 Y9 P8 B% T/ ~8 c& e/ i
3 c4 B( m) b% z+ `7 J+ B有地产从业员相信﹐这些买楼团暂时对楼房价格实质的影响不大﹐但对地产市场或多或少是正面的。
3 K7 ~ Q9 Z; m+ N
& v9 x) y3 j( P0 a& N1 j
+ P/ ~# A* s9 E; d) ^ A) v" |1 F; m0 Z) @+ ?9 M, ]4 @+ P
4 \9 [& K! O. |9 a
袁姓地产表示﹐参加买楼团的顾客主要分两类﹐一是考虑移民﹐一是有意投资。前者访加可能志在观察环境﹐了解市场﹔即使属于有意投资的后者﹐亦未必会马上买屋。 6 n; ~+ k$ k" t% O: ?, }8 h
; f% K6 C1 n8 I* p3 t2 Q! q7 Q) l
: H/ i, \: {3 n4 P `
; i& B2 H4 Y/ l5 V' \4 M
" b/ \ M9 ]( E' J分析投资客未必现在出手的塬因,袁姓地产指出:「目前若能在中国大陆看準一些二﹑三线的楼房﹐2﹑3年或可有两倍回报﹐反观加国楼房市场﹐增长虽稳定但缓慢。」 6 w f2 Y& U) w1 s5 ]
8 |! K9 h7 X( o. v' ]
另一名在中国工作5年的地产从业员亦表示﹐中国有钱人作风比较低调﹐即使有意投资或移民﹐多不愿让其他陌生人知道﹐故宁愿私下组团访加。 " P6 G. M1 A" B# t& a- C
U0 h4 O- J1 u; e! o5 ]
对于中国富豪来加扫货﹐会否为本地地产市场带来影响,在加国从事地产经纪7年的张小姐认为﹐这些买楼团倘首次来加未必马上买楼房﹐但毕竟是认识本地地产市场的一个过程﹐对他们日后移加或送子女留学﹐亦有帮助。而她不相信买楼团会托高本地楼价﹐因为富豪扫货孰真孰假﹐普罗大众都有分析能力。
/ ]# U6 S. ?! y* A9 |2 V3 }) w8 z9 n( p; ~2 ^! o- t5 E. q" e
! }, B- w; R. A
. ~4 G$ C* r# T2 M. A
% y1 Z5 b( h8 A* G6 e袁姓地产个人认为﹐买楼团为本地地产市场带出正面信息﹐但就未有实质影响。他估计﹐这类买楼团若有利可图的话﹐他不排除这类访加团会愈来愈多。
" X# _5 \7 L/ _6 a
2 U/ t, ^/ E' G7 x+ i3 i. o' I9 s: K% p y+ O, u
$ y' ^! e$ Y$ w
地产从业员张先生亦指﹐「买楼团毕竟只是一个新闻标题」﹐参团的未必马上买楼。只是「当中很多人有意来加投资﹐但碍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刚又有公司组团﹐于是前来旅游﹐顺道了解情况」。儘管如此﹐「买楼团始终是由需求推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