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9)  鸡蛋( 2)
|
目下,关于美国在线可能收购雅虎的传闻在硅谷已经是铺天盖地,但是实话实说,这样的传闻至多只有娱乐的价值。" W6 H3 g5 n. R! ]2 |, \* s; p+ P
! d) q; [4 Z& A& q
好吧,最开始,还是先让我来概括描述一下发生了什么。
. H! r8 h6 s# F+ K* {$ k' A+ y! g+ ` q4 _! O! O' j4 Y
不,等等,要把这事情说清楚,还真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情。各种想象中的可能性似乎都有其自身的逻辑,现在还说不清哪一种占据了上风——比如美国在线(AOL)收购雅虎(YHOO),比如私营化玩家收购这两家公司,还比如据说微软(MSFT)也可能会再度入局。; D- ]$ `# I; x1 w- E
1 }, f% H: J* m4 T) @ 更有甚者,还有传言称新闻集团(NWS)也可能会掺和进来,因为他们想要让自己已经显露疲态的MySpace业务重获新生。
' W, K8 O' E1 W% X" K: t
+ x8 ^, A) Q( m8 X' o8 b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流言或者想象,归根结底还是行业发展的重大趋势使然——Facebook和Google Inc.(GOOG)正在缓慢地将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广告收入都聚拢到自己身边。在Google发布了明显好于预期的财报之后,这一趋势更是昭然若揭。
, g9 ^- ^* c0 g6 b! ?! _, N2 w- @4 b
那好,我们还是来看看整个局面到底是怎样的。这里有两家公司,都吸引了很多的眼球。眼球的来来往往就像时尚的季风,现在看起来又是他们的时代了。
5 r7 c0 r, r' F' R. n+ d6 z) P$ i
如果读者对硅谷的行话不够了解,我们可以解释一下,这里的所谓眼球就是指网页的浏览。很多人都在使用美国在线或者雅虎的服务,这倒是不假,问题在于,如果与Google和Facebook相比较,这两家公司吸引的眼球显然谈不上有什么增长。4 o0 l6 b5 f6 b3 a! i$ T
( r# M1 j( }. _ I
在这种情况下,要增加眼球的数量,似乎只有将这两者合二为一。在我看来,所谓美国在线与雅虎合并,最大的意义也就在这里。, T$ U5 e/ ~$ M, @% ?4 R
: \% d1 t: ^2 t9 G: s1 q8 L! R! b 尽管合并显然不可能解决这两家公司的根本问题,但是确实可以让新公司拥有比之前任何一家更多的眼球。新公司会叫什么呢?美国虎?当然是开个玩笑。, ]% G# s5 w1 v0 K& L; i2 g& _& V
5 @* l+ H: m& P8 A" X, n5 x, G/ i6 H* P
说起这两家公司的问题,其实也并不复杂。他们各自都曾经有可能成为今天的Google或者Facebook,但是他们两家显然都没有做到。在搜索、浏览、个人网页和社区等方面,他们都落伍了。- n$ q9 F) O L2 J* N
' d8 n7 W$ P! ?* a7 n5 A 美国在线曾经应该收购Digg,但是他们却选择了模仿Digg,而且是拙劣的模仿。雅虎则总是习惯性地收购Flickr这样的公司,却拿不出像样的理由。与此同时,他们还忽略了自己电子邮件之类的核心业务,使得后者的情况不断恶化。' v; Z9 E6 d+ H& F% f8 b7 R6 v) d
( O- y9 Y7 l3 c2 B. H 两家公司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没有长性,总是不断地从一个理念跳跃到另外一个理念,最后什么也没有抓住。不错,他们现在还拥有成千上万的眼球,这也就是他们今日的价值所在。! a( Q0 g8 a: e3 l- ~
8 r. ?. f$ ~- J9 n% ~# V: E0 y6 S' q
美国在线和雅虎都知道,他们的位置正在不断滑落,如果他们不能重新找到生机和活力,未来将是非常悲惨的。在我看来,观察家们和分析师们对他们已经基本失去了兴趣,即便在他们偶尔谈论这两家公司的时候,得出的也是消极的结论。
3 Y2 b* i0 ~/ O, T
4 f @" e: P" R6 W4 {; [ 两家公司都网罗了一些相当不错的人才,而且这些人的有些策略有些时候看上去还是很有思想的。然而,他们的形象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损坏,而他们又很难重新挽回自己品牌的影响力,因为那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
) W* w7 z6 `) }( x" V" Y$ k! {, }' `& w: P
简而言之,雅虎在观察家眼中就是一群笨蛋的集合,他们原本是有机会以相当于现在两倍的价位把自己卖给微软的,但是他们却拒绝了。 r7 s# R( O K/ v* |+ K
: `: y. ^8 C. b$ R1 Q 该公司的傲慢自大达到了奇怪的程度。杨致远不久前在斯坦福的一次活动当中故意表明了对我的怠慢态度。巴茨(Carol Bartz)看上去根本没有足够能力处理公司的日常运转,尽管许多人对她的评论看上去似乎带有诅咒的色彩,但那似乎居然是真的。至于之前的另外一位首席执行官塞梅尔(Terry Semel),对好莱坞的兴趣显然超过对公司本身。
5 H3 H( s; G9 [8 X- |: Y$ s. q! k- C; g% _* O
他们是自己把自己推下悬崖的。
) @5 E; Z8 n6 P1 D0 I
6 I" B; e; A/ j5 }8 X 至于美国在线,他们的情况甚至更加糟糕:网络时代的乐透大奖赢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分量,选择了一个自己其实根本不可能吞下的食物,时代华纳(TWX)。在那之后,他们尽可能快地轰走了自己富有想象力的领导人凯斯(Steve Case)。人们有各种字眼来形容他们的作为,独独没有聪明、精明、明智一类。
3 S7 G% D D" V* }& R6 p. v, s& X, @( ~
我曾经不止一次见过人们公开奚落还在使用美国在线邮箱的人,把后者看作是老古董。美国在线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失败者的同义词。7 v, x+ y: \& L- H$ s4 ~
; ` C9 Q9 W4 r1 k9 a, m$ A
这家公司几乎完全游离于硅谷之外。公司里没有一个人拥有强大的行业影响力,他们是在美国还是秘鲁开业,似乎并无区别。 K; J! y/ R; Q1 L4 q% C6 W: T1 m
1 w+ L# v0 K& y% h: x9 v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就完全没可能来一次卷土重来。比如苹果,2003年的时候,你能够想象到今天的苹果(AAPL)吗?
# I5 B0 C2 ^ o- H# S
( v+ L2 r3 l( g7 F2 Q 关键在于,无论是美国在线还是雅虎,他们似乎都没有,或者是拒绝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相反,他们选择了无视Google和Facebook正在将他们边缘化的现实。6 [. ]) ~+ }* N+ Y, a1 i/ q7 e
* k( O7 A1 a, K, k
如果我是私营化公司的负责人,我唯一合乎逻辑的选择就是选择购买其中一家,然后将其彻底拆分,因为拆分开的价值反而超过完整公司的价值,这一点在雅虎身上尤其明显。(子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