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1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配手
; ?# ~) j& ?1 s5 X( X/ w \' ~& s- N, d, n! D+ x. X8 k
, X! ^. d* V9 ]& |1 M9 ? 打羽毛球时,没有握拍的那只手,称为配手。
9 d9 @0 b* U4 Q5 @- A& _0 T( M2 _) z* i" ], H& Q6 q+ J) d
9 Z% J" K8 K$ E; D$ e4 e% @/ h, z; {5 L3 r) w
配手在羽毛球运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个人认为主要有:(1)平衡;(2)瞄准;(3)协调。* r) ^; Z$ z1 W; l7 G2 Z+ L
$ x Z$ D' u5 q
+ g3 N& {* f: y0 z% i
杂技演员在空中走钢丝,全靠手来平衡。小时侯坐跷跷板也是一上一下的,跑步时也是二手互摆、互相平衡的,就连动物中的猴子,也用尾巴钩住一根树干保持身体的平衡……. D' P' [3 O! x+ R/ U
4 g' H4 L! r+ ^/ G+ K! M6 q B5 k0 p6 r/ y+ L% X( m, W
大家可以做一个试验:一个自己最心爱的物品如YY AT800掉到水潭中,自己又不会水,掉下去有灭顶之灾,不捞上来又心疼,于是你就会侧着身子去捞,够不着,差一点点时,你肯定会自然地左手上升来保持平衡。这个动作实际上就是羽毛球运动中常用的,尤其是上网时。8 V( |2 y. A1 O3 w' O, D, D5 G) g
! g! K8 G; Y3 p, O" @8 P1 u9 O" r& V" U7 P/ `
打高远球时,左肩对网(以右手执拍为例),侧身站立,左手上举,小臂呈45度, 左手大拇指与食指形成一个豁口,起一个在空间距离中粗略的瞄准作用。实际上这个豁口就是来球,也是击球点。它一定在前上方。击球时左手先往下划下去,起一个引力作用,再转身、挥臂、摆肘击球,然后再从原路反复。简单地说,当左手在最高点时,右手就在低点;当右手在最高点时,左手就在低点,合起来就是一个圆。
# ^. d& w5 h" V( y, \6 i! u: _5 U0 Z" m# o+ c
. P7 H, o& l) Q8 y" v" @3 I
$ u# V* ]5 T; b
# N$ g4 E# t) D' U/ r$ |7 b手指头的妙用" ~* G* }8 U% t5 [& }8 X
羽毛球比赛做任何动作不外乎在击球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即爆发力。那么,爆发力的那个点究竟在哪儿呢?# p, X5 t+ y0 `5 T8 |" P
; z5 q. R, V$ R8 d0 T; r
9 r' F5 I6 b& X. a* L% |
) A0 _7 O: @- H' U' F6 O, ~( r 对此众说纷纭,有说腿部的,有说腰部的,有说手臂的,还有说手腕的……诚然,这些都是爆发力点,但我认为,羽毛球的关键爆发力点在手指头上。+ G: _2 C: t1 }2 ? h$ k* a* ~
5 W0 K) N7 {. l/ P
# k' |% |6 a* I2 U E; l) K6 y 凡器械型比赛,不外乎用手或脚完成。器械是死的物体,需要有人来操纵它、使用它。羽毛球拍实际上就是一个力的杠杆,既然是杠杆就必须有一个力的支撑点,手指头就是这个杠杆的力的支撑点。这个点不大,但能起到爆发力的作用,如同是小小的蚂蚁能托起重于自己身体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物体一样。一根小小的木棍要撬起数千斤的物品,则需要有一个支点(一块砖头、一小木块、一小铁块等等)作为力的支撑点。
) [* O( o+ y1 G# P3 }4 A1 o
$ A+ ?1 M( k% X
- ]4 L m$ h0 u Z 实际上,羽毛球中的杀、劈、吊、推、勾、搓、挡等均靠手指头的捻动完成。千万别忽视手指头的作用!记得我省名将韩爱平当年曾对我说过,她当年的对手无论在身体素质还是技术、战术上与她相差不多,能赢球就是靠手指头。细细品之,言之有理。6 |# p% k' I* F" e
( o! }/ Y9 m8 p! \
/ e: W$ Q% Q$ h 大胆地说一句:能充分运用手指头打球的人,都是高手。
9 B: T; \( N4 T8 {+ L
2 ]8 I/ b2 N- K, I
# D0 `& R* @2 V, [- m& Z8 i) A* v$ b" Z9 X8 Q! ^" C
9 E& R5 C9 }; H( i. [! ^6 w: A( b
) A8 [. i! d- @4 r6 E, k8 `) \打好高远球要注意的三要素
" h( d( p. w+ {/ W
3 \' b3 T! Y5 _- N( L9 W) p5 u8 |
: _- Z+ b* s& A# m' ~# E6 Q0 e# O% I# q- y+ L/ ^7 m9 I+ s
2 Q' K# F# B+ }
打高远球是羽毛球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是基础中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9 ?' a: a- x* H, ?" ^0 U, k, y* k! ~" R3 P/ A
因为杀、劈、吊、拉等均是建立在打高远球的基础之上的,只是在运用时,手与力变化不同而已。
8 j) W% o& n8 \' Z& a) W9 x* H: C5 i' A' s# j b& w
打好高远球,要注意三个要素,即:不左倾、不后仰、不拉拍。! \% c+ i1 o# W3 m! I
m1 G/ T* Z. p* ?
左倾,是打羽毛球最常见的通病。即:击完球后,重心往左边倾斜。试想,身体的一部分力量用于支撑身体了,余下的力量不足于将球击到后场,况且,还要回重心,又慢了许多。9 @# @8 `$ \4 V& h8 y& Z
' d6 q) i; C7 X2 W6 h3 m后仰,即:明显步速慢于球速,人在球的前面,击球时人后仰,发不了力,即使发力也是很短的轨迹,岂能打到后场,而且回重心、回中心都慢了。
N$ L7 \* @! |/ E. V; i# } T8 @; H
许多初学者用了吃奶的力仍打不到后场,以上两点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i- R* y& l/ a$ r
5 G( K n$ P3 E/ l2 v+ ~拉拍,击球时,握拍的手习惯向下拉一下,看似一个小动作,无碍什么,实际有伤大雅,而且不利于发力、摆肘。$ n1 b0 R- {3 U0 s( R& ~
& f8 m6 S# X8 U% ` }# L6 j
尤其要注意的是打球不要有多余的动作。
/ C, |9 K$ c' |6 I1 l8 t% w8 z$ l
( \# w, C0 p8 j9 J, ^7 S( I. J
8 O- f* k5 Q) E% H5 `, u x! d" ?6 ^' v3 k) C/ S. Z6 f
% {: J8 D3 _, R, b$ J) r/ n
' w- U2 v* z( l7 j
7 `0 C8 v& ]: f/ e* m* p练步伐的好处
) o3 G9 J6 o2 x, W% a
. v+ M, a3 P6 B+ b* `* r# o8 e- ` s3 K1 [; I D0 w
( m# ?9 o# _6 c- p0 s4 V+ X2 U6 T
步伐,是打羽毛球的生命线,这是不争之实。步伐天天要练,即使专业选手亦然。既可以熟练步伐,又能增强体质,还可以节约球。( v0 B& m6 c/ K J9 L) L. a
5 L# l) e- {* g; w, U& R
9 ~& x, q2 q( \% t' k4 O) X0 i1 l# x2 W) x. h
具体为:两边摸线、换球、手指步伐、灵敏步伐、多球步伐、空手步伐、轻重拍步伐等;尽管枯燥,却必须要练。
7 _. x% u* u+ r0 Z1 b6 R
+ A1 }) C* g( V. Q0 A
1 p; M+ B1 ?- {% J+ ~2 W( i: ^. ` b! ], n
- ~* b3 i9 B$ t% t s1 Y8 R* T/ {! g4 X
$ q1 \. w; [8 L/ M% b( Q4 g6 \; n
如何训练
* @. x9 c+ V: |, p1 H8 _
3 z/ C5 I9 @0 c2 N/ Y7 e. V9 x" X2 R z/ L, m; r
羽毛球训练经常会遇到枯燥的问题,练着练着就烦了.我提一个方案供君参考,以两小时为例,
Z+ k! [ V% A- v' S! x% B* Z, Z5 s& n6 i& a
+ Z/ I9 H2 G( `/ r. q# k3 W; d十分钟的身体活动(至关重要);二十分钟的高远球练习;十五分钟的步伐练习;四十分钟的专项练习(杀上网\吊上网等);三十五分钟的对抗练习(比赛,二一式,三打一等)中间可适当休息,一般为90秒./ {) t2 C: o& ~* \5 G+ N' Z
8 S5 c' }# u9 p2 B3 c6 B
2 \! N. p& j! I) L& h4 B
7 ~6 q8 }) l0 y3 ?7 s; b' A
这样既有量,又有质,穿插进行,避免了枯燥无味单一的练习.就像学校排课表一样:上午:语文,数学,体育,化学,下午:物理,外语,音乐.这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则,是行之有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