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3 _ Y" B6 @( g4 w 大概理性的投资者都会将财富储存在长期表现出弹性的资产中——而非储存在美国。自从耶稣基督降世以来,按最低工资的等价物衡量,黄金作为一种货币几乎保留了其所有者100%的财富。相比之下,单是过去100年,美元就已经流失了90%的价值。 4 h6 v3 d+ a7 s- w. V& x" k# D! P. u; Y6 D" K
与其嘲弄黄金的非生产性和打击美国人对其美元资产进行多元化的积极性,您应该指出一种可以保值且没有负债的资产具有巨大的效用,这才是善待同胞之道。今日美国人所缺乏的是风险管理常识:美国人应该将部分资产撤出以存款账户、债券等形式持有的不断贬值的美元,转到黄金等非相关的现金工具。; k! v$ j6 k% X( x' g s/ r2 i1 A
' q( x$ F n) M. G. j; f
如果我们透过这一棱镜来看待问题,一个更恰当的比较也许是将美元与“泰坦尼克号”进行对比。与泰坦尼克号一样,美元一度被认为是举世无双的,可以持久保值。今天的美元已经掺了很多水(以泰山压顶般沉重债务的形式),其悲剧在于不可能按当前形式得到拯救。 * T4 S2 ^1 `) o2 w* x + y2 D' K( h0 G8 j1 x4 r! h0 ] 我们还可对泰坦尼克的乘客和投资者的行为做一番比较。某一刻,这趟毁灭性旅程的乘客意识到轮船在下沉,没有足够的救生艇来救所有人。今日市场正在意识到没有足够的黄金来保护所有人。 + q- I& M/ E" T" w& D% R& J* U& p, k& g# b/ ~7 c
先不管道义上的问题,我们想象一下泰坦尼克号上开始拍卖救生艇。哀叹错过了便宜的救生艇、后拍卖的救生艇价格更高是明智的吗?从事后来看,买下一个座位是审慎之举,尤其是当一架救生艇的成本不过是一位乘客财富的零头之时。 - ^) ]5 s S: n t( w+ P" W( s8 @- t: `) |+ W% A
因为价格高而错过救生艇的不理性行为正是我们今日在美国日复一日所目睹的。亚洲人、阿拉伯人和全球最有钱的银行都是价格接受者,不顾价格高低不断买入黄金,而美国人却在哀叹错过了从1000美元涨起来的这波行情。 % N$ a: K9 v4 R $ V+ ~. u4 W3 O5 j$ U 我们这个时代,政府的行为与美国人之缺乏理性投资行为之间形成鲜明对照。历史告诉我们,美元不会一直存在下去,黄金将会保存财富,然而美国人几乎将所有净财富都放在美元里。. I- n. a0 ?* n1 S9 d1 z
6 U# z G5 |( I) g2 \% N 美国人忘记了黄金独特而悠久的历史,忘记了它是一种被全球接受的货币。当我们展望下一个新兴的范式,黄金的效用拥有PayPal在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泡沫兴起时所具备的特征:那就是无论商业景象最终如何变幻,对手方都可以放心,黄金都可以提供其他交换媒介所无法提供的保护。 3 D9 Z! u- h T: n U5 b/ k$ i' f2 Q% r' r& k' L
巴菲特先生,在您事业的黄昏时刻,您大声告诉美国人,无需将美元资产分散到黄金当中。等到最后,您必须知道这样的建议是对历史和风险管理的污蔑。在美元劫数难逃的情况下,您应该不愿被铭记为阻止美国人对其财富多元化的人吧。巴菲特先生,毫无保留地告诉美国人吧,告诉他们拥有与美元不相关的黄金敞口是运用资本的明智手段。(诚之)" i, w' t/ D3 H( M. ?9 R&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