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  鸡蛋( 0)
|
首先,我不反对您的看法,本来就是玩儿嘛。其次,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对平水韵的看法:
; t d8 u" g8 T
% j8 j& x% \, U0 \, S很多人认为古典诗歌属于过去,今日中国诗歌应该是创新;还有人要复兴古典韵味,提倡平水韵。也有人要作律诗,却烦平水韵,北方人一看入声俩字就头疼,南方人入声虽然不成问题,可平水韵部的同韵字还是跟任何方言都不一样,于是乎北方同学说,平水韵腐朽,扔掉扔掉,而有些南方同学干脆说粤语是唐声宋韵,直接用来作诗,其实离开平水韵远得很。
3 q% E1 y; M& w8 Q4 T# \, s1 j
/ M* f& p2 n* G- I" e# {& x上面这些东西是永远也争论不出头绪的。个人认为,想作诗词,把平水韵跟普通话都搞搞明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到时候怎么玩怎么好。我觉得不搞明白就反对是没有道理的。说实在话,许多网络上玩诗词的人跟我差不多,作诗填词是业余爱好,是过瘾的玩意,玩的就是平水韵。5 G( |, R5 L& ^, @
) U4 l- S, t) R3 I/ o0 G平水韵自有韵味,便于营造某种意境,而用普通话也有另一番韵味,便于营造另一番意境。不过普通话里面有个小小的麻烦,就是“儿”韵超险,而“知吃师”“资呲思”韵部又声母单调。3 C$ l; I/ Y% s6 _/ ]$ B8 H- T8 Y9 G% S
. O2 O0 J" y* M8 p, ]关于韵脚,不同时期有不同版本,平水韵据今很多读音变化较大。基于押韵目的是为了读起来有音韵美,故个人认为,采用与普通话最为接近的“十三辙”亦未为不可(如本诗韵脚)。) t+ A+ Z7 G- p; j7 I+ P
另外,我基本也是按照方言平仄来写, ...% H6 t# @' d, t$ r y
Justing 发表于 2010-12-15 0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