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0)  鸡蛋( 0)
|
美媒持续热议:没成数学天才 “中国妈妈”害的 + _* o. h6 h# e R/ A+ Y2 W
- ?/ a; t* x" v: b$ n" |世界日报4 l Z* ]' M* T
1 W: _. l+ H% m" [" ^6 l没成数学天才 中国妈妈害的! w$ Q( I& r; M4 K; D
. c8 ^7 A, \( H# |7 \# z网络部落客茂琳&#·欧康诺(Maureen O'Connor)撰文说,她看到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发表的「中国母亲何以更优越」一文,由于她母亲是华人,她原来对文章标题嗤之以鼻,可是看完后赫然发现她的「中国母亲」根本不够格!以下是她的文章大要内容:- I: N3 b6 r9 F ]6 N$ l; K1 P' @
# T$ @1 N; h# z' g; b: T7 W
蔡美儿暴露了我那本名蔡莉莉(译音,Lily Chua)的中国母亲有亏职守,没有用教养杰出子女所需的大喊大叫,像奴隶一样的逼我,害我没有同时成为数学天才、心脏外科医生和小提琴家,却沦为整天追逐名人八卦的部落客。我学算数也不是「整天练习」,而是像每一个道地的美国人一样用计算机。我也没有因母亲强迫练琴,出现母女激烈对抗的摊牌场面。
0 K. G% [2 v( x8 v. ~3 u, ~+ E: b# v. |2 }& c; ?6 t
读蔡美儿的文章,让我感到难过。如果我的中国母亲当初像蔡美儿一样,在报纸上发表会跟定我一辈子的文章羞辱我,也许我也能像她的女儿一样,在卡内基音乐厅表演钢琴独奏。- B# e: z8 |$ R. g
9 o6 |, o5 O# a
我仅有的安慰是:我的爱尔兰裔美国父亲虽然学术基因不怎么样,喝酒的基因却高人一等。! Z* H0 |( \, P9 l
5 k* _6 u/ {% l8 F1 X3 f" C
尽管如此,蔡美儿似乎吸收了美国父母的一些本事,例如学到高级阶层无止无休的欲望,不断的想压倒其它高阶层的父母。妈咪得意的说:这是中国妈妈的共同美德。) t: N. j9 L+ D3 a) F2 P
; u8 b6 H1 [7 g8 X' T/ }/ w中国妈妈「成就」 不少媒体质疑: ^9 o* v# e4 w7 B- o
3 @ v( R# k5 F' ^: `/ K$ y4 W
蔡美儿的育儿经目前已被数十家美国媒体转载,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已经在美国掀起了热议。不少媒体质疑,中美父母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也有人提醒蔡美儿,是否成功,要看孩子日后的成就才能下结论。
! u9 H u' j" b" J
3 B e3 `3 J1 ?美国知名时事评论部落客网站赫芬顿网报(The Huffington Post)评论说,中国父母总是相信他们知道「什么对孩子是最好的」,他们会用自己的决定盖过孩子本身的需求和想法。这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当然,「中国妈妈」的教育模式并不是所有中国母亲的通性,也不意味著美国母亲就不会这样做。
0 s" _2 ]9 C/ _0 z. c7 ^ i% j. ?6 Y! ?# T# R
美国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则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何中国家长比美国家长强」的文章。该文章指出,如果家长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做事效率高的成功人士,那么中国的母亲们无疑比多数美国妈妈更胜一筹。$ l' n: F6 \& n$ t% I
& \- x( }( o" _" Q1 V( m文章认为,中国家长的严格教育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与美国家长的溺爱与温和形成鲜明对比。如果美国妈妈们继续纵容懒惰、毫无自律却总是期待被赞誉的下一代,不难想象终有一天美国要在全球的竞赛中被中国击败。3 X$ O! ^- `! D9 M: `
, r/ m# @6 }0 h但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却对此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成功简单地定义为「高分」、「获奖」,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是「疲惫不堪的」、「能力低下的」、「不健康」的儿童。4 O) b- z& ?* R( x |/ x/ u! e
% R2 T3 V. T. t
纽约的维兰斯基认为,像蔡美儿这样霸道的母亲,事无钜细都要遵照母亲的意志,「是很难教育出比尔盖兹(微软创办人)或查克柏格(脸书创办人)这样的孩子」。而且父母亲不顾孩子的感受,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会憎恨专制的父母。
$ Q2 w: m* m @7 l& p3 s
$ M3 v! X6 \( K( C网络杂志Slate质疑蔡美儿的成功能否持续,甚至怀疑她女儿的成就,是否与她的教育方式有关。因为她的两个女儿年龄还小,能否无止境的负荷「中国妈妈」的严格要求,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 f" k% V' B; c& O N1 V6 y; I2 ^) D9 w
中美妈咪战 中国更优越?4 B$ o* f2 r% R
, Z& x) w6 M. ZMSNBC网站报导,西方媒体大谈中国在政治、外交、经济领域崛起,美国则日趋式微。这种中美之争现在更扩及文化层面。1 T0 j r. m: u7 c( P" _# j3 p$ J
' }& x: h2 u& F0 f" d4 ?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蔡美儿(Amy Chua)8日为「全球妈咪战争」开了第一炮,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中国母亲何以更优越」一文,这篇文章很快就成为「华尔街日报」网站的大热门,到10 日已吸引超过1770篇评论,还有8万5000人把它与脸书连结。0 z& }1 u8 O) f
& d1 v5 t& n9 F" P* J
有个来自大陆的华人说:「我看过很多对子女非常严厉的父母。像我自己,如果有功课没拿到A,会被母亲罚跪或赏以『爆栗子』(用指关节敲脑袋)。」
A' ~2 G9 V1 g
! n0 Y* l% g3 I" S, \蔡美儿写道:「中国父母要求孩子拿满分,因为他们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到。」所谓的平庸或失败并不存在,除非孩子是故意的。
+ y$ `9 O8 Y& G$ _# ]( R/ Y
% s. o) B. {8 g P另一个华人说:「我只记得青少年时期整天提心吊胆,怕母亲发现我迷上一个男孩,怕考试考不好,怕她发现我撒谎。」
. ~" m7 }1 U3 d( c$ u P0 F) Y; ^, z9 U
蔡美儿描述的中国父母的三大特质,或许造就出一些成功人物,可是也有许多人表示不以为然。
! X$ |! w( N( {# ~( g5 j! }& @6 T4 `; q! R; ~
原在美国一家大公司服务的Ping Mong,曾协助从台湾招募人才。这些人大多来自最好的大学,很会读书做研究,可是要他们从事团队计画却有问题。他说:「他们只会读书,缺少当众做报告、谈判和人际关系技巧。」+ `* G+ q' R3 d+ f1 j
, H4 I5 K6 {- g B D; ?$ o
他表示教育当然很重要,可是也不能忽略完整的人性发展。许多人认为这正是中国式教养的缺点。
# V) M* r: a5 R' e6 P3 _4 K/ [6 H/ I/ }! Q) P
在中国社会,尤其是老一辈,父母很少表露感情。但是,在一见面就互相拥抱的美国社会成长,很快就会注意到父母从不抱你或亲吻你。在注重积极鼓励的社会成长,也可能令人怀疑父母为什么只注意你的缺点和功课不够好。
: l$ q5 |7 _( Y8 b3 F$ Q& |0 w1 E) o8 p' C1 P! `: S
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说,犹太母亲与中国母亲一样,对孩子期望很高,也一样注重功课,不过犹太社会至少接受心理治疗。& a+ P# y8 `8 E" c4 y5 r
3 ~) \- v) a, d2 n" P: w& s
接受心理治疗就像失败一样,被许多华人视为见不得人的弱点,经常导致不幸后果。卫生福利部说,在各族群中,美国 15岁到24岁的亚裔妇女自杀率最高,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求功课好的压力太大。
( S! B2 P* Q/ a! c7 D* D% p5 T0 O6 S5 `' p
事实上,蔡美儿未必表示她教养子女的方式比较好。文中说,本文理应是谈论中国父母的教养方式优于西方父母,其实这是关于苦涩的文化冲突。
- c# A. L7 Q- C! e
# k, u; O0 K! [/ e许多人认为中西教养方式不必对立,父母大可集两者之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