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面试——前3分钟定终身 . F* r( W% F- K; m$ j( C9 K
3 p/ x u' \. i' e+ I5 [, m* S
寒暄、问候 + D8 s# f/ O0 C# l
; Q: z0 @: A; Y! p
现在大家都知道“前3分钟定终身”,而前3分钟所能说到的,通常就是寒暄和问候等看似与面试毫无关系的话题。也许你会说:“面试考察的就是专业知识,我就盼着赶快进入正题。”其实,你既然已经被通知去参加面试,就说明你的专业背景已经与企业所要求的条件基本吻合了,那么面试人员主要看什么呢?就是看你是否与这个企业的员工气味相投(chemistry fit),并通过你的言谈举止考察你的沟通交际能力。所以有经验的面试人员会在前3分钟聊天气、交通、时事、近来的热点问题等,甚至聊办公室附近的建筑物,看对方是否能应对自如,以判断你是否有能力在最初的接触中就给交谈者留下一个好印象。
# g$ W8 M8 a' O( ~: N/ ?3 `9 w+ M+ o! }. ^
被告知程序
6 R3 E5 O9 X0 X4 V
& c/ S* M& |8 t% r4 q0 l* J3 [ 一般的中资企业都不会告诉你面试的程序,但有些外企面试人员在进入正式话题后会把面试的整体程序安排先向你交个底,以消除你的紧张情绪。通常的方法是面试人员和颜悦色地跟你说:“我们第一步会做什么,第几步会做什么……”你不要觉得这是一种特殊的照顾,预示着你即将获得成功,这只是例行公事,碰到这种很专业的招聘经理,每个应聘者都可享受这种“殊荣”。
+ C' S4 P: o C* h/ q0 F( n3 y
0 h& G2 ^2 |4 ?! D2 _! h 过一遍简历(go through your resume)
) P+ h3 W8 @3 c0 L; t. L$ y' O8 |8 |" Z0 m) }
过简历一般有两种做法:粗线条的快串或是摘录重点。先假设简历已经写得很清楚很具体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重点一般是三个方面:一是不清楚的地方还要核实和询问;二是面试人员有感兴趣的问题要与你探讨;三是考察一些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信息。 ) W+ x5 ^7 x& {. [8 v; n/ H
" R- L* }0 x2 z t+ |! v: n' h
试探性的提问(probing questions) 0 L8 W* K% |8 [
; _! n6 c' j2 ]$ D, I! c( m) H
这多是一些敏感、重要、棘手的问题。
1 d$ n9 Y$ N1 Y) `! s. m% B+ @5 ~
一方面面试人员会询问一些业务方面的问题,了解你对业务难题或者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回答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你的专业水平、敏感度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 [8 @/ S5 y" Z# R3 m! c$ p- g7 T
7 o4 B% G5 T0 [' F% H 例如:如果你有机会在这个公司就职,你希望3年后自己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或者从事何种工作?这类问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你是否会安心在这个公司工作,会不会中途跳槽,会不会使这个用人单位最终为他人做嫁衣。 / F# M/ K3 ^3 g: y6 M& e
" S5 ], @% {+ x 另一方面,面试人员也会在这里提到一些简历中涉及的问题。因为他可能对你简历中所记载的东西或者你所描述的个人能力产生怀疑—你是否真像你所说的那么棒?有经验的面试人员不会在过简历的时候穷追不舍,那时候你“防范”得非常好,清楚地知道回答的重点。他们通常把具体的疑问隐藏在貌不惊人的小问题中,相当于做了个“套”,你的真实情况会在这些问题中一点点地展露出来。
0 b% l# @4 R7 |5 Q& ^: k$ u轻松话题 & l: b2 O' N* a. |
" _: T8 u( K7 [5 j/ N) i! n' Y+ {
一般是从你简历的个人信息细节里提取的话题,多是聊一聊兴趣爱好,外语水平,从而了解你的追求和生活情趣,但时间紧时也可能没有这一环节。 $ R+ Q# p- n8 k4 m% B+ @
! j2 F$ Q2 v) ?# r! L
公司简介
! O, u. r: x- }( K2 e! t
$ ]" ?6 [3 w4 O5 w! A' L+ } 有些外企面试人员,特别是有经验的招聘者会向你简单介绍一下企业信息。这既包括公司的情况,如业务描述、行业地位等,也包括岗位描述,即你所应聘的工作的性质、团队情况和管理人员等。这种情况下,不要因为招聘者的热情诚恳而轻敌,要注意捕捉每一个信息,这对下面的交谈是一个基础性铺垫。
+ ? \# x; c; g9 x) Q8 h
& g) d' l: S7 r+ X 向面试人员提问
! i3 U7 h* ~ H: t/ }8 G
2 ~4 x: r3 q) { S0 [ 通常在面试快要结束的时候,招聘者都会给你提问题的机会。这时候最忌讳的是你一言不发。如果你一言不发,“没的说”,面试人员会觉得可能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你对你正在应聘的企业没有多大兴趣、了解得不多,所以提不出问题;二是你没有提出好问题的能力,不善言辞、不会应酬。这两个理由对你都非常不利,会使你的印象分大打折扣。应聘者提问题的数量可以是1—3个左右,千万不要太多,尤其是在最初的筛选面试中,要记住你是应聘者,不是考官。 " `3 ~" k1 k: ~+ z: f
* G) `: q$ @; i3 A$ d5 E& B
●面试,前3分钟定乾坤
+ a% h, E S$ L: b; h7 L7 m, D8 m1 S7 ^, M) d
在许多企业的招聘经理当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面试前3分钟定乾坤。
# _9 P/ N2 K; C; w
4 w+ T e8 G& ^5 e( @+ d 各个企业在邀请应聘者进行面试之前,通常都会通过简历、笔试等进行多轮的筛选,能够被邀请面试的应聘者已经在业务方面达标,所以在面试过程中,招聘经理不会再花太多时间和精力从数量指标上去考察,而是通过交谈考察应聘者对于问题的定性分析水平。因此,临场发挥能力在面试中尤为重要。经验丰富、阅人无数的招聘经理,一般在见到应聘者最初的几分钟里就能形成初步印象,这段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非常关键,具有决定性意义,姑且将之笼统地称为前3分钟。
1 B0 N) B* _) U. d1 v/ k1 ?/ c. q: ]0 l
) W( \: J# x9 n3 C. G 有的应聘者在前几秒钟里就已经给招聘经理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虽然这并不足以成为招聘经理决定雇用你的充分条件,但能够赢得这前3分钟确实对你能够获得面试成功非常关键。招聘经理会据此给你较高的面试评分,推荐你进入下一轮面试,或者建议把你列入可以考虑录取的候选名单之内。
& }% n! L3 O2 m c0 S/ Q: ` z
大家不妨在本书的引导下走入招聘经理的“工作室”,观摩他们在幕后决策时的工作想法,主要是为了提醒大家着装、谈吐和开场白对于面试成败的重要性。衣服怎么穿,第一句话怎么说以及说什么,都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信息流露的方式要自然,这种自然的状态不能靠突击练习,而是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这本书并不旨在教大家如何突击,而是让大家注重实际、修炼内功,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9 ]$ h) S, x/ X& r6 D5 t+ [3 ]
2 F7 E$ J* A1 Q/ j! n+ s3 S 任何语言、动作和表情就能传达的信息。接下来招聘者就会通过你的气质谈吐和面试礼仪来获得更加感性的认识,最后才进入正式交谈,通过一问一答来考察你的应变能力。
, H: E% I! E+ G4 L. Z
) r! L& L& }( b+ Y1 m' e" @; M5 v Y 有的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面试问题宝典”上的问题背得滚瓜烂熟,他这些机械、斧凿痕迹过重的问答内容在面试的前几分钟里还没来得及卖弄,却因为不拘小节而在着装、礼仪、气质、谈吐方面失了很多分。
' \) R$ K$ ~7 _' w; e9 `
5 ^- J- s0 d8 \( t 有的面试官在经历了几个应聘者的“轮番轰炸”之后,已经筋疲力尽,此时他很难全神贯注地继续下面的面试,如果你能在着装、举止、相貌上给招聘经理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能引发他神经亢奋起来,这就如同一份漂亮的简历能够吸引招聘经理的眼球一样,招聘者对你的好感会油然而生。 / |8 Z0 y7 J+ b8 F, [' |& C
) E" z6 a$ o W* U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的面试原则
N$ T" W2 Y) s# ~0 g ——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杨海云女士
$ \$ h/ e4 T9 m, V5 L: f* b* H2 F) q8 k+ Q
既然前3分钟就能做出初步判断,为什么还要继续面试呢?前3分钟里得出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毕竟时间短暂、反映的内容有限,因此招聘经理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交谈来寻找充足的依据,以支持自己在前3分钟所下的结论,最大限度地保证面试过程的全面、客观和公正。 7 [/ R/ @6 x- e8 m
0 x S2 b' t: F& o0 @ x
招聘经理充分知道前3分钟主观判断的局限性:这种主观判断有时会把一个“绣花枕头”也推荐到下一轮面试中,为其他同事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真正的人才也会失去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其流失到竞争公司那里还会遭到老板的埋怨。因此,面试3分钟后的时间,才是应聘者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如果说前3分钟是“一见钟情”的话,那么,3分钟后则是“日久生情”。应聘者应该利用每一个交谈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给招聘经理提供充分的依据,使其强化或者扭转前3分钟内的判断。事实上,在我们的招聘实例中,有很多同学就是在3分钟后的时间里获得了雇用机会。 " ~. W7 J7 n; a% A; V4 v) c
a0 X& |- S3 W- X( q% f
此外,面试双方可能事先已经约定面试时间的长短,如果此时招聘经理在3分钟之后就做出决定,而没有给应聘者展示其能力的机会就结束面试,势必在应聘者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认为对他不够重视、过于草率,直接影响公司的专业形象。所以,招聘经理决定速战速决时,通常会明确地给应聘者正面的信息,以保证他不会有顾虑和抱怨。而招聘经理出于“礼貌”往往会对那些不会予以考虑的应聘者格外友好,一来不希望他感到受了怠慢而失去面子,二来也希望他即使应聘失败,也同样认可公司的专业形象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3 Y5 q, f( H: V6 ~& Q
8 j2 D6 M x1 O9 B" { ●面试客场作战,要化被动为主动
) C4 y( c. v9 q4 t6 l( U# d! B
) e+ ^9 i: y; t 面试很多时候是在招聘公司进行的,这就使得应聘人员参加面试就像体育运动队在客场作战一样,此时如果能够预先对面试的场所进行一番考察,将会大大提高胜算的把握。对面试地点比较远,地理位置也比较复杂的,不妨先跑一趟,熟悉交通线路、地形,甚至事先搞清洗手间的位置,这样你就知道面试的具体地点,同时也了解路上所需的时间。如果路程较远,宁可早到30分钟,甚至1个小时。 # y1 g: G" s5 t( O9 H4 b
# c( q" s. e+ }0 Z: C& m5 d. J9 e% N 避免迟到:多储蓄些“生理时间”
& u3 `7 f4 L; d, d& L4 `& f N6 b* j) [& Q$ m6 W) m: R( T
在面试的时候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使得本来就很紧张的时间大为缩短,这就需要多储蓄些“生理时间”以备不时之需,如预先勘察洗手间的位置,以免情急之下手忙脚乱。实际上就有这样一个关于洗手间的不是笑话的笑话:有一个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去外企面试,他在面试前突然想去洗手间,但因对写字楼的环境不熟悉,面试前也没去过,自然一时搞不清到底是哪个门。结果竟一头撞进了火警通道,还冒失地按了火警铃,结果整个楼响成一片,着实轰动了一把。他慌慌张张地躲了一阵之后才去了洗手间,等到再去面试的时候,已错过预约的时间,此时面试考官已起程去了机场。因此他也就永远地失去了进入这家公司的机会。 3 {( k& @6 Q, g8 l1 z! \# k
" ]0 T. [ H- ]1 x' [9 l0 k
最后有一点提醒大家千万注意,早到并不意味着早早地进入面试场所。早到后不宜过早进入办公室,最好不要提前10分钟以上出现在面谈地点,否则面试官很可能因为手头的事情没处理完而觉得很不方便。外企的老板往往是说几点就是几点,起码不会提前。
0 }# z! |6 d# X( i/ Y
1 Y0 l( r* C0 f8 ]% t0 |( N 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胡云刚女士点评:
1 E: A. j. w4 O1 G- Q$ u. H2 B. }! a( I5 v! Z
面试的时候,我们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一般不会迟到,我们的秘书也会提前将一切准备好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会请业务部门的经理来帮我们做一些面试,毕竟他们才是用人部门,而业务经理们难免出现迟到的现象。因为业务优先是任何公司的首要准则,业务经理的工作重点是做业务,而不是面试。他们经常要忙于和客户电话沟通,或在办公室接待客户等,尤其是接待一些重量级客户的时候,是不可能放下客户不管来面试的。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会表示理解。有些经理迟到的时候会感到很内疚,这也许会是求职学生一个意外的好机会,如果这个时候你的应对得当应该会有意外的得分。但是如果你对面试官的迟到表示不满,那么你在这个经理的评估表上就很可能会不及格。从任何一个业务经理的视角来看,他们都更愿意招聘那些在客户迟到时始终保持宽容大度的人进入他们的部门。(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