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还记得德国2010年的经济繁荣吗? w$ k9 ~0 } I7 i" z4 J/ c" q1 R
9 `$ @& N9 ^1 ] 在去年年中时,德国的经济增长突然提速,一时间,无论是旧大陆还是新大陆(18.02,-0.08,-0.44%),都有若干评论家宣称,美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失败了,而德国的节俭和纪律胜利了。这些评论家的逻辑是,德国政府宣布了削减赤字的计划,让私营部门的企业家们建立了足够的信心,于是后者再度开始支出自己的资金了。
8 ^; a, |2 ]: ~: C3 R' D( A( |: S
+ T$ [8 L# _- O- I* v' \ 好吧,我们后来都看到了,德国的繁荣并没有能够持续下去。伴随之前小规模的经济刺激逐渐退潮,德国的增长速度到去年晚些时候便明显减缓了,而国家的经济产出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回复到衰退之前的峰值。然而,刺激计划规模更大和为期更长的美国,却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至少,美国人已经不必再像德国人那样,去担心是否可能会发生双底衰退的问题了。 O8 Q; ^% I& p. z+ L6 u
7 G' p0 f4 e8 T5 h3 S3 V5 C5 O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议会当中还有许多人坚称唯有削减赤字才是通向繁荣的康庄大道。似乎,现在华盛顿唯一还算得上问题的,就是联邦预算赤字今年削减的力度该有多大。# ?! p* a7 s0 |
0 b. e, p. [3 B/ ~" ^) R; ]
如果我们的经济是处于其周期的其他某一时间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才刚刚走出衰退的泥沼,即将到来的开支与赤字大战或许才有一些真正的意义。共和党会迫使民主党让政府变得更加富有效率,这种事情民主党自己常常是不愿意去做的;与此同时,民主党则会迫使共和党放弃他们最激进的赤字削减计划,确保医药研究、法律实施、大学奖助学金和幼儿园等领域依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估计,在未来几年当中,这样的有益的妥协我们还是会看到的。
5 E" p8 M4 @' [4 M
7 a8 O5 ~9 P; Q3 r! P/ B" ` 可是,就当前而论,迫在眉睫的问题还是经济本身的脆弱。不错,国内生产总值确实已经超过了之前的峰值,但是其增长速度还是不够快,至少没有快到让企业开始雇用更多员工的程度。不必说,各州当局都在大规模裁员,而联邦政府本身的大举裁撤人手只能让局面雪上加霜。
' c8 Z8 H/ }4 w1 T) X7 `: i# h4 T$ h |9 E4 o# D
因此,尽管奥巴马总统为首的削减赤字反对派会发现,迎接他们的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这战斗又是必需的,因为逻辑和历史都已经给出了充足的理由。8 Q; U# T% F- \: Y
! G$ ?; n& x* K! C. N
我们首先来说说逻辑问题。节俭派宣称,政府削减开支会让私营部门变得活跃起来。那么,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他们的解释是,如果政府使用太多的资源,就会推高这些资源的价格,让企业难以使用它们。- J, Y w2 q. @3 F3 q
1 G& z5 z) V; E) c 比如,在1990年代早期,政府的借贷行为使得利率上涨。当赤字开始减少时,利率也降低了。之前对于企业而言没有什么利润可言的计划也突然变得有意义起来了。结果就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以及联邦政府税收收入的增加,预算赤字遂得以进一步减少。
8 y! L0 c J# ^# d2 \; E0 ?% x1 K' Q- p' f1 d0 D! }9 [
问题在于,这一完美周期至少现在是无法复制的。目前,我们的利率已经非常之低了。利率之所以低迷,是因为金融危机及衰退导致了私营部门对贷款需求的极大萎缩。相关数据明白无误地显示,尽管政府全力开支来对抗衰退,对于贷款的总体需求仍然处于历史性的低点。! y8 g" k! x% [( k& y4 b9 x/ l
. E# {3 s- T, ~2 N. p
同样,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是政府囤积了过多的雇员,使得他们不能加入私营部门旗下。不错,白宫发言人博纳(John Boehner)上周是说过,自从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以来,联邦支薪人数已经增长了20万,但这实际上却是个简单的错误。真实的数字是,联邦政府的雇员2009年1月以来只增加了5万8000人,而且主要都是在国土安全部门;与此同时,州和地方政府还总计裁撤人手40万5000人。
; Z( [. a( p1 E/ _! t7 X+ j9 o9 E5 d# s! D. ~; v
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一场金融危机之后,企业和消费者都停止了开支,而且对未来的前景,他们还满心狐疑。具体而言,新车销售量就是个很有说服力的数据,这一数字2005年达到了1700万部的峰值,而去年还只有1200万部。独栋住宅销售量的峰值也是在2005年,为750万幢,而去年只有460万。这样的背景之下,也难怪企业对未来难以建立信心。6 r2 s( e) b! |2 q
1 `) U4 o; ?' E! q6 m9 k: H( ^$ v5 t4 U/ i 如果没有联邦政府过去两年的开支——某种意义上说来,减税也可以算作是开支——我们的经济肯定会比现在糟糕许多。同样不必怀疑的是,如果联邦政府现在就开始成千上万地裁员,我们的经济必然要经受巨大的痛苦。3 K, S, Z% Z5 V
H# ~# v- k1 ]- f! n
事实上,在危机之后转向“艰苦朴素”,这样的历史教训我们并非没有。人的天性就是如此,常常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当小罗斯福1932年竞选总统时,他也曾经反复多次强调预算的均衡问题。
$ O6 h4 S) O* y0 f; U
# Q+ p7 T+ e; A7 D8 y3 a: o 可是,无论这样的论点在道德上多么令人满意,对于经济而言却是个错误的答案。我们可以说,正是之前胡佛总统的节俭趋势使得大萧条的局面进一步恶化了。好在,罗斯福总统当选之后改变之前的立场,但是他在1937年提高税率和削减开支,也延缓了经济走出衰退的脚步。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超级刺激计划才最终结束了大萧条。归根结底,当私营部门不愿意开支的时候,联邦政府就必须站出来,不然就没人开支了。
, T0 C$ n7 |' }, N; w5 f- s# ]3 h$ M, g2 q0 b7 d2 |
我们最近的全球危机也在提供类似的教训。或许,德国还不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对危机的应对方案其实也颇有些可取的地方,比如说以限制工时的方法来尽量减少裁员,而且德国转向节俭的动作还算不上激烈。真正激烈的是英国,他们的大规模增税已经产生了后果,而且开支也大规模削减了,作为这些措施结果的一部分,英国经济的现状要比德国糟糕许多。! X5 ?1 } \6 D2 N1 O
: V8 a$ l1 L) a0 k; l+ h/ M( p9 @* |
“与拼命紧缩的英国相比,美国的表现要出色得多,这确实是件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研究公司High Frequency Economics驻英经济学家谢菲德森(Ian Shepherdson)指出,“即便与紧缩措施温和得多的德国相比,美国也是很不错的。”谢菲德森还补充道,如果是正常的衰退,他原本是反对刺激计划的,但是在现在这样的危机之后,刺激却是至关重要的。
4 e L- r v& H" M! M; O V
9 [7 K4 y! r8 l 真正的微妙之处是在于,当刺激计划不再必要的时候,该如何去找到结束刺激的政治意愿?这确实有点困难,尤其是民主党人更加可能会作梗,因为刺激计划往往会包括若干他们喜欢的政策。不过考虑到当前的政治版图,共和党人在议会及州的层面呈现出强势,他们显然会非常乐于集结起这样的意愿来的。2 W: B& r) D) y: W- S( @. [
4 A0 a& w0 V0 q" S
从经济本身出发,我们能够指望的最佳前景应该是在未来几周当中达成一种妥协,以短期的开支来换取中期和长期的紧缩。我们可以强化医疗卫生监管等开支控制措施,并推出新的类似措施。同时,对于一些有浪费之嫌的军事计划则应该予以削减,比如F-35喷气发动机项目。那些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社会计划,应该强化执行力度,等到未来它们不再那么有效,再缩减其资金来源不迟。
' \. w$ T" T5 x& f/ ^+ q0 ^" h1 W& c. ?/ J- J
总而言之,千万不要打着道德的旗号办傻事,不然我们就可能会重蹈德国与英国的覆辙。(子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