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一些青年人刚刚读高中,刚刚才读高中眼睛就又「高」又「中」的话,那是很危险的。刚刚念大学就以为自己的理性就是一切的话,那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今天要你们很谨慎的思考关于「思考的本身」是否有限制的问题。 3 r n, _$ R1 D7 v( b9 |$ a" ^7 {/ g4 R" _' X# R; c4 F
那普罗达哥拉斯,把人当做是与万物有别的,人与万物有别,因为人是「万物的衡量」。这是人类历史中间第一个对人下一个很重要定义的思想家。但是,可能比普罗达哥拉斯还更早的时候,中国人已经给人类下一个比普罗达哥拉斯更好的定论了。中国不是说人是万物之「衡量」,人是万物之什么?---- 万物之灵。 「人是万物之灵」,所以这里就把「灵界」和「物界」做了一个分割。而人是唯一能在这两界当中能够有所了解物,有所灵的感应的。所以「人是万物之灵」,在万物中间只有人,具有物质身体的人,竟然有灵性的反应。所以我们提到「心灵」、「性灵」、「灵感」、「灵意」这些的东西有「灵敏」、「灵活」的反应,这些名词实正表达了人实在是万物之灵。所以西方的哲学提到人是万物之衡量,是和物更靠近物的,这一方面对物的研究的。而另一方面东方就提到人是「万物之灵」,是更提到人对物的反应和里面的感受的问题。那这个「感受」就产生了不得不整个东方比较进到了属乎灵界看不见范围之间的那个唯心的走向。! W& e, e" |1 c/ C
4 n! `' a( I( z/ ?' x
而西方就比较靠近对物质的衡量的研究,比较唯物的科学的那个趋势。而东方的走势、西方的走势这两个走势都告诉我们整个东、西文化不同的地方有所偏重的不同点。 O! |7 _# S0 [1 |0 O7 e9 c3 w1 {/ x* a8 ~2 h( h& b- N0 Y
( {$ v- @' Z& \! b0 f$ l9 b! v. x
在东方以「心性」为主,「灵」的感受,「灵」的反应是很重要的。在西方,对「物」的衡量,对「物」的研究是很重要的。所以西方的科学比东方更发达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东方的宗教比西方更发达,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东、西方对「人」的了解有不同的重点。 3 n9 O1 l2 \/ N+ [7 K 2 ?: g) o' p4 h! ]% y0 i$ O+ }/ z8 ^7 Q( e( C) U; t
这样,到底人是怎样?我们继续再思考人与万物之间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是不是在东方里面没有思想到人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和可能产生科学知识的这些工具和程序呢?不是的。如果你把孔子的思想,从人自己怎样在整个过程中间达到最后的目的时候,你发现他第一个步骤就是与物质发生关系。所以孔子的整个人生责任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从「格物致知」、「修身养性」,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 , I0 S3 N" |. B% J$ `- j8 U4 b6 Z1 B
这里「格物」这个字,和希腊文里面「万物的衡量」是没有相差太远的。你「格物」,就是你懂得怎样在物质的中间找到它的规格,怎样去研究它,分析它,很严谨的了解这个物质。「格物致知」,也就是在物质的研究中间达到了科学的可能。所以在这里,东方并不是没有提到关于与物质的关系怎样产生科学的可能。西方也不是没有提到与心灵的关系产生的宗教的可能。因为就在普罗达哥拉斯以前一百年,就已经有了一个很重要的人叫做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 这两个都叫「哥拉斯」,一个是毕达哥拉斯,一个是普罗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是一个人有四职在他的身上;他是一个哲学家;他是一个数学家;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又是一个宗教家。很少人在这四方面同时是有天才的。他是一个哲学家,因为他在形上学的探讨里面提出了「数目是一切万有最基本的原先状态」 (The total universe is based on ultimate reality, and the ultimate reality of the universe is number.) 所以你要和谁讲话,在全世界你只要在电话机上面按数目就可以找到那个人了,对不对呢?你在每一个音乐的音里面可以找到振动的数目,对不对?你甚至在光的速度里面可以找到数目;不但在你头上的头发找到数目,在你整个身体的细胞找到数目,连整个宇宙的构成都是由原子的数目产生大小的分别。所以他在哲学界里面第一个提到 number is the basic and ultimate reality of composing everything existing in the world. 这个是从哲学方面。第二方面,他不但是哲学家,他也是一个几何学家,所以你们读过数学的人就知道有毕达哥拉斯的三角形定理,有没有?你还记得吗?9 A" l8 M: c1 U9 F- h
& G) K g5 Y1 @. I3 }! C
这毕达哥拉斯在几何学,在数学里面给我们带来的贡献,直到今天教育界不能否认的。# Q8 }% Q4 K. C+ q' t) @3 M4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