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w0 T: J2 N3 l' ^* A0 w% Q9 `1 x 杭州飙车案中被称为“富二代”大学生的胡斌超速驾驶改装车撞死浙大毕业的谭卓,警方最初公布车速只有70码,整个事件让我们记住了网络名词“欺实码”;河北大学校园被认为是“官二代”的李启铭酒后驾车撞死该校大学生陈晓凤,最后让我们记住的是“我爸是李刚”这句网络经典。我们的社会在对这些案件嘲笑之余给自己留下的是没有愈合的伤口,却没有关于责任和生命的深层次领悟,没能阻止之后更严重的药家鑫案件的产生。如果现在我们只是牢记“药八刀”这个名词,满怀悲愤争论他的“该生”和“该死”,社会的“破窗效应”还将继续传播和扩散,对于那些正在成长中的“药家鑫们”,对于把刀藏在心里没有拿出来的“药家鑫们”,我们更应该避免这种“破窗效应”,负责任的去深刻反思和幡然醒悟.3 ?) x e. B( C q' Z' }0 R' ~
4 v. J- _9 n+ o6 W0 d: Q 中国的高考制度已经恢复三十多年了,但是关于个人道德的高考还没有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考核体系。当我们每一次投机就获得回报后,当我们每一次抛开道义获得名誉的时候,当我们每一次放弃尊严获得利益的时候,我们给“药家鑫们”的心里都藏进了一把刀,适当的时候他们就会举起这把刀伤害无辜的人们。在经济的高速发展期,激烈的社会竞争,让我们心里只有对手没有伙伴,只有赢的快乐没有输的心安,我们变得猜疑、浮躁、急功近利。药家鑫已经成为社会心理“破窗效应定律”的典型案例。试想如果在重压下,我们的法律心态是“不得不骑墙”,我们的教育心态是一定要成功,我们的社会心态是假借他人强调和宣泄自我焦虑,我们就只能陷入“破窗效应”的轮回中,等待下一个“药家鑫”出现时,再跳出来开场舆论盛宴,周而复始轮回往复。# x2 D! {4 ?. I+ ~
) }& X+ m [9 M. z4 ^7 l8 }
值得关注的是,药家鑫案还没有宣判,上海又发生了一起留学生在归国到港的机场,向母亲刺了九刀的恶性事件,关注社会的“破窗效应”,弥补社会教育的心理缺失,除了喋喋不休的争论和指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反省与担当。在物欲横流的氛围中,我们是宁折不弯还是随波逐流,我们的心灵给“药家鑫们”折射出的是对良知、道义的缺失还是温情、大义的光芒?时至今日,面对法庭上的药家鑫,我们有责任以成熟的心态面向公众平台,表达我们的意愿,还原法律的独立性,尊重法律的判决。有责任以冷静的心态反思我们的教育,中国是全世界大学生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重外在技能、轻心灵塑造的模式,造就了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投机心态。我们更应该为社会阐明一个道理:一个用反思和爱构筑的组织才更有未来,一个自省自律的社会才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