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一场劫难之后,带给我们的是更多更深的反思。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任何在成人眼里小小的意外都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将防灾放意外的常识贯穿于生活的每个小细节之中,只有细水长流、警钟长鸣,才能更大程度地确保孩子的安全。
+ S( U3 M) K) N- R' c, [4 i两岁的女孩由于被疏于照顾而坐进了放在地上的鸡汤锅里造成烫伤;孩子生病时没有按医嘱服药造成中毒;让孩子独自去小区里的游泳池游泳造成溺水……家是人生活中最放松的地方,却最容易出现问题。60%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是在家里,或者在家的周围。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家更是容易出现意外的地方。
: ?, ~8 p3 J x5 y* Y意外伤害是孩子的生活中突然发生的,孩子还不能独立解决在成长中面对的各种伤害,需要家长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如果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及早教会孩子良好的保护意识,教会孩子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技能,那么,许多伤害是可以避免的。8 o @8 n8 T7 E8 d" x# x
家长的疏忽大意、缺乏安全教育、急救系统不齐全、居家布局或物品摆放不合理都可能导致儿童受伤或死亡。另外,日本曾有专门研究发现,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操持家务的妈妈和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生存率会相对更高——因为他们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获取生存的资源。很多成年男人却因为平时不关注生活细节而失去存活机会。因此,在生活中学习各种防灾防意外知识非常重要。作为父母,千万不可对小朋友的所有生活细节都大包大揽,而是应该提高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
6 c/ _4 b4 |* R" l八招,教会孩子防范危险
f# A& b) P m- h一、注意获取感觉
* Q1 Q+ x- P, I1 I G3 M在紧要关头,应该相信直觉。家长不仅要告诫孩子留神从接触的人或事中获取不安的感觉,还要注意倾听,鼓励孩子讲出他感觉不安的人和事。% T% \6 E2 J8 U, |$ R t
二、学会识别诱惑' G; \/ `* R9 N8 ~! A
平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陌生人问路或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的事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两种普遍策略。如:有的罪犯装作认识你,叫出你的名字(其实,他可能是看到了绣在孩子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踪你时听到有人这么称呼过);有的罪犯自称是消防人员,编造你家房子着火的紧急情况等等。家长应告诉孩子:任何人甚至是警察和消防员,在未得到孩子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都不能将他带走。
) i8 V. S' b% N, |. w三、不要只关注陌生人
) I( o, P) \! t家长常会这样叮嘱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 ~7 J" p G- M- \9 t* D, V3 {什么是陌生人?孩子并不一定真正懂得,若让孩子画出陌生人的面孔,一般他都会画出一个可怕的面孔。其实,那些想侵犯孩子的人一般都会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家长应特别提醒女孩儿不要单独外宿或跟异性到任何地方去。% E" V# P9 K2 _! S: h: {# {' N
四、要学会大声呼叫
$ ?7 P- l$ j5 J# h$ M小孩子身单力薄是打不败侵犯者的,因此不用教一个小孩子如何用拳脚打败侵犯者,但是孩子却能做许多吸引周围人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大声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的爸爸!”骑自行车的孩子可以利用自行车为掩护物,让罪犯难以将你劫持走,同时大声呼救。这样会引起围观者的注意和警惕,争取得到救助的可能。" h6 f+ W0 T6 n, z9 Y
五、要勇敢地说:“不”
7 N# k0 m e" E/ b3 [! s做父母的都想培养有教养的孩子,但也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破常规。比如,假如有人威逼孩子做无礼或危险的事时,要勇于说“不”!* L: J: p* F7 |. Z
六、能帮你的人很多
r' w; E. V s2 z: E& X遇到麻烦找警察,是最基本的常识,但仅此还不够。假如警察不在附近,孩子就不会求助于任何人。还应让孩子知道,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求助,多一个机遇就多了一个生存的希望。
' R9 w* ] |$ o8 H/ i- l七、警惕电子领域
3 ]; q6 I! ~% S7 g1 _9 X
: S1 M4 m4 W4 u& e8 U+ i3 |, l" [
无论家里有没有计算机,家长告诉孩子注意电子领域的安全事项也非常重要。孩子可能在学校、图书馆和同学的家里使用网络,因此,应告诉孩子要注意保守家庭及个人的一些秘密,不要轻易约见在网上结识的任何人。
1 p- n0 ?3 n; k6 T3 y八、在游戏中演练增强自护本领; C' |+ n* }1 _& L
仅跟孩子讲述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说了当时可能记住了过后一会儿就忘记。惟一能使孩子掌握的途径是通过角色游戏和演练,并且经过多次演练逐渐掌握要领。在家庭游戏中,父母可设计多种可能发生的情景,向孩子提出问题,测试他们的反应能力。同时还要演练父母和孩子之间如何保持通讯联络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