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43|回复: 11

关于平仄的个人之见

[复制链接]
鲜花(151)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5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首先说说入声,现以转到平上去3声并大部分被同化,唯独2声里尚存入声:! b( M5 y* _- P: b
爬-拔,婆-博,何-泽,题-习,卢-独,鱼-菊。。。
8 ~" {# B1 K2 i7 Q6 G+ _前一个阳平,后一个入声。
4 {: U6 m1 y3 I关于平仄的主张,实际是对节奏的要求。由上例可见,用今4声标准定平仄有些不伦不类,因为入声字读音还没有彻底消灭掉。
) W% u/ ^' N5 r1 g4 r个人之见:用古韵最好。用今韵也未尝不可,但是要把尚存的入声字归为仄声!
2 r0 ^: }2 F2 L5 G/ {; g- @现在某些方言(如长沙话)基本完整保留了入声字,我倾向于用古四声定平仄也有这方面原因。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平仄原来这么复杂啊。还以为用四声就可以转化到平仄呢,看来要做好古韵还得精通几个方言才好了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754)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月看这个贴----回吧,说不完;不回吧,手痒痒。

在这个问题上,云月当然不能同意对联兄的意见,而且是很极端地反对。对联兄这篇贴子里几乎每一句话,云月都有反驳的理由。但是真要引经据典式地反驳起来,话是说不完的。更何况,是非对错,又有什么重要呢?所以,前思后想,最后就懒得说了。可是有这样的帖子出来,顶一下还是应该的。  K8 p5 u0 k# t$ d1 V, v& @4 X8 f
+ O& `) B6 f3 _1 N. t0 a6 ?% g( [
皇上明鉴:如果想掌握古韵,拿本《平水韵》背背就好,不必一定会什么方言。
  ~7 }2 B! e2 `7 Z) y
- e3 j7 B1 X" q$ F! R! r各位写古诗的筒子:目前中国比较官方的意见是双轨制。也就是说,随你便。因此,理论争论归理论争论,我们还是想怎么写怎么写好了。千万别为了这个退避三舍哈。
老柳教车
鲜花(15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云月兄有没有感觉到(如果没有,不妨细细琢磨)我上面列举的几个同是二声的字,音调有所不同吗,一个平和,一个急促?这才是平仄之关键。6 Z9 L1 r: }2 g, q) G: X% T
我的这一主张(基于入声尚存之现状)估计是第一次,所以招致不同意见可以理解。理解了这个(尤其是入声音调)就不用去背平仄而是信手拈来。
! I9 T1 H' O' l% o2 Q, ~我无意推崇方言,而是提示了应当好好发掘利用其有益信息或资源。
鲜花(15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入声字,现再举两个声母韵母音调全部相同但读音不同的例子:( W( I8 R: r; X0 b
华-滑,河-盒。
鲜花(15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用今韵入声字如何处理,我的观点再详细解释一下:! _% v* H+ @4 C5 r
古入声派入今1声的,作平:如 发,因其普通话读音的确变成阴平了。
1 h. a( I, F1 N+ e- ]# P古入声派入今2声的,作仄:经查验,其普通话读音全部仍为入声,所谓换汤不换药。- i  e) }7 G! M1 k
古入声派入今3、4声的,作仄:因其普通话读音的确变成上、去声了。
鲜花(15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一帖带来三帖,不精也精了。
鲜花(754)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921972 于 2006-4-28 08:38 发表
4 z; K; m  R- W1 p一帖带来三帖,不精也精了。
, @/ }3 c( S4 {( g- r
6 o9 y  ]2 q- {6 s4 D) h$ O
我晕,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呵呵。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个几位,都很有道理。 我中级市民的说法。 古诗原来也是用于唱的,就想是今天的歌词。 只要,有节奏,朗朗上口,意境合适。也就可以自然押韵。 何必,在合小节。
鲜花(754)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您和稀泥的态度,但是总难免反驳您的观点。呵呵。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今天我休息 于 2006-4-28 18:07 发表
4 t! D5 [; e8 T% T5 Q2 [' |9 Z个几位,都很有道理。 我中级市民的说法。 古诗原来也是用于唱的,就想是今天的歌词。 只要,有节奏,朗朗上口,意境合适。也就可以自然押韵。 何必,在合小节。
9 G& H( t8 y$ n8 J- L

& c  }* l  z7 Z在欣赏者看来,这确实可以是一个小节。
' }0 C! w; Z2 e" ^但是对于治学的专家,比如对联兄,这个恐怕就不是小节,而是大义了。" n7 G& m0 h; j& ~! r( c. t
云月不算治学的专家,但是还真的不敢含糊了这个地方,毕竟也是吟诗填词领域内最根本的东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14 18:55 , Processed in 0.19093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