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5|回复: 1

风来波浪起 日出光明生 (ZT)

[复制链接]
鲜花(327) 鸡蛋(0)
发表于 2012-1-23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2-1-23 18:09 编辑 1 u; p4 S/ z  K' _6 g
2 t: E7 \% B# W2 t* e
风来波浪起 日出光明生
& H6 _: w* n( M# O5 N3 k+ W
8 D- T' d2 t) G* [宋智明

, O, E/ b0 e' h
+ R; K: ^" Z, x( E& |. d! U+ a佛法常把无明烦恼称之为业风,心识昏动喻之为波浪,而日出则说明自心的智慧生起觉照,使业风止而昏浪息,心水澄清而明现,于是一片空灵圆照。* A  D6 A( @  m% F
( @# q; {# M) N( }7 E
觉照对于一个修行者是否能成就至关重要。但起真正的觉照并非光凭理解,它是来自识自本心、了悟自性后的当下心智的自然而又直接的体现。因此,觉照一起,立即切断分别意识的相续妄念,了脱对境的缠缚执着,呈现为空灵无住的清净觉受。我们知道持戒是为了防非止恶,实现道德规范的生活方式,以和合有利于修道;修定的目的是通过止息杂念,安于一处,使心神宁静以有利于观察谛理,降伏烦恼;而开智慧正是反流尽源,彻悟自性,脱开境缠的修心根本。所以智慧是心识空明之后破惑了习的真正用功,而用功的方法即是起于觉照。觉照不是对立于内外、净染的分别心,而是自心照自心的不二妙用,因此,不修而修,平等无碍,自然胜妙无比。
( a0 Z: ~: w) q0 r! L, n6 _) E% T$ [% d) q; a. m1 K
那么,怎样才是理悟与事观的不二妙用呢?正如禅宗四祖道信禅师对牛头山法融开示心地觉照所说:
6 W  r; _5 V% V  C# q; r# @8 q0 J/ a& g( m* }! A# i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生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缺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1 R& w* M* [% w* u

) K+ c/ w! F# O/ b由此可知,修行用功,关键在于悟明自心,透过一切境缘,不落有为,自然入道。至于念诵、礼拜、学教、参禅、持咒、打坐等一切方法,无非是借种种方便来培养向上的力量,直到资粮充足,加行具备,万念摄归一心,再于一念上不分别,无取舍,因缘时节一到,刹那顿脱根尘,灵知妙性豁然开显,正于此时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无心而觉,不知而照,无缘而应,无法而用,久久自成一片,任运成佛!
* }: a; o) j' |( Z1 f( h- O2 \
: O7 o/ A- k4 E: F# J; R4 L有人理悟已具,禅定亦深,唯因未透过根尘一关,所以不知如何起觉照,以下就来者所问以呈三答:+ j4 U: x$ \6 G! _9 [

3 s/ E6 D4 N1 D% B! k- B其一、问:“什么叫觉照?”
5 z  r$ ^, N/ v9 y  m0 o) M) H( g$ K- j
答:知暖知冷而心非冷暖;知动知静而心无动静,知有念起而知心不起不随,此知不入过去,不想未来,不落目前,也不昏沉,亦不无记。如是之知恒在当下,无所依赖与对待,心中荡然无住,安乐无比,即是觉照现前之时。
! U- L2 z; g) y- V) v
3 h5 c) h  x  G$ ~& {其二、问:“我修了这么久,为什么起不了觉照?”3 J1 b8 R/ W% |2 h1 _3 a1 m( P
  p( a1 s' w/ F& R
反问道:“问者是谁?”+ S; r. }) H- C* h, c

& r3 l+ d2 _& ~# {来人搜括身心内外,一切无我,无心可觅,于是回答说:“不知道”!& o8 s5 K1 c" ?* r; ^9 V/ S

# J% @% @" ^* B& m: W此时一直指道:“不知最亲切!”
0 q& y9 y1 c7 A
- b* c  {7 ^, m3 F为何不知最亲切,试参看!# w' w( |& W$ ~# Q
# P: Y* Y% R, h! k
其三、问:“虽然已知觉照,为何不能成片?”
  ^3 E; S" Y6 g% |& A  b
/ z$ |2 I5 S. i9 H) |' ^! `" l( }答:因有习气在,故被境所惑,正于所惑时,真心即被覆盖,所以要想成片,平时必须以觉照之力转化习气,使自已一物无所好,一法无所挂,一尘无所受,一缘无所对,方能任运成片,自在无碍。
: l. d  v1 q+ y/ x% h- r/ A" |9 ~  ~2 u$ a
然而觉照契入的过程不可不知,这是初入道时的必经之路,王骧陆居士开示觉照有五个功程:
2 ^* |; \" g. A" F+ v( C5 F, G$ y) M0 k. b) J( F, T/ \
一、知照--开始知道起用的方法,并且知道非照不能转,开了这样的觉慧,就是悟后的正修,但还属于理解之后开始的事修。
7 \. ?" M$ A% _
9 [2 d/ m7 ~8 O8 E# w( G: d/ g) A二、照空--以觉照之力而空身心人我的烦恼习气,已经入于行了。
6 j. G" ?  {/ g$ Y0 y0 `8 C! ~* Z
三、照寂--通过觉照已经到了湛然寂静的境地,但有时还忘记了觉照,一旦凛然而觉,立刻又湛寂不动了。+ ]+ d# A/ T8 s* d$ Q
% P$ R' E! I0 ]- b$ x) V! c
四、空空--空空也是觉照,是用觉照之力空掉了空的分别,即连空也不可得了。
" s7 B1 A/ v: P) I$ B
7 B1 c4 a$ j$ A, i8 x$ w7 e五、寂照--这时已到了常寂常照,寂照不二境地,的确是无时不寂,无时不照,照与不照都是寂然不动的,并且不自知当下是照是寂,这是功夫熟到极点而证入微妙圆通之境地。
* X! o6 z/ k" h7 R! D5 [) l5 \8 M& a1 w. b" o* e5 {! T* s
因为通过念念觉照,层层深入,自觉能消业障、断烦恼,了生死,而成就道果。但有的行人不放心死后灵性的依止何处的问题,有的依托西方净土,有的寄愿于兜率内院,有的再来弘法,其实都不是灵性觉照的正题,只是方便的所用。当年山南温写信问圭峰禅师说:“悟理息妄之人,不结业,一期寿终之后,灵性何依?”- m- @7 |3 @2 _, {3 u& f. X

- v* x/ f1 q+ Y8 o" b+ t圭峰禅师回信说:“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但以无始劫来,未曾了悟,妄执身为我相,故生爱恶等情,随情造业,随业受报,生老病死,长劫轮回,然身中觉性,未曾生死,如梦被驱役,而身本安闲。如水作冰。而湿性不易。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无生。何有依托?灵灵不昧,了了常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然多生妄执,习以为性,喜怒哀乐,微细流注。真理虽然顿达,此性情难以卒除,须长觉察,损之又损,如风顿止,波浪渐停。岂可一生所修,便同诸佛力用?但可以空寂为自体,勿认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随之,即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妙。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化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谨对。”! [; x  W# I2 V+ [0 }% o
从开示中我们可以了知,只要长期一直觉照下去,从粗到细,剥尽心垢,自然能够无依自在,而不必再担心临终之后的问题。/ |4 z+ Z0 `: ~1 U" g- u/ U
/ b" u$ f, \  n7 @2 l  [
风来波浪起,日出光明生,一念透万法,灵空自无涯!4 n* w1 c0 e9 U# P! t) V
% q& T: S0 @! f, y0 u: R
附:上文刚毕,恰有一学生从山中回来,便就觉照问题进行了对话。
( K5 M, g( w! Q) O1 c
: X# {% }+ p: S: p- J3 L问:“住山已有一年了,目前觉得定力较深,没有什么烦恼,平时空灵无住,念起不随,对境不迁,见一切境犹如梦幻不实。但是总觉提有个空灵可守,并且有时起念仍要放下才不受惑。身心与世界还不能一体,这时应如何继续起觉照的功夫?”! x4 M; k" P0 j6 D

0 I7 P# B; p" W答:你这种情况是依较深的定力而显现的自觉状态,属于脱开境界后的对自性空灵的“保”。因为有个空灵在,即不得活泼妙用,所以还须借助不随、不迁、放下等功行,才使空灵常在。这在初初打开契入的人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过程。但仍须依此空灵而起觉照,参透一切问题,打脱身心诸碍,使自心生大智慧而超越一切,方能于力量成熟时放任自在。
/ ?9 F: a7 I1 u5 D7 a: q8 r' Y! |- z, j" ^. B4 \
问:“我的习性比较内向,偏于空灵的执守,如何才能照破呢?”
5 o9 Q% M& V" H+ v/ z
  u6 ]% d$ k8 j4 c# o3 H" u答:“只知离障,不落所守,真妄不二,见相见性,内外一体,梦幻亦离,离尽二边,动即不动,圆光透脱,妙随无随。”4 r& j  n. S' S  |, e

+ J4 H; z* P( M! c- t+ k) S* s问:“我的慈悲心起不来,那么如何是菩提心与慈悲的不二口诀呢?”
* Y* T3 X+ h9 C; E! z% }' o4 R/ [* b  \, E: w* S1 E8 d1 {, u
答:“菩提即觉,觉彻者无人无法,所以可以掉臂而去,一切无所挂碍。慈悲即性德之用,全在心量广大,包容万有,了悟之人心地已经自觉,但因守住觉位,即难启觉他的差别智,慈悲与方便之德即被障住。故应开脱心量,圆照众生,使人有缘者皆能醒悟而入道。觉他的慈悲之用在于平时,如有人来问法,灵妙觉性一照,当下即知对立的烦恼习性,落在何处,有何障碍,如何方能透出,于是安住不动而一一指点,一一破除,开示以方便向上的前程。这就是慈悲利他的开端。其它如随顺众生而不逆,游戏人生而不妨,不染污于诸行,又不损恼于众生等等,皆是末边之用。# ]& n6 ]- A7 h. `/ k# J
# l" J& S* G" ^, k' q, i1 H
问:“请具体讲讲觉照的机是怎样练出来的?”' ?1 O& q, Y* L; J/ Q; h
$ i4 a. M6 g: c' h
答:明悟之人时时直觉而了知万法皆自心所显,因心中不滞情见,所以于自心所显的一切境界上,均一一如实而知,既不执又不昧,心无去来,境非生灭,灵然一照,当下现成,此中并没有次第过程而言,但有力量大小与习性种子等差异,故初练机者,应正于知时,就有应境而显的微妙动机--动而不动的真机顿然而现,明朗透澈,灵妙无比,应用无差,恰到好处。如此在时进处处,吃饭穿衣,一切运作之中,都如是即机练机,不使有落处,即使偶然失手,知而顿空,不留痕迹,使机用自然、直捷、平常,毫无粘滞牵强。这样久久练习,念念无住,待到力量充足,必然于法界中灵机起于大用。8 V8 H8 \3 O/ {# Y  P4 V0 U
7 z3 T# ^8 D* h# f& Q$ A
问:“已悟性空、明了缘起而知觉照的人,是否还须学习教理?”
1 ~6 T$ v. k& V9 @
$ n9 L, T" V7 [4 [2 w答:教者圣人被下之言,圣人的机用无尽,故言教之被下也无量,如果学人未得会通诸义,不能圆了诸法,心量不广,智用有限,则应再博览佛祖言教,透彻文字背后的真义理真智慧,以补益性地,拓展机用,使圆心普被,觉他有方。假如宿因圆植,智慧朗照,举一反三,早已掀翻佛祖言教及公案等一切窠臼、葛藤,那么,物物头头,皆是现成佛法,时时处处无非灵机妙用,则何须再拾他人牙慧呢?因此学与不学皆在当人自己。9 n+ R/ M# h1 F7 ~

' f) s' m# b7 U9 o问:“有人不许论十地内的行智,认为禅宗一悟即至佛地,没有阶级次第。但依我的体会,十地中的德用并未具备,因此仍须努力上进,一一透过才是,不知对否?3 @3 l  ~) F. M3 ^
. v# C7 s$ J9 B; P
答:顿悟彻了之人见地与佛同,如高高山顶立,看得很远,但在行上仍属因地,故仍须“深深海底行”,经历艰难的跋涉才能真正圆满。因此学佛的人见地须高,心志才能远大而无碍,行持要低,从一举一动做起,步步深入,方能了手成功。2 t# |5 I  X/ |

) d6 i/ v8 s! [4 H( y如初见性人,开圆解而见地透彻,就念念觉照于当下的空灵,彻底放下身心世界,因觉照于布施故,所以相应于初地的行智。如进一步念念觉照于三业行为之机,处处符合于戒律又无落处执着,自然形成道德规范,即行不越轨,平直而合节,这样就相应于二地菩萨的行智。如此以真智行于德行,随着觉照之力用的增上与圆满,也就真正地从地至地的超越有为进入无为,直至真正平等究竟。
$ B; q. a3 o! I: U" X; V: b7 s) u; p( n+ {
问:“往后修行应注意什么?”1 W5 a; w" V1 p' |3 j
6 K+ A# @: Q: w- N: a3 P* m
答:正智圆超,觉受不失,后事不落,计较不生,妙智常用,用处即空,无人无法,亘古亘今。
9 ~$ P- ]6 Q5 {$ z+ ?/ M3 _# B3 W! F, _2 v1 U4 T
问:“虽然如此,对于出家在家,以及生活、工作等方面是否应作一安排?”答:本来不须此问,只因仍有计较,所以有未来的打算。其实人生在世,本随业报因缘而来,只要明达因果,随报而安即可。就觉照而言。更是借顺逆二缘以练机用,不必预先安排,所谓“上士无恒产”也。如果能做到不为未来事所计,则于当下观机随缘而用,定能层层透脱,以至于人事无碍,三界无寄,圆智广大,灵机妙发,从此盖天盖地去了也!) a8 K# Y6 m* N% {# v, h2 {* H

' v7 G# h0 v4 e4 n8 ?; c1 [' V问:“已明白觉照启用的具体方法,但还不知如何在觉照中起圆通呢?”& f* |! g8 |' p/ T( u1 e! D& U

; v* C/ }/ w) w7 _4 p/ n8 p答:“觉照的力用不断明朗启用的具体方法,但还不知如何在觉照中起圆通呢?”
7 J& x( X' O. p: m0 O9 r* n/ v+ B5 r; C+ R3 |: B  N) _
如自性觉照于身,因为无身见身染,此身即由性空而显。如照于一房、一城市、一国家、一地球、一三千大千世界等亦复如是,于是其中一一无碍、无染,宇宙一切法皆由性空而显,明朗无比,如是穷尽法界,性相圆通,自然可满无上佛果了。9 e. j. x& N/ H' X+ L
# W. r2 |) T0 ]# s5 a
反之,如仍有执着染污在,非但真觉不显,且正于观时即受其缚。因此在自性觉照中,要即照即空,了尽自性中的染着之念,这即是度自性众生,然后所向无敌,化一切万法悉归于圆明之性海了。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24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XJX 于 2012-1-24 12:38 编辑 + ~; F( F+ X/ b+ A; I/ ^( d

* Z: K+ K" {* ^9 }) B3 \随缘受益。
: b7 c7 B. [- N1 F- L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 t! e; T! ]' F( ?9 k
南无阿弥陀佛!' e- P1 s$ M6 e5 {" B! q
南无观世音菩萨!- w/ J; g# r$ M. i6 |
顶礼诸佛如来诸菩萨!
大型搬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2-2 10:01 , Processed in 0.16330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