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22|回复: 25

中国人移民后的凄凉自白:国外不是什么天堂

[复制链接]
鲜花(1005) 鸡蛋(11)
发表于 2012-10-2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g& P" D, i  n+ |作者南桥撰文:南大校友王庆根,原为奥赛金牌得主,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Paypal的首席工程师,可以说学业和事业都很成功,却因抑郁症自杀,留下一双儿女。1 r: }/ B, r+ z6 x7 G& a
' d6 n9 i3 B9 \( A0 {
  王博士的经历和我惊人地相似,我自己还苟活着,但同病相怜,觉得我们这些在美国生活得时间比较久的人,有必要多说说自己实际的生活状况,让其余的人做选择的时候,起码多一些参考。
$ c/ J: p" Q4 _( V7 R" t" i3 b5 ^8 ?7 g' ?& ~* D
  我不知王博士的离世究竟是什么原因,但不妨借题发挥,顺着“压力”这个话题,说说在美国生存的压力。
# J! j- R/ v  ?  F6 v) c, d  f5 h
% k6 P1 Q3 t; ^" B% v( j  @  海外生活孤立无助
) n1 I7 d2 L2 [9 N, x! N/ \; G6 G
  国内报道,多强调王走上绝路,是因工作压力太大。表面上看这似是最合理的解释,但未必有普遍意义。就我自己的体验,海外中国人的隐形压力不止工作。0 q; e7 {9 h+ _3 h) x

4 g' V! L1 v9 q  事实上,工作压力有时候还算次要。美国职场环境相对宽松,大部分美国上司处事随和。做同类工作,可能在国内的压力更大。当然我这里说的一切话都是笼统的说法,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2 `; x0 H9 P$ [* [. o, S! N! [0 B5 J$ ?& h. K/ A6 m+ K
  那看不见的让人崩溃的压力究竟来自何方?我最近就遇到几个人,也抱怨说自己快得忧郁症了。原因和工作本身无关,倒是都牵涉到海外生活的孤立无助,或是紧张的家庭关系。. T0 U! k) X9 p: X0 c% b8 i3 t

& m' `2 j4 Y% I& v8 x  e$ k9 h  这种紧张来源有很多,比如孩子上学。美国学校通常三点下课。很多地方又规定,不到法定年龄,孩子不可无大人陪伴,单独在家。如果夫妻双方都上班,孩子的接送和安全就成了大问题。* _- H$ D& j: n1 k

+ E) z, a# N9 T% _  另外,美国的暑假长达三个多月,这中间孩子怎么办?有的送回国,有的请国内祖父母来带,有的花钱请人, 有的送往暑期的各种夏令营。每一种方法,都非常折腾。
$ r9 Z# o- h+ f9 a2 E
) C! |$ B! A* z  E3 w  美国人自己也有这些问题,但他们毕竟是本地人,解决办法更多。有些是夫妇的一方把工作辞掉,或者换成兼职工作,时间上灵活起来,以便照顾孩子的起居和接送。6 V  f5 [& j; T& M  @- g3 |2 n

" Q8 j8 o+ x  n6 n, n  目前来说,美国经济萧条,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即便这样,妇女在家不上班,也是常态,所有人都理解,她们自己也坦然。% w2 j5 X( W8 c+ `2 a. m1 Q3 T

# ~8 M. k0 G- r; D% I" J  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太太,被人指责“一辈子没工作过”,能谈什么经济?这个说法,反倒让罗姆尼得分。罗姆尼太太说她家中要负责五个孩子,这不叫工作什么叫工作?这个说法赢得了很多选民的认同。- e* g& V% ^8 w$ N: ~  B
% M1 N  A% S# v% [  W
  美国的纳税是根据全家收入来算的。除非真能挣到钱,否则,考虑到纳税、雇人看孩子成本,孩子成长中家长参与的欠缺等多方面原因,去工作反而得不偿失。
0 h6 _. y  z' h2 L$ K9 Y* g# ~$ c1 g  P
  如果孩子多,夫妻一方收入不高,那还不如别去上班。一定有那么一个公式,让我们计算到工作与不工作的成本-收益平衡点在哪里。* T4 r# J' A+ F. p

3 U' ~3 p! O) J* e+ L/ O, c  第一代移民多为“孝顺”所累; C& t: U& O# u0 }
; D" d" n& V4 c' V
  这也不仅是经济问题,个人自我认知和心态调整也很重要。来自我们大陆的家庭,心态一关就很难过。不少家庭里,夫妻在美国生活久了,可因地制宜,适应当地环境。4 C) N% n% k6 F0 }: m

/ W" @" u/ X$ `  X$ L' Z. v  [  但国内父母甚至其他亲戚的聒噪,则是新的一重压力。有些老年人一辈子下来,除了工作挣钱,找不到还有什么别的东西,可以去寄托人生的意义,也无法理解美国这边的情况,用国内环境下的心态,乱出主意。
# _0 M/ M9 S$ Z: U9 i  [% E( I6 C. R" L; a! r: W& S
  他们有的是为了面子,希望告诉他人自己的孩子在美国某某地方上班,不希望邻居同事亲戚朋友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美国“没工作”。$ T6 B) C  B4 p' `, q4 L2 ^& m
! H& P, p5 }+ i9 }2 v) Z; a5 z! T
  他们不知道,这有时候是为了家庭的整体利益作出的一种主动选择。子女有时候出于孝顺,只好依从,好让国内父母显摆,小家庭的苦只有自己去尝。
. p4 s$ r$ [: v3 z# ^
7 U6 ^0 A! \  ^; k1 W  也有的父母观念错误,比如“不要在家吃闲饭”,“不要吃丈夫的饭”,硬是劝子女去上班。中国家庭,很多是一方出来读书,一方陪读,有了机会另外一方去读书,本来拿学位就有早晚,不是都能顺利找到理想工作。" P! f6 k* ?; H% [2 K0 T
  a5 H; ]2 l3 w; {( |, ^5 T
  有的家庭为了省几个钱,让国内老人过来带孩子。这会使得带孩子的问题表面上缓解,但是这会生出很多新的问题。! k* e" h* R3 y, o* g' Y7 y: T7 V" L
& W5 g0 ^1 f; G6 ^/ z: M
  最大的问题是医疗,在美国,保险通常只保“核心家庭”,亦即配偶和孩子。来访的父母不算dependent. 只能去另买保险。保险公司遇到这种既不是美国公民又不是年轻力壮的人投保,保险费通常很昂贵。
; j3 R. P$ A: c: _. S" f1 o
0 a1 @, d; O4 }8 ^9 Y6 j3 p- W  很多家庭看情况还行,就去侥幸赌一把,不去买,但一旦父母在美国生病,又没有保险,最终医疗费惊人,甚至一下子就能把小家庭拖垮。8 \; E0 v8 I- l8 A, v0 I4 c) A/ b

/ d0 M# P, a# y1 t3 C  这种风险,一些来访老人可能并不知道,有时候也不能理解。遇到这类问题,甚至在子女本来就已经压力重重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满而抱怨,让子女的家庭平添矛盾,使得人到中年、夹心饼干一样的他们痛苦不堪。
1 d) Q8 B( ^! m0 q
2 l) g: q) I; `  美国人在家庭关系中把夫妻关系摆在首要位置,夫妻关系和谐,子女会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之下,父母亲也可放心地安度晚年。/ ?0 l1 o' t- ^8 e$ X

. i3 N! _( ^9 S& a! i% T  中国舍本逐末,教孝不教慈,把孝道摆第一位,甚至孝道压倒人道,把很多其它的关系给扭曲了。
+ _6 ]& X! O: u0 H1 `1 [
# @% e! O$ `5 }5 A2 S  久而久之,家庭的裂痕越来越大,小家庭又为了儿女或者父母的面子,强忍着在一起,形成过也过不好,离也离不了的亚婚姻。到了海外,在新的文化环境之下,这种冲突越发明显。+ s, B2 S; w7 @) I
4 J& E$ X; ]. f3 k' h9 L! r
  职业移民耗费青春
* Z1 ]  {: u4 r2 h3 a6 l0 i; z
# d% N6 X, R5 c' K, P: i: n  另外一个压力源是工作许可的问题。美国的移民(微博)是一个复杂、漫长而又头痛的过程,人在美国扎下根来并不容易,有时候也没有必要,因为现在在国内,出国旅游、访学、商务也越来越容易。如果选择移民,除结婚和投资的渠道外,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未来面临的是职业移民。
) ^1 t" a! |* A" \% l9 L
) w% v8 U4 L4 ]  这方面大部分人的过程相差无几:大家先读书,然后找工作,根据工作,一层层办工作许可,每一次都是一场小小的战斗。* `0 O) u& x4 f( p" a8 n, I7 p

/ _3 l1 P) G5 E" H0 U0 e7 p  要是读博士,起码得四五年时间搭进去。然后利用一年到一年半(因专业而异)的“职业实习期”(OPT),此间可合法找工作。
  [1 l. z7 n: q6 G1 T8 g! t
; L2 _3 F  U. m" K( l3 y- R  OPT是比较临时的工作身份,找到合适的工作后,得尽快转成工作签证。工作签证需要雇主帮你申请,雇主不肯,你只好再去找肯帮你办的雇主。工作签证三年一延,最多七年。
+ m. k. v' e2 |
1 P+ [* v* b' X* x" @6 M  这期间,大家努力去办理绿卡。绿卡办理分几个优先顺序,杰出人才办得很快,这要看你的学位(多为博士学位),学术成果等。' b5 M9 A9 r" y6 a1 `. i

/ Z5 O) ?' }9 W8 V% V6 b1 n8 L5 d  余下类别多有根据国别的签证配额排期(相当于“入户指标”),排到了才可办理。这排期三五年是常事。排期中,不可轻易改变工作,这让很多人只好接受不满意的工作,这中间离开美国再回来,还要花钱申请Advance parole, "Parole"也是犯人假释的意思,真是“移民监”了。( Q% g, Y: P* z9 w1 I4 ]
4 D: z6 q+ q4 ]' J0 }+ @
  几番折腾下来,到最终不再受“身份”限制,搞不好就八九年甚至十几年过去了。好多人当年的梦想,早已灰飞烟灭。大家只好把兴趣放到孩子和房子身上。
( `7 |( {8 i* E1 k7 L4 q
6 g  a: @/ p) f8 b5 u, \  自我的丧失,对一个人来说是很凄凉的事。坦白地说,很多第一代移民的人生基本上就这样荒废了。能自我安慰的一点,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不需要这样再来折腾。
" X! g/ i6 T6 r6 |- ]" |( z. V+ @( L# g
  出国是有风险的事,各位需要慎重。我倒不反对移民这件事本身,但是需要好好权衡。千万不要有童话思维,认为到了美国,就可以“永远幸福生活”了。很多问题,不会因为你飞越了太平洋,就可以永久地留在身后。
0 O. `  x1 K4 D( a! T" |0 l8 T# {, \/ X; P* D" D- q( i. p; e
  目前喊移民的中产家庭很多。遇到一个问题,人们解决的办法,一为抗争,一为逃离(fight or flight)。来美国十年了,我发觉flight也不是长久之计。8 y8 L0 N7 Y- B9 U+ q
5 f# U2 B4 {6 v
  但愿我们都去努力,让中国的教育和各方面大环境能好起来,日后大家的志向,会从“美国梦”,转移到“中国梦”上面。: D8 z7 i0 I3 Z
2 Q8 g% b+ c! {1 K8 Y8 |% `. |9 z
  我想我能做的,是尽量去介绍美国的教育,好让我们教育各界人士去取长补短,让日后的教育者、家长和儿童,对他人的模式,不再是只能望洋兴叹。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27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一个地方是天堂,就是天堂。  M5 j0 h/ D; Y
除了天堂以外就没有地方是天堂了。7 X& x- G% M) Q* a9 j

) f3 G, S2 @# D这和出不出国没有关系吧。
* E  M! |! ~4 `- [
/ ^+ V: V  C2 |, U有哪个国家是天堂啊?!5 j  x' f6 {& V5 K8 v+ z: e
有哪个国家的地上都是金条等着你去捡的啊?!
' ~% M: a. l' \" Q& A/ m有的话,也告诉俺一声,俺也去。
鲜花(143) 鸡蛋(1)
发表于 2012-10-27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学生的视角,确实存在很多局限。
鲜花(1283) 鸡蛋(2)
发表于 2012-10-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2) 鸡蛋(5)
发表于 2012-10-27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移民表面好像住新房,找到工作,生几个小孩,但他们内心的负担只有表面死撑着。。。。。。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9) 鸡蛋(54)
发表于 2012-10-27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有天堂,每个国家都有利弊
鲜花(46) 鸡蛋(2)
发表于 2012-10-27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就算真有天堂,天堂也分无数层面,每个层面又都有成有败,作者的视角仅仅在自身所在的牛角尖里而矣。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2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堂当然在天上。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27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都是临时住所,只有那个小盒才是永久的家。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28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其实都是在不断权衡利弊的过程,人总会去追求好的事物。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28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莫名其妙,难道国内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天堂吗?知不知道国内物价有多高、各种污染又有多厉害?昨天去菜市场,普通牛肉30块钱一斤(已经很久舍不得买了),普通排骨20块钱一斤,这可是国内三线城市啊。知道相应的工资和房价是多少吗?最常见的工资是1000-3000RMB,房价普通区域6000起,学区房上万。
鲜花(1) 鸡蛋(6)
发表于 2012-10-28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哪哪都不是天堂,就看你自已怎样去学会平衡自已的心理啦。
鲜花(163) 鸡蛋(1)
发表于 2012-10-28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今天我也感到特别凄凉。明天出门得多穿点儿。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29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记得 胡适的 幸福观三条 :
9 |* v. n# ]2 ~3 S1)有自己兴趣的科研工作 ,投入研究..
4 X7 S+ l( j+ R; m1 M2)有一个幸福的家* |" e$ q* O' K6 [& P
3)有个人的业余爱好.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29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的家4 R) D1 e6 m$ B; C
也需要想为事业一样努力奋斗,才会有.4 l0 }) K1 A( K$ |: h! N
西方经营 幸福的家庭 的理论 总结是 "compromise"
" \6 |: K$ j+ Z( u+ [8 z西方经典哲学,数学,音乐 要能读懂,能减轻许多担忧和痛苦.2 c7 @1 Y3 r4 x, T- ~! w$ V
Wishes LZ enjoy them and happy
: C( o2 {1 J$ e. G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29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sorry the wrong words
8 ~7 R* z- x# }9 G9 t; Ecorrect
  r+ b. `, Z+ t0 e) Z" M幸福的家也需要向为事业一样努力奋斗,才会有....
鲜花(14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2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In the world there is no heaven.
鲜花(4348) 鸡蛋(18)
发表于 2012-10-29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和自己愿意过一辈子的人,就是幸福。
) M  v/ @/ U  G) q- o/ l$ P" R; U  h在那里都一样。. X# g# `. A5 M; ~" Y" Z
大型搬家
鲜花(1283) 鸡蛋(2)
发表于 2012-10-29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光 发表于 2012-10-29 19:13 ) \- |3 p) f4 g8 S, ~) C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和自己愿意过一辈子的人,就是幸福。
7 k9 c7 |# D% D  i7 j在那里都一样。
5 [: m% p6 M6 b  z! T& d) L
非得说真话??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29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天堂就是物质+精神的幸福。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30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孩子一样活着. ... 像孩子一样活着,意味着你要对自己忠实。 像孩子 只需蹲下来换个角度看世界。
鲜花(57) 鸡蛋(3)
发表于 2012-10-3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Losers are always losers, it doesn't matter where they are.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30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在哪都一样,最主要的是心态!面对现实,活在当下!
鲜花(27) 鸡蛋(1)
发表于 2012-10-30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中国有成千上万移民的在美国,又有几个自杀了. 这个肯定是国内自杀率比国外高, 所以结论就是, 别在国内抑郁了,快点出来吧. 很多事情都是人为放大因素导致结论偏差.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2-11-1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还算瞒幸福的人漂过 虽然很穷 呵呵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2-11-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唧唧歪歪了半天不就是daycare fee么? 这谁家都跑不了的。就这柔弱神经,不凄凉都难。
理袁律师事务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22 16:55 , Processed in 0.172533 second(s), 5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