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15)  鸡蛋( 0)
|
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
9 b5 s6 p- A& g- e2 E 说的是中国老太太没钱 一直住着破旧的漏雨漏风的房子 辛辛苦苦工作 省了一辈子的钱 终于在死前有了足够的钱买了新房子 但没住一天就老死了; 美国老太太没钱 但是她每月靠按揭提前消费 在没有钱的时候就住进了新房 开始享受 等她老了 钱也还清了 新房子也住了一辈子了。
& `) p% a9 O p4 M' F, l0 |5 q9 N
' i$ q3 U: T4 w9 Z: V$ W, e' D 这是两种不同的观念,也反映了不同层面上的问题。) w3 X3 {1 S: k/ H7 X# w
7 x0 f2 G3 q# t& ?: D4 n ——消费观念的问题。美国老太太是超前消费,把未来的钱先拿来享用。中国老太太正好是相反,先挣了钱再消费,叫“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 G4 Z& f3 }/ U% k% D p. w$ R9 G# Z- ?5 ~
——负债勇气的问题。美国老太太是勇于负债的,完全不担心还不上贷款,她老人家把享受和负债作了比较,显然愿意在负债的情况下享受。而中国老太太肯定是不愿意负债的,她老人家也作过比较,显然是把精神上的负债,看得重于物质上的享受,有句老话叫“无债一身轻”;
2 A% l g& h; u5 e) p$ a
: _8 D9 T, w5 F! T( y ——文化背景的问题。美国是一个新兴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不多的,所以老太太就没什么顾虑,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而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崇尚节俭,崇尚律已,崇尚自己的事自己做,叫“万事不求人”,所以,中国老太太就根本动不到这个脑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y: h, u/ F1 q. q% o9 \2 a
0 _! j& g9 t2 G" ~
——风险意识的问题。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强国,国民福利也是最好的,老太太当然没有后顾之忧,完全不用想活不下去怎么办,所以,只要有可能,享受是第一的,银行愿意借贷,何乐不为呢。而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数千年来,这个民族承受了太多苦难,烙在中国人灵魂上的印迹也是最深的,所以,中国人崇尚平安,叫“平安是福”,哪怕是苦一些,也不愿意担太多的风险,丰年要想到荒年,日子再好,也要想到有困难的时候。“寅吃卯粮”的观念在中国,是有些贬义的。& I' Z. }: G# j4 n
/ V5 x, B5 C C, X ——理念忽悠的问题。美国是金融大国,钱要想方设法用出去,让钱能生钱,美国老太太肯定是被美国的金融机构忽悠了,本身的经济状况一般,确实的超前消费,超前无度啊!当然老人家也没吃亏,总是享受了好多年吧,只要精神上承受能力强些,应该是没问题的,反正人生一世嘛,总是这样过过吧。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俄罗斯民族的一个笑话:上午十点了,老高的太阳从木板房的窗户里照进来,一对年轻夫妻还在床上睡懒觉,忽然,男的穿衣起床,女的问:干嘛去?男的说:家里没钱了,去挣钱吃饭呀。女的问:家里还有多少钱?男的说:10个卢布。女的又说:够一顿中饭的了,下午再出去挣吧。两位年轻人继续睡觉,而且很香。其实各民族的消费观念和财富观念都是不一样的,但美国的这个超前消费的理念确实已经忽悠了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和正在走向发达的国家。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就在这样的理念忽悠下,慢慢地孕育生成,不断地膨胀、膨胀,然后,难以收拾。- o& u7 B2 u: E* x1 E9 x0 x" o
& v6 U [ c" h6 |7 f% e, Q" M) R
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适度当然最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