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肖鸣; q- |$ h: ]# v/ H8 d* T' U5 h
& x" O" e8 o) q2 {1 o: L/ K) }
“到时别怪我们没提醒。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d' q# ^4 T. Z# f2 X, t
5 g) C% ?4 r( {1 e$ v5 }6 Q“啪”的一声合上手机,工友老栾从公司仓库后门闪身进来,不知是被冻的,还是被气的,面色发青,两腮微颤着。' i0 H4 d7 l& f+ D) ~' e
& k6 A8 ^3 H. a$ r$ b# ~, s五十开外的老栾,向来性情笃厚,待人实诚,只是这两天因其独子回流的事,被搅得有些心烦意乱。趁着工休一有空,就开始“教育”起他那远在广州的儿子。4 q7 [) N9 Q$ N6 g( u
6 N& B3 c! b# W! v! n" i3 d+ \
老栾算是老移民了。早在1996年,他放弃国内一高校副教授的职位,手捧《王又辛家书》,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加拿大移民之路。经过早期Pizza 送餐、Casino Dealer等几个工种的一番轮换后,最终在本公司落足下来。因其工作勤勉负责,几年后升任装配车间的领班,后来夫人阿慧又加盟进来,从此过上了“劳燕双飞型” 稳定的工薪生活。继而入了加籍,又挑了个好学区买了房,他们家可谓在多伦多彻底落地生根了。
2 k- O" D3 l% q5 b% `+ Z+ v9 I8 H( u1 \
“你俩一个样,都是个犟种!” 阿慧管不着万里之遥的儿子,只好一味的数落眼前的老公。一听到“犟”字,我当然知晓背后的故事,毕竟和他俩共事了几年。, b# t1 [9 `1 x. W" q/ B0 {% Z
. u& ]# K' V/ s) J
老栾选择了移民单行线3 J. P7 U% G5 N5 o5 V4 ~ K) Z
& S9 Z( G! o) r, {+ M; [7 G新移民早期所经历的种种艰辛,老栾也不例外,一一领受过。他国内的老父亲,尽管当年并不支持移民,但没有过多阻拦,听说儿子在加国的境遇后,也只是遥遥的牵挂着、隐隐的痛惜着。可后来得知儿子在赌场发牌,这位军队干部出身的老革命,不禁一反常态,暴跳如雷,立马要儿子回国,并训斥他从一个堂堂的大学教师堕落到犯罪的边缘。( }: h- o a W9 Z J: Q8 r4 P
4 G* v4 A2 [. [" {/ l) N老栾不为所动,只是将原因归结于老父亲没有真正了解加拿大的Casino。说英文,老人家不懂;翻译成“赌场”、或是“夜总会”,又字字刺耳,因此始终无法消除老人对它所固有的“乌烟瘴气、江湖人士混迹”的匪窝印象,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0 \3 M$ y3 P7 V9 u0 h; f
. U8 o0 P6 g7 S' |, a) d& R5 ?
由于几年无缘专业工作,有一次老栾回国探亲,一位身居上市公司老总的大学同学出于关心,流露出有意接纳其专业归队的心迹。夫人阿慧倒是动了心,可老栾觉得,全家在加拿大稳定下来不容易,况且儿子还在读中学,将来还要在北美发展,就没有接续话茬。时间一长,这事也不便再提了,可自打这以后,老栾被家人烙上了“犟”的标记。' d+ T( F4 L1 G1 u7 B' t2 s P# ]
& @. U& W- @; {$ Z早知黄河断了流, 修那大桥做啥呢?1 R/ h/ J$ M" f; |0 X- \
7 S5 J9 s4 E; s, J& E" q. C) e
来自河南郑州的老栾,总爱拿家乡的黄河说事儿。这句出自国产电影《美丽的大脚》里的歌词,自从儿子回流中国后,便时不时地被他搬了出来。$ w( F8 @, z) T# q
) B+ n0 w3 O# r$ q- ]
本来,小栾并没有回流的念头。只是前年从皇后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几经努力,大半年也未能找到合适的对口职位。看着孩子郁郁寡欢的样子,父母心里很是焦急。可山不转水转,在国内表妹的鼓动下,小栾跑到广州,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顺利地在一家培训机构当上了外教。& X* g; ?0 k% |/ b: O% k; @
" c) ?7 {, W: \! s/ N5 z1 z( ?起初,老栾还有种解脱的感觉,心想男孩子回国闯闯也好,借此机会多接触些中华历史文化和具体国情,也算是个好事。待调整一段时期后,让儿子回加拿大,继续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8 f( k( F. ~1 K* R# m
5 t& L5 z5 b. a0 V
可前两个礼拜,儿子口里冒出了新念头,打算辞职,再与人合伙去汕头创办一个快递公司。这哪里对得上老栾的思路啊?眼看着儿子就要像脱手的风筝,可把夫妇俩急得上火,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 B0 r7 i. P. V7 x1 ?: j3 \1 P0 J3 W$ r& y: G o
“我们大抵就这样了,只是希望孩子在这里能成功。”老栾对着阳光,眯起眼,猛吸了口烟,眼角的皱纹急急得挤成一簇。4 r# C6 p+ }" ` h! L; D
* n. o; L+ P" H# G“你儿子的情况,也不是移二代的个别现象,不要着急”,我小声安慰道,“这儿有篇文章《加拿大孩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谁的痛?》,你不妨看看。”于是,我递过去《51周报》第78期。
7 n- Q3 u4 i+ n2 i7 I
: }; f+ M; C9 C) o8 r1 _“文章我早已看过,说的有理,可孩子大了,总想着要自己飞,我们只是担心他摔着。”说罢,老栾两眼望着掠过天空的飞鸟,便沉默不语。
! k- W' _1 a" p9 P2 S+ I0 j- q8 j0 s$ ^+ S6 d
白居易的《燕诗》穿越时空 似乎在诉说着你我
; |+ t6 J3 q# O
7 H! ?( ~5 a# t" `2 r随着老栾的视线,我也看了一会儿那只渐飞渐远的鸟儿,不知怎的,不由联想到唐代白居易的《燕诗》。
; A9 _* e! W7 F1 o$ n5 M. u9 K0 `% R6 b
这位距今1200年前的诗人,其作品所描述的雌雄双燕含辛茹苦喂养雏燕,和我们人类何其相像。而雏燕振翅出巢、跃跃欲试的天性,某种程度上,也多么符合我们这些移民的群体特征。
0 `% {( z$ R: R2 q3 v7 U
0 U# B6 \2 t( W( B: @- t在此我将诗歌全文抄录如下,与大家分享:
0 O& Z2 w: ]( s# S8 Y B0 w& y: M0 J) D( Q6 P1 {& @
《燕诗示刘叟》) @- w: n/ o: q$ i$ j" V
/ j2 c6 S, S+ g6 w5 Y" m& {& P, p『叟有爱子, 背叟逃去, 叟甚悲念之。 叟少年時, 亦尝如是。 故作《 燕诗》 以諭之矣。』" I' J5 U+ @& `5 ^1 U0 {
( x! ?4 A9 S. w0 F) A/ U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泥衔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k+ O" i/ _( P) h3 c% [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嘴爪虽欲弊,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 C+ g1 p$ b$ G# [- |; p辛勤叁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j5 V8 ~1 `& d0 ^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 O) P O+ y. q
燕燕尔勿悲,尔当反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 X1 S& j" Q* ]) w/ L- T
! c& E/ h5 y* ^5 f+ ^- G8 G
$ l/ j$ Y- X h2 g0 A, y3 C
8 K* b: u/ r, J" z2 M
6 ?9 Y7 I/ d2 \* Y% p回想工友老栾父子加国U turn的故事,再读此诗,我朦胧地感到诗中之刘叟,好似在说老栾和他的老父亲;而诗中的雏燕,又似乎在说小栾、老栾、还有我,或许还有读者你。
n3 r1 H3 j! C7 @5 s3 N2 m6 ~) t T' X/ ?6 b# n) E o
(作者补):本文无意于过多地探讨移民和回流的对与错、值于不值,这样一个因人而异、且无标准答案的公共话题。作者用讲故事的手法,将身边人们所发生的真实事例,以及真情实感,集中“揉”到主人公老栾身上,从而反映出一些普通人在移民命运面前的几分执著和坚守、几许顺应和无奈,并再一次流露出贯穿古今的人生感慨。考虑到无忧征文有真实性的要求,故此说明。
5 f T! R) s: M% H d6 [& ?+ I$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