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橄榄树
4 \9 ?: D0 o! l$ b+ D
" l8 L, x$ a( g" t' n这几天又到了报税季节了,跟朋友打电话,谈的都是和报税有关的问题。 5 W( e7 U b/ D& e G
% X1 _$ b' v# ?* ^4 b" F0 l
加拿大的税实在是高的令人胆寒,虽说我们的确也享受到了很好的福利,但是钱这个臭哄哄的东西,比臭豆腐更让人难以抗拒,有谁的生活不需要丰富的金钱呢。有了钱,想吃多少臭豆腐就吃多少臭豆腐。所以,有办法,大家都想合理避税。
2 e3 r$ N# H( `0 V# C' M& ?5 `9 b" T k( X/ E" s! r
目前来讲,避税的最好途径就是买RRSP,这可以直接减去我们的净收入。
. D5 j- S7 Z5 y5 _. M& P. K6 \3 L
几个混得马马虎虎的朋友收入都还可以,但是一问是否买RRSP,各个都连声叹息。“我们哪里有钱买啊”!对于一个三四口之家来说,一年收入七八万,其实是刚刚够生活。钱从单位拿出来,就被砍了一截,出去买点生活用品,看着价格不高,买完一算帐,加上个百分之十五的税,那价格好象翻了一倍似的,掏得人心口疼,这里里外外各砍一刀,再加上飞涨的油价,每月定时扣去的贷款,地税,各种UTILITY,保险,通讯费用,大家几乎都是月月光,再看看自己欠银行的钱,合人民币一算,人人百万负翁啊。 3 `" i8 i( [. E9 V+ a
1 `. Q2 _* p3 r以前我听人说,在加拿大想饿死比想发财都难,现在大家都说,在加拿大想有点积蓄,比登天还要难,所以,我们这群在北美奋斗了十年的人,还是地地道道的穷人! D, i( Z$ I6 g, d% R/ L6 _
' v% b2 g% x' ^朋友们都想过很多方法去改变。 有朋友老公为了多挣两个钱,打三份工,为别人打两个工,自己再开了HOME—BASED 的小公司,再把老婆给雇佣上,钱是挣了很多,税也避了不少,人也累得惨兮兮的。 周末和节假日几乎都搭了进去,她太太感叹,这简直是没有LIFE。 7 o" c* w3 W/ q
8 E. a; f9 R, w1 k( @2 F3 J
另外一个朋友,打一份支票工,又打一份现金工,累是累了点,但因为都是体力活,劳力不劳心,回家一觉呼过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烦恼,每到年底他不用酬钱买RRSP,一家人乐不颠地就去旅行了。这让我们羡慕了好一阵子,可是前不久他弄伤了手指,现金工没有什么赔偿,而且休假期间,支票工也不能去打了,还差一点被人顶掉了位置。老板知道他是打另外一份工受的伤,心里好不痛快,回去就给他换了个位置,劳动强度加大了,他也没有力气再去弄份现金工了,见到我们,严重慨叹:“加拿大就是艰难大,就是艰难大!” 6 E( a: Z# D9 t; F5 a
) a: c+ q0 Y) b3 T/ U$ J$ |/ ?# x
还有个朋友,年长我们许多,因为身体不好,已经干不动什么工作了,好在他手上有两套房子,其中一套全部拿来出租,收入勉强可以COVER他们另一个房子的贷款和生活费用,但是年底一报税,还得要交一些税,他们抱怨根本没有钱再买RRSP,只好老老实实交税,但是心里交的很不服气,一年耗下来,连个旅游的钱都没有剩下,还要交给国家税钱,心里怎么能舒服呢。 : m) q8 A& S. ]& y: D9 x
. J9 c- D0 m0 j9 C
前几日和我的会计师朋友们闲聊,他们说在这里收入在五万和十万的家庭最吃亏,收入确实很高的人, 有足够的钱来避税,收入比较低的,政府又会给予一些补贴。 9 A/ P. e! ^* L. B1 I$ v' l
$ @. }8 \, u( q我们如此奋斗了十年,正好进入最亏的那一组。 看来,我们要奋斗的路还很长,十年,二十年后,不知道会不会再发出同样的感慨。我心中最美好的期待,就是我们的下一代不会再进入最亏的那一组了!
4 E; l# q k" {, Q" ^6 S8 R1 l. \8 Y* C* [# l0 _% ]0 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