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3) 鸡蛋( 0)
|
2013-11-14 11:24:52
$ l1 p8 \- `+ Q% \& L4 _4 `, p6 S$ ?% J* t% M
特约撰稿/@北美崔哥9 ^3 c5 [& }& Q9 [& B: o
# P' e x$ g- x' T; f r
到敌人后方去,把名牌全买尽;到敌人后方去,把名牌全买尽;今天血洗它爱玛仕,明天吃掉它香奈儿。全世界人民请准备好,中国人登陆了。是的,财大气粗会砍价的中国人来了。
" T4 ~0 G! E+ y& p, l, X* V* f9 V) {8 D
25年前的我还是穷留学生,走进美国的车行,销售员直接就告诉我们:喂,孙子,说你那,你们还是去对面的二手车行吧,这里的车你们买不起。纽约第五大街的精品店,我们只敢隔着玻璃看看,借个胆也不敢走进去呀。那会儿我们每个月的助学金才1000美元,连吃带住,攒足了给国内打个电话都肝儿疼。 5 ^4 E% d! J7 A/ @/ }* }
# p# a3 F _: d6 N# I% c5 R
中国顾客的职业精神
, p7 Y1 b" s. a6 J
( p) f s, F6 B: s 不久前我在洛杉矶好莱坞明星大道采访,问一家中东人开的珠宝店,如何区分中国顾客和日本顾客。店老板是个同性恋,用粗犷的男低音和女人的莲花指加上扭腰摆臀向我介绍:
' s2 w- Q4 B( Y" n
: L8 I! A" G8 y" D7 L$ w 日本的顾客呢,一进门就静静地离柜台保持一定距离,小心仔细地看货;中国游客一进门就开始一起嚷嚷,然后一窝蜂地趴在柜台上指着每一件珠宝评论。日本游客面带微笑地听我们讲解,不住地点头,很有耐心;中国游客根本没人听你讲解,忙着每一个人在说,在照相和发短信。日本游客看了半天,一鞠躬,说声谢谢,客客气气地走了,什么也不买。中国游客走的时候根本不打招呼,也不说谢谢,过半个小时又一窝蜂地回来了,然后指着柜台里的珠宝,用生硬的英文说:Takeall. (全要了。)
% x4 Q2 Y3 `. o a- G. C( c$ e) @* l" l6 g; u8 B x; I! u
所有好莱坞大街上的精品店,从老板到店员,都已经适应了中国人的吵闹,不礼貌和集体主义精神,一旦一个人买,所有人都买,而且要一模一样的。万一买砸眼了,要倒霉大家一块倒霉。我们中国的消费者一旦踏入美国,对什么历史文化博物馆之类的没兴趣,美国这么嫩的国家,能有什么历史文化呢,看博物馆去北京和西安不就结了。我们来美国就为了两件事,一,照相;二,购物。我们照相是因为不照相就没法在微信里群发,不在微博微信里狂晒照片,谁能证明和相信你去过美国呢?比如北美崔哥的我,自己吃什么好吃的都觉得没劲,我得一边吃一边让别人看着,才觉得特别满足。
( F0 k5 {0 ?; Z# [* A, B- A6 E3 U1 y8 B, Z7 e
我们之所以热衷购物,是因为只有刷卡购物,才能不被一同来旅游的人看不起,才能花钱不多但是肯定能买到真货,才能给没出国的人一种从国外归来的凯旋感。当然,这样做本身可能会震惊世界人民,让看不起中国的人看清原来中国人这么有钱,从而对古老的中国肃然涌起羡慕嫉妒恨。这种一不留神为国争光的事,谁不愿意做呢?5 W w3 O2 N. ?& t
* Z' h( u" _; u' K; b 北美崔哥的我在美国已经25年了,我越来越感到,做个21世纪的美国人是件很不幸的事,因为要么哪天你没准被恐怖分子炸死,要么你会被暴富的中国人砸钱时吓成精神病。/ r' q! o& E5 |$ |
/ ]! Y4 R( q$ o. { ~! \* h- c
当中国话成为吆喝用语; [! j; Q9 n; E- M9 H+ B
( }3 @5 v$ x6 I7 F' d9 L$ R
今天的中国人宛如黄河之水,坐着飞机就从天上下来了,带着几千年黄河的怨和恨,一泻千里般地涌入美国的大街小巷。所到之处,见什么买什么,什么贵买什么。只要是奢侈品,只要是天价的东西,甭管懂不懂,先买他五斤拎回家再说。今天的美国精品店,店门口一般都摆着中文横幅或牌子:欢迎光临,开发票,请勿讲价,买一送一,绝对正品,等等。6 K% X2 s; D' }! o
: H( Q3 h. P/ R! W [2 o8 G$ y
美国的车行,专门雇有讲流利中文的销售员。金发碧眼的洋小伙拿出名片,全是中文,名字明明是Michael (麦克),却写上“请叫我小麦”。+ [4 R; K, ?8 F- H; C) K" d
+ R2 E% E$ {, J0 r; r 在拉斯维加斯高档服装店,店员一码的金发小姐,见亚洲人来了立刻侃中文,“你好,随便看,谢谢,不客气,随时来。”有时顾客礼貌地解释说自己是日本人,韩国人或越南人,金发小姐立刻就改用英文,没好气地说“takeyour time.” ( 那就自己看吧,)一脸的不高兴。过去,在外国租界有所谓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今天,美国名牌店恨不得写上:只许中国人牵着狗进。
4 a: m) L! Z: J j$ }) E; d9 t& [+ {7 G- ]" G' Z
我带过一个天津来的老板王董事长,到美国仓库大卖场Costco购物。王总一口气,把20几个货架的货全部买空,害得十几个美国店员推着车浩浩荡荡地跟着他,他也不讲英文,手一指,店员上去就装车。原来,王董事长到美国买了架波音737,所有的货直接拉到他的飞机上。+ I* f7 X) K! P
! s+ w* v# B, k, a; w3 | 美国人一家四口一个月的全部开销要四千美金,为了这四千美金美国夫妇二人要干30天,才能挣四五千块钱,除去税后也就剩不下太多。可是来美国旅游的国内游客,平均每人花掉五千到八千美金来购物。
$ e" A0 N3 O1 o4 q. f. z, D2 u5 z
美国人民纳闷:到底中国是第一世界富国呢,还是第三世界穷国?说中国人没钱吧,他们花起钱来能把人吓死;说中国人有钱吧,可是据说中国小学生没学校,下水道没井盖,工地现场没栏杆,公共厕所没手纸,残疾人没有公共轮椅。你说中国人大方吧,他们花钱时挑肥拣瘦,讨价还价,货比十家,恨不得你一分不挣最好倒贴。你说中国人抠门吧,他们不是名牌不买,买房子买车从来砸现金,不贷款。中国到底是个什么国家呢? 0 u( O- s! l8 T4 @' K' X6 K( t
v5 n: Z" i6 ]9 K0 M$ R1 b
我们更习惯为了面子而掏腰包
1 ~& S- {+ U3 z o" I. ~& V4 s
( @: B! E+ }" @. ]2 Z, H 随着中国人的不断涌入,水深火热的美国人难免内心不平衡,于是,打家劫舍,抢劫华人的事件不断发生。前不久,有个留学生为了面子好看,一到美国就买辆奔驰600。可是选择住房时又想省钱,反正别人也不知道你住哪儿,于是就选择了黑人朋友聚居的社区。苦大仇深的黑人兄弟祖祖辈辈住在这个离高速路很近的房价最低的社区,从来没见过有奔驰车打这儿经过。看见中国学生年纪轻轻就开辆奔驰,在这么穷的区里逛,这不是激起黑人兄弟“打土豪分田地“的怒火吗。于是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这两奔驰车就被人给砸了,里面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拆走。消息传出,公众无不同情黑人朋友,谴责这种不负责任的眩富挑起民族和阶级的仇恨。% s2 \# g5 x y+ N% b( H* ]
' t; F+ h5 n3 q* m$ l' @# D 崔哥我认为:要不是被刺激的太那什么了,谁愿意抢劫和砸车呀,谁愿意好好的日子不过闹革命呀是不是?) ]: D8 J2 D' ~& U: |- }2 E
2 d% H* O* h0 f4 o: b8 L
凡是在美国听过北美崔哥脱口秀的,都知道我多次强调:您在美国要想买好车,就必须住好区,这叫社会公德。我们中国人往往在面子上舍得砸钱,多贵都不怕,可是遇到不要面子的地方,那就能省就省,这不好,有点表里不一的迹象。一个富人和一个贵族要从里到外都要有富贵之气,如果你砸千万美金买得起豪宅,就别整天追着各个屋子关灯,你在乎那几个钱吗?如果你买得起五千美刀的爱玛仕名包,就别到美国超市里一根一根挑扁豆,现眼,知道吗。0 X/ D5 s1 x: }% n2 C! x
! t+ u" H# N* R) V* Y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钱是没有性格的东西,在谁手里就像谁。钱在爆发户手里,那就是吃喝嫖赌。钱在贪官手里,那就是包二奶和送老婆孩子出国转移财产;钱在好多中国同胞手里,就是买豪宅,上名校,把自己小日子打造好,不管别人是不是吃的上粥。可是,钱到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手里,就成了每年捐出上亿的公益善举。
S' G( v6 Q/ N( W8 {7 M
% q. Y+ q! u+ E* V: I* U 比尔盖茨家的豪宅离我住的普通民房不过开车10分钟,他的房子在建造时不准许砍伐一棵树,整个房子要随着自然的风景构造,不破坏大自然的结构。我曾经在微软附近的中餐馆,亲眼见过微软总裁鲍曼和员工一起吃火锅。我也近距离地见过我们西雅图的星巴克总裁舒尔茨,亚马逊总裁杰弗,前州长骆家辉,我还真没看见他们本人或者夫人穿什么奢华名牌,手里也没有拎着上千美金的名包。0 k% O! e T5 o7 L$ k
3 ]. ]0 B5 T( q" T0 b; ~
中国人有钱了,这不假,可是如果哪位富豪在美国为残疾学生建个基金,为曾经哺育过自己的美国学校匿名捐笔款,为美国社区建造个公园,为中美节日赞助个舞台,等等吧,这种善举是会被美国主流广泛传播的,它所表达的中国崛起会更加造福人类的理念将是巨大的正能量,到那时,中国和中国人民就会发现,在世界上我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而这种朋友不是靠国家“援助”换来的,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用心换来的。崔哥我说的对吧。1 ]3 \9 T& K) \8 X1 R$ @% \6 V" p
' o) Y6 n3 q$ H9 a1 m0 W
本文刊于2013年第21期《世界博览》
8 y" V9 X' t3 G6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