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http://bbs.creaders.net/military/bbsviewer.php?trd_id=927263
6 @( q! h2 ]9 ^; J! l8 |' U$ Z/ A' G; b$ t5 P5 y
近日,一则亚洲鲤鱼入侵美国疯狂繁殖,美国政府决定斥资180亿美元,计划用25年时间建造堤坝拦住亚洲鲤鱼的新闻引爆网络。许多网友不禁 发问,中国的野生鲤鱼已经难觅踪迹,为何在美国却泛滥成灾?这么好的餐桌美味,中国人正求之不得,美国人却要花180亿美元来消灭它们,老美既然这么有 钱,怎么不偿还拖欠中国的巨额债务,让中国人去解决掉亚洲鲤鱼?; U; Q& P7 b* Z' K$ P
- ^8 h3 D) j) _( p0 i# r7 J
亚洲鲤鱼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在中国已经有1000多年的养殖历史。在中国的淡水养殖品种结构中,以青 鱼、草鱼、鲢鱼、鳙鱼为首四大家鱼约占总产量的80%,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食材,特别逢年过节,鱼更是不可或缺,寓意着年年有余。图为1983年2月 10日,在福建建瓯县农贸市场上,顾客挑选鲜鱼。新华社记者顾新生摄6 r0 k f$ K7 a0 g
, |7 d, m) a q7 g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孕育出灿烂的美食文化,对鱼类产品的烹饪更是讲究,不少都是宫廷名菜。图为1983年11月23日,开封宾馆名厨烹调的 宋代宫庭名菜“龙须面溜鲤鱼”。这是是宋代皇宫举办大型喜庆筵席时的名菜。它选用半斤左右的鲜鲤鱼,配以葱花、醋、糖、料酒、盐等作料溜制而成。“龙须 面”是用手工拉成的,细如发丝,过油炸成。这菜吃起来肉嫩不腻,香脆可口。吃完鱼后,再将龙须面倒入鱼盘内,和糖醋汁搅在一起食用,所以有“先吃龙肉,后 食龙须”之说。新华社记者 薛铁军摄
2 r# N1 v. W& g7 S _
' S! P) N0 D5 Z2 Y- E( U( t 1983年3月19日,沈阳迎宾饭店聘请曾在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宫中从厨的国家特一级厨师唐克明烹制的“宫门献鱼”。清宫廷菜“宫门献鱼”原 名宫门鲜鱼。传说清康熙皇帝南游时,行至云南省宫门岭,在岭前一饭店吃到这种鱼后,极为赞赏,亲笔题封“宫门献鱼”,因而传名。原料用云南腹花鱼或东北兴 凯湖鲤鱼。用松花白鱼肉片做成龙门,造型取鲤鱼过龙门之意。新华社记者 肖野摄2 D v& m0 y% u# g3 U J! C
. u% O' m( g$ @) }" @, j' x 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对水产品的需要也水涨船高,加上环境污染,野生淡水渔业资源已经濒临枯竭,如今市场所售的鱼产品,基本全部为人工养殖。图为1983年7月,深圳一家港资养殖场捕捞的草鱼。
3 b5 E# Z0 C" K% \9 n0 S8 ]6 v& l' `
美国于上世纪70年代从中国引进了4种亚洲鲤鱼,用于抑制池塘和湖泊中水草、各种水下植物、藻类、污物和寄生虫的泛滥。图为2010年,芝加哥水族馆展出的鳙鱼。8 e5 v- C. c& @- S! ]
' W7 J# Q& d3 [' r) w 20世纪80年代,由于洪水的原因,亚洲鲤鱼沿着密西西比河一路北上,在美国的一些河流中,亚洲鲤鱼的数量已占鱼类总数的90%,在那里得 以快速生长和繁殖。30多年间,它们总是能战胜其他鱼类,破坏了所有途经水域的生态系统。图为2004年5月,美国伊里诺伊州,渔民在伊里诺伊河中捕获的 鳙鱼。7 a. \. E) g1 k' R+ D% b* u! E* E2 p
4 R7 p/ N: K$ z# z 美国密西西比河等水量大,水质好,水草等食物多,这有利于亚洲鲤鱼的大规模繁殖。而且美国人不喜欢吃淡水鱼,嫌鲤鱼刺多,所以很少有人捕 捞,再加上亚洲鲤鱼是近些年才引入的外来物种,缺乏天敌,它们的体型往往能长的非常大。图为2010年3月,肯塔基州,当地渔民捕获的亚洲鲤鱼。3 @. g2 l1 Y; h: b$ l- Z
1 m1 \4 ]$ f( A 亚洲鲤鱼“统治”着美国几大主要河流,它们吃掉本地物种赖以生存的水生物,并且开始威胁到五大湖生态区。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苏必利尔 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统称北美五大湖,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水体,有一套独立的生态体系,如果亚洲鲤鱼侵入五大湖区,将对当地生态系统 造成灭顶之灾。图为2010年5月,伊里诺伊州,在临近密歇根湖的河流捕到亚洲鲤鱼。8 a2 ~/ G e# O* z& p" _3 L
/ `# k( F8 n& ^1 L 由于严重威胁到美国本土的生态平衡,美国政府和环保组织采用各种方法试图控制亚洲鲤鱼的泛滥。人们尝试着在在临近密歇根湖的河道投放大量 “杀鱼药”,架设电网,甚至五花八门的捕鱼比赛。图为2012年6月,伊里诺伊河,研究人员使用电网,河中的鲤鱼飞跃而起。
/ U5 t1 z9 T$ k c# |$ M
0 R9 h8 K! e, Y9 n Y 亚洲鲤鱼有一个特性,受到惊吓时会突然跃出水面。图为2009年12月,伊里诺伊河,船只驶过,密密麻麻的亚洲鲤鱼腾空跃起。& S$ ~: x9 K* b V% C" L2 w
$ Q# x) C' b+ T/ T
亚洲鲤鱼的这一特性,让美国人多了一种更象娱乐的捕鱼方式。, K- _- d9 F4 c) e2 F( s
4 c* `/ S6 a, y& q 驾驶着小艇,你甚至可以守株待兔,让鱼儿自己飞进网中。图为2010年7月,伊里诺伊州,当地人在进行亚洲鲤鱼的捕鱼大赛。
* o4 w* q. j- F8 W" B! [1 ^; @6 J3 L1 s% \& @: d
除了使用网兜,还可以使用弓箭来射鱼。$ c3 {! w& j( E2 @6 D1 ?& r
! h+ t; T. j- g* N! M
当然,如果你自信是一位棒球高手,那么用木棍击鱼,更是一种体现能力的捕鱼方式。0 K2 x4 J2 {8 L, r" g, L
U, h# \; G. P6 T5 a* C4 m2 ~ 2010年4月,美国一名女子在伊利诺伊河水库用弓箭射鱼,结果被跃起的鲤鱼狠狠击中面颊,仿佛鲤鱼狠狠地给了她一“巴掌”。& K& V9 e, x5 J5 ]
# K6 C* v0 H, z ; J6 a; ]9 j) g7 S% B; P# _% B
: Y' c6 d' c' c8 L1 K1 Z' V% \
6 f# L) s1 z; J 伊利诺伊河水库是亚洲鲤鱼聚集的地方,这种鲤鱼非常具有攻击性,这一下撞击显然很疼。
9 k: x n ]- W0 X: \2 o) C2 m7 |* z. ?" e. [4 N
( p2 Q+ A6 Z. w* ^$ _; c/ [( r. {. ~0 ?) g% P/ y" E
/ o9 a, \5 `. l! c" o 但最后的收获还是让这位女士喜上眉梢。% _* {. P V2 D) `: Q6 a) [
; A8 @! Z+ l* n5 B; s
6 b% N, Y4 ?$ x# ]5 T" H, p3 N) i4 ~$ t4 o) g
2 w) _0 r: x# a% ~
为了控制亚洲鲤鱼的数量,美国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捕鱼大赛,仿佛嘉年华一样。2010年8月,伊里诺伊州,参赛者进行捕获量评判。Getty Images
0 @* k, t, o0 i$ f$ u& k8 f
. N% ?& }7 b8 I |4 t + ~0 ?1 w. {* W, R6 K" |9 D
" u2 ]! Z9 N+ \2 h" X
' }) q) \ x& Q; u 由于美国人不喜欢吃鲤鱼,很多被捕捞上来的鱼直接被扔进垃圾筒丢弃。图片拍摄于2012年6月,伊里诺伊州。AFP PHOTO
l7 E5 J+ Q* V+ R/ B' I4 t( d& i, {
* E: e. t7 n6 [: ~3 |; }
, l X! g1 R! m$ s! k
5 [, p4 ^& L5 P) v$ G 控制亚洲鲤鱼的泛滥,在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政治性话题。图为2009年2月,美国国会水资源与环境委员会进行关于控制亚洲鲤鱼的听证会。五大 湖区周围的多个州要求伊利诺伊州关闭密西西比河上的运河,防止鲤鱼一路向北。然而,一旦关闭运河,将让本来就陷入衰退的美国内地经济雪上加霜。AP Photo
/ U/ |# J! v6 j* X6 m; `
' u1 X- C+ a3 R; S0 `; c
5 \+ r. Z4 e9 d" a
+ w, K l m8 W8 l
! _" T) @0 [7 m, u: \ 2009年底,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科研人员与环保人员为了消灭亚洲鲤鱼,开始向临近密歇根湖的河道(全长10公里)中投放了大量杀鱼药,希望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并配以电网,防止这一外来物种进入五大湖。AP Photo
& p- ^# Y- ?# l0 n; |! i8 y7 g7 r( a5 V* \9 d1 i) F
$ V0 L, u" B, d2 c1 I7 z1 K# s) G* |0 g
* a. s2 }' q6 M( ], Z( r7 S* M" H
不过,有关部门很难从被毒死的鱼中找到亚洲鲤鱼,它们几乎毫发无损,反而中毒身亡的鱼类都是“美国本土公民”。Getty Images/AFP( r3 Y; D: x: ?1 f
5 U& r' S& C9 |6 |: y
, r, I1 x+ z1 C$ t0 ]( ^
+ i8 r! I) B% e c
. W/ C" h0 v+ u 2009年12月,为保护生态,美国政府开始尝试着在水中架设防鱼电网,阻挡亚洲鲤鱼通过运河进入五大湖区。AP Photo
) k1 L7 d+ w3 x5 B: ^ ^
- Q& \2 p) G0 l$ ?
% O. |) A- c& l: | ]( H5 n2 ], b1 O1 Y9 n5 o
. v5 `, f4 B) \ 连接密歇根湖的运河河岸上,矗立着醒目的电网提示。AP Photo" a$ }6 ^$ H8 ^1 `% i/ ]9 [
" Q, l5 l( z* V8 Z) W( A6 ?8 @! b
* j, w- u2 L3 D+ ^5 q, l. d, R* V/ r1 B, p( Y$ n
# c4 K; \3 f$ I1 M# h) K" k @
2010年9月,美国印地安州,当地架设1177英尺长的防护网,防止亚洲鲤鱼在洪水期间渗透到其它水域。AP Photo
. W% _ {/ v! g$ f* M/ `# l
/ y0 y! p2 V6 b% r
- M' z% |7 N/ D; I: {$ u9 f& {: M2 l: {: X
( k" i* l0 Y9 ` 2013年10月,美国明尼苏达州库恩拉匹兹,建筑工人在当地水坝安装闸门,这项耗资1600万美元的工程,是为了防止亚洲鲤鱼跃入密西西比河上游。日前,在威诺娜发现一条死去的银锂,这是在密西西比河上游最远的地方发现的亚洲鲤鱼。AP Photo( [' x) W. x' A) ?
* s' M$ s/ |2 H7 S# ^' x
1 j2 w# {! s/ W2 n; p: u
) j- J% B% i/ P1 o# _9 N; ~+ Y
3 S& D6 y; o! Y4 { 当然,美国人也在尝试改变饮食习惯,象中国人一样,用吃的方式来消灭亚洲鲤鱼。图为2011年9月,芝加哥,当地厨师在介绍亚洲鲤鱼的不同做法。4 D' X3 @* [3 {, s3 P' r
+ |( c4 v6 K) c" S h
1 w" y+ Y, H* L$ P% j5 \3 k% S% w" y6 a7 `
$ T9 {0 N8 Y+ \% B 2011年9月,芝加哥,当地学生排队体验亚洲鲤鱼的味道。入乡随俗,鲤鱼的做法融入了美式风格。
; r( }: s$ ^- u+ `* t6 w8 N& Q/ B" j1 ~3 ^
0 G3 n3 S1 F. f& |1 w+ n* f) ^5 R% T- J+ l0 ]
, a( d% Y% }5 q- a4 ^2 F 2012年7月,芝加哥,一位来自加利福尼亚的游客在美食节上体验烤制的亚洲鲤鱼。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人显然对亚洲鲤鱼的味道并不是很感兴趣,看来除了“大规模屠杀”外,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消灭这些大腹便便的“害鱼”。
. M! O3 B/ W3 k- See more at: http://bbs.creaders.net/military ... thash.B93nSzuy.dpu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