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14|回复: 6

[加国新闻] 20%加人去年没存钱 12%存款不足一千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5-4-9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赵黎 ! Z" L0 i) A) i' I. R

. o0 r5 f$ o/ P7 L! Q( T! _
过一天算一天,及时行乐,这是不少加拿大人的心态,满银BMO最新进行的网上调查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 多伦多 51 网
调查显示,2014年,加拿大几乎20%的人居然没有存下一分钱,有40%的人说自己存了钱,但存的不够。
1 h  s. }7 t) p& F2 O
: [; Z' P* n! }0 f
12%的人存款不到1千
BMO的这个调查还发现,加拿大1/3的人在银行里的存款不到1万加元,12%的人存款甚至不足1千加元。
' k% Y+ m2 x9 U/ @: g* u; @; M
与此同时,在被问到存钱的目的时,排在第一位的回答是为了去度假游玩,退休养老和应对紧急状况似乎都没有度假那么重要。

$ w8 {$ @+ J! D# i" a) V
看来,最能刺激加拿大人存钱的动力是:出去玩!

* b# Y, i! p9 j
家庭储蓄5年最低

8 K3 k9 [7 n8 W0 u, w, T! p
加拿大统计局的报告说, 2014年第四季度,加拿大家庭的储蓄率达到5年最低,为3.6%。
在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的家庭储蓄率平均为7.9%,但在过去10年里,这个比例一直停留在4%左右。 无忧 资讯 info.51.CA
不过,满银的调查说,千禧一代人(millennials),也就是在1982年至1998年期间出生的一代 ,似乎在更早开始养成储蓄的习惯。
在18-34岁的受访者中,大约40%的人说,他们有固定的定期存款计划。 无忧资讯
从整体看,加拿大31%的人声称自己定期储蓄。
高债务的风险
加拿大人不仅不存钱,而且还债台高筑,这些年来从银行借钱之容易加上超低利率,使许多人的债务越积越多,现在全国的人均收入/债务比已经达到100/164。
阿提夫·米安(Atif Mian)是“债务屋”( House of Debt)一书的联合作者,他认为北美陷入了一个消费者低储蓄、高欠债的经济负循环周期。
阿提夫·米安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采访时说,现在的金融体系是如此严重的依赖债务,如果消费者债务负担过重,他们就会削减开支,而消费者减少消费,又会把经济活动往下拉,继而导致失业,整个循环对经济不利。 info.51.ca
阿提夫·米安接着说,高债务肯定有风险,你看看美国,看看欧洲出现的情况,如果房地产市场靠高债务的支持出现繁荣火热,一旦房价下滑,房市波动,其严重后果显而易见。

( J. [! G4 P& e5 R  r
米安认为,自从2009年的金融危机以来,加拿大的消费者就一直深陷在债务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info.51.ca
银行推出储蓄奖励

* m. ?$ d( e2 g* }: I
BMO调查的公布,正值各银行在竞相吸引储蓄客户之际。 info.51.ca 无忧资讯
华尔街日报的商业专栏记者丽塔·特里楚尔(Rita Trichur)表示,银行正在通过各种奖励手段来鼓励消费者储蓄,尤其希望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她说,满银、皇家银行以及其他银行都为吸引客户开设新储蓄账户或定期进行储蓄推出了不同的奖励措施。
4 r! c: f# a- G* t
她还告诉CBC,银行受到来自监管机构的压力,需要维持缓冲资本来作为安全措施,客户的存款对银行来说也是一种廉价的资金来源。 无 忧 网 - 51

2 L# {# ^! N1 T6 z. B, v8 z9 k  A' c: t3 A
  V: m7 [8 B. [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5-4-9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30) 鸡蛋(0)
发表于 2015-4-9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22) 鸡蛋(0)
发表于 2015-4-9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16) 鸡蛋(0)
发表于 2015-4-1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5-4-1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用来投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20 00:36 , Processed in 0.19174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