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界上要学会控制自己,一个人很难控制好自己。佛法界讲的戒律,克制自己贪瞋痴,实际上都是一个克制,是一个戒律。控制自己就是要能够让自己从人的境界转变为菩萨或者佛的境界,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心中要有佛,心中要有菩萨。我觉得你们经常要自己照照镜子,看看脸凶不凶,像不像菩萨。有一个佛友把自己应该做到的几条写得很大,放在家里,经常看看:我贪了吗?我恨别人了吗?我愚痴了吗?我是不是在拼命地执著?天天问一问,你就离菩萨越来越接近了。$ P1 i* c$ D' H; `+ t
6 ?" X6 E# b" |1 ]8 F! C 我们要学会抓住每一分钟的快乐,你就会减少每一分钟的忧虑。很多人说“我不快乐”,实际上,他没有抓住每一分钟。其实每一个人只要拥有这一分钟的快乐,你就少掉了一分钟的烦恼;如果你拥有这一个小时的快乐,这一个小时就是属于你的。我们一辈子就这么短短的三万天,每一天要控制好自己,让自己法喜。有什么了不起的,在这个世界上过了就过了,吃过苦——谁没有吃过?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懂得消业,过去就是过去了,不要再去执著于过去,要想得开,因为几十年之后,我们在哪里?几十年之后,我们都不知道在哪里。而学佛的人,几十年之后我们都知道在哪里,那就是在天上!, a2 ?# I! p9 [# O. \5 `; |
( I$ a2 D5 S/ I2 B3 F( v5 ] 在人间做人,多多地给别人带来一些真实的感觉,好好地跟别人讲话——真心。实际上现在每一个人都很聪明,你骗他的时候他会有感觉,他会知道,你还不如跟他讲真话,他会同情你。做一分真实的人,你就会少一分虚伪,因为任何虚伪,自己的良心上就会多一分烦恼。学佛的人要心情舒畅,要学会心中善待别人,因为善待别人就是在善待自己。2 L' }) v& { s3 @7 _
+ Q4 W( f( [4 r; Z) I
要记住,人生最大的一个缺陷,那就是生气。生气是最划不来的,因为把自己气出病来,别人没有丝毫的损失,所以要少气。我们心中不要生出这个气,你就不会生气;我们人不要生出烦恼,你就不会有这个烦恼;我们人不能有任何的杂念,你心中就没有杂念。每一天干干净净地活着,每一天诚诚实实地生活在众生当中,把众生视为亲人,你自己就慢慢地融化在众生当中。因为觉悟的众生就是菩萨,菩萨不觉悟,那就变成众生,所以希望我们所有的学佛人要想成佛,就要觉悟,要开悟。 ' M2 ~9 k3 K- v . n/ h# f B! ` 我们身体虽然在忙,但是心里要安静,动作可以做,事情可以做,但是心不要慌乱,要定得住。一个人怎么样能够把自己定住呢?就是守戒,戒律就是帮助我们定下心来。比方说大家都在做某一个可以获利的事情,这个时候你有戒律,“我不能去做任何赚钱的生意,因为我是一个学佛人,我够了,我不贪”,这个时候你有戒律了,你定得下来了,那么别人投资失败,烂尾楼、成为买股票的牺牲者……你岿然不动,人家就会来问你“为什么你能够定得下来”,因为你心中有戒律。有戒律的人、定得下来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所以才叫戒定慧。 - d- K M& O6 n; I5 A: \: _' e! }7 Y* E) s5 l& F y3 [6 Z
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去应付这个世界上不同情况的发生。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况,很多人没有碰到过这个事情,心里就万分着急,会乱了方寸。实际上,从我们本身学佛的人来说,不管碰到什么事情,自己的心要静得下来,要定得下来,先让自己冷静,然后慢慢地产生智慧。去适应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不同情况,用自己内心的佛性来征服自己的贪欲。实际上一个人不贪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任何事情的发生跟你的贪、瞋、痴一定有关系,所以佛法界把贪、瞋、痴认为是人的“三毒”。要排毒,就是要不贪;要排重毒,就是不能去恨别人;要把身上的毒气全部去除,那就一辈子不去做愚痴的事情。8 Q/ C3 j6 w7 A. \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