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孩子教育成长的8年“黄金期”,错过后悔一生!5 p, v' _% Z5 I6 r7 R+ z
4 k) o" O4 j- u
孩子的成长,是否有可预测的规律?
2 a: r6 W7 e4 \- @
. \% w6 s5 |- F @ C2 @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对此进行了40余年的研究,跟踪了数千位孩子的真实成长,发现人类行为的发展完全是有章可循的,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中,在动作、语言、社会行为和情绪发展各个方面的表现和特点,是完全可以准确预测的。
, C4 m0 x J5 i% M( x& F1 k& u% b# ?, O- Q3 C+ ~
孩子成长中每一年都是独一无二的,下面摘选了其中对于1—8岁孩子最不可错过的、最重要且美好的时刻,以此让我们来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做出合理又合时宜的预期,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困难和麻烦的时候,了解了这些规律,父母心理就会踏实很多,更少一些焦虑。) X9 g) M9 }5 F( C' Z3 V: d6 @3 a
, p1 q9 H- j/ t0 u4 V一岁——培养安全感不可错过的一年! t7 M6 v% L8 Z+ ^* p
$ D/ W, l$ b$ p, ^
很多父母在孩子一岁时就抱着很高的期望,甚至开始对他进行各种技能和思维的训练,其实,科学实验证明,孩子在一岁半前行为和智力水平基本上和猩猩一样,太早训练并没有益处。
! R+ r$ B H Y6 t
" `( B5 X9 v! w. R7 |# O1 L而父母该做的,其实是多陪孩子玩就好。这胜过任何生硬的知识,因为他在这里已经学到了更宝贵的东西,他知道自己有人疼爱,知道自己是父母最珍贵的宝贝,知道有人会帮助他,还知道这个世界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 o% c7 ~# { i: B$ P' t! W0 P$ e1 u6 i' n F9 ^ l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每天都经历着挫折和困难,小小年纪,要千方百计的做自己力量所不能达到的事情。他们特别喜欢有人在他们身边,注意他们的举动,逗他们开心,和他们说话,以及用一切最自然的方式跟他玩闹,才会有安全感和亲熟感,成长起来也才会更顺利。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耐心的包容孩子,培养起他一生的信赖感和幸福感。9 o; J0 L3 b, ^8 E' }" t
- u- |( G6 g( a3 t7 B; @两岁——培养幽默感不可错失的一年8 @- F V3 h5 }0 m
6 O' I* s! X, |1 L: ^! D“幽默感”是彰显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的幽默感起步是比较晚的。到了两岁时,孩子的幽默能力有了初步的表现,但显得很稚嫩。比如说当他看到不一致、不协调的事物时,会感觉很好笑,还会故意把夹克反过来穿,以寻找乐趣。
& P, d1 d. s8 B0 ~$ y6 I% H: ?& q9 ]/ L o8 @& f, T6 T
两岁半,则到了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最佳时期。他离开自我的圈子,融入了人群中。别人笑的时候,他也会跟着笑。当他和成人及小朋友们在一起时,他仍会主动向成人微笑,以此作为和成人交流的方式。对另外的小伙伴,他的交流方式多半还是肢体语言,很少去讲话。孩子主动和大人说话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让别人注意一下他的行为、他拿的物品、他做的趣事或他完成的作品。
' P* A% D0 A6 y. W9 o, ^
b- k" U4 S9 a6 H7 a* l父母要注意拓展孩子的兴趣,增添幽默的情境,较强的幽默能力,可以为他们排除许多紧张和困扰,可以使孩子受用一生。
. B' y, h! z6 s ~5 Y( w# x4 D1 d1 j2 p" u
三岁——培养创造力不可错过的一年
. M' e$ V' S3 o+ v) Z6 M% ?) q
; H" @ P, ?% [孩子的创造力萌芽发生在他三岁时,他们的创造力就来源于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特质,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机会启发他,潜能自然会得到最大的发挥。
A' H! C& g' F# }( D* K5 m# g9 r& e! }* }
让孩子去编故事、画彩笔图、揉泥巴,并给予他鼓励,是培养他创造力的好方法。可以给他讲故事时故意不讲结尾,让他自己来编;把杂志上好玩的图片剪下来,让他根据图画自己自己编故事等。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孩子积极思考,进而开发他的想象力,尤其是增强他的逻辑观念。, [4 N! @5 m4 d9 m* f- m @
% s4 g9 | _( i* u& h! {还可以假设情形让他自己想象,比如在他身上又多了两只手会怎么样。把几件物品摆在他面前,先让他看一会儿,再蒙上他的眼睛,让他讲刚才看到的东西。让他动动手、动动脚,比如表演骑自行车、烤面包等也是不错的法子。: Y" S# M8 h# h5 a- o- H
& o* Z/ _: h, y1 h1 @6 ~3 [除了让他用眼睛来观察世界外,还让他用嗅觉、味觉或触觉来感知,你可以做“触觉袋”(不透明的购物袋即可),让他伸手去摸袋子里的东西,再告诉你他摸到了什么。种种花草、养养小动物,经常带他去郊游,同样也都能很好地启发孩子的创造力。& M* M* V, v% G
, i$ z' E- J* C
四岁——语言表达力飞速成长的一年( b Q! y. U* y! T/ o6 H7 t
" Z- Q6 h3 {/ R/ y8 C" |
语言,是四岁孩子的最爱之一。他爱说话、爱韵文、喜欢说悄悄话,喜欢唱歌,甚至喜欢吼叫。喜欢把词绕来绕去,甚至还喜欢跟他的玩具说话。在遣词造句上,他们喜欢夸大,很多时候遭到父母谴责的“撒谎”,其实只不过是他想要添油加醋地夸大一下而已。/ i: p8 @" g/ t; r" u
5 [" }" r. b/ ], @7 p/ I$ ~3 I当然,有些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开窍的时间要慢一些。不过,这种从谬误到开窍的过程是孩子的成长阶段之一,我们只需好好珍惜,不必为此担心。三岁之前,请不要去纠正孩子在语言使用上的错误,否则孩子会因为害怕说错而感到焦虑,甚至会出现结巴或者干脆不肯说话的问题。你可以用正确的说法重述一遍他的话,但是,你不要特意强调孩子的错处。
# Z3 s! s6 H% q. \
$ a0 |1 s Y e u2 O( E$ X; I0 ]3 X四岁也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年龄。他们有着无穷无尽的“为什么”,一部分是为了渴望知道新的东西;一部分是为了好玩,瞎聊下去;还有一部分则是表达抗拒不从的意思。当然最主要还是用来求知的,所以请尽量满足他们。
0 N+ p! J5 S$ R# m
1 O: T# `" ~) c M' ]四岁的孩子不仅仅喜欢问你问题,也很喜欢把他知道的消息告诉给你。他的语言已经颇为丰满,和别人的对话,不但实实在在丰富了他的生活,而且更增进了他和别人之间的交情。* R; ]3 _* u8 V' C, Z% j Q
D) B! t. n7 ]" H$ z五岁——亲子关系最亲昵融洽的一年; K1 Z q. W6 r% Z
3 \, f7 s6 p$ L( Y4 o/ d" a
五岁孩子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量力而行,与人相处和谐亲密。这个阶段格外爱恋妈妈,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让妈妈开心,妈妈的话对他来说就是金科玉律,来自妈妈的赞扬和肯定,对他来说非常重要。2 J5 V( v V2 G' V
/ j5 m- V$ N# Z' z尽管时时显得相当有自信,可是他仍然十分需要妈妈的肯定,很愿意妈妈时常在他的耳边说她有多爱他。他一方面心里笃信“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另一方面却又常常去问他妈妈:“你爱不爱我?”
, A+ ^5 C1 J% q5 f7 v* i* G" J1 ]! L& h2 {' X4 F
正因为五岁孩子认为妈妈肯定和自己心连心,所以,有时候他会误以为妈妈应该知道他的所思所想。当他跟妈妈说话的时候,常常没有足够的耐心把该说的话全都说出来,然后又倒过来生妈妈的气,因为妈妈居然没有一下子听明白他想要说什么。做妈妈的脑筋要转得足够快才行。2 _! l5 d- x( H7 R! Q; a" ~
& `1 e! D4 s# v- l
虽然偏爱妈妈,但这并不意味着爸爸就该受到冷遇。孩子往往也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以爸爸为荣,喜欢有爸爸陪伴在身边。
& |+ k* }* K; s
. h9 M$ T6 P7 b5 w: Z* F六岁——内心矛盾最为突出的一年
# I( V4 v2 a% m/ A# q* o2 v
3 R/ y0 }2 ]7 W- n% `/ c6 |可能是母子之间纠葛最多的年龄,五岁的时候,妈妈是他整个世界的中心;到了六岁时,他世界的中心则变成了他自己。孩子在寻找他的中心点,随着他越来越成熟和独立,他就越发想打破旧的平衡,建立属于他自己的独立王国。
( ^' [8 n8 E, a1 O; U
: m \& T2 G( G7 q一方面喜爱妈妈、需要妈妈,离不开妈妈的挚爱与接纳;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自己能够独立起来,因此常常又会推开妈妈,搞得不管是自己还是妈妈的日子都十分挣扎。
/ C# w% D j; ]# O7 l4 n" i1 r4 W/ Q: [8 M" @- E! p
爸爸也很受六岁孩子的热爱,孩子不但热切地希望得到爸爸的陪伴和关注,而且一旦得到就会如获至宝。许多孩子更害怕爸爸的不认可,而不是妈妈的不认可;他更敬佩的人是爸爸,相信爸爸什么都知道。
+ @2 a0 J3 C- b! Z( q% [* W$ c7 w; S6 U
与六岁孩子相处,爸爸需要更多的耐心,比如他们半点都输不起的“球风”或者“棋风”,常常到父母的抽屉里“偷”些小玩意的“不够诚实”。因为他们跟爸爸之间的纠葛通常都没有和妈妈那么深,往往对爸爸怀有一份敬畏之心,因此当孩子大发脾气或者母子间将要出现大麻烦的时候,爸爸登场亮相,往往能解救全家于水火。
) A, c9 {) m6 ]" _) M! Q
- c- d$ ?- ]4 F% f% D七岁——抽象思维开始发展的一年
' l. }6 Y. R1 J% y( ]# m. e0 P: U2 ?" n, Z9 A, X7 `6 h; v* H" [
这是一个以思考为特征的年龄段,在这个内向的、审慎的阶段,我们所看得见的孩子心智的运作,也许比他一生之中的任何其他阶段都要多。. t. f# h5 o& W, b2 d( O
8 U/ Q$ b. W2 \$ L) }9 ~开始显露抽象思维的痕迹,七岁的小学生对一个词的写法和意义开始感兴趣,而且开始喜欢用带图像的字典,他可以指出两个不同的物体有哪些相同点。他开始把思考和自己的头脑联系起来:“你必须用你的脑袋好好想想”,“我的脑子里跑出这么个想法来”。
: p4 [, X/ Q. W) v( X" R
1 g9 p& x! H0 |许多七岁孩子的思维已经处于“试运行”阶段的尾声了。在“试运行”阶段,孩子认为自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而且认为任何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东西。他也会把有些事情的发生理解成跟他的意愿有关:“我想要下雨,就下雨了。”他甚至还相信物体和自然现象都会跟人一样有情绪,有思维;也会以神奇魔力来看待很多事情。8 f; p1 a& {5 p) ~; h( a/ Y- Z
* |" v3 u' J$ N! x/ e- f
一旦到了“具体运行”阶段,也就是从七岁左右开始,孩子既可以看到物体之间的相同之处,也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他能明白容器形状的改变并不会造成量的改变,也开始理解数量的意义。如果你把10个石子摆成一排,另外再把8个石子稍微拉开一点也摆成相同长度的一排,他也能分辨得出哪一排石子数量更多。
. w5 X# o# g( z! q; X, D9 w2 p; j( s8 e& X0 b3 V2 z
八岁——热衷思考思维活跃的一年
. q- G4 D/ v2 I
5 h! U5 H! Y+ V7 J# u; V虽然我们不能苛求八岁的孩子事事做到完美,然而这个时候他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在智力、体能和性格上,都有了很多好的改变,八岁的他呈现出阶段性和自己的风格。0 D. S) h' Y6 }' H$ m1 @
! \ H( `- T5 `) b' ]. R7 ^ A在对时间的感知上,他们懂得守时,会关注和时间有关的事件;对空间位置有浓厚兴趣,变得非常喜欢地理;很喜欢阅读,阅读的重点偏重于印证他已经知道的东西;算数能力则参差不齐。' R1 i! D) }; X r
. F/ l* ~. S+ n# K* O
思维和语言全面发展,判断能力增强,可以运用简单的逻辑得出一定的结论,做简单的演绎推理。另一个重要的思维层面的改变是:八岁的孩子不再像过去一样相信万物有灵,现在他越来越认识到大自然的客观力量;在语言方面典型的八岁孩子十分健谈,虽然还做不到彻底的诚实,但他已经能够分得清幻想和现实。! v1 E( y/ B# l6 `" P. g5 e+ l+ R
T4 @* W3 f% N+ K2 P3 E
八岁孩子能够接受死亡的概念;不再笃信圣诞老人的存在;对好坏的概念更清晰,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以父母的准许与否来判断好坏;他们虽然已经更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通常来说,他的第一冲动仍然是去怪罪别人。# q4 I5 f1 z; w% B7 ^
7 F$ D8 z; i+ ?. M% c! P最后,我们一定要说的是:孩子的能力获得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不要奢望孩子照自己的设想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孩子成长进程的快慢都各有不同,不是所有的孩子在那个年龄段“都会”或者“应该”是那个。
3 M0 s0 }" d1 Z% q: a' T
! p1 v9 O7 x" S: z7 c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pHnD5ZFwGNDlXrS3#rd
, I2 L# d" S2 ]* c* g)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