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1|回复: 2

为了一次地震,冥界准备了整整五十年

[复制链接]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7-8-19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牛树梅先生担任宁远府知府,为官清廉勤慎,政绩显赫,民众一致称颂。忽然有一天发生了大地震,全城房屋倒塌,死伤人数无算,府衙也损毁多处。先生的儿子不幸遇难,他自己的足跟也受伤了,行走很不方便。
% x8 a0 o  T/ }2 K) b6 S6 R8 \4 L, Z
! ^9 o9 D2 M7 g他感到很愤懑,就写了一篇疏文来质问地府城隍神,大意是指责城隍神享受万民香火,却不加以保护。全城这么大,难道都是恶人吗?就连自身为官,也是问心无愧,而儿子竟然死了,自己也受了伤。难道真的是天道不足凭信、神明鉴察也有差错吗?
, ?# f4 {- ?/ c4 ~0 T# V! y( O
5 @& g0 q) Q3 Q( l到了夜里,先生梦见城隍神请他前去,按照宾主之礼坐下,对他说:先生以文字相指责,理直气壮,可惜不能明了鬼神之道,所以请君前来一谈,以解释猜疑诽谤。凡是浩劫之成,都是由于众人积孽所导致的,绝非偶然。* l: Q1 {6 ^- r

' k. F; W4 T- {8 Y" t/ J  M此次地震灾难,冥冥之中已经进行了五十年的调查、记录(小编注:人间可能没有50年。毫无疑问,冥界预先安排好了一切),凡是不应遭受灾祸的,都已移到别处,如果是近期造下新的罪孽的,又将其移过来,即便是临时也会有出入变化,绝不会漫不加察、置人民生命于不顾。8 Y3 \: G7 n, [
0 j- O% A( D% `# f' H' o
先生说:既然如此,难道全城中竟然没有一个善人?我和我儿子也要遭到罪谴吗?
; |: @! {, y! d. ~! b- }
7 Z( U' `# \; E. a; B% t城隍神说:还有三家人家,确实难以在短期内迁走,现在都安然无恙。一家是某街的节妇,三世孀居,抚养一个小孙子;一家是某医生,生平不卖假药,有请他看病的,即使是深夜下雨、道路泥泞,也即刻前去,尽心疗治;一家是卖油糍的老妇人,和她的小孙子,全都没有遇难。先生回去查访就能找到,不会欺骗于你。/ ~( }/ T/ i# b* W/ d* T
; x; i3 s+ a: a1 n# W7 I/ E
先生的儿子前生业重,是无法逃免的。就连先生本来也在劫数之内,因为居官廉慎,所以得以从宽,只是伤了足跟。总之,神天赏罚,慎之又慎,决不偏私。既无无妄之灾,亦无幸免之理。先生勉力做个好官,将来会升到“陈臬”(按察使的代称)的官职。. L, g0 n) o5 R6 A1 s
: s! m, n6 U4 r9 D+ A% h  B' }
先生辞谢,并致以歉意。醒后到处查访,果然找到了节妇和医生,都是全家安然无恙,只不过因房屋矮小,被两侧的房屋遮挡住,所以没有发现。只有卖油糍的老妇人,经过多次查找,才在房屋椽子支撑形成的角落里发现。向她询问,说平时在这里做生意,凡是遇到老弱残疾的,即使钱不够也卖给他们,偶尔也会施舍,不要一文钱。
3 f: J2 {' \* I, i) ]; @. ~
# `# z) d8 L$ s, c2 _在地震前一两天,买油糍的人忽然增多起来,供不应求,于是带着她的小孙子夜里做油糍以备出售。地震发生后,祖孙二人被盖在倒塌的房屋下三天,就用油糍充饥,因为压力太大自己无法出去,没想到现在得以重见天日。$ U* c- N; u  R: I4 _$ r  ~
6 d  G9 d. y0 @
先生大为惊奇,从此以后深信鬼神因果的道理,更加勉力做好官,后来果然升到为四川按察使。
* I+ g$ T- V* O) s! ~3 m
! S% r) ~' i; ~( C1 a* [+ f+ v" W【按】这则故事让我们领略了天地鬼神、因缘果报的神奇可畏,实在是不可思议,而习惯于唯物思维的人们或许认为这是古人杜撰的寓言,荒唐不可信。
6 g0 @2 W9 N) u, a& e0 n7 t5 x
+ ]2 V* p: \  W为了验证这则故事的真实性,笔者特地作了一些考证。
. s0 g$ z2 {" d8 h" `* V2 T8 d & C# `  G: D3 [( B. Z
关于牛树梅,历史上确有其人。牛树梅(1791―1875),字雪樵,号省斋,甘肃通渭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曾任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市)知县、茂州直隶州知州、宁远知府、四川按察使等职。
. {' P3 L' ]  k# D1 P3 n; w7 u% p 7 B' {; d. P7 ]& B" v9 y  N' Q: n
《清史稿》称其“决狱明慎,民隐无不达,咸爱戴之”,当地百姓称之为“牛青天”,还为他修建了一座“德政坊”,此牌坊目前尚存,位于今四川江油市青莲镇,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牛树梅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担任宁远府知府,当时的宁远府,属四川省管辖,府治西昌(今四川省西昌市,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驻地)。
) w4 Q+ j' O/ M# z - p9 h& M8 R( o, x' `
关于此次地震,正是发生于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日(1850年9月12日)夜间的西昌地震,震级约7.5级。
. F' R' V0 o! X- Y
8 c$ _3 e- t- b/ ~$ @* n! c) ?据《清史稿》载:“寻署宁远知府。地大震,全城陷没,死伤甚众。树梅压于土,获生。蜀人谓天留牛青天以劝善。树梅自咎德薄,不能庇民,益修省。所以赈恤灾黎甚厚,民愈戴之。”
2 a7 [' D* \+ y3 \3 Q4 l8 G + ?; x6 w0 P1 W
当时的四川总督徐泽醇在向清廷呈递的奏稿中说:“接据署西昌县知县鸣谦奏称:八月初七日夜亥刻,县城忽然地震,簸摇动荡,屋宇倒坍。阖城号呼鼎沸,因黑夜霖雨,无从往救。及至天明,遍城木石倒塞,不辨街巷,庙宇、城楼、文武衙署及监狱、仓库尽行倒坍……军民被压身死者不计其数。”
8 l8 O2 _& \) h) Q7 L. k6 F ( \$ u7 B; k7 l, y( Z
牛树梅本人也写了一首《西昌地震纪变》诗,描绘了大地震后的情形:“坤维夜半走奔雷,山岳震荡海波颓。床榻如舞人如簸,万家栋屋枯叶摧”,“迟明一望满城平,欲辨街衙谁能晓”。位于泸山的西昌地震碑林对此次地震亦有详细记载。 (故事取材自《觉园笔记》)
鲜花(65) 鸡蛋(2)
发表于 2017-8-19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17-8-2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等安分守己,静候震灾
+ Z2 }, i7 {0 b: L- K8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8 08:15 , Processed in 0.08555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