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0 U1 |) X! N) K( n9 ^+ D4 ?5 {9 z" M
) b$ g# y% ?6 W7 l
% c) W, b3 T' W. |% D! d" [' p$ B 《百业经》里讲过一个公案。有位比丘尼,说另外一位比丘尼象狗一样,后来在五百世中转生为狗。只是顺口说了一句,看似是微不足道的行为,就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 N; m4 j% n) a. M) N, G
5 \( k1 q& P4 Y3 W" G2 u" }) p 我们在喇荣时,上师如意宝非常重视这方面的修行,经常给我们讲些相关的公案,以及谈论他人过失的罪过。哪怕在心里思量他人的过失也很不好。如果对他人观清净,自己的相续就会变得清净;如果思量他人的过失,自己的相续就会变得不清净。, Z3 ?" x! w! Q( a, {
" ^2 z* R, Y6 O9 K0 }: I) W& m 作为学佛修行人,保持自己相续的清净是最重要的。在一切对境中,不要让自己的相续染污,这是修行的根本。一旦开始思量他人的过失,立即体察自心,就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不清净,甚至生起烦恼。若你观清净,当下相续也会变得清净,也会生欢喜心。这是让自己快乐的便捷方法,也是保护心态的殊胜方法。但世人都是颠倒的,偏偏不愿意这样做,偏偏要思量他人的过失,这叫自寻烦恼。; b; W! ^1 e8 s8 N7 ]) f# t5 N% ]& B
: l" l% z4 M9 G5 ?' N
再者,当你看到这些不清净的事情,看到对方的过失时,其实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反射,此时你自己的内心是不清净的,也是不觉悟、不智慧的。所以,当遇到这样的对境时,应该反省、忏悔。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的认知,反而认为这是对方的过失,错上加错。& e( Q5 U3 v- n# b+ B
( T: \ P4 K \/ w* v9 k, o 从他人的角度讲,众生是跟我们一样的凡夫,肯定也有不清净的显现,但这也是他自心的一种反射。若我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缘分,能唤醒或帮助他改正这种错误,可以当面指出。好比一位具德的上师,摄受一名合格的弟子时,是不会手下留情的,他肯定会恰如其分地指出他的缺点和毛病,这是有必要的。若你们的缘分好,也有改正或唤醒他的能力,可以指出。否则,是不可以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