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9.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G N9 e3 d+ i3 v
( K1 d; E* P- y+ m0 g! r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9g), 甘草二两(6g), 大枣十二枚, 龙骨、牡蛎各三两(9g)。 W- o1 I. P$ |# f
- J( Q$ W9 L8 _# a3 R! P3 @4 t以水七升(700 ml), 煮取三升(300 ml), 分三次温服。+ b# X, D x1 ], x" k& Z
8 R0 k P+ j: l1 N4 H- ]6 `3 c/ P4 |1 x本方以虚劳少腹弦急, 阴部寒冷, 目眩发落, 男子失精, 女子梦交, 或心悸, 遗溺为辨证要点。- U3 G# E& t5 J! s0 N h
. ?' U: X9 P; D4 j- Y- M2 E# l, g
现代用于治疗癔病, 失眠, 遗精或滑精, 不孕症、先兆流产、久泻、更年期综合征、盗汗、小儿支气管炎、慢性荨麻疹、颈椎病属上述证机者。
1 T5 N! m( R, A) D
; _* l+ L# v4 C2 N c失精梦遗, 梦交, 夜汗盗汗, 尿频尿床, 崩漏带下, 惊悸, 失眠, 眩晕, 癫狂, 癔病, 阴冷, 奔豚, 暴盲, 脱发, 更年期综合症,
6 {4 M& k8 N9 b5 a4 [/ B8 P* X7 J4 z0 Z. ?- ?
痰饮咳嗽(龙牡二物粘涩而质重, 其粘涩之功能抑制水液之分泌, 多孔隙能吸收痰饮, 质重能引水下行由肠而出。水饮除而咳喘自止, 故曰龙骨牡蛎为治痰饮上冲之神品)2 s; @! s$ y% S3 b8 d
! K6 R' \" l, D% ?2 o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与黄连阿胶汤同可治疗心肾不交证。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治心肾不固,阴阳失协, 以阳虚不固心肾为主要矛盾方面, 不仅可疗心肾不固失精证。更可疗心肾不固失眠证;而黄连阿胶汤主治心肾不交, 水火失济, 以阴虚不调心肾为主要矛盾方面。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治病证为精气不固而妄动;黄连阿胶汤主治病证为神气失藏而躁动,此乃二方之别。* X+ G/ \) C. u" i3 g6 x7 d
0 d8 n# Y& ^- y: @1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与小建中汤同可疗失精证,小建中汤所主病证是气血虚弱, 脾不统摄, 精气外泄, 大多伴有心悸, 少气, 手足心热等证;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治病机是心肾不固, 阴阳不调、精气走失, 大多伴有阴头寒, 少腹弦急等证, 一资别之。7 p/ G% Q- ~. `5 [+ M! }# Y4 J
8 f4 B0 T& U3 v# N$ k" Q I
名家经验谈:
9 n! T1 A8 a6 s7 f0 W( W' M2 o& y; H E0 q" H
虚劳体质多伴随发热、口渴等症状,后世医家多以清凉滋阴补, 这是对病状妥协、好让病患感觉舒服, 但仲景不妥协, 所以会发现,仲景的补药有时候会有一点危险,以病人的体质用到这么暖的药, 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舒服的后遗症,但相对而言,仲景的选择反而是比较安全的补药,因为吃补药不当可能会导致邪气束在里面,让很多病都治不好,就像熟地黄如果使用不当会把很多邪气粘在里面, 像人参、黄芪也会束到人,故从长期来看,仲景补药的路数是比较稳的.例如桂枝龙骨牡蛎汤可以处理遗精早泄的问题, 一般都用固涩的思维处理,但研究经方的学者就会觉得它让身上的营养去到该去的地方。8 X; `) j3 }7 y
1 R, ?& L5 Z$ L! ]$ m# E2 u) ?. }
一般补药都要兼顾补泻同用,才不会补太过而闷在里面,所以肾气丸用地黄补肾就要用泽泻泻肾, 用山茱萸补肝就要用牡丹皮泻肝。这种思维就对后世医家有很多启发之处。但也有推翻这个思维的例如张景岳的左归丸、右归丸,就把泻的药拿掉,看起来比仲景补药更补, 但吃久了就觉得有些闷住。# \3 p& o; `2 L; D' n
( M; e, S) M- w- x1 p! }& p
虚劳补药排列次序的意义:从阳虚到阴虚
9 Y( e* Z' M2 V0 R- L1 I [/ f" {; C: e0 S
虚劳篇的方剂, 从桂龙牡汤到酸枣仁汤, 按排列的次序, 虚劳的状况是从比较偏阳虚慢慢到比较偏阴虚的状况。亦即到了肾气丸、酸枣仁汤, 处理阴虚的就比较多, 桂龙牡汤处理阴虚就比较少。薯蓣丸跟大黄蛰虫丸处理的是比较特殊的功能。1 R* d1 s* L* ~2 p0 k8 `) ~7 r
/ f8 G3 @' S1 Q; J; N桂龙牡汤、建中汤都以桂枝汤底结构, 用调和营卫, 让补药补得进去。& |$ S' ]* g2 B7 }! F. m
. n7 A/ U& h, @! M( y9 ?: Z
桂龙牡汤跟建中汤都是桂枝汤底, 其结构对于补虚劳的意义, 主要是以「调和营卫」, 做到后世补土派所要做的事。很虚的人要开补药, 往往补不进去, 这关系到消化功能、甚至肾脏功能的问题。脾肾两关是一定要突破的难关, 看来是阴虚体质, 但仲景治阴虚的标准方是麦门冬汤、炙甘草汤, 放在咳嗽篇而不放在虚劳篇, 脾胃很糟, 若吃一帖煎剂的炙甘草汤, 有可能会拉肚子, 因为消化不动那些地黄, 仲景在提到肾气丸时有一个要点是「饮食如故」, 胃口很好, 才可吃肾气丸, 所以重点是要让病人能够消化补药, 否则身体没有容受补药的空间, 就会闷在里面, 如果是滋阴药, 通常就是拉肚子;如果是补气药, 就会束到。0 c4 j; _+ j9 q2 M; N
3 m/ d# K" F4 t. }
体质太寒无法受补要先吃暖脾胃的药。7 ]) E" c9 v' x q$ E9 v3 B
5 R6 d. ~( T, q' c* x- W
很寒的体质消化机能不强, 经脉都是冷的、收缩的, 热药还没进去就被挡出来。体质塞满水毒和寒气或者脉管不开, 补药没有进去的机会, 要攻克的第一关就是消化机能。先吃健脾丸, 吃了不会闷不会束, 胃口比较开, 再吃五味异功散, 如果还OK, 再吃比较热的香砂六君子, 如果不会上火再吃理中汤。因为有人一开始连理中汤都吃不进去。
' l" w8 G* u( {4 O% d, [
/ z! c% c6 w/ y. C; T或者有些人身体很寒, 那就要吃到附子剂, 每餐饭前吃一瓢里面微微有些热药的厚朴温中汤或实脾散, 可能会觉得有点燥, 吃久了身体慢慢习惯了再开始吃补药。 2 {. f3 q7 V! U$ j7 F2 _: z; z' S
" P- K+ B" |7 w/ B2 O$ E- H# {7 ~) m% @
仲景对此现象的处理方式就是用桂枝汤结构来调和营卫, 用姜枣、桂芍的力道,让脾胃收到药之后发到腠理之间把邪气逼出来, 所以桂枝汤结构可以从脾胃钻到皮表, 这条路打通之后补药才补得进去。所以经方家就会说, 营卫不调不容易开补药, 人参黄芪吃下去全身都会闷闷的。
+ b/ n0 l8 t# w7 P1 ]& X% o& M9 C
1 ^+ @0 Y# S$ f5 e8 c: z, Z3 t桂枝龙骨牡蛎走阳药的路线,却可以做到滋阴的功效。: e) u, ], E% i! H! {% V3 [2 }' F4 S
& `, W" U- |: e2 Q0 f* d# K6 f桂龙牡虽然没有滋阴的药,但是因为它是镇固阳气的药,最奇怪的是滋阴的效果蛮好的。如果血虚很厉害, 用了桂龙牡几天之内很没力的肝脉开始变扎实, 所以他的确可以把能量收到血分补血, 可是它走的是阳药的路线。很多血虚的人吃了桂龙牡一样会上火, 即使如此我们还是非常珍惜桂龙牡的结构, 就是因为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底可以做到很多补药做不到的事。 1 A" E5 K! z$ ]* S5 o7 d; z
2 ]- U+ e' H% x& w天雄散:当人体吸收的营养不知道往哪里摆, 就会往没有用的地方乱用。脾胃、呼吸都会吸纳到很多养分, 但如果吸收营养的通路没有出来, 男人就会遗精、女人就会变成白带。天雄散就是把肾打开一个开口, 让身体最后的储藏库肾脏有能力把营养收纳起来,气血就不会往不该去的地方去。这是桂龙牡结构跟天雄散结构所做的事。
; K6 K. _$ A+ z3 F+ p' u; ]5 z+ j3 S" i. }
小建中汤补肝脾肾, 黄芪建中汤对体质虚的胃溃疡效果更佳。
# u6 t5 ~# g1 J @2 X6 g5 K7 c' [2 {2 C9 {) t4 R" C
小建中汤结构可以补肾补肝补脾,里面加了很多麦芽糖就是让脾胃得到滋补,把营养送到该去的地方, 主症就是对身体很多脆弱化的东西都很有帮助。黄芪建中汤就是让身体更多小地方可以补得好一点,例如体质虚的胃溃疡,黄芪建中汤就比小建中汤好一点,让胃重新长起来的效果更好。
- x8 G' T D$ _" ?' n# D2 D0 W$ e- {, Q, B, r
肾气丸用六味药打通桂枝、附子进入三阴经的通路
. r- N3 g. d: @% m v; B* y/ x2 F) c) s* o
肾气丸会把能量归着在三阴经上面, 小建中和桂龙牡则无法做到这件事。所以肾气丸很难说它到底是滋阴还是补阳, 他有很多地黄, 但同时也有桂枝和附子, 用六味药造出的三条路把桂枝附子的药性送到三阴经。亦即一个人需要桂枝附子, 但若没有地黄、泽泻、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六味药, 光吃桂枝附子, 人就会干烧, 有了六味药, 阳气就可以收纳进去。2 r/ n9 I/ L; v* p
* d* ]) w: Q, K( L, B仲景补药方的思维:先让身体具备收纳补药的能力
- i; f% `8 e' j; H5 {& _, S3 v0 `: A$ s2 {# ]
从桂龙牡的调和营卫到肾气丸的打通三阴经, 仲景只有一部份力量放在「补」这件事, 更大的一部份是补进去之后到底要怎样收纳?如果身体没有空间收纳补药, 再补也是闷闷的。所以制造出一个能补的空间是学习仲景方的重点。补药是好东西, 但历代医家都斥责有很多人吃补药吃到补坏掉, 所以有很多药虽然是好药, 但我们都不知道这个药物跟身体之间如何建立使用的通路。 + a+ `& |' h. _1 V' S
( k) {1 c* W1 L2 t
吃惯人参黄芪的人看到桂龙牡会觉得有点不够高档的贫穷感。但仲景为我们画出一条线:吃小补无效, 就不要想吃更高档的补药。要想的是身体为什么让小补药无效?身体运化机能很好, 光吃饭就够了。2 z f8 z7 f ~. P. }
+ v& \% l0 @; V, L8 A
当然情志的影响更为重要。很多人的精神状态就是一种虚劳。整天担忧自己身体不好,这种不安反而成为他必须吃补药的最大原因。1 b, S( {% r$ v' b3 A& s
4 e0 z- A8 {5 A! K! y! \
酸枣仁与失眠
& [! ] S0 t9 N! x' H) ~; ]4 I$ R$ V9 @) C
酸枣仁汤比较有碰触到滋阴的补药, 酸枣仁被滥用在不是虚劳的失眠。一般神经紧张的失眠, 半夏秫米汤、黄连肉桂、栀子豆豉之类交心肾的方子会比较有用,或者神经紧张睡不安稳桂龙牡、柴龙牡反而比较有效。' T4 ^% ~4 U5 V/ T5 J# M; i
+ B! C5 m" Q" {" O" I1 T
酸枣仁汤是虚烦、虚劳的失眠。形成原因最好是太累所以睡不着。本来晚上血要归肝、心、脾休养, 肾气丸是让阳气进入肝脾肾三经而以肾经为主, 酸枣仁是血归肝心脾而以肝经为主(脾统血、肝藏血、心生血), 如果习惯熬夜, 血不再习惯回到肝脏, 肝脏就不让血回来了, 酸枣仁汤可以把血赶回家休息, 所以有滋阴养血的效果。但他用川芎这味药, 川芎用久会伤血, 但这里就是硬着用川芎把肝脏打开来让血进去休息。亦即用比较少的川芎和较多的酸枣仁达到疗效。
- h0 R" c9 \; W2 H+ o+ y/ i' I4 X1 T" Q+ T- r$ a$ g
刚开始熬夜比较辛苦, 但越来越能熬, 过了该睡的时间还不睡, 也不觉得辛苦, 长年下来就造成血虚, 那就是酸枣仁汤症形成的时候。
( H3 @" W6 u3 [" A9 H
" K$ p! B8 J) |: W; P' U' w4 D同样是补血养血, 酸枣仁汤又示范了一次怎样让血回肝, 如果没有要让血回肝的问题,最补血的是炙甘草汤, 但有些人的血已经无家可归了, 酸枣仁汤就有用。
" l/ H# p9 A$ R! S$ x
" L: @! c/ S+ S$ m3 X/ c% P' x* H如果不是熬夜熬成习惯的失眠, 那就不是酸枣仁汤了。不过有些人用了酸枣仁汤也会好一点, 因为失眠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变成酸枣仁汤症。
" e& o1 Y) D0 _& [$ z
( h) c; d- Z' s0 `1 u( y8 @- g8 [经方与肺结核- P% l, G8 R/ ^" C% d5 j
; F! s E5 }8 E* Z" G历代经方家都很珍惜仲景虚劳方启发的思路,但历代对虚劳补药也有推开又靠近、靠近又推开的, 其关键点就在肺痨。古人定义「劳」,往往跟阴虚拉上关系,「虚」跟阴阳两虚都有关系,而虚劳篇就很容易想成跟「痨」有关,后代的观察, 最容易被称为痨病的就是肺结核,所以很多经方家 就会想要把虚劳方拿来治肺结核,因为他们都不相信仲景没有教我们医肺结核。为了成全「经方可以医万病」的美名,再三尝试用虚劳方治肺结核,可是失败率颇高,慢慢就搞坏了跟虚劳方的关系。
: y% q: j: r' B7 d) d( x; m; q3 Z# E B7 ~
我们不妨姑且假设仲景并没有把肺结核当作一个主症处理,有些病用六经分类的方法处理,剩下的就分别谈。所以经方对肺结核的处理是东一点、西一点,一个阶段可用桂龙牡、一个阶段用麦门冬汤、到肺纤维化时, 真武汤跟炙甘草汤。所以经方并没有一个方子可以包医肺结核,因为肺结核这种细菌性发炎的病有几种火不是补虚的方子可以退得掉。
* h1 y; B1 I: H! {6 {! u
3 F$ m" F$ u9 Q% f# ^仲景虚劳方伟大的地方是用温药,这是后代医家不敢用的。
' ^+ g2 d" n- X3 h. j$ a* Z( F" T6 u6 i7 c" ~/ u
如果我们能放弃用虚劳方治疗肺结核,虚劳方用起来就会很舒服,否则挫败感会很大。而如果我们把虚劳方用得很熟悉,说不定看到什么病就可以用虚劳方来处理得很好。. ~+ t0 ?9 w h, X J" k- j# ?
6 v; c7 k% _. {4 e J薯蓣丸跟大黄蟅虫丸的对比* O: ^0 j- t) w, X- M
( j3 l4 d0 C6 c D
当一个人身体结构上已经千疮百孔,动不动就感冒。薯蓣丸可以把身体的漏洞一一补起来,同时把身体里面的邪气也扫出去;大黄蟅虫丸跟薯蓣丸相反, 一个人曾有精神创伤,乃至于身体有很多瘀血, 甚至瘀在微血管, 身体的养分无法送达, 所以身体的某些皮肤永远都是干燥成块,好象长癣一样, 吃东西不香, 吃了营养也不长肉,身体都被瘀血塞住,补药也补不进去,用各种破血药一天吃一点点,慢慢把身体塞住的地方化开。
* v, G O# l9 p
1 \! T. h/ `( t" W+ k3 X如果能依主症来吃补药,效果就会很明显。如果想要身体更强,吃补药搭配做运动,可以让补药更有效果。" d! I6 O+ ]+ O* L
9 d2 M9 G) `- `2 G. Q A/ ]
【13.24】 男子脉浮弱濇,为无子,精气清冷。3 N/ O8 ]( m& ~: w3 p
1 T& Q' b3 }1 x$ _男子:上回讲「男子」也包括女人,但仲景书在写作时也有刻意分别男女。虚劳似乎是男子较容易发生的疾病( ^( p9 v, r6 s
。 + k# E) u' H8 Z' F- z2 s2 V4 _
脉浮弱濇:「脉浮」是里虚,「弱濇」脉没什么力,跳得不流畅,有点摩擦感,这是里虚时血跟津液不足,人干干的。但有些人一辈子脉浮弱濇,瘦瘦干干的,似乎也不一定就「无子」。但虚劳体质的人,身体会倾向于将较次要的生殖能力撤销,就像厌食症的人乳房缩小、月经停止。
6 z% n( [/ o+ V, @7 |
- [4 d) a" [' M* e$ v精气清冷:用现代说法就是精子数量不足、活动量不够。这个辨证点最直接对到天雄散、其次是桂龙牡汤。可是若有一点点小建中汤汤的主症,小建也很好用。可是现代人没有后代,往往超出仲景虚劳的范围。例如曹颖甫批注此条时就提出虚寒体质的人,不论男女,一个冬天吃三锅当归生姜羊肉汤加生附子,就不会绝后。还有些女人不容易怀孕,一怀就流产,有很多是真武汤症。 3 S0 e, u* o, D, P# q" k# C
0 o3 l$ [% J# p5 S4 p1 `8 L9 E7 ^" w
仲景的补药往往不太补(参上周纪录),因为汉朝时虚劳是一个人的营养吸收输布管道有了问题, 但现代人的体质跟汉朝人有了很大的差异,水毒或虚寒体质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临床上不一定只有虚劳篇几味药适用。 # O' ]( {+ O( D6 f+ i! K o% N
( |! x4 K$ {8 ]- r! ?! _1 L. l下面两条让我们可以专注在桂龙牡、天雄散的适应范围,桂本把两个方剂放在一起,金匮则「不知道要把天雄散放在哪里」, 所以过去两千年对天雄散的适应症是很模糊的。9 x* @3 h- u( a) p. l; q5 x
( Q, W/ T! G; E- s: f失精家、阴头寒, 目眩, 发落:在宋本「目眩」还有一个版本叫做「目眶痛」。「目眶痛」的确是桂龙牡很好用的辨症点,是什么道理?不知道。
|# y; L& l& }: ?+ v
5 B) y- }; l% ]! T少阴脉弦急:金匮写成「少腹弦急」, 小腹绷得紧紧的。但临床上桂龙牡汤症患者小腹松软的很多。所以宋本「少阴脉弦急」我觉得是比较有意义的。若左右尺脉细细的、绷得紧紧的,肾脏、泌尿系统到底怎么了? - y+ Y& A! j8 ~
; I3 q; h5 V4 m3 x U% r
脉极虚芤迟者, 为清谷、亡血、失精:「清谷」是吃什么拉什么、肠胃很虚;「亡血」女子血崩、男子受伤失血, 或血虚;「失精者」:梦遗、早泄或自慰过多。「脉极虚芤迟」, 脉跳得很缓慢, 「芤」读音ㄎㄡ, 是葱管, 脉把起来像薄薄的水管。这种脉就可能有清谷、亡血、失精的问题。
" t! t/ ~' }. e$ ?* b
7 X7 U7 I- [6 _/ ^" Z脉得诸芤动微紧者, 男子则失精, 女子则梦交:「芤」是空空的;「动」是脉上有一坨东西特别活泼。一个虚劳患者本来身体就很差, 在行房后二十四小时内他的右尺脉相就可以把得到一条微紧的脉上面有个小东西, 好象有一个小水泡。这是因为失精之后。制造精子的功能在赶工。女人的少阴脉出现尖尖的小凸出, 通常是刚怀孕的时候, 受精卵刚刚着床, 身体会觉得有点排斥, 脉像在发炎。
% u4 @0 m( y) G9 i! J5 g% i; b2 t4 c0 M) C& Z! q7 ~
也有医家认为, 这个「动」脉其实是一坨痰。因为桂龙牡的主症有一半都挂到柴胡龙牡汤那边。如果芤动微紧的脉是失精脉,只有尺部把得到;若是痰症或神经官能的虚劳,那就寸关尺都把得到。
; c2 p8 [" Q6 ~! _* O5 Y, w I' t; i3 {$ W6 i
要把出「芤动微紧」的脉不难, 难的是虚劳脉有很多种, 而不一定桂龙牡汤症的患者都有芤动微紧的脉。所以这个脉相只能说是多给一个参考的左证。 ]( o' c2 {. O- c" C8 X
历代医家对桂龙牡与天雄散的分类来说, 两方剂在处理虚劳时, 较偏向阳虚。小建中汤芍药很多, 又有很多麦芽糖, 滋养的成分较多, 故较偏阴虚。而纯粹的阴虚, 像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麦门冬汤, 则根本不在虚劳篇。 - [. m- a/ J1 U2 \3 B' U1 R
9 F+ ~( a) E0 V8 ~, w' U8 K0 X
而桂龙牡跟小建中汤在虚劳体质上是怎样的绝对判别点呢?若是房事太多、腰酸背痛、手脚酸软、五心烦热、梦遗, 是小建中汤比较有效。" G# m. w0 C0 n% H Y" z
( s8 `8 \; u- C
然而到底什么才是桂龙牡指向的?我的解释较偏向于—那是一种神经紧张的状态。也就是,人会变成虚劳有很多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是心理方面的。讲义第七页我引了内经的条文提到:「余闻上古之人, 春秋皆度百岁」, 亦即上古之人青少年期、壮年期、中年期各有一百岁。「是以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 形劳而不倦, 气从以顺, 各从其欲, 皆得所愿。故美其食, 任其服, 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 其民故曰补。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 淫邪不能惑其心, 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 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 以其德全不危也。」这段话在临床上是很有意义的, 一个虚劳体质的人往往关系到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志。而交感神经是中医所谓的「阴」、副交感神经是中医所谓的「阳」。人只要是因为「怕」而做什么事情就会动到交感神经。当你在怕得不到、怕失去, 就会动到交感神经, 也会牵动肾上腺髓质素, 但这个区域的运作很消耗身体。相反的副交感神经动的是肾上腺皮质素, 把身体的胆固醇制造为类固醇, 帮身体消炎、提高免疫力, 让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顺畅。所以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属阳。
$ i& [, f$ _/ D$ S3 D% T
* x! b7 x' ^1 m ?! v+ [' a" k人类跟动物相比,人模拟动物有更多的性欲,这多出来的性欲其实是为了抒解紧张。除了修道人, 一个普通人要从交感神经切换到副交感神经最简单的作法就是性行为,所以古代称房中术为「调阴阳」。而性活动中,前戏玩乐玩乐属于副交感神经,射精则属于交感神经。故而中国的房中术并不在意有没有射精,但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所以成为阳虚的失精家。
; o- m2 T. p$ A6 @8 c) `" m% ]- P7 `0 D1 K! D- f! x; N
性欲是从人的神经不平衡来的,当一个人习惯于用射精解决压力时,他就会受到交感神经世界不健康的性欲结构所支配,看到色情的东西会有反应。如果是副交感神经,那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人跟动物其实是很像的,在性活动中,雌性动物藉由分泌某种气味而刺激雄性动物勃起,故雌性动物具有高度的主导权。 ; X2 B) j" W5 p
- l) w; o; u' z& C$ K& G. z
所以, 解决「失精」的根本之道还是从神经平衡入手比较稳当。一个「处处有爱心」的人往往长久处在神经不平衡的状态, 这种人的身体通常都很烂, 因为这样子动神经, 身体就会处在持续损耗的状态。这种体质就比较是桂龙牡的体质。所以有龙骨牡蛎可以镇定神经, 或柴胡龙牡汤可以去痰, 可以消除神经上的伤痕。总之。当一个人没有能耐平衡自己的神经时, 桂龙牡可以帮忙, 否则他会时时刻刻都处在微微的紧张感之中,以致于身体抽不出时间好好的长养自己。而这种虚劳是今日社会非常主轴的虚劳。
: j- m% ]8 R! b* z1 q# q9 a
5 A9 ~4 ]6 f) D& a" L要摆脱虚劳体质,最重要的是不要被恐惧所支配。 # |9 a- T& v* }0 ?' i6 f! x
/ m. v0 G* }& `把神经紧张变成性欲是基本结构,再压抑则会变成高度的沮丧,或失眠、或免疫机能坏掉的红斑性狼疮。所以中国人调阴阳的论点套用在桂龙牡汤是比较适当的。当然也有人是身体哪里不通,不一定都是神经衰弱。8 ~! ^+ U% f) d% C4 K
( ~0 A- }& `" L
梦太多而睡眠浅,也可以用桂龙牡处理, 7 D- u* i/ b- a6 g# G
. b5 C. V' l! `9 k4 T6 Y, @6 z# ]1 p龙骨收摄全身阳气, 牡蛎收摄血分的能量, 所以牡蛎可以补血生津, 但它无法积极的帮助造血、造津液, 因为能量离开而损耗血跟津液, 牡蛎会有帮助。桂枝汤本身就是调营卫的, 所以这个方剂等于是里里外外走一遍把能量抓住, 不要散失。桂枝汤调营卫就包含了身体消化吸收运化的功能, 让身体安稳下来, 让营养去到该去的地方。这中间不要火车脱轨, 把能量压制住。所以龙骨牡蛎有安定神经的作用。这是神经失调的部分。也有人从痰症的角度来讲说是神经质的人都有惊痰, 这也对。 ! G% n5 @8 A& g6 X7 @
% v/ _, B+ T5 u5 n6 u6 S桂龙牡汤在临床上比较奇怪的是, 以方剂结构而论, 让阳气不散失的药, 以吃药结果来论, 他是一帖非常补血的方。左手关脉(血分)把起来很虚的话, 吃当归补血汤、地黄剂, 可以让血分不要那么空、那么虚, 结果是吃桂龙牡血分的脉恢复得特别快。所以他可以把能量收摄在血液中让血液变强。' [; o: `" Z6 I' T
- f7 E) A7 N+ x* S4 _- c, _( k桂枝龙骨牡蛎汤服用法:科中一次八克、一天三次;煎剂乘以0.1
1 f; E0 z3 t3 {4 R& p5 T' l+ b/ t J' P, R! F
专治掉发的「落建」声称头发是靠很多微血管在维系着,在中医的看法阴虚身体燥热,头发容易变白, 治头发白的药物偏向滋阴、比较凉的药。掉发则是头皮上的血管品质不佳,或说是头皮上的湿气较重, 但平均而言若是虚劳的桂龙牡汤症,掉头发靠桂龙牡是很有效的。
& d/ i( _+ C* m5 X4 J2 k7 Z/ O" x! q) H1 K
科中服用法:一次不能少于五公克, 临床上观察, 桂龙牡若份量不够, 会产生药症相反的问题, 亦即,梦遗的人如果吃两公克桂龙牡,往往第二天情况更严重,药物跟身体会产生阻抗。我习惯的吃法是一天吃三次, 一次八公克。不然就做煎剂, 乘以0.1,不用乘以0.3, 桂枝、芍药放三钱, 龙骨牡蛎则要放到八钱到一两,因为药量变小、煮的时间变少,龙骨牡蛎的药性就不容易出来, 大枣放四颗。这一天的份用起来满安稳的。
! I- t f. ~* J- F * O. ~* e% P3 a2 W+ n: C
掉头发吃桂龙牡会在两三天之内改善,但是秃头要吃桂龙牡重长头发则有难度。体质寒的人吃了桂龙牡这种暖的补药, 往往会口干舌燥上火, 仲景补药中桂龙牡对加味药的排斥性很强。
! F% E3 T9 z: b! b
+ P0 ]% ]- u6 ?. m% ]小建中因为有滋阴的效果还下得去,但是需要桂枝龙骨牡蛎汤的人却往往血虚到干掉的人,阳气收到血里面, 血里面却没有足够的津液,就在那里烧到人很难过。
5 x2 d" f0 ], y0 T* |% S/ E& z, U. Z! g6 r2 @* k# n
讲义第四页(005讲义/补药篇)有「桂枝龙牡汤」加减补充【二加龙骨牡蛎汤】(南北朝~宋.陈延之《小品方(经方小品)》:龙骨汤, 治梦失精, 诸脉浮动, 心悸少急, 隐处寒, 目眶疼, 头发脱者, 常七日许一剂, 至良。方: 龙骨、甘草炙, 各二分, 牡蛎三分, 熬, 桂心、芍药各四分, 大枣四枚, 擘, 生姜五分。上七味, 切, 以水四升, 煮取一升半, 分再服。虚羸浮热汗出者除桂, 加白薇三分、附子三分,炮, 故曰二加龙骨汤。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 Q6 ?7 H7 i% E6 @" y
2 f+ G% K" f6 e这个加减法强调「虚羸浮热汗出者除桂, 加白薇三分、附子三分, 炮, 故曰二加龙骨汤。」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加减法。仲景补药方中小建中、黄芪五物汤加减都可以, 但桂枝龙骨牡蛎汤结构稍微加减, 药效就坏掉了。桂龙牡加减只有二加龙骨汤好用。 : D1 U: W6 q, \
* u. A' q- X* s1 K1 `$ b& X- W, z8 B
血分枯竭发热的人, 放桂枝会更热, 所以先去桂, 此外, 人干干的需要把水打上来, 用桂枝汤结构没用, 要用附子, 等于是用真武汤结构, 所以要放三份的附子, 桂枝三钱换成附子三钱。白薇去浮热, 不太寒, 带点咸味, 可以妇人调经跟容易怀孕.白薇还主治利心阴、治血枯, 吃桂龙牡而上火发干的人, 往往是因为血枯跟心阴不足。皮肤有热烘烘的感觉, 可是摸起来一点也不热, 或者舌尖发红、舌边缘暗红, 也血热的现象。所以如果一吃桂龙牡就出汗的白薇就加重, 脚冷附子加多一点。
8 R9 S0 _! C. t( b& f
% z0 }; s% h( b& ]( s去桂加白薇附子是基本用法, 可是胡希恕说, 有白薇在可以不去桂, 因为桂枝也烧不到哪里去。所以, 不去桂, 但附子、白薇可以加重。 3 N1 p% T [5 u: }' d
. e/ {* {5 `' J, a f# [
睡眠品质不好的人, 桂龙牡安定神经, 让阳气收敛去休息, 很多神经衰弱的病桂龙牡都可处理得不错。如果睡不好而胸中烦闷, 这是栀子豆豉汤症, 但栀子豆豉汤吃了一天可以睡, 再吃一天就觉得难过, 因为人虚了, 因为栀子会泻热, 所以不妨第二天就改吃桂龙牡汤。心肾交之后接下来让桂龙牡可以处理得不错。 a# w7 x8 c, t
' m" U( R- ^0 e& x- {8 K
此外, 性欲的压抑造成身体紧张、性功能障碍、健忘、小朋友容易尿床, 桂龙牡都可以处理;但处理尿床有其它的路数, 谈到葛根汤医案时提到过尿床如果后脑杓发僵那是葛根汤处理, 因为气化机能当掉。所以还是要看主症, 小建中汤治尿床也很不错。基本上桂龙牡处理小孩尿床跟老人膀胱无力都很厉害, 肺冷容易遗尿, 要用甘草干姜汤处理那就不是虚劳。桂龙牡汤症是慢慢形成的体质。半夜盗汗桂龙牡也不错.
. s1 U5 T& h H7 ~9 n0 U, @
) I; l& C% C6 u) t倪海厦:
9 J! X7 \6 P i0 P$ u& A' ~9 X5 `6 D% M
平常用桂枝加牡蛎龙骨就好了, 桂枝汤可以和解营卫, 气血就会旺, 免疫系统很好, 肠胃就好, 固表能力很强, 这时候再加牡蛎龙骨, 精子的生化过程就会很好, 当男人的精子太淡时, 太太不容易怀孕, 用「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让精成熟得非常好, 所以这是用在男人身上的。从血里面再回三焦, 再回肠子里面去, 就是靠心脏喷出来进入动脉血管的力量, 所以是靠桂枝。
. l" b1 I5 W! f) ]. i: M, V6 ?* T# W! s2 \' @. P1 n+ W5 Z/ D+ x+ N
陶有强:29$ `$ M( B4 K7 M' T u/ d( _
1 M1 h! {! J5 N" V9 m从经方体质学角度考虑:柴胡体质较警觉,出现尿床者不多。
$ R! o4 P- r2 a" L7 s& g1 U: q) i( U桂枝体质先天发育不佳而易出现尿床,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
! c2 N! c+ ^% n; `. ~麻黄体质患者因反应不灵敏、不易唤醒而易出现尿床,常用麻黄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5 X$ i+ c5 W/ g1 B; v. {半夏体质患者因好动感觉异常而易出现尿床,常用温胆汤治疗,并有加麻黄的可能。+ j4 ?3 Z0 F4 Q
白术体质体内多余水湿而不得有效排泄、身体困倦而易尿床,常用甘姜苓术汤或五苓散治疗。
4 F4 `/ \* Y& L8 z附子体质因机能沉衰,排尿不能自控而出现尿床,常用真武汤、金匮肾气丸治疗。
0 Z- h$ @3 [8 L+ q0 {柴胡体质的人汗不多的。
$ K: L+ N& t8 Y! r: F% p1 V$ F0 [% V: ~
龚士澄:
9 F) R( |+ T6 {) i
$ J+ g e! r: B3 _7 v8 \; U柴胡龙牡汤治疗气上冲之咳嗽。
" q. a- e+ R& k! ^0 C6 B2 T, @6 H: ]% a; {
柴胡龙牡汤有调节高级神经活动,使其兴奋与抑制保持均衡,从而对呼吸,循环,消化,造血等系统均有良好影响,故每应用于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症,脑外伤,美尼尔氏综合征及高血压等有效。" x; h! } n& o" M
# a* S/ w& W/ R$ W* l
姜宗瑞: - t# V; i3 l: S7 [# H" z
& A3 n; j3 W5 G! `" Y" k4 w- t桂枝加龙骨牡蛎是由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而成。龙骨牡蛎不仅是镇静药,而且还是很强的收敛药,因此本主治桂枝汤证而见外泄外漏脱失证者,诸如多汗证,遗精、遗尿、带下、崩漏、脱发等。就好发的体质而论,本方证多见于素体虚弱、体型偏瘦、皮肤色白、纹理较细、肌表比较湿润者。其人不耐体力劳动,常因受风寒而感冒,这就是《金匮要略》所说的“失精家”。这种体质既可以禀于先天,更可以见于大病之后。在儿科,那种出生后2~3个月的小婴儿,尤其是冬天出生不常晒太阳者所患的佝偻病,初期表现为易激惹,易兴奋,睡眠不宁,烦躁多哭,夜惊、与季节无关的多汗,枕部的头发脱落,视之皮肤色白,目精外露,扪之皮肤湿润。这种病理状态,可以认为是桂枝加龙骨牡砺汤的方证模型。对于这些体质的腹痛、哮喘、心脏病、失眠、贫血、性功能障碍等,都可以使用本方。
F5 i$ ^$ |; s, k, y
, e* [! X7 ~. d& _# s+ V吉益东洞说本方治桂枝汤证而有胸腹动悸者。本方与柴胡加龙骨牡蛎都用龙骨牡蛎方证,都有动悸表现,但本方适于体质虚弱的失精家,而彼方则适于相对强壮的柴胡体质。本方证也有精神兴奋表现,但不及彼方证精神症状强烈,情感色彩浓厚。彼方用铅丹、茯苓等,侧于镇静安神,而本方则侧重于收剑固涩。总之,两方的运用还是容易区别的。% x5 u# T* s* E- ?6 ^& s# X
; v/ R% h) s k3 Y$ G9 H& [徐苏:
+ z% b% [% w: i4 d+ n! Q# z, t5 L$ o: Y* J# c% P
还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用吴茱萸汤治疗小孩癫痫病,这个病效果也特别好。我们如何来合用经方?要善用与合用,灵活应用。这样把张仲景的东西变成我们的东西,这样我们可以传承一个非常好的经验。
2 ~: W8 p% x0 ~+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