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35|回复: 0

净土宗第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7-3-8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净土宗第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 Y$ Y" ^7 e; Q; o$ l  大师法名延寿,字冲元,钱塘人,俗姓王。自小就开始诵《法华经》。钱王文穆时期,大师尚未出家,为税务官。借此方便,多用国税买放生灵。因盗用国库,其罪当死,已押付刑场。钱王信佛,派人悄悄查看,若面色不变就放了他。大师果然面色如常。
) A+ r& O& ]5 z& }  释放之后,大师就投归四明寺翠严禅师出家,接着又参访天台宗韶国师,大彻大悟,从而成为禅门法眼宗正传嫡孙。大师于国清寺修行“法华忏”中,见观世音菩萨以甘露灌入口中,因此获得大辩才。大师既想禅观精修,又有弘扬净土的宿愿,一时难以决断。于是登上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的禅院,作了两个阄,一个写一心禅定,一个写万善庄严净土。作好之后,大师深心精诚祈祷,连续7天拈阄,都是净土。大师从此一心一意修净业,日课佛名10万声。
9 \  w% [5 z4 @( c2 ?$ q+ C! `; g  建隆2年,忠懿王请大师进住慧日永明寺,赐号智觉禅师。入住永明寺后,大师白天的修行功课有108件,夜里另到一峰行道念佛,经常有人听到天乐飘渺。大师诵《法华经》,一生累积共13000部。在永明寺居住15年,教导弟子1700人。常常为人授菩萨戒,为鬼神施食,买放生命,并回向净土。大师曾手著《宗镜录》100卷,融会天台、贤首、慈恩各宗同入心宗。又著《万善同归集》三卷,指归净土,切中心要。现略录如下:* @( r; \4 L; A; H
  问: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质莲台,寄形安养,而兴取舍之念,岂达无生之门?欣厌情生,何成平等?答:唯心净土者,了心方生。《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极乐佛土。故知识心方生唯心净土,著境只堕所缘境中。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又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忍力易成,速行菩萨道。《十疑云》云: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不达此理,横相是非,此是谤法邪见人也。1 {" s6 t+ f# v$ s) P
  问:心外无法,佛不去来,何有见佛及来迎之事。答:唯心念佛,与唯心观,遍该万法。既了境唯心,了心即佛,故随所念,无非佛矣。《般舟经》云:如人梦见七宝,亲属欢喜。觉已追念,不知在何处,如是念佛。此喻唯心所作,即有而空,故无来去。又如幻非实,则心佛两忘。而不无幻相,则不坏心佛。空有无碍,即无去来,不妨普见。见即无见,常契中道。是以佛实不来,心亦不去,感应道交,唯心自见。如造罪众生,感地狱相。《唯识论》云,一切如地狱,同见狱卒等,能为逼害事,故皆是罪人恶业心现,并无心外铜狗铁蛇等事。世间一切事法,亦复如是。然彼遮那佛土,非局东西。若正解了然,习累俱殄(tian音天,灭绝),理量双备,亲证无生者,则可。初心之人,何可妄效。+ }1 M! B0 M/ L- @; t
  问:“《观经》明十六观门,皆是摄心修定,观佛相好,谛了圆明,方阶净域,如何散心而能化往。答:九品经文,自有升降。上下该摄,不出二心。一定心,如修习定观,上品往生。二专心,但念名号,众善资熏,回向发愿,得成末品,仍须一生归命,尽报精修。坐卧之间,常面西向。当行道礼敬之际,念佛发愿之时,恳苦翘诚,无诸异念。如就刑狱,若在狴(bi音毕,临狱)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速证无生,广度含识,绍隆三宝,誓报四恩。如斯志诚,必不虚弃。如或言行不称,信力轻微,无念念相续之心,有数数间断之意。恃此懈怠,临终望生,但为业障所牵,恐难值其善友。风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临终是果,应须因实,果则不虚。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也。如要临终十念成就,但预办津梁,合集功德。回向此时,念念不亏,即无虑矣。! o  z" M& l4 G8 ?, K
  夫善恶二轮,苦乐二报,皆三业所造,四缘所生,六因所成,五果所摄。若一念心嗔恚邪淫,即地狱业。悭贪不舍,即饿鬼业。愚痴暗蔽,即畜生业。我慢贡高,即修罗业。坚持五戒,即人业。精修十善,即天业。证悟人空,即声闻业。知缘性离,即缘觉业。六度齐修,即营养品业。真慈平等,即佛业。若心净,即香台宝树,净刹化生。心垢,则丘陵坑坎,秽土禀质。皆是等伦之果,能感增上之缘。是以离自心原,更无别体。欲得净果,但行净因。如水性趋下,火性腾上,势数如是,何足疑焉。”参考译文如下:' Y- e6 y, ^/ N- C- q! D
  问:唯心净土,遍布在十方,又怎能托质莲台,寄身形于西方极乐世界呢?而心中生出舍离娑婆、欣取极乐的念头,又怎能进入‘无生’之门呢?生出欣厌的情计,又怎能成就‘平等’心呢?
( P8 Y8 p; B+ f2 }) v. ]( I  答:所谓唯心净土,明心见性后方能证得。《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讲到:三世一切诸佛,都‘唯心’包太虚之量,才得随顺忍。或先进入初地菩萨之位,舍身速生极乐佛土,进而了知‘识心’即‘真心’,真妄不二,方能悟入唯心净土。那些执著于境缘的人,只能堕入所缘的境遇之中。只有明了因果‘不虚’之理,才真正了知‘心外无法。’至于要进入‘平等’之门,明了‘无生’之旨,虽已信仰佛教而生信心,无奈自己的力量不足,观照功夫不深,信心不实,周围环境诱惑太强,自己的习气又太重,必须先带业往生弥陀佛国,依靠弥陀的大愿、大行的殊胜因缘,这样在佛力加持下,才容易成就忍力,加速修菩萨‘六度’之道,证‘无生法忍’。
( W! W  Y3 q4 @+ k! k) C6 s  《十疑论》讲到:有智慧的人断然求生西方净土,他通达众生的色身是了不可得的,就是‘真无生’,就是心净,也就是佛土净的缘故。愚昧的人为‘生’所束缚,听到‘生’就以为是‘出生’,听到‘无生’就以为是‘没有出生’。岂不知‘生’就是‘无生,’‘无生’就是‘生’,不通达这种义理的人,横生种种是非之谈,实是谤法的邪见。
+ j) N, s; J4 Y. f# B  问:既说心外无法,佛又不去不来,怎么会有见佛,以及临终佛来接引的事呢?0 P9 R6 z) m6 I/ B3 z! h. o
  答:唯心念佛,唯心观想,万法‘唯心’。万法心造,心现万法,既明了境缘是‘唯心’,应该明了佛也就是心。所以随心所念的地方无不都是佛。" c$ _9 Q: t/ p5 d) V3 u/ @
  《般舟经》讲到:象一个人做梦见到七宝,亲属都很欢喜,一觉醒后回忆梦境,不知七宝在哪里,这一做梦的比喻,梦中的一切境遇就是‘唯心所作,’念佛见佛也是这样,‘有’就是‘空’,看来是有,其实是空的,无去亦无来,既如梦幻并非实事,则心,佛‘能所’两忘。既不是没有梦幻的事相,也不违背即心即佛的理体,理是真空,相是幻有,对‘空’、‘有’都没有妨碍,也就没有去、来,这才正常地契入中道。这就是‘佛实不来,’心亦不去,而只是感应道交,唯心自见吧了。(见佛以及佛来接引)犹如造罪的众生感受到地狱相一样。《唯识论》讲到:一切象在地狱中的罪犯,见到狱卒等在做逼迫罪犯的刑罚,其实都是这些罪人自己的恶业心变现的。心外并没有铜烙,恶犬,铁枷,毒蛇等刑罚的事。世间的一切事,一切法,亦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然而那个遮那佛土并不局限于东方或西方,若能了然地正确理解佛的正知正见,灭绝无始劫来的习气,从义理上,心量上都圆满具足,亲识‘无生’的人,就可证得‘心佛不二,心作心是’。对于初发心的人来说,怎么可以妄想仿效呢?须知‘理可圆解,事必渐修’。. B6 h0 b. A/ @
  问:《观经》阐明十六观之法门,都是摄心于一境以修禅定,观佛相好无量,圆满具足,了了分明,方得往生净土,为什么散乱心也能受度化而往生呢?
+ u3 @2 h0 e% A  答:《观经》中三辈九品往生自有上下次第。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一概摄受,但有等级的分别,这等级不出二心,其一是‘空心’,如修习禅定观想的,上品往生。其二是‘专心’,但念弥陀名号,勤修善业,不断熏习,回向发愿,得成于下品,但仍须一生归命,尽此报身精进修行,或坐或卧,常面向西方,在行道礼敬诸佛与念佛发愿时,当恳切勤苦真诚忏悔,没有其它任何杂念。往生的迫切之心,犹如身处狱中受刑,怨家盗贼追杀,洪水大火逼身,一心求救,愿了脱轮回之苦,为速证‘无生’,普度众生,弘扬三宝,誓报四恩,象这样至诚的志向,必得往生。如果言行不一,信力轻微,没有念念相续之心,又常常间断夹杂。平时保持有这种懈怠的状况,临终时想要往生,但往往为业障所牵引,又怕难遇善识及时提醒,在风火逼迫的临终之时,就不能成就往生的正念。为什么呢?因为平时的念佛功夫是因,临终的受用是果,声音和则回响顺;形体直则影子端。如果要临终十念成就往生,必须预先准备好资粮,平时功夫得加积累功德,时时回向,念念相续,就往生没有问题了。
- @! d; ?) i5 Z$ h1 t  讲到善恶六道轮回,苦乐两种报应,都是三恶业(贪瞋痴)和修净业所造;四象(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所生;六因(十善、五戒、愚痴,悭贪、瞋恚、傲慢)所成;五果(天界、人界、畜生界、饿鬼界、地狱界)报摄,起心动念是嗔恚邪淫,就是造地狱业;悭贪不舍就是饿鬼业;愚痴暗蔽就是畜生业,贡高我慢就是修罗业;知十二因缘,修出离生死就是缘觉业;知四圣谛法、断见思,就是声闻业;六度齐修就是菩萨业;真如慈悲清净、平等、正觉就是佛业。如果一心清净,就能在香台宝树的西方净刹中莲花化生,花开见佛。如果心垢,就只能在丘陵坑坎的秽土中寄生,同样都会有结果,有的就能感应佛的增上之缘,一切都离不开‘自心’的原由,并没有别的性体。( d7 o. s6 }4 i* u. d5 z
  要想得往生净土之果,必须修持‘净业’为因,犹如水往下流,火往上升,势所必然,有什么可疑的呢?9 @3 E. W  |( n: \& ^* s
  大师有一首最为著名的偈语——《禅净四料简》:
! k! O6 E6 Y! c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6 M0 z3 L; |9 C3 ~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i* h  r8 m% @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U) K3 c6 v0 {5 M0 T! n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a. [9 F- S" F# c* {; y- H0 Q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
& W8 u) w+ j1 A' ?8 U6 h( ]( q7 a  现世为人师,来世作佛祖;
" b; N3 ~+ N  R% Q2 |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 V- D3 |: w* |! w3 ~( r; y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估。”
3 u$ C9 c' s; n2 Q' K  s. `; u  开宝8年2月26日早晨,大师焚香之后告别大众,结跏趺坐而化去,这年大师72岁。后来有一僧人从临川来,在大师塔庙旋绕礼拜念佛整整一年,别人问其缘故,他说:“我在病中下入阴间,见阎王殿左面供着一个和尚像,阎王精勤礼拜。我请问他是何人,说是杭州永明延寿禅师,已上品上生于西方净土了。阎王尊重大师道德高妙,所以我才不停地顶礼膜拜。”
; h: Q: ^4 P2 ~: g$ H

/ [$ l# ^" d2 T2 Zhttp://www.nianfo.net/html/30/bencandy_587.htm
) i8 w- {' ]" A- |1 M
1 h8 Q! U2 A% j$ f6 \! m8 m[ 本帖最后由 rockylily 于 2007-3-8 09:0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25 16:31 , Processed in 0.09631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