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60|回复: 0

[今人字画] 陈全胜先生水墨兰竹展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9-6-25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9-6-25 21:28 编辑
  e; q, V  o7 O( B% I" c/ h2 T$ s7 Z* `
陈全胜先生水墨兰竹展1 l+ C5 {+ I# D7 F

% ~4 ?7 W5 G) J/ r1 E( \! y        陈全胜,祖籍山东文登,中国著名画家,1950年生于青岛,长于济南。1986年当选第三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自1988年连续三届当选山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连续两届被评为山东省技术拔尖人才;2002年获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 Q0 E, Z" }- a2 N6 Z9 M
' S+ u# ^  S; R9 k% G
《自有清风在此间——陈全胜先生兰竹展》即将举行,展前记者有幸先睹为快。此次展出的数十幅兰竹作品均为先生新作,先生画路宽广,除画人物、山水、动物之外,其画兰竹,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广览博蓄,师法自然,兼取苏轼、石涛、青藤、板桥及蒲华笔意,溶为一炉,用笔率意,信手拈来,用墨元气淋漓,浑然天成,画意苍茫古厚,格调清新简率,遒劲飘逸,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他认为书画同体,以书入画,以气驭形,情寄其中,故而成就。先生所绘兰竹,不止于状貌,而是以朴素之心体察其高洁之性,比附以君子之德,并赋予画家本人的品性,读先生兰竹新作,即如见其人。1 h; U2 {( ^3 b* q# v
3 x6 z) F6 S/ P( J$ h" ^+ ?3 w2 O3 l! I
  记者:画兰竹的艺术家很多,不管是山水画家,还是花鸟画家,都有兰竹作品出现,您的作品以山水和人物居多,兰竹作品以前并不多见,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画兰竹的?
% y) d+ }) b  B8 b- f
/ N- q4 W3 W6 X3 i陈全胜:兰竹在中国画中是一个独特的门类,是很多画家都会涉及的,大多数人都认为画兰竹是很简单的事,常作应酬之事。实际上兰竹绘画却是国画艺术中最难的。画好兰竹须具备三点:一须人品端正远俗,二须有深厚的书法功力,三要具备高度的艺术素养。我很喜欢画兰竹,天生就喜欢,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的一些作品中也常有兰竹出现,但是困于师承和资料,一直也没有很大的进展,多以形似为宗。近十年来自己的修养或与日俱增,特别是在书法上进步,才大有起色,一直到现在仍然在画兰竹,多不示人,抒发心中逸气而已。: z3 Z+ H- j9 u3 |- b
% Y7 h, s# U4 I0 @
  记者:好像以兰竹为主题的艺术家个展并不多。
- k, w7 t  ^5 K% B5 _
& E% S- \; n$ Y8 E, u6 I陈全胜:几乎没有。# S& h2 r: Z3 a6 X1 Z
% l. `8 E$ o& ^1 k$ \5 J& j  u
  记者:您的兰竹作品借鉴吸收了哪些历代名家的精华?
: s. \' s% N5 k, \0 L3 U9 R( c/ t( p# h$ |8 Z) \
陈全胜:1971年全国美展中,卢坤峰先生的一幅《毛竹丰收》打动了我,让我着迷,揣摩了很久。1973年我趁去上海出差之际,专门去杭州拜访卢坤峰先生,并带了自己画的墨竹,跟他探讨一些兰竹的画法,言谈之间很受启发。记得我十几岁时临摹的第一幅竹子是苏轼的《潇湘竹石图》,这幅作品是邓拓先生旧藏,后来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苏轼开启了文人写意墨竹的先河,后来很多艺术家都或多或少受他的影响。我的兰竹作品受苏轼,青藤,石涛,郑板桥以及近代蒲华的影响比较多,几十年来一直在研究画兰竹之法,当然当时看不到历代名作,印刷品更是没有,因此也走过一些弯路。改革开放后,传统绘画的印刷品才逐渐放开,看到了未知的天地,也意识到传统文化重要性,特别是在书法上下了极大的功夫,直到现在才算是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c1 |( d3 R7 ?
" @: \6 i% T; h# O# W
  记者:《芥子园画传》中,对兰竹的画法都有专门的讲解,可见画兰竹的难度,同时也看出兰竹在历代绘画中的重要性。8 c. c, a9 t  i' @+ Z

' L% H" [1 v8 J/ _9 b3 V5 I陈全胜:画兰竹的用笔,就是书法的用笔。要过这一关,周期很长。很多人掌握了画兰竹的技法后,会越画越繁琐,由简入繁易,但是,再由繁入简则难。这都是物质层面的事,但是要画出气韵,很难。' V4 ^# @- ^, @# H, x! x( e
& J! B$ ]5 L5 V2 F
  记者:画兰竹不仅能展现画家的笔墨功力,还能照见其品格。
9 g5 o2 J" I# m  P9 B4 J2 g- D8 _; g2 D! t; X7 {
陈全胜:画兰竹难,难在笔一落纸,就明心见性,优劣自分,来不得半点掩饰。勤奋努力只会解决技术性的问题,最关键一点是画兰竹是要和自己的人品联系在一起的,它会照见艺术家的人品、素养、气之清浊、气之正邪,都会显现在每一笔当中,无法掩饰。如果具有高尚的人品,即使着墨不多,也会透出一种真率朴实,潇洒自如,清雅飘逸的气息。感受到一股正气扑面而来。君子画君子的兰竹,俗人画俗人的兰竹,邪浊人画邪浊的兰竹。一叶知秋。
: |2 y! k, p: X7 n( S. W7 E9 D
5 Z0 \3 H8 |7 U  l9 X记者:需要具备好的文化艺术素养,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让兰竹体现君子之风。, A* T3 g' r& }1 k8 ]

$ P6 f/ L0 o: Z; J) R" b% b陈全胜:自古以来兰竹就是君子的象征,在自然界中,兰竹虽是无情之物,但是在文人眼中,它们是有情有人格的。郑板桥写过一首兰竹诗“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百花再芬芳,亦有凋谢时,只有兰竹一年四季保持青翠本色,不世故,不功利,不谄媚,平等待人,所以受到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喜好。不像小人,当你得势时便会巴结依附,失势时他们就会躲起来,惟恐避之不及。郑板桥多作兰竹顽石图,不仅有静默稳重的石,苍劲潇洒可爱的兰竹,也多有蒺藜出现,代表小人,有小人才能更加衬托君子的品行。
. ]# i" T+ `" D7 {( {
9 ]( ^5 }" b8 s& i! P* w$ F! y: w! I记者:要想画好兰竹,至少应该努力做个君子。; Z+ I/ O1 |0 E9 O5 |

; g3 k: E  Z+ F8 ]1 v- p3 N+ d' ^陈全胜:绚烂妖娆的花朵虽美,给人却是种艳俗的气息,孔雀开屏也是一种美,但是没有鹰的高瞻远瞩之美更令人动容。各种物像被人们喜欢,自然有它的道理和寓意在其中。历代文人将一切美好的品德与理想的人格都赋予兰竹之中,视兰竹为自身心灵相通的君子。同时他们又把兰竹那种孤高,遗世独立,刚正不阿的精神特质通过诗篇展现出来,艺术性文学性完美结合,点石成金。总之,兰竹的创作是艺术家整体素养的体现,是自身人格的绝佳袒露。  T! S; W3 Y& t* X2 {3 b1 M1 s
, _- {+ w, X; ~4 h, Y" E
自有清风在此间——陈全胜先生兰竹展
4 J, b& s: _/ N! j! m* |
" ]. M% X  ]1 u, N7 N+ x0 `# E  展览主办:山东省美术家协会 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 山东商报+ i$ L: ]" I2 t( \

. X) f. ?0 H8 r9 c2 n) X( `  展览地点: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美术馆(泉城公园西南门进)$ L; w* q* T. p/ d/ A5 y3 {2 T

( V1 R) F  ^, g    开幕时间:2019年7月6日10:303 }) X9 a4 f- ^0 c

7 M. r+ H5 X4 u" q. N9 h. N$ k4 A
. H# ^0 E+ Y( Q6 L1 Z9 T# ~8 X链接:http://fenxiang.tmtsp.com/562f0f ... mp;isappinstalled=03 s' {/ o( W9 N
IMG_802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8 05:24 , Processed in 0.15231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