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9-7-4 18:15 编辑 8 f: n0 m+ t- t% t# z' z. n: @- Q
, B' i) n: F1 C- N7 z' h5 s
孙其峰教授谈花鸟画技法0 q A; ^: @' k _0 F
6 { V2 k4 V _' u+ N: b4 j孙其峰,当代著名画家,擅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兼通画史、画论,自唐人张彦远倡导“书画同源”之说以后,书画兼精的艺术家,可以说是代不乏人,孙其峰就是一位书画都很擅长的艺术家,当我们观赏他的书与画时,便能感受到两者之间的交融和相辅相成。: G' }" d* x s
; k, {4 w$ r# R1 J C+ h0 ^论构图& a) e7 y( o4 v1 F" n. I) ^/ l9 D
学习构图,道德要从写生中学习,其次是通过临摹古人作品学习,前者是“源”,后者是“流”。从写生中学习构图不是照搬自然,要有取有舍,学习古人构图,同样不能照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有所发明,有所突破。 # _: w9 ~7 L7 A' F+ B" N8 @7 } 9 A5 I9 o4 T" U# `+ k8 q( d: c' s9 S整个构图学,如果概括成最简练的语言,那就是“制造矛盾”与“统一矛盾”,关键是后者。 ( K3 M7 Q7 ~! D0 R; t s $ _; W- S0 r' L9 j: g在不断从大自然中去寻找和发掘新的构图。寻找和发掘不是吃“现成饭”,要进行艺术加工。加工的方法可以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也可以是掐头去尾,添枝加叶。; m' C; u& {( W2 F0 b9 l# K/ ^
" }9 F& F+ J& O* s: X
在大自然中探求新构图,最重要的是要摆脱自然状态的束缚,只有敢于摆脱自然状态束缚的人,才能取得高于生活的新水平。% K Y; Q# }! G+ f( e
3 |6 ^: I# J y8 v
论画法 8 o1 ^- H4 |* y9 {; D% {0 `/ ?“法”,是前人世世代代积累的经验,不可不知。但在前人画法中坐享其成的人,是画不出好画来的。作人不可“知法犯法”,但作为画家,对传统上那些画法,既要“知法”,更要“犯法”,有出息的画家要敢于“自我立法”,敢于“法自我始”。 : K6 K+ R8 {$ O) B% o. P+ k0 @# e5 e* U7 a' r# c; `8 j9 c6 D
画花有“圆非无缺”之论,意思是说画圆形花头不要画得像十五的月亮那样圆满无缺,要留一点缺口才好看。这就是辩证法,是圆与不圆的对立统一。像这种辩证法,在书论和画论中俯拾即是,如“方中寓圆”“柔中有刚”(绵里裹针)“寓刚健于婀娜”“实中有虚” “虚中有实”“偏者正之,正者偏之”(治印章法)“整者碎之,碎者整之”(绘画构图)、“密中求疏”“疏中间密”“散处有聚,聚处有散”……真是数不胜数。其说法虽不一,其理则一也——相反才能相成。; g5 B0 D0 C% M
0 y2 A4 q7 B2 v: ^5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