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G% J( A2 D" J; |- i: m3 O“ 我到底是不是中国人? ”
! m+ {/ z% W& v$ K7 `
4 J; w5 B; [" ^3 x5 N5 p' h" \: R/ `小金(Angelina King)是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一位女记者,她的爸爸是罗马尼亚人,母亲是中国人。因为有中国血统,小金从小就遭受过很多的种族歧视,随之而来的,是自己对身份认同上陷入的矛盾境地。
! H/ ~) R5 f5 b9 e: S 6 d; \. ~0 L3 z" T
一直到她在多伦多认识了一位和她一样中国罗马尼亚混血的“孩子”,才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身份”。
1 a3 L7 ?! L, ~0 \+ ~# H
, [- q' [% p) t$ J9 Y小金从来没有和家人以外的人谈论过自己身上的华人血统,虽然她看起来就有一点亚裔的样子。
5 F$ W0 w r( r& c, | : r; v M* G9 t2 v& i4 ]% T
小金在萨斯卡通长大,虽然家里面是罗马尼亚和中国文化交融在一起的氛围,但是对于小金来说,家就是家,没有什么奇怪的。
8 ? E' |5 ^3 U% i6 h# p# V. X ; i" D/ m* U4 T1 P; h T6 i* [
每年夏天,小金的爸爸都会在后院做罗马尼亚的传统大锅炖羊肉,也会用脚踩葡萄的方式自制葡萄酒。
& m5 H% _' G3 E/ |3 K
1 w* l1 X. {$ f3 J& W而到了冬天,像所有中国家庭庆祝春节一样,小金的妈妈也会给小金包红包,家常菜里也少不了西人很少吃的鸡爪和牛杂。
( X/ l( ]; T. b" E9 G
. q. C; z& v, S- g- L小时候,小金的妈妈还会让孩子试穿舞狮队的服装,小金都觉得很正常,也很开心。4 ?& d6 f2 z+ k
" u& f- J7 e, y
除了在学校会说英语外,在家里,小金是听着罗马尼亚语和台山话长大的,虽然她知道,和别的加拿大本地同学比,她家的移民文化有点特别,但是她仍然为自己的不同感到自豪。
+ w, S- o7 m+ y- h ; e3 r. S' k8 g7 g% M; C5 W
但是有一次,在操场上,一个男孩用手指头作出了“眯眯眼”的动作,还用涉及种族的脏话骂了小金。
4 O3 n0 |" H) t c. c9 [0 O1 Q5 M9 b2 m
那也是小金第一次在加拿大遭到种族歧视。0 Q5 }% u6 d8 e" T
4 {; Z d; G5 }# J从那以后,种族歧视似乎就成了家常便饭,小金的妈妈和姑姑,就曾经因为自己的华人种族,被公寓的房东拒绝出租。5 W1 _7 q) y# G
0 L3 l/ k2 O. M/ d: E
在当地当老师的小金的妈妈,还曾经被学生家长投诉,拒绝中国人当孩子的老师。这些都深深地印在了小金的童年记忆力。5 T" J- b- z( ^* [' O
% X$ F3 Y$ N5 N8 [7 w2 T- P6 Y小金还经常会注意到,在她的生活里,老是有人会有意无意地拿中国人、中国文化说事,态度上充满了歧视。
7 B7 Y0 a' C0 ~- g, R 4 u/ U- r* @9 x: I. [
面对这种情况,小金总是在内心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她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应该站出来表明立场,教育教育那些人。
8 g# s3 j6 H+ f6 m
* s6 ?; a3 M: l5 v: }- g; w# Q有一次,小金就被好朋友说了:“好吧,你没那么中国人。”, K5 n8 X) n! C% h' L, Q
$ ], n+ }2 P/ |/ A$ n; Z3 P" P8 M“哪么中国人?”小金很不客气地把她的好朋友骂了一顿,要求她以后再也别被自己看到说这种有的没的的话!
5 @& p* s2 I7 t- e# |- |
6 a9 T1 a7 {# q8 j, |( S4 \为了适应在萨省的生活,小金的老爷甚至把自己的中文姓都改了。+ {5 Z; c" H; K6 Y9 v( o' E
( }7 a# a: s- ?. C7 o: ?但是,作为一个混血的孩子,小金有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又很为难。
- g2 m3 s) N$ N: L% Y+ K
. e( ]5 K" u& Q' t. r“我到底是罗马尼亚裔中国人,还是华裔罗马尼亚人呢?”
, R1 d3 b$ ?* `1 g2 _
9 y+ t4 K9 f3 k2 n- f; t1 l而如果自己不是中国人的话,为什么还要维护自己的中国文化?小金想不通。3 B" A Y) C. c; v
( r1 S$ ?+ \4 L1 p$ {小金希望把属于自己的两种文化都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她既不想“当”中国人,因为感觉冷落了自己的罗马尼亚文化,但是又觉得自己本来也是中国人,非常矛盾。% t1 Y8 z: y+ [; q0 G0 P
( @4 j8 n* ?& p' s直到她认识了和她有相同经历的另一个中国和罗马尼亚混血儿——来自多伦多的厨师小张(Haan Palcu-Chang)。
: A! i) \, M8 C$ O: s! U# F: D K7 b, f$ H7 _: R2 }
据小张说,自己高中开始就在做烹饪的工作,而且,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主要通过食物,把罗马尼亚和中国文化联系起来。. E$ P- r( u( M
0 L6 n! }3 O8 G, k
“当你因为种族背景而被嘲笑时,你会想尽快融入社会,”小张有和小金差不多的成长经历。; T; y0 {- g0 V/ x, F3 s$ C" p
4 ^; X. U# X+ f. ^' _8 _
“我觉得,很多有中国血统的孩子,都在努力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根,因为他们总会知道,如果没有这个根,那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
1 |2 R% o+ q; F% U! m$ c. H8 X& q8 s* r/ r
小张早年总觉得自己像罗马尼亚人多一些,尤其是他的长相。. t+ l ], r% I+ ~$ w( }6 s( b* `
6 F G1 z4 L/ r) J7 [8 \* ] L然而当他搬到欧洲的时候,立刻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不一样。
: y' C- v; l0 F' K
( }+ j, ~8 L) J3 r+ O; n“那是我第一次被迫承认自己有亚洲血统的事实,因为那里的每个人都会说:‘你不就是个中国人吗?’”
5 n) D1 j. @! n" Q9 a) s0 G
" P5 d( f8 r1 E* l“他们甚至还以为我不会说英语!”! V! ?* ]+ D1 ~9 H4 c' q
4 J% \8 q9 Z3 Y
相比在加拿大,欧洲人更保守,他们对小张这样的“中国人”很戒备。- s* S% v' Y8 H. d' J' ?
9 K" j% O. S" m: h+ r
“我是中国人,我也是罗马尼亚人,”小张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份有了认同,他并不认为二者不能共存,或者自己必须是一个什么特定的种族。# f. d7 |! s b6 X2 q% d& `6 Q
7 I2 L2 O5 y& q4 X X
7 t1 x6 K, n9 `6 G“我们不必非要定义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罗马尼亚人。我们是混血儿,我们是加拿大人。理解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要书写属于我们混血儿自己的故事,”小张对小金说。
7 \8 P8 j* @2 c! u% S) x
6 L% M) V# I& o; m加拿大就是这样一个国家。5 G8 }3 g6 o1 w4 Y
1 y7 Z( x! o: C7 D: U! a! [
不像欧洲、亚洲或非洲的非黑即白,在这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很多族裔的移民,族裔之间的血液也在慢慢交融,混血的孩子并不少见。
' N- D0 }* n0 ~6 Z
. d( y" [1 a/ h( P今天的加拿大,越来越尊重、包容多元文化,不管是中国,还是罗马尼亚,亦或者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能在加拿大开花结果。
$ i1 ~+ v) ^, N7 f
" p6 x8 c5 z# x3 R我们并不一定非要融入以获得某个特定的身份,你就是你,我就是我,虽然大家都是加拿大人,但是却并不一定就有一样的文化属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