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Omicron掀起的疫情海啸还在发威,加拿大安省ICU人数首次超过400人,为疫情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10日安省新增的9706例新增感染中,完全接种者达到了7789人。8 ]+ Z) G% I) z$ K! b, W! w9 ]: H
M8 s# `3 U, g) ]/ E80%的突破感染,这放在之前,是不敢想的事。但在Omicron的呼啸之下,加拿大人纷纷被破防了。# \& y' w1 K, a1 u4 M+ X/ J
, l& y0 V/ Q# `' ^
近日,社交媒体上有大量华人分享了自己被感染的经历。
8 g- y$ ^6 q4 w5 w1 O0 M# z8 H/ w4 K" ~2 R- i$ V1 `/ H) I% o
有温哥华华人指出,中招第5天后,咳嗽急剧加速,痰越来越多,咽喉痛到“喝水也痛死的那种”,体温突破39度并伴随肌肉酸痛。/ W9 v* K8 j, n* Z
- M& v, J t B2 N# [另一位华人妈妈指出,老公打工的地方同事阳性了,老公随后被感染,进入家中地下室隔离。虽然孩子和她都是2针辉瑞,但还是相继感染,咳嗽咽喉痛得厉害……华人妈妈感慨:Omicron传染性真的很强,家里有人感染的话其他人基本避不开。
) @8 u9 A3 o" h- ?( N9 d
* O. n K8 o8 S/ Y& w( S从上面分享的例子来看,他们感染后虽然难受,但还没有到要入院治疗的程度。但身在Omicron起源地南非的一个华人小哥就比较惨了:" u: r7 B2 v) A6 W+ Z7 |
" Q" |9 D/ z0 d$ V' E0 K据这位名叫“小郝”的男子自曝,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感染新冠,这一次确诊的是Omicron,最主要症状是干咳,“肺部像在冒火,最难受的凌晨2点睡不着,头痛。”
6 J4 N5 m7 M# Z. l* T; a
+ s( p- i) u! c! [, q$ o终于阳性转阴之后,后遗症却非常严重,嗅觉失灵,“10cm外的气味完全闻不到,只有靠近鼻腔的刺激性气味才能勉强闻到。”
! n" h2 j% E) ?1 ~* R
) g; ` r# f( _8 K3 d; Q n% y* b此外,其肺部功能亦受影响,他觉得肺活量不够用,大概只余下三分之一,无法做跑步、游泳等剧烈运动。当地医院的肺部CT照片显示,他左右两侧肺部都有白色阴影。/ k" o5 Z# A' U( ?
`* D2 P O/ i
早前,因为有很多言论指出,Omicron的症状“温和”,相当于一个大号的流感。
3 M* z$ v$ D. \* l
* Z: g; D( |0 Z% _" h9 d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反对这种说法,首要原因就是加拿大全国各地ICU近乎挤爆,住院人数激增。
" u% w* e" [% y/ z0 w; m% w' q& i1 d* [4 B6 W; R
多伦多急诊医生Kashif Pirzada说,“这令人非常担忧,增长率没有放缓的迹象,尤其是ICU的入住率。绝大多数是未接种者或已接种但身体比较虚弱的人。”
! n/ x: n- {/ b" c6 ~6 l
k! @) H( I3 V+ L在安省的ICU,超过400例病例中,有123人未接种,18人部分接种,还有137人完全接种。8 `" N+ |3 @+ c" p$ N
" R3 \$ a* f/ V" S1 j' @Naheed Dosani 医生也质疑使用“温和”一词来描述 Omicron 变体。 1 n" s3 E' ?1 E% L' K) W
& e. Y$ H6 h1 @
“谁能跟我解释一下Omicron 的‘温和’到底是什么?创纪录的高住院率是温和吗?ICU入院?延迟手术?我们必须停止“Omicron 是温和的”的说法!”% ?: B0 `) E7 F$ v" x
$ ^ K& D) x9 h: M& ^事实上,上周,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就此发出了警告,不要将Omicron描述为“温和”的变种。
3 a* I( D% {6 g; N8 e
; M, r! q2 ]8 |# {0 A2 K世卫总干事谭德塞指出,“虽然与Delta相比,Omicron的确没有那么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归类为轻症。”9 A% ?7 d# H# z' D! e8 ~4 Z
! t) c: m9 [0 g% Q( A9 B“Omicron正在导致人们住院,正在杀人……”+ W: y, j# e5 |( M: H
8 {2 [ P5 Z3 T4 I" M/ a, V9 ^" M
综合专家的说法和疫情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感染Omicron后转为重症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没有接种、没有完全接种或年老体弱者。4 L& l6 p3 s. J) I# W4 B
! P* o. h% ^, ^+ a1 j% `10日是开学第一天,加拿大有超过 100 万的学生在经历了由 Omicron 变种带来的漫长假期后,重返学校。
! ~# Q y; Q, K$ ]4 o3 j+ ^+ Y# ]8 D
但是,加拿大的家长们却前所未有的迟疑。
+ K, t' T: n' @5 a. U
3 ]: a! @; [: ?& D0 ?9 F4 \大温有华人家长没有送孩子上学,“打算在家观察几天再说”,“现在送孩子回学校,等于羊入虎口。”
9 l- \, G& D9 x2 |
5 D) D* E- [1 S5 c! E因此,10日的校园迎来格外冷清的 “开学第一日”,一个家长送完孩子后特别数了一下,原本22人的班级早上只到不到一半。
9 S) N' I* z+ R- r0 ?3 W) I' g
. X% K' `8 ^4 w“太扯了,听说现在学校已经不通报疫情了,只有当学生缺勤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触发通报机制。”有家长解释不愿送孩子返校的原因。
}1 H6 L0 s4 a. s! X
- A: X3 [8 _: i$ ^7 g4 f, _5 @" s; W+ _8 v$ t' {* k$ o+ p- j
而另一个不愿意送孩子返校的原因是,还有大量家长至今仍然在观望儿童疫苗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因此孩子们暂时还没有接种。
% c m i) V0 W T! H
( a6 `$ l4 U' t2 U6 N% S/ q7 h如果按照Omicron更容易让未接种者转重症的说法,孩子们的风险并不低,这也是家长宁愿让孩子待在家中的原因之一。
' X1 Z3 F7 }+ P# ?, J$ R9 L" L6 |* w! t+ p* n
不过,谁也不能确保待在家中就可以避免感染Omicron。如果不幸中招了怎么办?近日,安省一位华人护士就分享了“新冠中招后如何在家提高血氧”的方法,并附上了图。/ B0 [5 W' |) T# C k, D
, Z% E+ T; a+ w$ `* t% G
这位袁护士表示,“患新冠后,肺部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一直平躺背部朝下并不能帮助肺部通气,我们还需要切换不同的姿势帮助肺部更好的排除多余的二氧化碳。建议按照上图的每个姿势保持30分钟,到2个小时,并借用多个枕头,调整到自己最舒服的状态。”6 M" d4 \. j( T: i3 _
, ~" R0 E4 P. o8 i4 w
" X5 \1 c$ `3 n$ A( M- A: L f# y最后,一个好消息是辉瑞表示已经改进了疫苗,3月前就能推出能针对Omicron的新版本疫苗了。" {/ n4 }( k6 w+ h' F. O
& ? v q/ R5 y: U1 L/ m) X+ N! O9 U4 V @( x+ E
希望2022迎来抗疫胜利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