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转贴:
2 k) V4 b$ t" w$ B
9 ^7 A( G1 {+ B1 n& h五福的意义:6 z: a+ I8 t+ f7 P* i& P7 v3 `
5 k; k: u% s, b& Q0 c1 i‘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 A( J, U! D/ ]3 k( u6 s) \. Z/ ~' x7 j9 r6 N- R _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书经洪范》)
' F% D5 O) ~# }, ~6 D2 I9 J! G I: J6 C# M4 G/ v+ i: h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 }! J' w2 ~- ^+ Q" y3 O- |
) q D; a) [% f‘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T- e% i+ I# Z
; `- C+ O& q" ]9 M; v# z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 V+ u# \# p5 a" _, c9 D+ v; u
0 ^7 ~7 G/ q% N' V‘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5 Q' c% M! {4 S+ A/ t7 F9 ~
) z" Q! y& J7 Q4 h/ T% w8 M‘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 t! H- o# l& b* C' W1 X
; G5 r: A; I7 ^6 Z' [& n4 O9 M# a% ~==========+ w* g. v$ m) m) I/ h, S
净空法师:- p" ^* W; u) o0 L
% O: y1 b0 p! E2 K+ {* {' i世间豪门贵族死时,都有很长一段期间的病苦,到死时还人事不省,家亲眷属都不认识,迷惑颠倒。在这种状况下,当然往三恶道去。他一生业绩再辉煌,也不如世间贫贱人老实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作佛。 5 y- ?( N& B+ v2 a9 ]
. n& R) ] J# g6 O w# h: i9 F" G
我们看到念佛人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没有病苦,站着、坐着走的,是真正的福报,人生最高的享受。临终最怕的是迷惑颠倒,一迷惑颠倒,连助念都帮不上忙。助念必定是其人走时神智清楚,一直到断气都不迷惑,能一心跟着念佛,才能得生净土。所以,我们要想到,自己将来临终会不会迷惑颠倒?要想自己临终不迷惑颠倒,现在一定要修福。中国人讲五福,最后一福是好死。好死决定好生,来生投胎一定是善道。如果临终时迷惑颠倒,善道就没分了。 " }* |; j- O, M3 m2 Z9 r
5 S! ], S4 z) O* i7 _
由此可知,我们一生中决定不跟众生结怨仇,不可伤害众生。众生都是凡夫,我们伤害他,他怀恨在心,永远不忘,遇到机会就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我们不但不可以杀害众生,连令众生生烦恼都是罪过。我令众生生烦恼,众生就会令我生烦恼,冤冤相报。所以,菩提道上要想一帆风顺,决定不可与人结怨。佛教我们与大众接触要和颜爱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的义理甚深甚广。 2 A& T; F( R# ?
" Q% d; e8 ]; i- s& q% g. v, G) G& w
==================( o1 |2 H; M6 H6 a
, Q! }. k" E# a4 f! ?) O+ E. L& q' K# Y' z2 p! o9 }9 X, c9 ?& {! [
老人家有缘得到大家的助念,真是很大很大的福报啊!这里有有老人自己前生前世种下的因,也有儿女今生今世为老人发的愿结的缘啊。
, D" [, h* u) G1 b' w" H9 |
% i5 _' ^! t) Z2 r返观现代人,把临终得到救护看得很重,输液、打针、电击复苏等等,真是病人不为自己死后找个很差的地方去觉得没面子,医院不把病人送到很差的地方去觉得没水平,迷惑颠倒而不自知的科学观念啊。
. q1 X7 I9 l# i* v2 T' y
* Z1 K* `' j3 a6 m& [- {2 }愿我临欲命终时, p( G& C& F$ g3 L c
尽除一切诸障碍,% c* L5 q: V6 n6 }1 i) k
面见彼佛阿弥陀,
9 E" J C4 ]) M# Y) L; q即得往生安乐刹。
7 j1 ?: o$ D$ Y% ?9 i- [ ?/ Z
6 P/ v/ U, B$ M( \ V南无阿弥陀佛! |
|